以普通人为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师论文,普通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文场,写名人,可以沾光;虽然你不是名人,但只要你这么一写,你也就有了名人的感觉。在别人的心里也会做如是想:你肯定与名人有特殊的关系,不然,为什么写得那么亲切,那么有声色呢?你能与名人生活在一起,至少你亦有名人那个层次的生活,你也是很不简单的人物。所以,许多文人写名人,甚至有些趋之若鹜。 其实,这是一种可怕的虚荣,是一种与物欲、名利相伴而生的社会病、都市病。其背后,是人格的放低和自我的迷失。 虽然别人也把我视作“名人”,但我有自知之明,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是我的生存土壤,是我呼吸的空气,是我的生活方式。虽然我很景仰名人,但他们伟大的身躯只能给我一个项背,我感受不到他们的生命温度,并且他们一贯地自以为是,忽略你的存在,漠视你的痛痒,所以,不远亦远。相反,普通人与我汗泪交融,有共同的生活境况,一切都能和你一样感同身受,而且,他们随时能给予你理解和体恤,让你不感到孤独,便对我有恩、对我有情,所以,身虽两分,心却相依,其远亦近。 我便不能不与普通人融为一体,用普通人的生活态度、情感方式涵养自己。 普通人的关怀与照拂是非功利性的。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举成千上万个例子。我奶奶是个小脚的山里人,但却有海一样宽厚的爱心。从抗日战争起就接待山外来的官人,已接待了无数的革命干部。每有山外的下乡干部来,她总是倾家中所有,侍弄很好的饭菜,干部走了之后,她尚不知人家的名字。她很应该向官人们提一些要求,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要一些回报;但她从未启齿过,她认为这样做是一件羞耻的事,有碍天地良心。她曾说:“客人上咱家里来,不好好待客,咱还能做啥呢?”她的话就是一句乡土哲学,有学问的人,可以诠释很长的一个篇幅。我亦能,但我不能去做,祖辈传给你的是一种生命密码,心灵破译便罢了。 所以,奶奶虽交了那么多大小干部,她后裔的大多数却仍未走出乡土,仍过自耕自织的生活。虽然生活得不算富裕,但都很乐观,整日里乐呵呵的,对外人不存一分芥蒂。这是普通人的美德传递,不随时势而变,令人敬佩。 还有一个叫刘振祥的老人。他是个普通的退休老干部。我刚分配工作时,年纪极轻,离家又远,他怕我想家,晚上总是陪我聊一会天儿。他知道我爱好文学,便鼓励我写作。他甚至与一个叫王庭辅的老人一道,同我一起上《诗刊》社的诗歌函授学院。他们是有一把子年纪的人,对新诗,不仅了无兴趣,而且“隔”得很;所以陪我学习,实在是为我提供一股精神助力,其用心良苦矣。后来,我在写作上有了一点成绩,他又毫不犹豫地向区里领导推荐了我,所以,我能有现在的光景,他是奠基人之一。 我在仕途上三十多年,曾经也掌握过一定的实权,他却从来没张嘴要我做点什么,甚至未喝上我一瓶酒。每当在街头碰到他,我感到惭愧,颇抹不开面子,他却主动奔上前来,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嘘长问短,嘱我好好学习,努力向上。后来,我从实职转任一个搞文化的“闲职”,许多从前簇拥在身边的人渐渐远去了,不禁失落。他却从电话簿上查到我的电话号码,热情地打来电话:“这有什么不好,人的成功,其根本就在于:适得其所,发挥优势。你是区内有名的作家,你不搞文化,谁搞文化?” 我心里热得很,泪水像一只肥白的虫子,在脸颊上蠕动。我的父亲去世得早,心里总有一种虚空;这时,我真想在话筒里叫他一声父亲,但还是止住了。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意:且莫说,且莫说,一说便俗。 这个话头就此打住吧,让我再说一说普通人的另一个性情,便是对别人的关怀与照拂,极为珍视,懂得知恩图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文人说的,但文人大多只说不做,且层出不穷的是见利忘义、见利忘情之徒。真正心口如一、既说且做的大多是普通人,是生民百姓。普通人是人情厚土,是道德良心。关于这一点,我亦可以举出成千上万个例子。 吴文旭是本地区一个街道的个体医生,他有祖传的治疗不孕的绝招。但那个年代,不允许他行医,他几乎成了一个废人。改革开放之后,他得以开业,再加之朋友们的多方帮助,他的个体医院火爆异常,经他之手诞生的婴儿数以千计,并成为国际上一家医疗机构的名誉教授。功成名就了的吴文旭却没有暴发户之态——他每年都向“希望工程”捐资,向地区的福利与公共事业捐款,已累计捐赠三百多万元。有人说他神经有毛病,他却说这是知恩图报,尽普通人的本分:国家政策是他的护身符,广大患者是他的衣食父母。 日前,我去拜望他。他坐在一个旧几案上喝粥,就着一浅碟里的腌黄豆。他不疾不徐地往嘴里搛着黄豆,一颗,两颗,三颗,四颗……神态怡然。他活得是那么的自我,抱朴守拙,毫不做作。 还有我的一位叫刘军的同学。他家境蹇仄,事事靠他撑持。为了他弟弟的事,他求我帮忙;我正有着这个便利,所以,只用举手之劳便为他解了难题。如此,这便是一桩不足挂齿的小事。但他却念念不忘,每到春节,都要亲自送来年礼,年年如期,从不间断。去年,我对他说:“你是老兄,我应该去看你;那么一点儿小事,承兄如此挂怀,我心不安。”他只是笑,一言不发。待到今年春节,他又如期到来,我便感慨不止: “哥啊,你是年年给我送来教导啊!” “什么教导?” “你是在告诉我:能为别人做点儿事,是幸福的;要想安安心心地消受这种幸福,只有多多地为别人做一些好事才是啊。” 普通人可写的事何止万千!笨拙的笔墨枯,只能写出这纸上的一二。但这已经足够:对别人关怀与照拂不求功利,得到别人的关怀与照拂知恩图报,这正是人类万种美好的根基与本源。为什么人们的好话与宣言说得那么多,市井人情却愈加浇薄,概因为人们漠视和忘却了这朴实而本质的乡土语言,而沉陷于那迷乱而华丽的语境。 在繁丽的世象中,我们可能什么都是,又可能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是,我们狂妄;什么都不是,我们痛苦。还是回到普通人中间来吧,还是安心地做一个普通人吧!因为只有在普通人的语境中,我们才能看到本分、本心这样朴素而美好的品性,才能让我们以物欲和私心为耻,才能让我们心有敬畏,既有我,又有他人。如果是这样,我们会变得坦然自适,不患得患失。那么,我们的幸福生活,便真正开始了;且一旦开始,就变成为永不休止的常态,因为内心的和谐,有它惯性的力量。标签:名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