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研究论文_霍光辉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研究论文_霍光辉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联五中心小学 251700

摘 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品德与社会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它推动着人们履行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信念,进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此,作为小学德育主渠道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十分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情感效能的发挥,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良好品德 

《品德与社会》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是向小学生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对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偏离品德教育这条主线,要围绕这个基调展开教学。作为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孩子们快乐成长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

一、设置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1.喧染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悲痛的感觉。

如:在一年级《我爱爸爸、妈妈》这课书教学时,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孩子对父母无比的依恋,这种体验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有的。教师根据这一实情,在引入新课时,请一个小朋友独唱《我的好妈妈》,歌声使同学们沉浸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之中,父母疼爱照顾自己的许多场面在同学们脑海里浮现,此时爱父母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油然而生了。紧接着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为什么?”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激动地叙述着父母是怎么爱自己的,自己非常的爱父母……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直觉情感。

2.理解观点,产生体验,达到情理交融。

有些道德观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必须借助于情境教学, 产生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它。

二、情绪感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1.以言激情。

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教师以生动、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如在《建设祖国,人人有责》的教学中,教师满怀豪情、热情奔放地介绍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大讲前辈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动人事例。教师的情感通过语言转移给了学生,学生倍受鼓舞,情绪激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以情激情。

对于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和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要以真情与爱心去关心、亲近、了解和激励他们,使他们向老师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三、以美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还应该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道德情操的陶冶。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着力刻画、揭示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

我在教授《我的劳动感受》时,启发孩子领悟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者心灵美的敬佩之情。此外,我还经常运用艺术的手段,如唱歌、跳舞、绘画、听音乐等,来熏陶孩子的心灵,强化道德意识,做到情理交融。孩子们边歌边舞,陶醉在美的旋律之中,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陶冶之下,逐渐在孩子身上形成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没有美育的渗透,是决不会取得成功的。

四、以形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以榜样人物的光辉形象来培育我们的下一代,这也是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经常运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有一句名言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坐标。如何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模范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作用?我认为,首先要做到讲述的事迹生动感人。

如,在教学《谢谢你,平凡的劳动者》这一章节时,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人为我们服务,共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假设生活中没有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让学生自由思考并发表看法。有学生说,如果没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那我们生病就没地方治疗了;有学生说,如果没有警察,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发生更多交通事故,人们的出行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学生说,如果没有清洁工叔叔阿姨,我们的生活环境肯定会变得臭气喧天……通过学生自由的假设,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些人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再教育学生要尊重这些人,在生活中遇到这些人要礼貌地问好,要感谢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以及情感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健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05期。

[2]刘建辉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道德情感培养的教学研究[J].教师,2016年,15期。

论文作者:霍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研究论文_霍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