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黄雪梅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麻醉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2 月治疗的90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为对比组提供一般的护理服务,而研究组在为其提供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还需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干预麻醉苏醒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自然生理呼吸时间大同小异(P>0.05);研究组呼吸时握拳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都比对比组少(P<0.05),麻醉药效过后,两组意识恢复程度、身体舒适度、用药等考核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结束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大有不同,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在恢复室为手术麻醉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术后仍处于麻醉状态的时间,促进自我意识的恢复,缓解患者自身不适感,并且减少麻醉苏醒后带来的并发症发生频率。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麻醉苏醒;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322-02

前言

对患者进行整体的麻醉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麻醉方式,从麻醉开始到患者逐渐恢复自我意识的过程,是麻醉护理的核心关键。据文献显示,如果处于麻醉状态时间越长,麻醉苏醒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是随之增加。所以,应通过麻醉苏醒护理将麻醉时间缩短,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自我意识,减少麻醉苏醒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轻麻醉带来的不适感。麻醉苏醒后常伴随着麻醉苏醒期间的焦虑、术后疼痛、意识模糊等症状,苏醒期间常表现出对环境或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情绪高昂等情况,这些表现会使患者生理循环系统反常,心跳迅速、血压增加,并带来很多并发症,对手术后康复有着消极影响,所以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本次调查为对麻醉苏醒期间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治疗的90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都进行了腹部外科手术,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分别为45人。其中研究组男性为24位,女性21位;年龄为31~68岁,平均年龄为(50.64±5.86)岁;对比组中男性为22位,女性位23位,年龄为30~67岁,平均年龄(51.18±5.9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较大区别(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麻醉师对两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为对比组提供一般护理服务,手术后为患者测量血压、心跳、体温等项目。并在恢复室由护士将患者头部转至偏向一侧,拿掉枕头,使患者平躺于床榻,并将患者唤醒,及时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而研究组在为其组内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步骤见下文:

1.2.1术前访问 目的在于为患者进行心理沟通,通过亲切慰问将手术具体情况转达给患者,给予患者鼓励支持,为患者树立术前信心,因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麻醉,喉咙会产生梗塞、不适等感觉,所以需要将如何调整呼吸的方法一并传达给患者,望患者按照护士指令自我调节,安慰患者情绪,消除内心疑虑。

1.2.2语言唤醒 在麻醉药物使用完毕后,护士将在恢复室对患者进行声音唤醒,频率控制在每5s唤其名字1~3次,在语言唤醒期间,若患者对某些词或物有较好的反应,可以保持这些词或物的继续唤出,这样重复呼唤患者直至苏醒,再此期间做好必要的数据记录。

1.2.3舒适护理 手术过后,护士需要将患者枕头拿掉使之能平卧于床榻,有利于患者呼吸顺畅,避免身体挤压引起神经紧绷或主要血管承受血压过高,必要时可对患者使用束缚带,但是其松紧程度需要经过仔细调整。不间断的为患者进行体位调整,谨慎的观察患者身体状态变化,防止苏醒时产生焦虑、浮躁情绪。若术后苏醒患者有身体不适感,护士可以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利用药物或者其他措施缓解患者身心的不适感。特殊情况时,经过护士同意和引导后,患者也可自行服用药物减轻自身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手术苏醒后呼吸期间的握拳时间、自然生理呼吸时间、麻醉插管拔管时间。并做好患者不适度、意识恢复情况和药物使用的记录。患者苏醒后可能出现躁动,而躁动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躁动,面对不同程度的躁动,需护士做好相应的缓解措施进行安抚。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x-±s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恢复情况

两组麻醉后自然生理呼吸无较大区别(P>0.05);研究组内患者苏醒后呼吸期间握拳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都比对比组内少(P<0.05),详细见表1。

3.讨论

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这样的麻醉方法难免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如焦虑、疼痛、浮躁、术后并发症等等,这些症状都会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综合我院上述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方案进行护理,通过连续的外界声音唤醒,可使神经更为敏感,增加了大脑活性,促使意识迅速恢复。而术后并发症大多是由药物残留或药物刺激身体引起的副作用,例如虚醒后焦虑不安、发冷等为典型的术后并发症。麻醉苏醒后,患者容易出现不间断性的情绪不稳定、焦虑等症状,更有患者身体不适想要拔出引流管或拉伤伤口等,使得患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据资料显示,麻醉苏醒后,患者焦虑不安可认为是术后的危险因素,所以,术前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以及术后会出现的不适状况的传达,让患者有心理准备。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苏醒后情绪焦虑的发生率远较对照组低(P<0.05),这和手术前护士与患者的交流疏通、让患者敞开心扉早有心理准备有着密切联系,即使患者苏醒后身体有所不适,在相关护士的帮助辅导下,也能使患者快速恢复。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极大的缓解患者麻醉苏醒后的疼痛感,促使患者快速恢复自我意识,缩短了麻醉后苏醒的时间,减少了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用药处理情况,对患者医疗过程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丁祎.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06:70-72.

[2]杨丽君.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43-44.

[3]周丽君,樊鹏.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0:97-98.

[4]李华.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全喉切除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05:393-395+398.

[5]南宁,郗春梅,张大志.细节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5,13:2019-2021.

论文作者:黄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黄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