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_中国城市群论文

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_中国城市群论文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结构论文,研究进展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00(2013)12-0097-05

0 引言

当代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为城市规模巨型化和城市联盟及其一体化,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推动下,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并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1]。城市空间的研究一直是城市规划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问题,随着区域研究的范围和尺度从个体走向群体,城市群空间的研究成为目前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对城市研究提出的持续性要求。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2]。本文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特征,空间演化阶段与演化模式、演化规律、演化机制以及城市群地区规划等方面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进行回顾与综述,并对城市群空间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群理论研究及城市群规划实践的深入开展。

城市群的空间结构(urban agglomerations spatial structure)作为城市群结构的最基本形式,是城市群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在空间上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等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反映特定区域内城市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体现城市群发展水平和度量城市群竞争力。中国城市群空间的研究从陆大道提出“点—轴”理论模式追溯起,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3]。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1][2],城市群空间演化的阶段[4-8]、演化模式[9-15]、演化规律[16-18]和演化机制[19-25]等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推进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加速我国不同层次、规模城市群地区的形成发展,并带动城市群研究的不断深入。

1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程

自19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n)提出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和理论以来,国内外围绕城市群的研究方兴未艾[26][27]。西方国家关于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起步于城市空间的研究,经历了由静态到动态,从小尺度都市区到大尺度城市带、从结构分析到机制探素、从本国研究到国际研究的过程[28]。

中国城市群空间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中后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比国外的研究进度我国城市群研究起步明显滞后,但是国内研究视角的起点相对较高,发展比较迅速。按照研究特点,中国城市群空间的研究有两个明显的阶段:①国外理论和经验引介为主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概念将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引入我国[29],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借鉴国外城市群的成果来研究国内城市群发展的热潮。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关概念,如都市连绵区、都市圈、城镇密集区和城市群等种种称谓。②国内城市群实证研究蓬勃开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逐渐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围绕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长株潭等几大城市群区域的实证研究成果丰富,我国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城市群内各类不同性质的城市,其规模、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网络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进步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交易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影响产业特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甚至是兴起中的中国城市群的演化特征[2]。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促使其空间结构呈现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空间增长指向性、空间拓展广域化、空间联系网络化的发展特征。

2.1 空间分布不均衡性

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发展存在着地域性差异,城市群作为社会经济高度集约化发展的产物,其空间分布也存在着极度的不均衡性,并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城镇地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学者运用大量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中国城市群和城市群体系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方创琳通过计算城市群的发育指数将中国的28个城市群划分为3个等级,认为我国城市群体系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特征[1]。苗长虹、王海江认为中国城市群体系使我国区域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四大板块”、“多级联动”的分布格局[3]。董青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中国城市群体系的分布无论是地理空间还是经济空间都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的结论,具体表现为“东密西疏、东强西弱、带际差异显著,东中西渐次过渡”的不平衡的地带性梯度分布[22]。

2.2 空间增长指向性

城市群空间增长的指向性具体指城市群空间沿城镇发展轴拓展延伸。连接城市群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节点”的线状交通设施(干线铁路、干线航道、公路)及综合交通走廊所组成的城市发展轴,是城市群地域结构的骨架。如长三角城市群是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城镇分布主要在沪宁、沪杭、杭甬三条交通发展轴线上,形成“之”字形的空间格局。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往往会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轴线产生方向性转移,并带动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转变。叶玉瑶认为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增长具有明显的轴线性与空间指向性,人口、产业与城镇等空间要素集聚分布于城镇规模增长的轴线上,并且表现出中心指向(以香港与广州为中心的空间指向性)、道路指向和海洋指向[30]。董青通过测量城市群之间的欧氏距离矩阵,利用分形理论证明了中国城市群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轴线分布特征[22]。交通运输等线状基础设施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基本单元起着制约、引导作用,从而形成沿交通走廊等线状基础设施的城市组团或城市组群的城市空间结构。曾鹏通过计算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维数和回归方程,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整体呈现出倒“T”型结构,且各个城市群都是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2]。

2.3 空间拓展广域化

从世界城市密集地区发展趋势看,是由几个全球城市组成全球城市区域,共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参与全球城市和区域间的竞争。顾朝林在分析中国城市发展新趋势时,提出城市发展表现为开敞性、模糊性和非嵌入式的过程,城市密集地区的多核心巨型城市区空间结构向低密度网络城市空间结构转变,最终导向“无边界”的格局[31]。叶玉瑶认为,在一个优良的城市群空间,空间单元呈现一定的密度效应,主要表现在,在蔓延向连绵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密度临界值,即当密度超过某些阈值时,在整个区域中会形成大的空间集团,达到完全连绵的状态[22]。当前我国发育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城市区域连绵化的趋势,跨区域的网络联系相应的日趋紧密。

2.4 空间联系网络化

城市群以发达的网络化组织作为必须的支撑系统,通过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企业的扩张等进行内部的经济整合[12]。交通运输网络、商贸网络、信息网络、城镇网络等的建设和完善,是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群内各层次的中心城市定位,以增长极的形式可以实现城市网络系统的建立。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群(如伦敦地区和大东京等)都具有良好的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城市群的发展,例如伦敦形成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并重的交通发展模式。城市群区域内网络化应当是有序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线型与结点[32]。城市群、城市组群通过网络系统这个基本途径发挥综合功能,通过网络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有效降低城市群空间联系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紧密联系。我国城市群内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树立基础设施先行的理念,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特别是人口稠密、产业集聚和城镇广布的城市群区,除了加快综合运输交通体系的建设外,还要建设方便快捷安全的城际铁路(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地区已有成功的经验),实现城际间基础设施的资源充分共享和交通效能的最大化[23]。

3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

3.1 城市群空间演化阶段

国内外学者们倾向于将城市群空间演化的过程理解为城市与区域空间演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群的空间演化阶段可以主要划分为三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从城市群历史演化的角度出发,崔功豪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划分城市群结构为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三种类型,其中,大都市带可以看作城市群发展的高级空间模式[17]。陈立人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可划分为多中心孤散城市阶段、城市聚集区阶段、城市密集带阶段和大都市连绵区阶段[4]。陈群元借鉴生命成长规律,把城市群发展划分为雏形发育的阶段、快速发育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5];第二种是从空间扩展方式的角度来划分城市群的演化阶段。张京祥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认为城市群空间的形成和扩展经历了多中心孤立城镇膨胀阶段、城市空间定向蔓生阶段、城市间的向心与离心扩展阶段和城市连绵区内的复合式扩展阶段等四个阶段[6]。薛东前将城市群的演化发展阶段划分为集聚阶段、集聚扩散阶段、扩散集聚阶段和扩散阶段[7];第三种是从城市群演化的形态特征为依据,顾朝林从城市规模巨型化的角度,指出城市发展一般经历了传统向心城市—边缘城市—多核心城市—巨型城市—无边界城市的演化过程,并将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划分为孤立体系—区域体系—区际体系—大区际体系四个阶段[8]。

3.2 城市群空间演化模式

我国城市群的形成发展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连绵区或者大都市带,且形成机制和发育环境更为复杂,这造成我国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模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姚士谋按照城市组合的空间布局形式及城市本身的空间形态,将城市群分为组团式集聚城市群、沿交通走廊发展的带状城市群、地区分散式的放射状城市群和集群式的城市群组[9]。顾朝林等认为,大都市的空间增长形态包括圈层式、飞地式、轴间充填式、带形扩展式等基本类型[10]。吕韬按照我国地区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形态,将城市群发展模式划分为高度集中型、双核心型、多中心分散型、交通走廊轴线型和混合型复杂发展模式等几类[11]。倪鹏飞按照城市组合的区域空间形态的不同标准将城市群划分为单中心城市群、双核心城市群和多中心城市群[16]。马志强根据中心城市的多寡和辐射模式,认为我国城市群将会发展成向心型城市群和多中心型城市群两种不同模式[12]。吴启焰认为城市群的空间扩张形式可以分为点—环状扩张及走廊—串珠状梯度扩张两种模式[14]。薛东前概括了城市群的四圈层空间结构模式,即核心首位城市带、城市组群发育带、城市个体分布带和城市群腹地带,并对城市群体结构发展动力、阶段及特征进行了理论概括[15]。

3.3 城市群空间演化规律

城市群空间结构是由构成城市群的各个城市之间的关联方式所决定的,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规模、城市职能、经济发展、社会因素等都会引起各城市之间关联方式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姚士谋提出城市群地域结构递嬗规律,认为城市群地域结构是一个递进的上升过程,城市群地域结构的类型取决于城市之间的关联方式所决定的功能地域结构的合理性,城市群区地域的交通区位扩展和城市功能强化的有机统一过程,即时城市群地域结构的功能组织递嬗的阶段性规律的反映[16]。孙胤社从城市发展轴与城市形态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扩散假说[30]。张京祥采用城市群体空间演化基本机理构建了以城镇组织体系、城乡关联体系、网络联通体系和空间配置体系为内容的城市群体空间运行系统,进而提出了有序竞争群体优势率、社会发展人文关怀率、城乡协调适宜承载率和紧密有致空间优化率的空间组合规律[6]。

3.4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研究是城市群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探讨城市群区域城镇体系、人口、产业等空间要素动态变化的直接或间接动因。国外研究主要从空间作用理论、经济学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19]。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也成为经济地理学在近20年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主要分为三种基本分析思路:一是以城镇形态学为基础,将城市群空间演化视为一个类似于有机体的空间生长组织过程。朱英明认为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群地域结构演化的重要动力机制,知识经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企业或企业集团组织及其行为将日益影响城市群地域结构的变化[20];二是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将城市群空间演化视作社会经济演化过程。薛东前等提出经济活动是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决定因素,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15]。吴启焰认为经济技术人口聚集是城市群向大都市带转化的动力,而交通走廊的形成是转化的前提[14]。宁越敏认为城市群本质上是生产网络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集聚与扩散形成的城市化现象,生产网络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动的最为重要的动力[22];三是结合前两种分析思路,认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多主体和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演变过程建立对应关系的分析思路。叶玉瑶认为城市群空间演化是在自然生长力、市场驱动力以及政府调控力的交替主导与复合作用之下进行的[30]。张京祥从区域和圈层两个层面将城市群的空间演化视作空间自组织,社会、经济演化以及空间被构组织的复合过程[6]。姚士谋等通过对我国沪宁杭等五个超大型城市群、关中城镇密集区等八个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发展条件、现状特点、发展趋势深入的分析,认为从区域城市群集聚过程与动态变化特征来看,影响城市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内聚力、辐射力、联系率和网络功能等[23]。也有学者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从行为主体、政府政策、居民行为和技术进步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24][25]。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地域节点,经济全球化对其发育的推动主要体现在资本流动、对外贸易、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四个方面[19]。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赋予城市群地域结构全新的内涵。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区位因素影响,信息化、全球化、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与体制创新等将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18],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特点,城市群的空间在新时期将如何重组应受到学者的重视。

3.5 城市群空间规划

西方国家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最初源于对解决“城市病”而进行的大量探索,并逐步由单个城市向区域、城市群体的空间层次扩展。通过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经济、技术因素驱动的行为,因此,必须实施必要的人为调控。目前各种形式的大都市地区协调管理机制正在西方国家广泛建立,城镇群体空间规划已成为一种参与全球性竞争的战略手段[33]。在我国,城市群对省域乃至国家经济区的外部带动辐射效应得到越采越多的关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现阶段由中央和地方密集推出的层次的区域发展规划中,其中多数是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提出了城市群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分阶段、分步骤的指导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区域规划的重要性,也引起学者普遍的关注,从规划的理念原则、规划的内容、规划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设想[38][39]。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群空间规划主要是从空间结构调整和加强空间联系两个层面来加强城市群的管理,加速城市群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以城市群为基础的经济区域规划来逐渐取代行政区规划,在更大的功能范围内进行空间规划和布局已经成为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共识。

4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总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呈现以下转变:①研究内容上,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越来越结合实际需要,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②研究方法上,从定性描述向定性与定量化分析相结合转变。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及GIS、RS等空间动态分析技术,对城市群空间的实证研究不断丰富,既对已有理论进行检验,又增强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丰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③研究视角上,学者们从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及生态学等角度开展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及动力机制的判断,但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的研究仍有待于加强。

总体上,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及土地利用等都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区域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动和动态生长也是必然的。今后在以下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①结合已有的实证研究,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升华和检验。在已有的实证研究和城市群地区空间规划的基础上,提炼出能够指导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相关理论是十分必要的。②推动研究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运用区域管治的理论指导城市群地区,以区域协调规划的手段引导区域整体朝着良性互动、有序竞争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行,如何在主体功能区以下统筹区域发展及协调区域关系,将是中国区域统筹研究的重点,而城市群作为核心区域,城市群地区的空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内容。

标签:;  ;  ;  ;  ;  

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_中国城市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