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饱含草根情怀当代职场人的“论语”
——读《职业素养修炼手册》随笔
文萧惑之(北京)
当我拜读完北京修证公益基金创始人许琼林先生编撰的《职业素养修炼手册》——“四篇十二题二十四讲七十二修为”,伏案回味,抑制不住欣慰之情,信笔在天头甚宽的扉页上码出“如梦令”的感言——矮纸、短章、碎句,字字珠玑如许。诚信笃专攻,修炼践行心曲。心曲,心曲,证悟草民旋律。
职业,人类社会谋生的手段。素养,日常品德修养之境界。修炼,隐含道家的意味和执着,修养练功提高自身的素质。至于手册,则富有现代管理行为准则的新知,术业专攻,循规守矩,这里系指“职场72修为”之精华。用专家的话来说,“我们眼下的社会需要一场职业素养工程建设了”!愚以为,这《手册》尽管可以看做具有开卷有益“老少咸宜”的普遍性,但对时下年轻的初踏职场或准备进入职场的“白领”“蓝领”朋友们更有“闻思修行”的学习意义。作者告诉我们——“职业素养是强国、旺企,以及个人成功的第一力量”。
关于宣传“修养”的书,就“国学”而言,我辈熟读的“语录体”文字居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孔子先师的《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改革开放后,西风渐进,一部美国流行的《西点军校22条军规》风靡一时。时下,编辑箴言颇盛行,诸如我见过出版的“格言”“宝典”“精萃”“便览”“宝库”“秘笈”“大全”“指南”……琳琅满目,养眼怡神;若写文章或作演讲,信手拈来,倒也可增加文采且显得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企业家多有秀才“捉刀”助力出版的“管理日志”或
一位阿里云程序员正在黑板上解答匿名程序员留下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从改革开放红利,到政策红利、劳动力红利,甚至技术进步红利都已经用过,现在正是需要发掘获取‘职业素养红利’的时候了。”许琼林先生如是说。毋庸置疑,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创新最多、品牌立足的国度,诸如德国、日本、美国、瑞士、法国、以色列等,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职场人的职业素养非常得体。我们不妨把它视为蕴含生发“职业素养红利”的巨大驱动力。无须讳言,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也正是我们许多行业需要追赶的“差距”或需补齐的“短板”。知不足而思进取,职业素养是一个国家永续发展“摘取皇冠上明珠”的基石和“登天梯”,既有先天的遗传基因,更有后天的“基因突变”。可以说,职业素养的形成是民族文化积淀之结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这个道理。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修证公益基金”创始人许琼林先生和志同道合的战友们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构思十载,践行五年”,把握知行的辩证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喜人的效果。这部《职业素养修炼手册》就是不断实践的硕果。面临着当今世界复杂诡异的经济竞争态势,许琼林先生更加坚定地认为,“越是眼前这个时候,有无限潜力的,可能就是职业素养红利。”
许琼林先生自云:“修证”二字,其渊源在于“知行合一,修证相应”的理念。“知行合一”是教人成长的关键。而“知行合一”之间没有直通车,所谓“修”,就是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逐渐形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最后“修为”变成“证悟”。如此渐进,方得始终,“知、修、行、证”才形成一个闭环,职业素养就在这个循环中不断得到修炼和提升。可见,这是古为今用,吸取国学精华的新“解读”和践行后的体悟。听其言,观其行。《职业素养修炼手册》概言之,就是“学会做人”和“专心做事”。“诚信篇”和“谨慎篇”说的是如何“做人”;“专业篇”和“积极篇”讲的是“做事”。据记者报道,职业素养培训公益活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校园方面,已在全国8省市设立了14家公益教学点,约有5000人受益;跟踪显示,一些接受过培训的学员在企业中表现更优异;另则是进企业,所培训的样本既有高科技民营企业,也有员工规模达上万人的大型国有企业,还有些许政府机关,“三个样板”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足证“职业素养是职场成功的第一力量”。
快递小哥正在清点货物,准备送货
这部《职业素养修炼手册》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可以说,通篇潜含着“儒释道”博大思想中可资借鉴的精华。诸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温良恭俭让”“入太庙每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常立志莫如立长志”……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足以荡气回肠。诸如,开篇首句即“第1应为”——“忠于职守,成就‘天生’之人”,让人想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俗语,深思开去又蓦地想起赵朴初先生倡导的“人间佛教”之“人人皆可成佛”的宽仁天意。《手册》末篇即“第72应为”——“告诉自己,每天都是修炼和提升的好机会”,读此定然联想起“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平淡而知味的是“第36应为”要求的“记住往事后回复和总结”,若说此举“既能让人富也能让人贵”尚需实践,不过柳传志先生善于用“复盘”的方法总结一天的工作得失,倒是一种有效的“以利再战”的好习惯。这部《手册》的另一个特点是“洋为中用”。比如多年前提倡的管理方法“PDCA”工作程序,即办事情要善始敬终坚持“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四个环节。又如“SWOT”决策分析法,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动态分析。对“优势、劣势、挑战、机会”等辩证关系的把握,以便果断决策和避免或减少失误。这部《手册》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道至简”与文字简约,概念明确,通俗易懂,语言朴素,文字精炼,许多心得体会凝练成文字后可以作为学习践行者的箴言永驻心田。我也十分喜欢《手册》每“篇”首页的“网络分析图”,把该篇的要点凝结于这张类似古人的“八卦图”上,便于记忆,更容易引起上下联想,领会全局。这部《手册》还有一个阅读技术上的创新亮点,即可听音频。出行乘车或落座小息,只要戴上耳机耳幔,则可进入学习状态,既可温故知新,又可闭目思索。
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也带来了背景各异的生源。免试入学也使得学校无法把控生源素质,政策的公平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家长抱着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相对高的想法,在新的城市站稳脚跟后,费尽人力财力将孩子接来上学,期待孩子在学习上有新的突破,而由于两地教学进度、模式、甚至教材版本的不同,使得结果适得其反。有的学生由于地区英语教学水平或者进度的不同,造成了英语学习的脱节。同时,生源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日益突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学,还要让学生想学。因此,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势在必行,而分层教学则是因材施教具体实施的一个重要模式。
[21] Steven G. Livingston,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Agenda-Setting: Reagan and North-South,”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6, No. 3 (1992), p. 313.
古今的文化人常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并留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警语,但我更喜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箴言。这部《职业素养修炼手册》不仅胸怀祖国尝试着“古为今用”,且放眼世界善于“洋为中用”,更贵在“知行合一”,联系实际,有的放矢。虽说不能与中国孔子先师的《论语》和有“美国孔子”之称的爱默生的《随笔》相提并论,但可以说更接近当下中国“草根族群”职场的实际状况,这正是这部《手册》的生命力之所在。“时间老人”没有“利益集团”的私心而最为公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天亮不是公鸡叫的”,我们满怀豪情期待着中华民族伟大变革“两个一百年”带来实现“中国梦”的硕果。
链接
儿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是新时代非常重要的任务。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为了更有效的开展临床实践训练,让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学以致用,儿童保健教研室全体教师开展了陪练式现场督导教育实践模式,全程参与学员主导的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诊断分析,儿童生长、营养、神经心理评估以及健康知识的家长宣传教育,带教老师针对各个环节进行反馈、补充。陪练式现场督导教育实践模式能够部分促进学员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但在理论知识水平和总体临床诊疗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可能与学员主动学习、自我归纳与总结的能力相对较差有关,与学员长期被动学习不无关系[12]。因此,教学改革仍有必要[13]。
许琼林,北京修证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创业及职业素养领域研究专家,《民营经济内参》创始人,首任主编。曾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曾在《中国机电报》《中华工商时报》担任过记者、编辑。“下海”后,担任过江淮汽车北京总代理商,并在新能源汽车租赁领域开拓新的业务,均取得可喜的成功。下海经商办企业的实践,使之对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存在问题有很深的难以释怀的认知。其著作《就这样挺过创业难关》和《做企业说到底就是做人》是他实践中体味甜酸苦辣的总结,后来的《职业素养》则是认识的升华,而这部《职业素养修炼手册》则是理性升华后“再实践”中的体悟结晶。
标签:北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