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护理注意事项论文_邓敏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护理注意事项论文_邓敏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邓敏【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在疾病症状、躯体功能、日常行为活动、情感功能及休闲娱乐各生活质量评分上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YS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物质丰富及精神生活的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对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1]。针对老年骨质疏松,多数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而受老年群体身体结构及病情特殊性的影响,治疗期间常会出现不良情况,因此在治疗期间还需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患者预后[2]。本次研究中,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CT、MRI检查确诊。(2)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大于60岁。(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2)患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者61岁,年龄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70.2±2.3)岁。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主要是为患者使用降钙素以抑制骨吸收,调节骨细胞活性及骨细胞增生,减慢骨丢失以及增加骨密度。

1.3 护理方法

(1)健康教育

每周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方法如下:组织召开专题报告会;观看关于骨质疏松症病机、并发症预防的相关知识;应用一对一方式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并解答患者的疑虑;定期剧本老年人健康知识竞赛,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其身心得以放松。

(2)心理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病程长且行动受限,这使得患者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对患者的康复会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采取注意力转移、播放舒缓音乐及组织娱乐活动等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此外可为患者讲解治愈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信心。

(3)饮食护理

针对老年疏松症患者的饮食护理是重点项目,主要是通过饮食增加机体所需微量元素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预后。具体的饮食干预上需结合患者身体状况,推荐给患者蛋白质号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嘱咐患者多吃蔬菜与水果;针对肥胖的老年群体予以患者提供低糖低脂食物,少予以患者提供一些垃圾食物。

(4)运动干预

针对老年群体需尽可能的指导其进行户外运动锻炼,多晒太阳,以借助太阳中的紫外线来促进维生素的合成及钙离子的吸收。指导患者加强运动锻炼,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上需合理,运动方式包括慢跑、打太极拳及体操等,在运动锻炼肢体功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可进行负重锻炼,促进骨的形成及骨量丢失可能。

(5)并发症预防

掌握活动原则,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及负重运动,避免跌倒、损伤所致骨折情况。掌握老年骨质疏松症就医指征,若出现突发严重的背部疼痛表现提示可能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此时需做相应处理。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护理,护理前后均采用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问卷(OQLO)评价,内容包括疾病症状、躯体功能、日常行为活动、情感功能及休闲娱乐5个方面,各方面分值为0~12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时间 n 疾病症状 躯体功能 日常行为活动 情感功能 休闲娱乐 护理前 75 7.12±1.15 7.05±1.17 7.22±1.27 7.33±1.39 7.13±1.18 护理后 75 9.41±1.33 9.22±1.35 8.76±1.44 9.07±1.56 9.03±1.56 t - 11.279 10.520 6.946 7.212 8.41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该病在老年人群中高发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群骨密度及骨质量下降,引起骨微结构改变及骨脆性增加,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4]。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临床治疗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然而该方法的治疗常需较长时间。在长时间的治疗中,受老年群体自身状况、治疗方式及自理能力等的影响,常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为此在治疗期间还强调予以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5]。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运动干预等,通过这些护理干预的实施,更好的纠正患者的不良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后,在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评分上,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该结果提示: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对症治疗时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中在行对症治疗疾病的时候,实施系统全面且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国英.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的优质护理效果[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18(06):115-117.

[2]申银玲. 探究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6(24):84-86.

[3]任慧琳, 郑雪琴, 曾迎迎. 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32):108-110.

[4]马桥银.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4(15):96-97.

[5]陈玉燕, 林桂娥. 护理干预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29(04):55-56.

论文作者:邓敏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护理注意事项论文_邓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