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欧阳正雄

平江县加义镇卫生院 湖南岳阳 414504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4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影像学改变将入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1例支气管肺炎患者组成A组、22例节段性肺炎患者组成B组,就组间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方面比对,B组均高于A组(P<0.05);在影像学表现方面比对,A组斑片阴影90.48%(19/21)、B组斑片阴影63.64%(14/22),组间比对,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各不相同,在病情方面,相比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病情相对较重,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临床特点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据调查显示,支原体肺炎的的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到40%。多数的支原体肺炎为良性进程,患者预后多良好。不同的支原体肺炎其临床特点也不同,目前临床按照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可分为节段性实变型、支气管肺炎型、间质侵润型及混合型四种,其中尤以节段性肺炎患者的中毒症状较重、病程较长,预后相对较差[1]。为深入了解不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此次我择取了近期内接诊的4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并根据影像学改变进行了分组比对,研究了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的异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接诊的43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包括影像学诊断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检测阳性。并根据影像学改变,将入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1例支气管肺炎组成A组,22例节段性肺炎组成B组。

1.2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如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多发斑点或斑片状影且密度欠均匀、边缘模糊者则为支气管肺炎;如表现为节段性分布的致密影的则为节段性肺炎。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等情况进行比对分析,观察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比对,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住院时间方面比对,B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3影像学情况对比:在影像学方面,A组斑片阴影90.48%(19/21)、大片状影9.52%(2/21);B组斑片阴影63.64%(14/22)、大片状影36.36%(8/22),组间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到40%,其中多数为青年及儿童[2]。本病的发生主要是肺炎支原体通过侵袭、吸附等损害呼吸道细胞,临床上可表现为肺间质、肺实质的急性感染,其中包括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等四个类型。本病主要好发于秋末和冬春季,一般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患者发病后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对年轻患者,老年患者发病后除咳嗽、发热等,同时还会合并细菌感染、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本病的不同分型,其临床特点也各不相同,其中以节段性肺炎的症状最为严重,表现为剧烈咳嗽、同时可伴有胸腔积液、胸膜炎等,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多器官损害,因此预后相对较差。

本文,笔者对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择取了我院近期内的4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其中21例支气管肺炎、22例节段性肺炎。现笔者也就两种类型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主要以持续性痉挛性咳嗽为主,同时会伴有咳痰、发热、气促等,若不能及时治疗,疾病会进展引起心肌炎、肾炎、肝脏损伤等肺外靶器官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损伤。在实验室中,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而红细胞沉降率亦会增快,CRP、血清冷凝素也会相应增高,支原体IgM会呈现阳性[3]。在影像学方面,不同类型其表现各不相同,临床也多以影像学表现对支原体肺炎的类型进行区分。本次研究对支气管肺炎及节段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异同对比,首先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两种类型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但在住院时间方面,节段性肺炎较长。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支原体肺炎对患者肺部损伤主要包括免疫损伤及直接损伤,其中免疫损伤主要是因支原体激发细胞免疫,引起肺组织及其他器官损伤。节段性肺炎中,中性粒细胞及CRP较支原体肺炎更高,这说明节段性肺炎的炎症反应更强,这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4]。在影像学方面,不同类型的支原体肺炎表现各不相同,支气管肺炎型主要表现为肺野多发欠均匀斑点或斑片状阴影,有时可互相融合,形成大片影。而节段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单侧大片状高密影分布,且右肺多发,并可见纵隔、肺门淋巴肿大、胸腔积液、肺脓肿等表现[5]。

不同类型的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阿奇霉素因不良反应低、细胞组织内药物浓度高、半衰期较长等而广泛应用,其疗程是否结束也需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除此之外,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还需加强综合治疗,尤其是对伴有并发症的节段性肺炎的患者,应加强并发症的加强治疗。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各不相同,临床在实际工作中,应综合考虑,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翁艳,许小花.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54-455.

[2]刘日荣.节段性肺炎性支原体肺炎32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4):355-356.

[3]欧阳冰.肺炎支原体致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肺炎患儿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40-41.

[4]林荣汉.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肺外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9):6340-6341.

[5]余晓慧,周理明,余超.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在肺炎诊断中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2):191-192.

论文作者:欧阳正雄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欧阳正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