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1]2003年在《洪湖湿地结构与生态功能评价及系统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湿地结构、生态功能和系统稳定性是湿地研究的重要方面,其评价与研究是湿地保护、开发和进行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3S技术对洪湖湿地类型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湿地景观格局;并对洪湖自然湿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类型结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表述;对导致洪湖自然湿地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和统计资料,针对洪湖湿地生态功能的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建立TIN模型分析湿地湖泊的调蓄能力和整个湿地地区的调蓄能力;从湿地的气温效应和降水效应两个方面来分析洪湖湿地气候调节功能;通过水质调查资料分析湿地水质净化功能;根据物种统计资料说明湿地多样性维系功能。然后,基于对洪湖湿地生态功能分析,建立洪湖湿地系统稳定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排序结果和各指标权重;计算出该湿地区域系统稳定性的稳定程度。发现洪湖湿地系统目前为中度稳定,影响洪湖湿地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政策法令、湿地水质、旱涝灾害系数、湿地景观格局、洪湖湿地的调蓄能力以及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等。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对洪湖湿地保护和开发管理的建议。
尹发能[2]2008年在《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流域是指在一定地形界限范围内收集雨水或由一条河流、水系灌溉的区域,是一个从源头到河口的天然集水单元,是以水资源自然分布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流域内各种自然资源和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相互制约和互相关联的统一体,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流域的各种问题。流域生态管理以流域为单元,通过流域生态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维持土地资源的持续生产能力,提高流域各种资源管理水平,满足各种生态用水需要,防止或降低灾害损失,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保持和加强流域内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发展,促进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协调和改善流域内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景观生态规划和景观生态建设是流域生态管理的基础、手段和重要内容。景观生态规划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资源的优化利用方案。其基本任务是协调和改善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发展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完整。四湖流域即长江中游一级支流内荆河流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因流域内排水总干渠分别贯穿长湖、叁湖、白鹭湖和洪湖而得名,东、南、西3面濒临长江,北接汉江及其支流东荆河,流域总面积11618.51km~2,总人口500×10~4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血吸虫病是四湖流域面临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与流域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关系密切。因为水是流域的核心要素和联系纽带,水文联系和水循环的破坏必然导致流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衰退,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正在于此。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湖流域景观结构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四湖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湿地景观分布不太均匀。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度较低,整个研究区是以少数大斑块为主体构建起来的。进一步采用分形模型对四湖流域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证明各种景观要素类型的稳定性和复杂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复杂程度排序为:人工水面>天然水面>城镇>旱地>水田,人工水面分维值最高,其镶嵌结构最复杂。稳定程度排序为:水田>旱地>城镇>天然水面>人工水面,稳定性排序与复杂性排序正好相反,越复杂的景观越是不稳定的景观。四湖流域各种景观要素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分析为流域景观生态规划和流域生态管理提供了依据。四湖流域的景观生态规划主要运用了马尔科夫模型和累计最小阻力模型两种方法。利用马氏过程模型,得到四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趋势:天然水面、水田和非湿地(主要是旱地)减少,人工水面和城镇占地明显增加。以马氏模型计算出来的转移概率为基础,计算得到累计最小阻力模型所需要的各景观要素阻力值,并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分别计算得到四湖流域湖泊、人工水面和城镇的阻力面形态图和景观安全格局,从而对湖泊、人工水面、水田、旱地和城镇等景观要素的面积和具体分布做出相应规划。具体方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与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四湖流域景观结构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因为湖泊面积与现状基本接近,我们称之为不还湖方案。另一种情况考虑退田还湖等措施的实施,湖泊面积将显着扩大,相应的水田等景观类型的比例降低。四湖流域景观生态建设和流域生态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退田还湖恢复湿地,扩大湖泊湿地面积;湖泊河流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江湖连通与引江济湖工程;生态灭螺与综合防治血吸虫病;保护四湖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加强分蓄洪区建设;建立四湖流域专门管理机构,统筹全流域建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任宪友[3]2004年在《两湖平原湿地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恢复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当前生态学、地理学和区域科学的研究热点,选择典型区域、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湿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拥有重要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当前,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自然原因和人为干扰下,发生不同程度的生态退化,影响到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良好的结构与功能,重建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对湿地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结合国家生态保护项目——洪湖湿地和南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示范项目,以两湖平原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3S技术,点面结合,对生态恢复理论基础、基本理论以及两湖平原湿地生态稳定性、生态退化态势和恢复对策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并对典型湿地进行了生态恢复设计,以指导正在开展的两湖平原湿地生态恢复实践。文章共分3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文章理论研究部分,包括前言以及文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在这一部分,首先对文章选题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区范围进行了简单介绍和界定。接着,文章对生态恢复研究做了理论综述,给出了生态恢复及恢复生态学概念,概述了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生态恢复的未来发展和研究趋势,并对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进行了专门论述。然后,文章讨论了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认为生态系统演替理论是认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方向论基础,生态系统管理论则是方法论基础,生态恢复是建立在上述叁大理论上的一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文章还对生态恢复目标、恢复技术以及恢复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湿地生态系统特征进行了论述。这一部分为两湖平原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第二部分是两湖平原湿地遥感监测分析与生态退化研究,包括文章第叁、第四两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两湖平原湿地的演化史和开发史,并选取1986、1996、2000年叁个时段的TM图像,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湿地演化进行了遥感监测,认为两湖平原湿地类型多样,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分布规律,数据显示平原自然湿地面积减少趋缓,但仍在减少。然后,文章论述了两湖平原湿地生态退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洪湖和南洞庭湖湿地的生态退化态势,认为两湖平原湿地退化主要表现在湿地面积萎缩、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江湖关系变化等方面,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对退化原因做了简单分析。最后,文章应用景观生态学和层次分析法,讨论了两湖平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稳定性变化,得出湿地处于中度稳定、但向脆弱和破碎方向演化的结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是改变两湖平原湿地生态退化态势的必然选择。 文章第叁部分(第五章)是针对两湖平原湿地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下,就两湖平原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设计方案。文章对两湖平原典型湿地生态恢复项目区做了简单介绍后,根据生态恢复理论与以往实践经验,提出了两湖平原湿地生态恢复相应的总体目标、原则和对策,并从退耕还湿、防治污染、栖息地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就洪湖和南洞庭湖两大示范项目区湿地生态恢复进行了初步的生态设计,规划了生态恢复实施方案,为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文章还对两湖平原湿地生态恢复监测与评价、恢复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推动两湖平原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顺利实施。
沈彦[4]2006年在《洞庭湖区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当前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选择典型区域、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水、生物、能源、交通和旅游等资源,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当前,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自然原因和人为干扰下,发生不同程度的生态退化,影响到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良好的结构和功能,重建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对湿地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生态系统恢复实际上是人地关系协调的问题。洞庭湖是长江中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大型淡水湖泊,本文结合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长江中游地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与生态经济建设研究,以洞庭湖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研究湖区湿地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策略,为洞庭湖区持续、健康发展,稳定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为相关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文章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理论研究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在这一部分,首先对文章选题意义、研究背景与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生态恢复研究做了理论综述,给出了生态恢复及恢复生态学概念,概述了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对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最后讨论了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认为恢复生态学是其理论基础,并对湿地生态系统特征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首先介绍洞庭湖区湿地自然环境,并对湿地资源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然后对
温婕[5]2008年在《基于生态经济结构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渡性地貌,其生存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受到严重的威胁。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恢复地球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湿地生态恢复规划存在了很多的矛盾,人、自然和社会叁者之间不能平衡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也给人文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在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保证湿地生态的同时,提高湿地的经济效益,构建适应生态与经济均衡发展的系统,进而实现湿地生态恢复的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通过对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分析、研究,构建一套兼顾湿地生态环境与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湿地生态恢复进行规划,结合湖北洪湖湿地的具体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我国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理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更好地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平衡,和谐文明的湿地生态景观。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湿地生态恢复的思路必须是生态与经济结合的,达到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的高效和谐的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恢复规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通过理论构建、实例分析,对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从叁个方面来实现:①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构建。②湿地生态经济链的构建。③湿地生态产业模式的选择。(2)总结出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的过程和框架。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的程序应因地制宜,通过资料的收集,制定好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引入生态经济理论,实现总体规划、分项规划和论证,确保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的实施。(3)结合国家生态保护区项目——湖北省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湿地的生态恢复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对生态经济结构下的生态恢复规划方法加以论证,并通过生态效益的预测,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以此来促进生态经济下的湿地生态恢复的相关研究的发展。
贾丽[6]2013年在《洪湖湿地自然生态补偿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区的内陆湖泊湿地,洪湖湿地的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洪湖湿地的自然生态补偿势在必行。对洪湖湿地进行自然生态补偿有利于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缓解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实现洪湖湿地地区,乃至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是对洪湖湿地的自然生态补偿进行研究,从自然生态补偿的内涵入手,针对洪湖湿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征,提出洪湖湿地自然生态补偿的原则、目标以及补偿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自然生态补偿内涵。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恢复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恢复的理论,提出自然生态补偿的概念、基本原则、基本目标。(2)洪湖湿地类型结构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洪湖湿地1992年、2002年、2009年叁年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分类解译,得到叁个时期洪湖湿地类型分布图。分析17年来洪湖湿地结构变化特征和趋势。(3)洪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分析。对洪湖湿地的调蓄能力、净化能力、以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变化进行分析。(4)洪湖湿地自然生态补偿措施。针对洪湖湿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征,提出洪湖湿地自然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目标及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在结构方面,从湿地类型面积、变化动态度和变化量来看,1992年至2009年间,近17年来洪湖湿地结构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天然湿地的湖泊和滨湖湿地的面积在减少,减少量很大,而作为非湿地的水稻田、鱼塘、居民点、莲藕的面积在增加,而且增加量也很大。湖泊主要被水稻田、鱼塘、居民点、莲藕代替,说明洪湖湿地的结构类型的变化受人类的围垦、养殖以及建设活动影响比较大。(2)在功能方面,由于人类对洪湖湿地的干扰越来越大,造成洪湖湿地环境不断变化。湖泊水域面积不断缩小,调蓄能力下降。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湖区生物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境质量不断下降,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种群结构趋向不合理,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洪湖本身自净能力下降,加上外来污染,洪湖湿地水体污染程度越来越大,水体富营养化趋势不断加剧。(3)洪湖湿地自然生态补偿措施分为湿地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两方面补偿。
刘平[7]2012年在《洪湖湿地恢复工程效益评估》文中认为洪湖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湖北省面积最大湖泊,在上世纪中后期“以粮为纲”的历史背景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洪湖经历了围垦造堤和围网养殖两个阶段的人为破坏。导致洪湖面积大规模减小,水质恶化,栖息地被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为此,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先后实施了两期湿地恢复工程,以恢复洪湖湿地生态系统。本研究在前人对洪湖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确定湿地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四大服务功能,首次以《湿地公约》提出的生态系统组分、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以下简称“CPS框架”)为框架,确定实施洪湖恢复工程前2000-2003年和实施恢复工程之后的2010-2011年作为生态特征关键监测点,对洪湖湿地恢复工程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洪湖湿地的现状和恢复的目标,确定了洪湖湿地的恢复面积、鸟类、鱼类、水质、水生植被、村户湿地保护意识、保护和科研监测能力、水产品产值、鱼类产值、经济植物、旅游收入等多个指标。其中生态效益的各个指标通过文献数据收集与实地调查,完成湿地组分描述。选取恢复工程实施地点的洪阳村和离恢复工程较远的洪湖村作为问卷调查样本村,根据不低于村落10%村户数的比例进行问卷调查,纵向对比分析恢复工程前后鱼类、植被、水质、鸟类、社区卫生、渔民收入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也对两个样本村的不同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对比出洪湖湿地恢复工程的社会效益。通过《洪湖统计年鉴》、《荆州市统计年鉴》查阅周边社区的水产品收入、农林牧渔产值、旅游收入等指标数据。根据对比结果,洪湖湿地实施恢复工程后,鱼类、水质、植被、村户湿地保护意识、科研能力、水产品产值、经济植物产值等都有明显好转。将恢复工程前和恢复工程后CPS中每个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历年最高记录设为标准值,赋值为10分,将恢复前后每个指标的值除以最大值得出指标的百分比,并将所有百分比转换成10分制(四舍五入)。将工程恢复前和恢复后的所有指标的值分别相加得出恢复前和恢复后的综合指数。通过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对恢复前后的综合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恢复工程前后显着差异(P<0.05)其中湿地恢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显着(p<0.05),生态系统组分和生态过程变化不显着。
汪民[8]2016年在《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变机理及其调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打破了中国原有的农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城乡连续体”的空间结构体系,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农村经济地位显着下降带来的巨大落差,使得农村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自2004年起连续每年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都标志着当代农村聚落已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到了关键时期。农村聚落研究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演变机理及其调控策略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协调人地关系、集约土地、优化农村聚落空间格局等实现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江汉平原水网地区指由江汉平原上不同等级的自然水系和人工开挖的水体形成密度较大、相互联系的巨大网络系统地区,并根据行政区划边界和综合地理特征,确定本文研究范围共包含11个区市县级行政单位,具体行政区划包括荆州市:荆州区、沙市区(为便于空间比较及与统计资料相对应将荆州区和沙市区并为荆州市辖区研究)、江陵县、石首市、松滋市、公安县、洪湖市、监利县;省管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本文将农村聚落界定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性聚落,主要指建制镇以下的集镇和村庄,是典型传统意义上的聚落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最为本质和谐的联系。本文主要以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空间形成与演变为基础,研究不同时间和阶段农村聚落空间分异的特点、结构形态变化、驱动因素及动力机制等,探讨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及调控的方法和途径。从城乡规划学的视角,以人居环境、人地关系等理论为指导,借助GIS、.景观生态学等分析方法,寻求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并借鉴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成果,在农村聚落空间分布、层次分异和形态变迁的复杂表象下,探求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和引导策略。本研究内容包括理论阐述,实证分析及结论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理论溯源与流变、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进展、研究设计;实证部分包括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变历程及特征分析、聚落空间分异测度分析、驱动因素及动力机制分析、农村聚落空间调控策略分析,以湖北省石首市为典型的案例剖析,提出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与调控思考,结论部分主要提出本研究创新与不足,并对以后研究进行展望。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有:(1)主要从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等角度,梳理其理论的发展脉络,构建农村聚落空间演变、分异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内外农村聚落研究综述、研究发展回顾及阶段的划分,明确了农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体系的不足,为本研究找到切入点。(2)对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从地理空间分布、生成和拓展,空间层次形成和分异,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变迁进行阐述。运用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开发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聚落空间进行历时态、分阶段研究。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空间受地质地貌运动、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江汉地区水系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和水利基础设施兴建、垸田开发建设的兴起、排水灌溉渠网的完善、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等人工因素的促进。从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叁个方面揭示各阶段的农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特征与客观规律,农村聚落地理空间是由边缘向腹地中心推进拓展,随垸田开发逐步扩大;农村聚落空间层次经历了由“聚”到“城”,由“城”到“村”、由“村”到“镇”的层级变迁;农村聚落空间形态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遵循点状、带状和多组团纵深发展的规律。(3)借助FRAGSTATS和SPSS等技术手段,结合土地/覆盖、景观生态格局研究等相关成果,运用相关理论对江汉平原水网地区进行农村聚落空间分异研究。分别从空间分布、空间层次异化及空间形态叁个层面进行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子分析,通过水平测度和影响因子分析选取聚落总面积、密度大小及差异、形状、邻近度4类指标及核心面积指标对江汉平原农村聚落空间进行综合测度,从农村聚落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叁个职能方面得出空间测度的综合评价,并推理出农村聚落空间分布、层次以及形态的发展趋势。总结出在自然和社会影响下,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空间发展与经济发达的水网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分布上形成了水环境胁迫下的非均衡匀质网点状分布模式,空间层次的明显化差异,以及呈现条带状形态为主,局部区域存在点聚式和组团式空间形态特征,为农村聚落空间发展趋势预测和调控提供了方向。(4)基于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变历程、现时态特征分析以及农村聚落空间综合测度分析评价,归纳总结其空间形成及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自然、社会经济、生态、政策、地域文化等内外因素作用于聚落空间的规律、方式、影响及继而呈现的表现形态,通过对要素的相关分析,探讨要素共同作用的农村聚落空间演变驱动机制及其影响。提出江汉平原农村聚落空间演变主要是自然生态承载、社会经济协调、市场资源配置、政府调控引导四大影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5)在测度和驱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动态聚类分析将研究范围内农村聚落空间划分为四种区域类型,针对江汉平原水网地区的农村聚落空间的特点,提出“保、扩、守、调”的分类调控策略,运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法、空间重构的方法、空间矩阵拓扑优化的方法、聚落形态要素控制与分类引导的方法从农村聚落空间布局、形态、层次的叁个层面提出总体路径模式及分向路径模式并指导调控的具体内容。在空间分布上依据动态分类与测度的结果具体落实于每一类调控,在空间层次上着重研究中心村和基层村的调控,在形态上主要就聚落空间的边界形态、组合形态等方面分别对中心村、基层村及传统特色村落的形态发展类型和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内容,并提出实现调控的实施与保障机制。(6)选取湖北省石首市为典型实证研究案例,根据前述章节的研究基础和结果,在时间维度上分析石首农村聚落空间发展的成因与演变规律,从农村聚落空间的格局特征上进行解析和总结,进而确定石首市农村聚落空间调控的目标、重点、途径以及内容,并提出相应聚落空间调控的实施与保障,确保形成地域特色的聚落空间体系,保证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通过对国内外重要的理论梳理研究、时间及空间维度上的农村聚落空间分析、主要支撑方法的分析运用以及石首市农村聚落空间调控的实证研究,在本文的最后对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和探讨。
龙岳夫[9]2012年在《湖北洪湖湿地风景旅游资源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景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景区开发的依据,研究以湖北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对保护区内各景点实地探勘和调查分析确定风景旅游的的质量水平。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洪湖大湖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洪湖是“千湖之省”湖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湿地中最具代表性以及典型性,是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而科学而客观的风景旅游资源分析评价是确保保护区规划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理论研究层面和实践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在深入调查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风景旅游资源后筛选出9个景点,在集合专家意见后建立风景旅游资源指标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进行计算,根据数据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验证其一致性,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得出最终数据。将数据通过数学运算并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标准进行评价的9个景点划分为3个等级的风景旅游资源,一级景点为洪湖大湖湖面(最大值隶属于“很好”等级0.4996),二级景点阳柴湖(最大值隶属于“好”等级0.3883)、东港子渔村(最大值隶属于“好”等级0.3638)、乌林叁国古战场遗址(最大值隶属于“好”等级0.4225)、蓝田生态园(最大值隶属于“好”等级0.5150)、茶坛(最大值隶属于“好”等级0.3868),叁级景点瞿家湾(最大值隶属于“一般”等级0.4259)、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最大值隶属于“一般”等级0.4805)、周老嘴(最大值隶属于“一般”等级0.5540)。结论客观而科学的明确了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划分出了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部分景点的级别,指出了各景区的长处与不足之处,突出自然和保护的重点,为后期的规划开发建设及协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通过对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风景旅游资源评价,确定了各类风景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各景区的优势,通过扩大优势和弥补不足,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以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塑造和建设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参考本次研究的因素,并重视这些因素将会带来的影响。
张福群[10]2010年在《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阳卧龙湖湿地地处辽宁、吉林、内蒙古叁省区的交界,位于辽河以西,科尔沁沙地西南缘,沈阳市最北面的康平县康平镇西郊,东西长16.5km,南北宽5.3km,总面积87.45km2。近年来的人类开发活动加之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卧龙湖湿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湿地水域面积逐年下降,生物种群急剧减少,湿地生态功能衰退,使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威胁。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沈阳地区的生态环境。研究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恢复和保护湿地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中的一个决定系统兴亡的重要特性,在生态学研究中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和干扰去除后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生态稳定性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对生态系统各组织的环境状况和作用与变化程度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从而为评估生态系统总体的稳定性以及为制定生态系统基本的治理和修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论文首先分析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己有的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生态环境稳定性状况进行了详细研究。从时空变化和湿地类型结构程度的变化方面分析了卧龙湖湿地的动态变化趋势;建立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关系式模型分析湿地湖泊的调蓄能力和整个湿地地区的调蓄能力;从湿地的气温效应、降水效应、相对湿度效应和风速效应四个方面来分析卧龙湖湿地气候调节功能;根据物种统计资料说明湿地多样性维系功能;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水污染状况恶化趋势以及环境污染状况。在对生态环境稳定性现状分析和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生态稳定性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将现代生态学与环境系统工程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由湿地整体功能指标、湿地生态特征指标、湿地社会影响叁部分和气候调节、水文调节、侵蚀调控、栖息地、物质生产、净化能力、调蓄能力、生物多样性维系能力、景观多样性指数、土壤性状、优势性植被覆盖率、湿地受胁状况、区域微地貌条件、湿地水质、湿地类型面积变化、人类活动强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指数、化肥利用状况、农药利用状况、湿地保护意识、政策法规贯彻力度、湿地管理水平、环保投资指数和有害“叁废”排放强度共25项指标组成。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斐法(Delphi)通过专家评议,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确定权重的有效性。借助于集对分析理论(SPA),建立卧龙湖湿地生态稳定性稳态评价模型,提出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新方法,为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提出了基于联系数的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级划分方法。该方法将一个确定不确定湿地生态系统做了相对确定性处理,此过程反映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其结果体现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状况。通过对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评价结果可知,卧龙湖湿地系统目前为“不稳定”状态,集对势属于弱反势,系统以对立的趋势存在,但是比较弱。如果加强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水平,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集状态评价和趋势分析为一体的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动态评价方法,将动态变量与稳态参数相结合,利用基于SPA和马尔可夫链(Maekov)理论,建立卧龙湖湿地生态稳定性的预测模型,从发展的角度,评价和预测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动态评价。通过对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动态评价可以预测出2008年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状况应处于“一般不稳定”状态,同时通过集对态势图可以反映出该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状况稳中有升。若继续坚持定期对该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加强环境治理,预测出该湿地生态系统稳态时系统处于“一般稳定”状态。根据综合分析和生态稳定性评价结果,分析了影响卧龙湖湿地稳定性状态的影响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护卧龙湖湿地生态稳定性的具体对策与综合对策。建议组建卧龙湖水环境稳定性管理体系,体系包括生态稳定性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组织规划投资与建设管理系统、法律与政策配套系统、资金保障系统等等。
参考文献:
[1]. 洪湖湿地结构与生态功能评价及系统稳定性研究[D]. 肖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3
[2]. 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研究[D]. 尹发能.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 两湖平原湿地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恢复设计[D]. 任宪友.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4].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D]. 沈彦.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5]. 基于生态经济结构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研究[D]. 温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6]. 洪湖湿地自然生态补偿研究[D]. 贾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 洪湖湿地恢复工程效益评估[D]. 刘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8]. 江汉平原水网地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变机理及其调控策略研究[D]. 汪民.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9]. 湖北洪湖湿地风景旅游资源评价[D]. 龙岳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10]. 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研究[D]. 张福群. 东北大学. 2010
标签: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论文; 洪湖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中国四大湖泊论文; 生态系统稳定性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湖北江汉平原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湖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