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批评_王府井论文

王府井批评_王府井论文

王府井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王府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记者陪同一位上海来的朋友去逛王府井商业街。在我们从“王府井”南口一直走到“利生”体育用品商店时,她居然还在一个劲地问我:“王府井呢?王府井在哪儿?”直问得我这个客居京城十几年的老记竟也有些迟疑起来。

正在此时,好在街上的大喇叭里传出了熟悉而不亲切的声音:“看好钱物,提防小偷。”这下,我终于用自信而坚定的目光看着她说:“没错,这就是王府井。”只是本来很放松的神经稍许有些紧张起来,手下意识地去摸口袋里的钱包。

在我们逛完整条街,两手空空地踏上归途时,朋友仍一脸的将信将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府井?这是一个普通日子里,一位外地普通消费者对“王府井”的困惑与失望。

“有多少条理由让你去逛南京路,就有多少条理由让你不去逛王府井”。其实,来自南方的朋友已不止一遍地那么说,也不止一个人那么说。

王府井商业步行街重新开街距今已有两年。在这样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王府井”究竟怎么啦?

失望多过期望顾客去王府井买什么?

谁要说“王府井”商业少那是瞎说。事实上,这条街上集结了京城最多的大商场和最大的商业面积,营业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就有新东安购物中心、东安市场、百货大楼、丹耀大厦、晨曦百货、世都百货、穆斯林大厦等七八家之多。其中,仅东方广场一家的商业面积就有近10万平方米。除此之外,还有“利生”体育用品、“工艺美术服务部”、“瑞蚨祥”等一批专业商店和老字号。据王府井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估计,“王府井”商业街的营业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然而,消费者到“王府井”来买什么?这些年,京城一些大商场因定位鲜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赛特,以高档闻名;百盛,以青春引人;中友,以休闲见长;菜百,以饰品崛起。但是,再看看王府井那些商场,又有谁能说出他们的特色何在?

走进“王府井”街上的这几家大商场,不仅相互间商品雷同,布局毫无特色,而且与北京乃至全国其它大城市的商场相比也几乎如出一辙。就让我们以大商场的主打商品——服装为例,且看他们是如何实现“错位经营”的。记者走进了其中一家颇具知名度的老字号百货商场,抄录了那里经营的一些主导品牌:运动装有“李宁”,牛仔装有“苹果”、"LEE",休闲装有“真维斯”、“花花公子”、"ESPRIT"等,相信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品牌国内几乎每家商场都在经营,试想谁还会千里迢迢买了往回带呢?

这里仅有的特色恐怕要数以一位劳模名字命名的“糖果柜”了。大楼多少年来始终执著地把这当作他们的一面旗帜,逢活动必宣传卖糖的事儿。尽管时下吃糖的和卖糖的都已越来越少,但因为有一定知名度,时不时还会有游客顺便过来看一眼,真正买的人却已不多。那一晚,在那个著名的糖果柜现场,记者看到九个服务员正满面笑容地为三个顾客抓着散糖。

再看看对面新建的丹耀大厦、旁边的好友百货,里面重复经营的问题就更突出了。它们所经营的许多品牌在西单的劝业场和路边店里随处可见,而且通常是促销员一边拍着手,一边高声甩卖的那种。东安集团副总东嘉生坦言:“重复经营和低层次竞争的问题在王府井十分突出。”

事实上,不仅大商场如此,就是“王府井”一直引以为傲的老字号也正沦落为街头小贩。最近一个周末,记者路过“承古斋”,看到门口店堂中央的甩卖招牌上醒目地写着:“小玉件一律10元”。而在它不远处,另一家老字号商店里也在甩卖10元一件的所谓“水晶”石。

王府井商业街原来的宣传口号是“买全国,卖全国”。据说,后来受申奥成功鼓舞,现已改为“买世界,卖世界”了。

等待多于开拓王府井的商家在做什么?

王府井的生意冷清这已有目共睹。通常夜晚是商业街生意最火的时候。然而,晚上八九点钟,在王府井的商店里稀稀拉拉已看不到多少顾客了,只有街道两侧的啤酒坊和休息椅上还三三两两地坐着些游客模样的人。

王府井新华书店改建后营业面积比原来还大,但据营业员说,生意已不如以前了。他们承认西单的图书大厦生意比这儿“好多了”。相对而言,夜市上的小吃生意要好一些。但记者在东华门小吃街采访时,摊主也直抱怨生意难做。据了解,这里一个摊位每天上交综合费用是500元,摊主普遍感到压力较大,有的摊主已收手不干。摊主普遍认为,还是客流量不够。一位摊主回忆起“五一”长假时,脸上才露出一丝兴奋。他说:“五一过后就不行了,现在就指着十一了。”

“工美”总公司一位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工美”历史津津乐道,但问到现在王府井工艺品美术部的经营业绩,却以不具体分管为由支支吾吾起来。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他终于道出实情:“不是太满意,或者说根本就是不满意。”

面对王府井商业街的这种窘境,按理说,最着急的应该是街上的商家。然而,事实上,他们看上去却一个个不紧不慢,不愠不火,表现出了少有的耐心和从容。王府井700年历史的厚重感,这时候倒是有些依稀可辨。

他们不自责,也不怨天忧人,问及对改进商业街的建议时也是出言谨慎,甚至就在商业专家批评商业街管理部门业态配置失当,整体形象促销不力时,商家还有意无意地为政府说些话。“新东安”的一位老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商业街的声誉是有了,政府的台已经搭好,主要是看各家自己如何表演了”。就是承认经营不太理想的“工美”,也肯定了商业街管理部门的工作,认为“商业街的人气是够了,比开街前好多了。”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的企划部负责人在谈及自己的困难时,也只是说了些自我宽慰的话:“总得有个过程。”还有的干脆将时下的萧条归结为季节性因素。

没有商家深层次地去剖析造成王府井商业街目前困境的原因,更没有人告诉你他们打算怎么扭转这种局面,甚至于仍然有一些常见的夸夸其谈的蓝图。王府井商业街上的商家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关于王府井昔日的辉煌,以及那种似乎与生俱来的政治使命感。记者曾问王府井新华书店的一位营业员:“既然现在在王府井开书店效益已不好,为何不把场地置换给别人,到别处开书店不也一样?”对方立即反诘:“王府井怎么能没有文化?!”问得记者一时竟有些汗颜。

这些商家究竟在等待什么?或许,他们真的觉得“王府井”的这点历史和文化有朝一日是可以自动变现的。事实上,已有专家尖锐指出,商业街就是商业街,没有真正能吸引人的商品,再深的历史、再浓的文化也成就不了成功的商业街。王府井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商业街中的意义被人为地拔高了,这给商家造成了错觉和幻觉。王府井的商家如果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并致力于开拓创新,那么,“王府井”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一口“陷阱”。

建设重于管理政府莫非要建旅游街?

应该肯定,在王府井商业街的硬件改造上,北京市政府和东城区政府已是倾力有为了。在过去的两年间,仅用于基础设施改造的投资就达4.5亿元,今年的三期改造工程又计划投入8亿元。王府井的街貌确也因此而焕然一新,尤其是街道两侧的花坛、雕塑、地灯别具一格,堪与国际知名商业街媲美。

虽然,政府在这里投入巨资,但单纯从外观上来改造王府井看来已远非国际化商业街的全部,总体的规划布局、形象推广、商业气氛的营造与硬件的改造同样重要。从这个角度上说,王府井商业街还远不能说成功。

虽然王府商业街的管理机构从名称上看,同时具有建设与管理职能,但他们自己也承认,这些年的主要精力还是忙于改造,就是现在三期工程也还没有完。实际上管理职能并没有完全到位。这方面,不仅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就是与上海、广州等地相比较也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

有报道说,几乎同时重新开街的上海南京路在过去的两年间不断进行业态调整与总体商业策划,餐馆面积由开街时的1.6万平方米增加到2.9万平方米,娱乐面积则由5000平方米扩大到14000平方米。经过调整后,日客流量平均达80万人次。两年间,全街实现总销售150亿元,接待顾客8亿人次。与此同时,广州的北京路也没闲着,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准备通过制止摊位转包和控制租金标准,引导街区的经营格局,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街的商业竞争力。

而记者来到北京王府井“建管办”采访时,有关方面却表示,他们不太掌握街区店铺的总体经营状况,也无法确切地说出各业种之间的比例。他们对此的解释是,商业街的运作应该由市场而不是政府去决定。说到专家普遍指责的王府井业态结构策划不合理的问题,虽然“建管办”人士也认同这个说法,但同时又认为“既成事实”已无法改变了,因而也没有再讨论的意义和必要。“难道你拆了不成?我们认为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说着,他做了一个翻书动作。

根据有关新闻资料,过去两年间,王府井“建管办”搞过的大型活动主要有啤酒节、桃节、西瓜节等。另外,北京申奥前还办了一个雕塑展。第一届啤酒节因脏乱差曾遭媒体批评,后来的情况有所好转。问到这些活动对沿街商场经营的影响时,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企划部一位同志认为“没有多大关系。”据说,前些时候,该商店原来准备与一家电视台合作,在自己商店门前举办一个儿童表演节目,但申报后未获批准,理由是当时马上要在北京开“国际商业街研讨会”。后来因为受美国“袭击事件”的影响,研讨会无限期推迟了。

真希望“王府井”能从世界各地成功的商业街那里取回一点真经。

标签:;  

王府井批评_王府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