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形成与文化环境_市场经济论文

企业家的形成与文化环境_市场经济论文

论企业家生成与文化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环境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在一个国家得以最终确立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资源。企业家阶层的生成需要包括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过程共同编织而成的环境支撑,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家生成的影响极其普遍、独特而深刻。将文化环境纳入企业家生成的总体环境之中,努力构建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文化环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企业家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是人类社会经历了百年兴衰得出的最宝贵、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共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自由流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制度为企业家有效、合理组合资源,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社会财富提供了舞台。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市场经济是相适应的,这一点对各国企业家而言是共性。然而企业家在履行社会交给的基本职能时,不能不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

1.对企业家和文化环境含义的界定

探讨企业家生成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首先必须对企业家给出一个定义或者叫约定。企业家的概念由于学科和视角的不同而不尽相同。经济生活中,企业家与董事长、经理、老板等概念往往作同义语使用。事实上,企业家与董事长、经理、老板等概念的含义并不完全重复。在西方社会科学中,企业家被理解为具有非常的创新能力、整合能力、敢于冒险、敢于建设、乐于奉献的这么一种人。作为职业化的管理专家,现代社会要求企业家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科学的决策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将技术、产品、管理和组织的创新转化为市场盈利的能力。而在对企业家内涵的多种诉求中,创新,无疑是对企业家内涵最本质的规定。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J.雄彼特早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就指出,正是企业家把各种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并通过不断创新改变其组合方式才带来了经济增长。显然,正是由于创新对经济产出流的持久的决定性影响,使得创新成为企业家不可或缺的自然禀赋。这个自然禀赋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于它既不能够仅仅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也不能通过企业家权力的传递而传承。不仅如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的大小也没有直接关系,小企业也可以有企业家,而大企业产生的也许仅仅是商人。因此,只有那些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人才能被称为企业家,这一理解已被广泛认可。

企业家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资源。但企业家不是天生的,企业家的产生与成长需要环境的支撑。“环境”一词在汉语里本是指周围区域、辖区,后延伸指围绕某一主体的外部的各种情况。现代人使用这一概念一般指后者。对于文化环境,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也可以有角度的不同。完整意义上的文化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指由文化诸要素引发的各种社会现象,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构筑而成的实际情况。本文是从企业家的产生与成长出发来讨论文化环境的,因而本文所涉及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与企业家生成相对应的精神体系或指影响企业家产生和成长的文化氛围。

2.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在中国得以最终确立的关键性资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是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作用的贯彻主要由自主经营的企业和企业家来推动。因为市场经济中,无论是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企业乃至国家的创新,都有赖于企业家群的勤奋、智慧、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说,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角,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市场经济在重大意义上已成为企业家经济。从国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必定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任何一个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必然有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尽管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中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国还缺乏像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建人松下幸之助、美国的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这样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世界级大企业家,还缺乏在技术和内容上在世界领先的品牌和严格在国际上具有知识领先的跨国公司。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但企业家群体的规模、地位、素质的局限不能不说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毫无疑问,中国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争雄于天下。一个优秀企业家阶层的崛起,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资源的匹配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还关系到市场经济能否在中国得以最终确立,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因此,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正在由建立走向完善的中国而言,企业家应当是值得特别珍惜的最稀缺的社会资源。

3.文化环境是企业家生成的基础,也是当今中国制约企业家生成的瓶颈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家阶层正在逐步形成并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与加速,企业家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从现实来说,企业家的数量和总体水平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尚不相适应,企业家资源的匹配还远未到位。从企业家生成需要的制度环境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企业家职业化、制度化改革趋势也渐明朗,一部分企业家已经可以以其智力资本占有产权和以制度化的形式享有对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权。毫无疑问,这些都为企业家阶层逐步形成并迅速崛起提供了所必须的制度支撑。但从文化环境的视角看,社会对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肯定却缺乏较高的认同,对于企业家所必需的创新、竞争、诚信等意识和价值的崇尚与追随也很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伦理、财富伦理的建设也相对滞后。显然,企业家的生成尚缺乏文化环境的支撑,一个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文化环境尚有待于构建。这种状况不仅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家资源的匹配效率,并有可能成为控制企业家持久发展的瓶颈。如前所述,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社会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制,使具有企业家特质的人无障碍地出来创业并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社会能否给企业家以恰当的评价和激励,能否使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得到诱导和发挥,能否让其获得与其才能和贡献相对应的报酬,甚至社会能否宽容企业家的失败等都直接影响着企业家资源配置的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讲,在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之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的背景下,一个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文化环境的构建,便成为保持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秩序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企业家吸收外部能量、寻求良好合作以及支持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成为企业家生成的基础性条件和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就等于漠视了企业家的生成环境中最基础性的东西,也就难免步入实践的误区。

文化环境对企业家生成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运行的主体不能不受到本社会本民族文化环境的影响,并以构建于该环境之上的价值体系为依托。作为通过社会来传续的共同遗产,文化环境构成了每个置身其间的人的客观背景并对社会主体发生潜移默化、无孔不入的作用。企业家是具有较高知识素质和文化素养的群体,文化环境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种更为直接的环境、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和更高明的生存手段。

1.文化环境为企业家生成提供文化条件、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和统帅,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中肩负着机会的捕捉,风险的承担,人、财、物的管理,创新活动的组织等使命。这些使命的担当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一般人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文化素养。而企业家所置身的文化环境所能提供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社会氛围等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家职业能力的获取并制约着企业家能力的有效供给。

首先,文化环境通过教育和文化氛围的状况,影响企业家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应当承认,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是历史文化积累影响的结果。人们常讲上海人精明,浙江人敢闯,北京人大气,广东人开放,山东人豪爽等,这是历史文化积淀给人留下的烙印。从企业家生成来看,企业家的能力、素质、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无不与一定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企业家所受的教育,包括从前辈那里继承下来的思想观念、从周围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受的熏陶、企业家对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认知与态度,都会影响企业家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视野,进而影响到企业家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素质状态。这是因为,企业家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力量。对企业家而言,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企业家成长所必需的营养,也是一个企业的人格体现。企业家领导力的提升不只是来源于管理技巧,而更多的是来源于文化底蕴。在企业界,没有人不知道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哈佛商业评论》曾说过,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也曾说他整合通用电气的第一个核心思想来自德鲁克。然而,德鲁克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管理学家,却恰恰是因为,他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位管理专家。与一般专业管理学者不同,德鲁克身上始终具有浓郁的自由主义者的人文精神气质与价值关怀。事实上,每个企业家都保留着一种无法看见却又真实存在的迥然不同的文化气质,而知名企业家闪光的个人魅力也正是在于此。可见,企业家所置身的文化环境不仅影响企业家的文化底蕴并决定其独特的文化视野,而且影响企业家素质及才能的诱导和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导向着企业家的个性发展。

其次,文化环境通过哲学、文艺、道德的状况,培育社会主导型价值观,进而影响企业家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精神作风。文化环境不仅形成人们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认知系统,同时也决定了人们内在的价值意识建构的内容和方式。文化环境能够熏陶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内化为诸如人格、素质、个性、角色等人人都不可或缺的因素,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环境往往从骨子里影响着企业家的精神理念和行为方式。文化环境中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制度规范,首先会体现在企业家的思想境界中,并影响企业家的价值标准、创新能力和精神作风等。尤其是文化环境中的理论氛围、宗教氛围、道德氛围的作用格外强大,它既可以通过对企业家的价值判断和确认,为企业家行为提供一种价值参照和依据,又可以内化为企业家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影响企业家对自身所承载的使命的认识和担当。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无不受制于其潜意识中的核心文化价值观,他们在经营管理中,会有意无意地把存在于其意识深层中文化价值观体现出来,企业家们的经营活动实际上是在实践他们潜意识中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当然,文化环境承载的文化资源是良莠不齐的,它既可以对企业家的生成产生积极作用,也可以对其形成局限。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但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文化、官本位文化也可以演变为今天的“企而优则仕”和“小富即安”文化,而这种文化积淀对企业家生成来讲无疑是一种逆动。只有当一种文化环境的氛围和所倡导的核心文化价值与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内在的精神需求相契合时,这种文化环境才能为企业家的进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并成为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热情产生的不竭源泉。

2.文化环境为企业家生成提供导向、约束和社会支撑力

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容纳和导向范围。无论人们愿意与否,都得在既存的文化环境中生活,都受到文化的引导和约束。文化环境作为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对社会主体尤其是对企业家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社会支撑的影响无形而深刻。

首先,文化环境为企业家生成提供导向力和约束力。一定的文化空间往往就是一位有形和无形的导师,用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引导社会主体前行的方向。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文化环境中的许多文化传统成为具有一定制度性质的社会惯例,成为不成文的习惯法,对人们尤其是对企业家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大的导向性和约束力。综观当代企业无一不时刻处在面临做强与做大、专业化与多元化、本土化与全球化、变革与稳定、合作与竞争、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众多难以取舍的矛盾抉择中。企业家及企业的演化方向、演化进程、演化结果何去何从,无不受到文化的导向和环境的制约。例如,在中国企业频频陷入的国内外知识产权官司和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背后,是创新文化和诚信文化支撑的缺乏;而一些企业对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除了利益的驱动外,在文化价值层面上是生态文化和对大自然敬畏的完全缺乏;经济生活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官本位、家族式企业管理中的血缘关系等等现象,从表面上来看是政企关系、地源关系、血缘关系等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却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问题和文化环境的导向问题。可见,企业家和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在深层次上是受制于文化环境的导向和约束的。

其次,文化环境为企业家生成提供社会支撑力。文化环境作为人们相互沟通和社会认同的基础,还影响到在文化这个深层次上企业家和社会的关系。市场经济是企业家生成不可替代的制度环境,但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自由与平等及公共精神等新型经济伦理,都需要公民从个人与国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予以内化和认同,需要通过文化环境的整合、纽带、定向作用,使得市场制度合法化、社会主体行为规范化、企业家的价值合理化。比如,如果一个社会对合法致富的人不宽容,那么这些人要么小富即安,要么通过转移财产来回避风险。一个社会里如果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样的心态,你就不能指望这个社会出大的企业家。因此,企业家的生成离不开社会成员基于公民意识的责任关怀和基于文化背景的精神关怀。只有企业家生成所必须的创新、诚信、公平竞争等这些价值取向通过公民意识获得了充分的意识形态性,才能为企业家提供必要的文化环境的先导及其肥沃土壤。唯有这样的文化环境,才有助于从深层次上建立起企业家以及企业同社会以及消费者进行价值沟通的渠道,才有助于建立起企业家与社会更稳固的关系,从而使企业家创新活动的有效性、权威性获得社会普遍的肯定和认同,并使这种肯定和认同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进而激发社会普遍有效的创新丛生和最终形成社会文化对企业家生成的强力支撑。

3.文化环境不仅是企业家生存的客观环境,同时也是企业家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文化环境不仅是企业家生存的客观环境,同时也是企业家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文化环境既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企业家的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企业家的行为和表达以及企业家所领导的组织文化特色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中,特别是企业竞争的新趋势中,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越来越紧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时代已经来临,说得夸张一点,所谓文化征服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竞争已进入文化制胜的时期。文化竞争是市场竞争中一种深层次的、高水平的、智慧型的竞争,它深深地融会在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战略远见的企业家已经将文化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已经在思考如何构建基于文化的核心竞争优势。综观那些获得成功的高速成长的当代企业,无一不是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其文化理念,无一不是通过文化环境确立起能够指导他们集体行为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企业家们不断提炼、积淀他们的文化信念,并使之逐渐演化为企业文化并内化为组织成员对组织愿景、组织决策以及组织价值的追求、理解与认同,演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实际上,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是能熟练地应用现代管理的技巧,也一定是深谙和信奉传统文化包含的管理思想,深谙和信奉现代管理与传统文化、人文特点和国情的结合。可以预言,驱动未来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力量将是文化力量,评判未来企业家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将是企业家对企业文化控制力的高下。如果缺乏对文化环境的洞察和应用的精神力量以及从这种精神力量提升而达至的人格力量,商人或职业经理很难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企业家生成需要市场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共同支撑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企业家的多寡强弱,往往决定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高低。企业家资源的数量和素质,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家的生成机制和社会环境,企业家生成需要市场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共同支撑。

1.现代市场经济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的建构是企业家生成必不可少的社会架构

企业家群体在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崛起,必须要有这样一个社会架构,在经济体制层面上,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从而为企业家提供一个自由的、独立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企业家独立的决策权和应有的社会地位及利益能够在法律的层面上得到最大的保护;在文化层面上,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的稀缺资源的基本价值必须得到社会普遍的承认和尊重,必须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导向的企业家选人机制的同时,建立起合理的企业家价值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因此,由文化环境与市场制度环境提供更加充分的平等与自由,成为企业家生成的根本要求。

^2.企业家群体的崛起既产生于文化环境对其一定程度的珍惜和认同,更产生于企业家艰难的自我改造

影响和制约企业家发展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其内在的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通过观念、制度、文化反映出来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创新精神既来源于一流的文化环境,也来源于企业家艰难的自我改造,来源于企业家对自身精神和使命有充分自觉的意识。企业家的生成既要制度的支撑,又要内心的根基。企业家创新灵感的激发、创新潜能的发挥、创新活力的保持的真正来源是企业家内心对创新的追求和对卓越人生的追求,这才是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动的精神家园。唯有内心的觉醒,企业家才能够在既有条件下实现最大价值和获得最充分的生命力。

3.企业家的生成有于赖于企业家群体与文化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企业家为实现价值增值所做的资源重组的努力,以及在这一努力所规定的企业目的之下,是一个市场制度及其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与融合的过程。作为民族的精华和社会的精英,企业家本身就是改变社会、改变文化环境的重要力量。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的行为、企业家对社会的回报都将极大地影响社会文化环境。一个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文化环境的构建,实际上是企业家群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与良性循环,它有赖于包括企业家在内的每一个个体与群体的作为,有赖于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的互动。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公民个人,都应该从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企业家能力的实现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中有所借鉴。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也一定能够把企业家群体和其他社会主体连结成一个强大的命运共同体。如是,企业家才能人才辈出,现代市场经济才能长治久安。

标签:;  ;  ;  ;  ;  ;  ;  ;  ;  

企业家的形成与文化环境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