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遭受了列强侵略和西北地区局势动荡的背景下,野心膨胀的俄国对我国伊犁发动侵略,引发来了长达十年的外交战争。起初应对措施不对,收回伊犁希望渺茫。随后多次改变对策,多次更换外交官,虽然中间又遭到严重的挫折如崇厚在清政府错误的指导下签崇约,不过历经艰辛最终曾纪泽还是拿下伊犁。
关键词:伊犁;崇厚;曾纪泽;中俄外交
简单回顾伊犁被占:鸦片战争以来各国列强疯狂瓜分中国,当时英俄两国在欧洲地区有了利益上的冲突,为争利益把中国西北地区也划入他们的争夺范围内,再加上受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也开始起义其中就有新疆地区,这让俄军进入新疆有可趁之机。两个列强扶植阿古柏政权在新疆地区作乱,最后新疆伊犁地区被俄国占领。本以为软弱的清政府丝毫无力抵抗列强,没想到会派左宗棠进攻新疆,并与俄国打起外交战。
第一次应对:俄军占领伊犁后便告诉清政府在规定时间内派兵来收回伊犁。此时,清政府想出两个措施,第一个是派荣全与俄交涉收回伊犁以免俄方找理由说没有人来收回伊犁然后占为己有。第二个是派景廉酌和成禄合力收复乌鲁木齐,另派刘铭传率兵西进,以壮兵威,压一压俄国人对乌鲁木齐的野心。这两个措施感觉很好,但现实没有那么好的效果。
清政府很自信的派出了荣全,俄国方面做出了几个措施来故意拖延交还时间。俄方并不是清政府想的那样只要有人去就会交还伊犁,他们还要等足够的中国军队来才行。但是如果要把军队派过来,就是要镇压甘肃回民起义,甚至是消灭阿古柏政权,不知要到何时。荣全是来把伊犁收复的,但俄方代表却跟他谈通商等其他事的,当荣全问伊犁的事到底该如何谈时,俄方代表却说还要等他们的国君发话。让俄国有这样各种理由和不还的方法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实的无奈,另一方面要怪清政府。
俄国人嫌荣全带来的兵力太少。成禄畏敌不出,刘铭传也了请病假,不想去西北地区。只有景廉孤军应对俄国。其次是清政府对此事的困难程度估计不足,他们认为俄国人只是因为之前与英国人的战争中受挫,经济匮乏,想拿伊犁来讹诈些银两罢了,只把这次谈判当作普通的口舌之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俄国表现出不交还伊犁时,力量单薄的荣全毫无办法。
改变策略:清政府也开始发现俄国人的诡计,知道光是嘴巴说说是没用的。所以赶紧做出调整,命令荣全在塔城与富和会商布置来防俄军,同时命令总理衙门跟驻京俄使辩论。辩论后俄使回复:要是中国没能力保护伊犁就暂时不还,还应先商讨关于通商和修理边界等其他事。之前就已经知道大军是暂时派不过来,很明显,俄国人就是一种“先议后交”的策略。总理衙门这边就针对性的提出了“先交后议”的策略,但俄方不同意。没办法了只好让一下步,提出“边议边交”,俄方不做反应。
总理衙门给荣全写信,赋予他商讨其他事的权利,让荣全去执行这个“边议边交”之策,在信中让荣全收了伊犁后才允许办事,表面上是“边议边交”,实际上还是“先交后议”。
俄方代表并没有与荣全见面,而是直接进京去找总理衙门谈,并与总理衙门展开激烈争辩在我方的据理力争之下俄方丝毫没占到便宜,便回去了。可以看出俄方代表没有通过此次会面解决任何问题,其实就是在故意拖时间。
后经多次交谈还是未果,俄国还是坚持“先议后交”。这已经说明要拿回伊犁不只是在谈判桌上就能解决的问题了,最终还是要靠强大的兵力做后盾才行。
交涉重点改变:之前的交涉是以与俄交涉为主,收复乌鲁木齐和玛纳斯为辅,致使后来陷入僵局。为此,总理衙门多次向左宗棠寻求意见,左宗棠对之前的交涉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应该先收复乌鲁木齐和玛纳斯,然后在来索要伊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873年11月左宗棠镇压了回民起义,清政府得知后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进攻新疆做准备。总理衙门在多次与俄交涉后提出“力图自强,先发制人”的想法,清政府表示同意并再次做出战略调整准备进攻乌鲁木和玛纳斯。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这使清政府意识到海防的缺口想让有关督抚详细商讨办法,相关督抚各抒己见,最后左宗棠的“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意见得到认可。清政府意觉西征。
西征:1876年左宗棠在新疆浩浩荡荡收复包括乌鲁木齐在内的新疆多地,为了在与俄交涉时同样口径清政府同意由左宗棠主持交涉。此时,清政府认为可以与俄再次谈判伊犁,但左宗棠认为现在的伊犁难以兼顾保护,暂时可以不谈,还应该继续南进,到时候伊犁不索而自还。果然俄国不仅不提伊犁的事反而提通商的事。1877年清朝大军又拿下吐鲁番等多城,左宗棠请求再与俄谈判,但俄还是刁难不还。此时年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其他地区已全部拿下,还有俄土战争爆发,本来是想以武力来抢夺,可是考虑到北部兵力不足和不愿与俄发生战争,还是想要谈判解决。
崇约:崇厚这个人之前就已经做过多次外交使节清政府很是认可他,让他去与俄国交涉好像很有希望收回伊犁,但实际情况却不然。他在出使之前先进京陛见,清政府给崇厚下达指示,但指示过于重视收回伊犁而对其他事商议过少,崇厚和清政府的想法差不多,这是导致后来崇厚犯错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与崇厚的谈判期间俄国百般刁难,尤其是在通商和贸易方面,崇厚是以和平谈判的心态来交涉的所以难以应对俄国的无理要求。更何况俄有“人质”在手,最后迫使崇厚签了《里瓦几亚条约》。当然签条约的根本原因还是当时我国国力不如俄国,难以对抗。崇厚虽然签了约但还要看看清政府答不答应,在清政府内部反复争论过后还是没承认这个条约,毕竟损失太大,而且还是俄国人先挑事的怎么能签呢。
备战保局:崇厚被革职问罪,还要将条约进行廷议,俄方很不满找人来质问,清政府不予理会但还是下令加强海防和边防。在此之前清政府还派了曾纪泽去谈判,希望能改约,如果改约不成就准备开战。总理衙门拟定了谈判方针《中俄约章总论七条》,并给予曾纪泽一些权力可以让他灵活应用。
崇厚被降罪后俄国反而为他开脱,还有其他列强为他开脱。这其实是怕中俄开战会削弱俄国的力量导致欧洲力量的失衡,其中也有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既然英法列强来劝了就不能再和俄国这样怼了,否则就一次性惹了三个国家。清政府内部经过反复的争论最终决定减罪于崇厚,,本来还决定处死崇厚的。虽然很不乐意减罪崇厚但毕竟要和俄国人谈判,不让出一步是谈不了的,
曾纪泽:曾纪泽是曾国藩之子,跟随父亲多年对对西方文化非常了解,对中外交涉有所闻有所感。再出发之前曾纪泽做了充足的准备,跟崇厚一样就是对西方和外交非常了解,所以清政府才对他非常重视。在出发之前曾纪泽做了充足的准备。虽然崇厚被减罪,但清政府还是加强了边防以防俄国变脸。对于崇厚曾纪泽还是觉得应该开释崇厚,清政府为了讨好俄国也有此心,最终崇厚被开释。
改约和收回伊犁:在反复激烈的争论中俄方不停的刁难曾纪泽,但最终还是在曾纪泽强硬的态度面前接受改约,改约只是改约,具体内容来看我们还是吃了很多的亏。不过伊犁成功收回了。
评述:俄国人利用阿古柏政权的野心和清政府难以很快恢复西北地区秩序拿伊犁做“人质”来索要各种利益,清政府一开始猜不透俄国人的心思,取伊犁时遇到阻碍,清政府也改变策略。消灭阿古柏之后让崇厚去谈判,但崇厚个人的怯懦之心和清政府的错误引导导致崇约的签订,再叫曾纪泽去谈时难度大大增加。曾纪泽不惧威胁态度坚硬成功挽回伊犁。在与俄交涉时清政府总是在退让,这是鸦片战争的结果,让清政府意识到自己难以与西方列强对抗不给好处是不行的,但这反而让列强的侵略的野心更大。
看似这段历史是中方胜利,实则我们损失惨重,这仍是一段屈辱史。对于清政府而言又多了对外交规则的认识。
论文作者:周然 郑凯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伊犁论文; 俄国论文; 清政府论文; 俄国人论文; 新疆论文; 衙门论文; 列强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