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国有企业不能被上市国家控制的深层意图是:国有股独立模式有望被打破_国有股论文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国有企业不能被上市国家控制的深层意图是:国有股独立模式有望被打破_国有股论文

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国企改制上市国家可不控股有深意——国有股独大格局有望打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意论文,可不论文,专家学者论文,国有股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8日《证券时报》报道称,中国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目前指出,目前在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时(含公开募股上市的股份公司),国家将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选择地放弃控股地位,允许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控股。

消息刊出后,引起市场极大反响。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经济学家刘继鹏指出,这将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召开的“十六大”将在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体制方面也会有大突破。长期以来,国企改革停留在企业内部管理改革的层面上,而始终未涉及产权制度这一环,因此很难说国企改革达到了治本的目的。而事实上,国企改革说到底就是产权问题,现在看来资本市场一股独大问题,包括非上市企业,如外资和民营企业收购兼并,都将在这个框架上进行操作。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华民教授在接受采访说,国家经贸委负责人的讲话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也是对公有制的重新评价,在国内现有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存量比重很大,原有的减持方法受到了市场的抵制,国家一方面要解决存量问题,另一方面新上市公司中国有股继续一股独大,这样下去永远没完没了。因此,这个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得到真正解决。

根据该负责人的说法,今后在国有股流量上将先进行减持,实际上真正体现了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整个股市的复苏也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津大学教授韩强告诉记者,此举对国企改革乃至国内资本市场将产生很大影响。一是所有制观念的突破,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对公有制的重要评价。无论是国有股还是流通股,股权只有流动才会体现股份制价值,这意味着今后国有股可能由静态进入动态。二是截断以前的历史问题,对存量国有股这一块先搁置,但对后来上市的国企将从一级市场就进行减持,使之不再沦为新的遗留问题。三是为上市公司股票的全流通打下基础,过去国有股只是以原始出资认购股权,其二级市场股票的涨跌与之没有太大关系,今后一旦全部进入流通,股份的波动会影响所有持股人的利益。

标签:;  ;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国有企业不能被上市国家控制的深层意图是:国有股独立模式有望被打破_国有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