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战略程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论文,战略论文,程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竞争战略程序化
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的战略决策是该实体在该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
灵魂,其各种经济活动的效率将直接取决于既定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各种经济活
动都将围绕战略决策展开,所有系统资源都将围绕战略决策进行统筹调度。因此
,战略决策不仅仅是最高级的决策行为,也是核心层次的组织行为。
战略决策作为最高级的决策行为,它要求对实体内外环境的历史、现状进行
分析,对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作出准确预测。在此基础上,该实体在未来一定时
期(与战略决策相应)里,围绕战略决策将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进行时间和空间的
布局。另一方面战略决策作为核心层次的组织行为,它必须对实体内外环境的资
源进行合理的评估,充分的挖掘,围绕战略决策,组织所有系统资源的运作,追
求达到资源的系统最优利用,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将实体的经济活动围
绕战略决策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布局。因而,战略决策作为最高级的决策行为与核
心层次的组织行为,为实体在未来一定时期(与战略决策相应)里的经济活动进
行了至关重要的时间布局和空间布局。从本质上说,战略决策是实体在未来一定
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布局。实体经济活动的时空布局的合理性、有效性
将直接决定系统的运营状况和最终完成战略目标的情况。战略决策作为实体的时
空布局,对竞争战略程序化提出了强烈要求。所谓竞争战略的程序化,是指围绕
战略目标将各种经济活动在时间维度上按照各阶段活动重心的转移,阶段化地、
有机地展开。竞争战略的程序化本身就是竞争战略的组成部分。
二、竞争战略程序
我们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程序化的竞争战略模式——竞争战略程
序。该模式分为下述四个阶段。各阶段的战略要点详述如下。对它的评注我们将
在后面看到。
阶段一:竞争谋划。
遵循避实击虚、以实击虚的原则,选择战略目标,服从战略目标(如图一)。
其中,竞争环境分析是指对经济实体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认清实体内环境
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外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y)、威
胁(Threat),即管理学中常用的SWOT分析。通过SWOT分析,合理地确
定战略目标。
竞争组织和机构的创建是对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用的人力资源进行调度、组合
。组织和机构的创建应遵循“责权利划分,完善等级”、“择人而用,用人不疑
,疑则去之”的原则。
竞争战略计划是指人力、物力资源的统筹调度,经济活动重心的衔接、转移
、阶段划分等。整个计划应围绕战略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整合为一体。
竞争状况预测是指对竞争战略实施过程中内外环境可能的变化及对实现战略
目标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上四种行为与战略目标选择一起相互作用,经过系统分析,最后被同时确
定,完成竞争谋划。
阶段二:竞争准备(如图二示)。
原则:确保实体资源实力和资源运作态势处于竞争不败之地,捕捉环境变化
中制胜的机会,进行竞争决策,这样便进入阶段三。
阶段三:竞争争夺。
原则:避实击虚,以实击虚,争夺竞争主导权。
在具体的竞争战略上,使用组合立体战略(如图三所示)。不断地剥夺对手
在竞争中的控制能力,加强自己控制竞争局势的能力,为目标回收阶段作准备。
阶段四:目标回收。
原则:集中优势,速战速决。
这一阶段是在通过阶段三中艰难的竞争争夺,已方取得了对竞争局势的主导
权,并处于良好的战略态势,而进行竞争的最后一击,以实现目标回收。
在这四个阶段中,应遵循下述总原则:
所有经济活动绝对服从战略目标,以资源运作的正奇、虚实、分合的组合变
化灵活制定竞争策略,保持良好的资源运作态势。
这样,竞争战略程序被划分成竞争谋划、竞争准备、竞争争夺、目标回收四
个阶段,完成了竞争战略(如图四所示),对实体经济活动、系统资源进行了时
三、对竞争战略程序的评注
竞争战略程序作为程序化的战略决策模式使经济实体的战略决策从制定到实
施都成为可以操作的有机过程。这正是我们程序化竞争战略的目的所在。竞争谋
划—竞争准备—竞争争夺—目标回收的过程,既是程序化的过程,又是系统化的
过程。下面我们将就其各阶段作出解释。
在竞争谋划阶段,关键是确定战略目标。由于现代社会资源(包括时间资源
)紧缺,竞争激烈。如何使有限的系统资源快速高效地产生效益,将是我们必须
认真考虑的。这正是遵循避实击虚,以实击虚原则选择战略目标的原因。一方面
,战略目标的确立使实体有限资源得以统筹调度,整而实的资源运作必然能产生
更高的效率。另一方面,任何实体都必须将战略目标定位在社会竞争中的薄弱环
节,且实体在该环节具有相对优势;以此确保有限资源快速高效地产生效益,以
维系实体持续发展。在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快速高效的资源运作,一方面使实体
资源实力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又促成并维系实体资源的良好运作态势。若战略目
标定位在社会竞争中对手具有相对优势的环节,那么资源耗量将是巨大的,资源
运作的效益产出也将经历漫长的延迟,而且将由于缺乏成就感挫伤实体资源运作
态势,这些代价都是经济实体所不能承受的,必将由于资源的不经济利用产生灾
难性后果。因此,战略目标的选择一方面决定了竞争准备阶段所需要动用的人力
、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又决定了竞争争夺阶段竞争主导权争夺的激烈程度与持续
时间,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在战略目标的确定过程中,竞争
环境分析—SWOT分析是相当有效的工具,通过内外环境的虚实分析将实体具
有相对优势的方面定向于社会竞争中的薄弱环节,确保快速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
。在竞争谋划阶段的“组织和机构创建”中,我们指出应遵循“责权利划分,完
善等级”,“择人而用,用人不疑,疑则去之”的原则。“责权利划分,完善等
级”是制度创建的主要内容[①]。责权利划分是组织、机构实现分工合作的关
键。完善等级则提供了机构成员在机构、组织中的升迁机会(刺激人力资源的责
任心、积极性)而为人才选拔、人才使用提供了途径。“择人而用,用人不疑,
疑则去之”是中国千古的遗训,始终是使用人力资源的指南。制度创建和人才的
选拔使用对于刺激,维系良好的资源运作态势,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竞争准备阶段,三个分阶段联成一体,缺一不可。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用的
人力、物力资源是竞争制胜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资源运作态势是捕捉社会环境变
化中一闪即逝的致胜机会的前提条件。什么是资源运作态势?我们通过它与资源
的关系来解释,资源是运动的物质,资源的运作态势则是物质的运动,即资源所
处的状态或所采取的运作方式。调整资源运作态势正是要使资源所处的状态或所
采取的运作方式能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资源运作态势何以重要?打个比方说,
瀑布与宽浅河道里流动的水同样是水,但因不同的流动态势而能发挥极其悬殊的
作用。“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气也”的“气”也正是人力资源的运作态势。广
告宣传正是要促成良好的资源运作态势。实际上,管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成资
源的良好运作态势[②]。缺之运作态势的资源就象一潭死水,毫无生机,难以
发挥作用。在资源运作态势的选择调整中,人力资源的运作态势是关键是龙头。
如何调整促成良好的人力资源的运作态势?通过制度创建和过程操作提供充分的
升迁和奖励机会,使之获得成就感而激发其进取心与创造性,抚慰体贴以取其忠
诚,纪律严明使其行动统一,风纪严整。总之,扬其气,一其心,蓄其力,正其
形,蓄势待发,发则绵绵即是人力资源良好的运作态势。良好的人力资源运作态
势可以牵动全部系统资源的运作态势。在竞争准备阶段的指导原则中,确保资源
实力和资源运作态势处于不败之地是首要原则。在竞争中制胜的机会来自于竞争
环境的变化,不是人力可为的,但可以捕捉。只有立于不败之地,实体才有条件
、有基础避开竞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捕捉环境中一闪即逝的制胜机会。
在竞争争夺阶段,争夺竞争主导权是目标。无数次的避实击虚、以实击虚的
竞争是最终夺取竞争导权的最佳途径。对竞争局势的控制权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
避实击虚、以实击虚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前面我们分析了高效率的资源利用要求
利用避实击虚、以实击虚的策略。另一方面,通过避实击虚、以实击虚的策略从
竞争中不断获得成功,使实体获得持续的成就感,以促成、维系实体的良好资源
运作态势。这样,在由于资源利用快速高效地产生效益增强实体资源实力的同时
,由于持续的成就感使实体资源处于良好的运作态势,这两方面正是确保实体处
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内容。关于该阶段的组合立体战略,《孙子兵法》言“上兵伐
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善之上”[③]。所谓
组合立体战略(如图三所示),正是要“伐谋”(挫败对手谋略),“伐交”(
孤立对手),“伐兵”(瓦解对手竞争阵营),“攻城”(与对手正面对抗)四
者组合使用,挫败对手的近期、远期目标,瓦解对手可能具有的竞争实力,在时
间空间上展开全方位争夺。在组合立体战略中,挫败对手的谋略是第一阶段,孤
立对手、瓦解对手竞争阵营是第二阶段,与对手正面对抗是第三阶段。这三个阶
段有严格的时间顺序,但第一阶段即挫败对手谋略的策略应贯穿于整个组合立体
战略中。孤立对手,瓦解对手竞争阵营即第二阶段的策略应沿袭至第三阶段。在
组合立体战略中,挫败对手谋略作为竞争的原则应贯穿始终。通过挫败对手的谋
略可使对手消耗的人力、物力、时间资源不能发挥效益,此消彼涨取得资源实力
的相对优势,并使对手处于艰难的决策调整阶段,而缺乏良好的资源运作态势,
从两个方面削弱其竞争力,使其处于必败之地。“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靠“伐
谋”来实现的。
在目标回收阶段,在前述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实体已经取得了竞争的主导权
,具有雄厚的物质实力和良好的资源运作态势,这些充分的相对优势使目标回收
成为可能。在这一阶段,集中优势,速战速决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因为任何分散
,拖延的行动均将直接导致资源的消耗、资源运作态势的挫伤。从而削弱实体的
竞争力,给对手以可乘之机,而功亏一篑。资源运作态势的挫伤将是致命的。正
如前述,如果瀑布转化为一潭死水,再多的水也是无关紧要的。
在上面我们对竞争战略程序的评注中,我们不难发现,竞争的基本策略是“
避实击虚,以实击虚”。在战略目标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要遵循“避实击虚,以
实击虚”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战略决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依靠“避实击
虚,以实击虚”不断壮大实体的资源实力并维系实体资源运作的良好态势而最后
获得成功。对于竞争战略程序的总原则,所有活动绝对服从战略目标使实体的所
有活动有方向,资源运作得以集中,统筹调度必然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就正如太
阳光一经聚焦产生温高一样。由于竞争环境瞬息万变,我们必须不断调整资源运
作,通过资源运作的正奇、虚实、分合的组合变化,保持有利的战略态势。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程序化的决策思想应贯彻于整个竞争战略程序中,竞争
战略程序是动态的、有机的、整合的操作性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更多地
注意实体资源实力的发展与资源运作态势的调整、维系,这两者是竞争战略程序
中不断变化的东西,而战略目标一经选定便相对固定。
〔责任编辑:单育青〕
作者:冯燮刚,男,1972年生,现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经济学硕士
(注释)
①根据制度学派理论,制度作为规则的体系,为人类活动规定了活动范围,
限定了人类活动目标的选择范围。组织、机构创建时的制度创建也因此对组织、
机构成员产生规定性约束。这种规定性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效率发挥。
②在管理学中,Maslow的人类需求模型表明人类存在五个层次的需求;自我
实现的需求;社会尊重的需求(地位,被欣赏,信任等);社会关系的需求(爱
情,友谊等);安全需求;基本生理需求。
③《孙子兵法》中谈到了在用兵过程中“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
胜”(见形篇),“善战者,求之于势”(见势篇)。其中的形势分别对应着文
中的系统态势与资源运作态势。系统战略程序强调竞争战略的系统化、程序化,
使整个竞争战略的运作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合的、可以操作的过程。对
于“伐谋”、“伐交”、“伐兵”、“攻城”,文中强调四个策略的组合立体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