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分析论文_夏玉峰

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分析论文_夏玉峰

黔东南州工业学校 556000

摘要:中职教育是对专业性、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培养出大批的技能型人才,满足了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进行,而中职教育的发展却没有跟上脚步,受限于人才、资源、教学理念等,导致了中职学校教学水平没有太大的提升,中职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不高。本文就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旨在提高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对实用型、专业性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建筑构造》是一门建筑类专业基础课,是为奠定后续课程学习、专业工作基础的课程,因此它在建筑知识及基础技能方面有较强的理论性及规范性。建筑构造是从建筑知识、绘制建筑构造图进行结合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过程中所需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在现今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结合中职学生的缺陷,如文化基础差、对建筑物缺乏整体认知、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导致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很难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中,中职院校还存有一定教学问题,没有更好贯彻《建筑构造》课程的实际意义,学生学习效率不理想[1]。

1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快发展,对建筑人才专业性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高度结合的专业性人才。因此,工程建筑类中职学生在学历上、实践上存在一定的就业劣势,需要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中依然延续了传统教学理念,过分在意学生纸面上的成绩分数,偏向于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通过长时间的灌输,达到强行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结果[2]。建筑是非常强调实践运用的专业,而中职教师在进行建筑构造的教学时,却往往会对理论知识进行长时间、反复的讲解,对实践操作部分却忽视不理,导致中职学生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地锻炼。

1.2教学内容陈旧、资源缺少

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课本没有进行更新,大量的知识点已经不符合现今建筑主流,导致学生的所学知识与日后工作不符,难以运用到实践中。在建筑构造教学材料中,依然存有大量的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案例,与新时代学生学习思维存在很大偏差。除此之外,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依然不够完善,由于中职院校资源、人才、设备等相比于高校而言较为短缺,导致教师在教授建筑中较为抽象的知识时难以使学生有形象清楚的认知[3]。尤其对建筑专业新生而言,在初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时,对于一些专业名词如:建筑材料、绘制建筑图等没有具体的认识,难以有效掌握所学知识。且由于教学设备的老旧、缺失导致中职学生难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对建筑中所用到的机器设备进行模拟演练,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有效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

1.3教学模式老套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行业工作者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主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提升教学质量。但中职院校的教学仍存在老套的方式,如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知识被动的接收,过程中师生互动极少,且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一理论知识教师可能会进行多遍的讲解,导致学生学习体验感下降,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种灌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恐惧排斥心理,对课堂产生极大厌恶感,由于重复单一的教学方法,充满学术名词、较为复杂的理论,导致学生在枯燥无谓的学习中学习效率不太理想,对知识的运用掌握较差。在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延续传统“一言堂”的形式,忽视了现代设备、科技的教学意义,不合理运用多媒体,如使用投影快速讲解知识,对需要真实了解的建筑知识及实物一篇带过,这既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又没有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模式的不合理,导致整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没有起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4]。

2提高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2.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主动学习意识较差,甚至可能会有不良学习习惯。因此在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地位,调动学生自主积极性。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减少自身成为课堂主角的时间,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吸收进化,不断深入自身专业化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制定学生个人的学习计划。如对学习综合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高标准要求,制定较多的学习课程,设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不断加快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对知识吸收能力、运用掌握能力较差的学生,实行鼓励式教学,设置相对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市场鼓励支持,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加快进出的脚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切身体会学生的想法,营造较为愉悦的教学氛围。始终铭记建筑是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传授建筑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5]。

2.2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院校应针对教材中不符合建筑行业现实需求的知识点、教学案例进行优化处理,加快更新的步伐,结合现代建筑要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保证学生学习的建筑知识、技能是未来工作中运用得上。针对建筑类行业的就业情况,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将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有选择的删选及添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中职院校应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将教学设备更新添加,加大教师团队专业化建设,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

2.3改革教学模式

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大引进先进教学模式的力度,创建符合学生实情、中院校实情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通过建立合作小组、举办建筑模型比赛、实际施工现场体验等方式,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建筑构造的知识有个具体化认知,更加直观生动体现建筑行业的动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时常举行操作演练,模拟现实建筑流程,帮助学生了解从绘制设计图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为以后学习、工作指明方向。身临其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最大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率。

3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院校需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培养更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针对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的不良现状,中职院校及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模式、教材内容进行革新,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出色的建筑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赛雄.中职《建筑构造》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7,23(10):68+70.

[2]郭倩.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探讨[J].新丝路(下旬),2016,17(12):184.

[3]胡庭婷.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下),2016,16(06):168.

[4]刘爱华.建筑构造课程在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6,15(05):171-172.

[5]何璐.浅谈如何上好中职学校的《建筑构造》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26):253.

论文作者:夏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中职建筑构造课堂教学分析论文_夏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