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储备调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_汪俊秀

中国天然气储备调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_汪俊秀

汪俊秀

江西省投资燃气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96

摘要: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煤改气”,大幅度提高了天然气的消费量,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改气”使供暖季天然气消费量猛增,导致天然气供暖季的调峰保供形势更加严峻。如何缓解供暖季调峰压力,确保天然气供应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天然气;储备调峰;挑战;对策

1我国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1天然气储存与调峰方式单一

我国许多城市天然气储存和调峰方式单一,这与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大型气田集中在西部,而消费地集中在东部,东、西部之间通过一条长达数千公里的天然气主干管网输送,如此长距离的天然气管网,沿途经过很多城市,而各个城市之间又有供气优先权,往往会先保证大城市供应,因此供气会出现尴尬的局面,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一些城市没有实力建立高压储气罐和LNG储气设施,天然气储存和调峰方式就比较单一。如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供应着沿线许多城市的天然气,西安、洛阳、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天然气供应均依靠西气东输主干管道,每年冬季寒潮来袭,天然气需求急剧增加,许多城市没有额外的天然气供应措施,易面临“气荒”的考验。

1.2优质大型库址资源缺乏

与美国气藏埋深浅、密封性强的地质条件相比,我国储气库优质大型库址资源缺乏,规模选址难度不断加大。地质条件差,意味着钻井难度大。此外,我国缺乏高压大型注采核心技术与装备,注气压缩机仍依赖进口,给大规模经济高效建设储气库带来严峻挑战。

2天然气调峰保供的主要应对策略与建议

2.1加快推进全国天然气输配管线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鉴于天然气管网是最主要的风险,为了满足天然气输配要求,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运营能力。1)加快实施天然气输配管网建设投资多元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基础管道投资,并以此推动国家石油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继续落实国家《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等有关办法和措施,促进油气管网的第三方准入,加快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有效匹配天然气供需,提高天然气管网设施的利用效率。3)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管道建设能力。随着管道独立运行,进一步开放天然气管道建设市场,培育并提高社会施工建设能力,鼓励符合资质的社会建设施工能力进入天然气管道建设市场,发展壮大管道建设施工队伍。4)目前中国主要天然气管网属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天然气管网尚未达到互联互通。加快主要管网互联互通对调剂天然气用户需求、提高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有重要意义。2017—2018供暖季,中海油从广东管网反输西气东输二线、中海油天津滨达管道与中石油天津管网成功对接,实现了互联互通,为有效释放华北地区的供气能力、保障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调峰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2.2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天然气调峰设施,完善综合保供体系

鉴于我国天然气资源区与消费市场分离、建库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天然气调峰设施。天然气调峰设施总体布局:①近期采取储气库、LNG和气田共同参与调峰,中远期以储气库为主,LNG和气田调峰作为补充,发展可中断用户,减少其他用户的压减气量;②在供气调峰方式上,季节调峰主要依靠储气库,必要时用LNG终端作补充,城市月高峰用气鼓励发展LNG调峰设施,与季节型调峰的储气库联合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大力发展储气库,使其成为天然气调峰的首要方式

建设内地LNG调峰储备罐(投资小,建设周期快,地质条件要求相对储备库要低,适合各省中短期的迫切需求,)国内各地建设好了储备库、LNG储备罐那么运输初了管网互通,还有一个就是要物流载运(公路、铁路、河道运输),尤其要加快推进内河及铁路运输,可以大大缓解公路天然气运输压力,大大降低用户成本;达到促市场煤改气发展。储气库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适用范围最广的调峰手段,目前我国储气库调峰气量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应进一步加快储气库的建设力度。1)储气库建设方式:首选枯竭油气藏,其次是盐穴和含水层。2)储气库建设规模:近期以调峰储备为主;远期可以考虑储气库战略储备,逐步使工作气量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超过10%。3)储气库布局:因地制宜、重视保重点消费区,兼顾区域调配,优先部署在天然气进口通道、长输管道沿线、消费市场中心附近。在库址资源丰富地区(如西北和西南地区)投运储气库满足本地区天然气调峰需求的同时,部分余量可作为应急储备以应对各种原因造成的供气中断,同时可以考虑开采的大气田,如塔里木的克拉2气田;在库址资源相对稀缺的天然气消费区(如环渤海、长三角、中西部、中南、东南沿海地区)应加大勘探评价力度,继续寻找有利的建库目标,满足本地区天然气调峰需求,同时利用天然气管网实现临近富余区域的天然气调配,以缓解天然气调峰压力;对于天然气枢纽地区如中西部地区,地处长庆气区与陕京、西气东输各大输气干线交汇处,应加大该地区的库址筛选和建库力度,增加储气规模,使其成为储气调峰的应急枢纽,利用在此交汇的各条输气管线实现向周边地区调配天然气的目的。

2.4充分发挥LNG的调峰优势,适度发展LNG调峰设施,提升四大能源通道的综合利用水平

1)LNG目标市场的调峰需要通过LNG资源不均匀购买、冬季现货采购、多建LNG储罐并结合用气量管理来实现冬季短期高日调峰,进一步优化长约合同的定价和资源保障机制,协调好现役14座LNG接收站长贸与现货、气化日调峰与液态销售的关系,确保LNG接收站的高效运转。2)积极加强与能源通道有关资源国的沟通协商,签署补充协议等以保障项目的资源供给和管道安全运行。

2.5积极利用经济杠杆,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确保供气安全

欧美国家实行天然气峰谷价,美国天然气冬夏季的价格相差50%以上,法国冬季气价是夏季的1.2~1.5倍,客观上起到了机动调整调峰用气量的作用。中国应积极研究天然气峰谷价格,通过制订不同用气时段的“峰谷价格”等方式引导市场的天然气“调峰”能力建设,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天然气用户合理避峰。

2.6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在全国范围组织新一轮建库资源普查,国家组织开展地下储气库可行性研究。竞争出让地下储气库资源。将枯竭油气藏设立为一种新的矿权,从三大油气企业中收回具备条件但未建立储气库的枯竭油气藏资源,通过竞争性出让的方式招标拍卖;允许各类投资主体从事地下储气库建设,开辟快速审批通道,对这类项目优先办理用地预审,优先调整土地规划和城镇规划。对于参与地下储气库投资、建设的各类调峰责任主体给予政策奖励,可按比例抵扣当年储气调峰容量。由上游供气企业和管道企业承担季节调峰责任,并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建设速度,扩大现有接收站容量,进一步放开接收站储罐容量的准入;由上游企业、管道企业、地方政府、下游企业和大用户等交易主体在供气合同中明确日调峰责任与供气方式,如可中断协议、保供责任等。

3结语

结合国内天然气资源、市场需求及国家能源改革等方面综合考虑,未来多类型储气设施并存、多渠道资源供气是我国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常态,需要进一步建立天然气需求淡季重储存、天然气需求旺季强优化的调峰保供体系,以满足北方供暖区天然气需求量季节峰谷差巨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周建,段勇,代晓英,邹晓琴.中国西南天然气战略储备中心建设的思路与途径[J].油气储运,2017.

[2]魏欢,田静,李波,高永刚,王影,朱丽丽.中国天然气储气调峰方式研究[J].天然气工业,2016.

论文作者:汪俊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中国天然气储备调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_汪俊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