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课堂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生动表达语言的能力。本文首先讨论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随后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了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语言表达 想象力 小组讨论
一、借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先锋,丰富和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是因为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执教《我想》后,我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请给你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试着仿写一首诗。
生: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麦田里。变麦苗,绿得生辉,变野花,开得灿烂。变成松树和白杨,我会长啊,长——一直长到云霄里。
生:我想把眼睛装在高高的旗杆上。随飘动的红旗翘望,望啊,望——祖国壮美的山川、蓬勃的朝气。
生:我想把嘴巴安在小鸟的翅膀上。和孤独的人儿聊天,聊啊,聊——聊出张张笑脸、声声欢乐。
丰富的想象力能让学生沉浸在语言艺术的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二、借助设置疑问引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才能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的求知心弦,点燃思维火花,引发表情达意。如在执教古诗《秋思》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师:诗人在洛阳城里是否感受到了秋风的来临?生:是。师: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番秋风。生:秋天到了,阵阵秋风吹过,树叶凋零,纷纷飘落。凉风阵阵,寒气袭人,流落他乡的诗人孤单寂寞,心中的凄凉悲哀自不必言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师:于是想干什么?生:想写一封家书。
这样层层置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引发了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兴趣,而且能更好地理解诗中浓浓的思乡情绪。
三、借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有助于集结集体的智慧,有助于互相学习,有助于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人物的情感,更有助于个人语言更加流利。因此,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六个“语文学习小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 所以在教学《毛主席在花山》一文中,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请群众碾米”部分,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2-9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用“~” 画出描写毛主席语言的相关语句,小组内谈读后体会。
小组内开始交流,同学们踊跃参与。我看到有的同学在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同学侧耳倾听;有的同学在写感受,生怕自己一会儿忘了……小组外汇报规则:小组成员均可发言,每发言一次得一颗星,发言获掌声者得两颗星。
同学们你争我抢发言,我负责在黑板上做记录并画星。热情洋溢的小组讨论结束了,我激动兴奋地宣布了扣人心弦的结果,并给优胜组颁奖。我们班邢文哲瞪着一双小眼睛很不服气地说:“下次我们一定要赢。”
的确,小组讨论让学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表现在自己的言语中,从而个人语言得到了完善。学生王佳乐说:“我特别感谢我们组其他成员,因为他们帮助我明白了以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巧借文本进行小练笔,使学生的言语表达得到发展与提高
语文教学中,好的小练笔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升华体验,又释放了学生的表达潜能。在练笔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规范表达,长期坚持,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与提高。在教学完《慈母情深》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仿句小练笔: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无不为这位慈爱的母亲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我们的父母也很伟大,请为他们写出你心中的赞歌。(出示:亲爱的妈妈/爸爸,是您……是您……是您……)
我们来看看学生的作品:
生:亲爱的妈妈,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一直在鼓励我,是您让我懂得爱。
生:亲爱的妈妈,是您给予了我生命的源泉,让我发现世界原来那么美好,是您教育我,让我懂得宽容与忍耐,是您为我创造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生:亲爱的爸爸,是您用点点滴滴的汗水换来了好吃的食物和美丽的衣服,是您用那宽厚的肩膀为我们挡住了风寒,是您在我跌倒的时候用那粗糙的大手将我扶起,并用温柔的话语安慰我,我爱您——我的父亲。
学生的想象力展开了,设置疑问、小组讨论、小练笔等方式使学生语言具有纵深的张力,此刻学生的言语实践传达出学生个性化的言说,实现了语言的突围。
学生积极参与并有兴趣进行探讨学习,进而深刻理解了文章。理解文章与语言表达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文章越深,就会有很多感触,更想用语言表达出来。课堂上每一次发言都竭尽全力说好,当学生说完或认真倾听后,就会发现对文章又有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就能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在其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一次次发言中一定能得到提升。
论文作者:李文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论文; 想象力论文; 小组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