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支持农业产业化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产业化论文,措施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云南省面积39.4万平方公里,4000万人口;少数民族25个,占全省总人口的1/3强;全省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呈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占94%,平地只占6%; 全省有国定贫困县73个,占全国的12%。经过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努力,“八五”期间全省累计解决了3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目前还有6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1995年数字和情况,下同)。要在本世纪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云南省“九五”期间的脱贫速度必须比“八五”加快一倍。形势很严峻,任务很艰巨。
一、云南省贫困人口脱贫面临的主要困难
云南省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0,贫困人口数量大; 全省贫困人口大多数属于“少、边、山”区,脱贫难度大;该省总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大量增加扶贫投入的困难大。这些困难具体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一些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很落后。云南的贫困人口大多是少数民族,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边远山区,刀耕火种、自然放养的原始生产方式沿袭下来,他们不懂得灌溉,不会使用肥料,不会圈养家畜,更不懂使用化肥、农药、良种、饲料、农机等现代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原始的生产方式是造成人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又反过来束缚了农民生产生活观念的转变,有的安于现状,穷不思变。这是今后脱贫的最大障碍。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必须把他们从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带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再逐步过渡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要实现这两步转变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这正是民族地区扶贫与内地扶贫的不同之处和困难所在。
第二,边远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很大。全省剩下的600 多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山区和边境地区,很分散,以我们实地考察的勐海县布郎族乡为例,该乡面积达1016平方公里,边境线96 公里, 人口仅1.63万人,有51个自然村,每平方公里仅16人, 坝区(平地)面积仅占0.32%。山高、沟深、坡陡、路远、分散、给水、电、路、广播、通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项目投资大、工程难度大、得益的人很少,往往为几户、十几户需建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公路等设施,不仅资金困难,经济效益也小。但是如果不建设,这些分散的农民就可能总停留在封闭和贫困状态。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第三,地方政府财力基础薄弱,增加投入困难。云南省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总量也不小。但云南财政实际上是以烤烟为主导的财政,有烤烟及卷烟厂的地方财政状况好一些,没有的地方财政状况一般都差。有的县财政收入仅二三百万元,73个国家级贫困县基本依靠上级财政补贴过日子,维持“吃饭财政”都不容易,难以拿出较多的资金来支持贫困乡、村搞基础设施建设。
二、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云南有很大的贫困面和很多的贫困人口,但云南也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达25%,比全国平均数高出约一倍;东西南北各种动物资源齐全,有“动物王国”之称;世界上已知的140 余种有经济价值的矿藏中,云南拥有122种,特别是在全国10 种有色金属矿物中,云南有7种名列前茅;云南的煤炭资源在全国列第9位,在南方13省区中列第2位;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4亿千瓦,居全国第3位,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7116.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亿度,居全国第2位。 云南还有地理区位优势,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毗邻,与东南亚地区联系方便,等等。在这些优势中,最突出的还是农业发展的优势,而农业是与农民脱贫关系最直接的产业。
云南发展农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光热水土气候资源优势。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日照充足,全省降雨量平均达600—2000毫米, 全省气候多种多样,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齐全,有的地方一山有四季,为农业发展特别是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很多地方的农业一年可以种三季,不仅水稻、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条件优越,而且甘蔗、烟叶、油料、茶叶、橡胶、药材、香料、花卉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据统计,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拥有1.8万种。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上千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并能直接开发利用的有900多种,从30多个国家引种的1200种热带植物大多数生长良好,其中巴西三叶橡胶推广很快,创造了世界橡胶种植史上纬度和海拔极限的新纪录;观赏植物有2000多种。林木茂盛, 森林资源丰富, 树种达4000多种,全省森林覆盖率高,其中西双版纳州达63.6%;牧草和可养水面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条件良好。这样优越的农业资源是其他贫困地区所没有的。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为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从农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以云南省为例,1985—1995年期间,全省共解决了500 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60亿元,新建基本农田250万亩、 各种小型水利工程17万件、乡村公路1.5万公里,完成人工造林4600 多万亩,其中经济林890多万亩,建设了一批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73 个贫困县兴办了32万多个乡镇企业,培训农民1200多万人次,解决了89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是云南省还有600多万人未脱贫, 其根本原因是资源优势没有转变成商品优势和财源优势,一些人习惯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甚至遥远的东西。长期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及后来的计划经济严重束缚了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农民贫困的共性;加之山区交通不便、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素质低,以及作为边境地区以往国家投资较少,开发不够等原因,也制约了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其特性。总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发展,资源优势就难以转变为财源优势,农民就难以脱贫。
从全国来说,一些地方的脱贫步伐不够快,也有一些需要地方政府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扶贫及农业发展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的关系。各地在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农村的发展;既要重视工业发展,也要重视农业发展;既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地方领导认为,上工业项目,本地的经济发展就快。有的把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当成本地经济发展的包袱,把工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农民脱贫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先把工业搞上去后,再回过头来抓农业,再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些看法有片面性,其结果往往是工业越办越大、城市摊子越建越大,资金投入需求越来越多,就越来越拿不出钱来支持农业、支持脱贫。
二是要处理好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及扶贫的关系。地方上工业项目应当从本地的资源优势出发,推动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盲目跟着别人走,随大流。否则,即使项目办成了,对本地农业和农民也没有直接的带动作用;项目不成功,反而把可以支持农业和扶贫的资金挤掉了。
三是要处理好支持农业发展与扶贫的关系。扶持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给点低价的农业生产资料,或支持农户养点鸡鸭,还必须注意从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系列化的角度支持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不能只零星地支持一些农户的农业生产,还应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否则,尽管一时给农民增加了一些收入,暂时脱贫了,但农民的生产观念、生产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各个农户的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联系不建立起来,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四是要处理好救济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的关系。不能把扶贫简单地看作送点救济粮、救济金和衣服、用品,而忽视了支持贫困农民搞开发性生产。“救济式”、“输血式”扶贫,钱花了不少,但效果不佳,贫困面貌难以改变。云南省委、省政府已决定把开发式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因此,今后除对一些确实有困难的农民给予一些生活救济外,主要的财力物力应用于支持贫困农民搞开发性生产。
五是要处理好扶贫资金投放的重点与一般、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以及持续扶贫与阶段性扶贫的关系。有的地方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扶贫资金投放过于分散,农业、文化教育、卫生、道路、供水等各个方面都投一点,由于资金过少,每个方面都难以解决大的问题。云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选准突破口,从最紧迫和最根本的问题入手。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扶贫资金的投放缺乏连续性,有的扶贫项目初见成效,但扶贫人员一离开就垮,返贫率高。云南各级政府的各部门都与贫困乡村挂钩扶贫,并要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出山”,这是一个好办法。
三、必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科教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模式。其基本经营形式是“公司+农户”。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根本性转变。有利于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的矛盾,有利于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从云南的调查中,我们既看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例子,也看到了农业产业化正在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看到了农业产业化对农民脱贫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首先,云南省的党政领导已经对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在扶贫攻坚中的地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指出要把大力发展农业“放在扶贫工作的首位”。一方面要通过改土、治水,建成人均一亩稳产高产田,并通过推广农业实用科技等措施,增加粮食产量,解决吃饭问题;另一方面要“面向市场,依托资源,以产业化的方式,积极开发优势产品,发展骨干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走‘公司+基地+农户’路子,搞好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农业要“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实现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大市场的结合,使贫困地区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帮助群众稳定地增收致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成为省委、省政府促进脱贫的重要措施。
其次,云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围绕解决温饱问题,云南省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突出了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培育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贫困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甘蔗、茶叶、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很快,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正在25个县全面启动, 已完成了17.1万亩;南就、西部35个县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开始实施,造林总面积将达300万亩,到1996年11月底已完成造林面积26.7万亩,1995 年以来省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支持,省列26个牛羊基地县,有18个是国定贫困县,全省农民从养殖业中得到收入人均88.6元;全省正在实施“绿色工程”,省委、省政府要求506个扶贫攻坚乡户均经济林果要达到3亩以上,在已有的400万亩基础上,通过“绿色工程”再增加400万亩,目前已完成43.8万亩。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重点工程有:热区农业开发工程,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工程,畜牧业现代化工程,科教兴农工程,滇中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等,其目的是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第三,一些贫困县已经找到了通过农业产业化解决贫困问题的路子。我们实地考察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就是一个典型。该县是全省的73个贫困县之一,但水利、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很好,耕地32万亩,宜林宜牧荒地达65万亩,草场茂盛,草质优良,农民有养奶牛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该县一方面大力支持农民增加奶牛饲养量,一方面注意对邓川奶粉厂这一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了目前以牛奶加工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养奶牛的产业化格局。1995年邓川奶粉厂上交国家税利达1226.6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4以上。1996年,奶农出售鲜奶收入将达到4500万元。这个县发展乳牛产业化的主要做法:一是政府大力支持乳牛产业化的发展。1980—1993年期间,州县金融部门共发放专项贷款1727万元,支持农民购买奶牛。 在基地建设初期, 县里每年拿出150万公斤蚕豆对交奶农户给予奖售; 对加工企业则实行减税让利等优惠政策。二是对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该县邓川奶粉厂是1959年建成投产的,经过1986、1989、1993年三次技改,日处理鲜奶能力由20吨提高到150吨,大大增加了对鲜奶的需求, 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能力,还增加高中档乳制饮料,形成了产品的系列化经营。三是加大奶牛养殖业的科技含量。为了改变粗养低产的粗放经营方式,1991年该县在省、州的支持下,实施了万头乳牛高产综合示范区项目,围绕“种、料、管、防”,狠抓科学养牛技术推广,建成1个服务培训中心,2个配合饲料厂,7 个奶牛改良站和3600户科学养牛示范户。推广了人工种草、配合饲料、青贮饲料、氨化饲料、碱化饲料等技术。到1995年末,乳牛单头年均产奶量从原来的1160公斤提高到2326公斤,增长1倍。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抓了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鲜奶收购服务体系。(1)品种改良方面, 该县引进荷兰种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既保持了本地奶牛奶质好、抗病力强的优点,又克服了本地牛产量低的缺点。目前全县已建立乳牛品种推广站32个,改良乳牛的速度加快,存栏的良种乳牛达到了4.3万头。(2)兽医服务方面,经过长期努力,全县已建成畜牧兽医站66个,专业技术人员350人,形成了以县乡畜牧兽医站为骨干, 村兽医室为基础,个体兽医点为补充的四级服务网络。另外还通过职业中学向农村招生,不断充实乡村兽医队伍。(3)鲜奶收购服务方面,实行定点、 集中运送的办法。五是适时合理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国家、企业、个人利益的共同体。他们把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既看作是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的生产协作关系,又看成是利益分配关系。农户与企业的关系如何,关系到支柱产业的稳定和壮大,关系到全县财政经济的稳定。因此,县政府遵循价值规律,从1979年以来先后11次调整鲜奶的收购价格,从每公斤平均价0.36元提高到目前的最低保护价1.45元,市价高时按市价收购,市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仅1995年12月至1996年12月间就两次提价,多付给农民1000多万元。他们认为,尽管调价对企业的利润有一些影响,但这是值得的、应该的。这样就保护了奶农的利益,从而稳定了产业化的基础。六是积极开拓市场。邓川奶粉厂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将自己产品的80%销售到东南亚市场,主要是销往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国。他们开拓市场靠的是以质量取胜,其奶粉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品种求发展,根据市场需求上品种。他们开拓市场的目标是争取每年都有新市场,不仅要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还要把产品打入发达国家市场。销售的策略是从小到大,正因为他们注意了市场开发,才保证了农业产业化的稳定、迅速发展。该县在这一成功经验的启发下,正在实施粮食、烤烟、水果(主要是梅子)、水产等产业化,以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云南省的南涧县,山区面积占99.3%,过去是一个有名的穷县,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支持粮、烟、畜、林、果、茶六大骨干产业的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农民人均占有粮食从1990年的292 公斤增加到1995年的381公斤,人均纯收入从197元增加到1228元,地方财政收入从715万元增加到5800万元,贫困人口比重从44.2%下降到18.5%。
第四,对一些特殊的扶贫对象支持产业化要有特殊措施。如对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农户如何支持产业化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在这些地方,市场经济调节的力度微弱,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来推动其经济和农业产业化起步,政府的扶持是第一推动力。若任其自由发展,则脱贫遥遥无期。其次,要利用当地资源作为突破口。例如西双版纳州的基诺山乡主要居住的是基诺族,在改革开放之初仍停留在刻木记事、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从1981年开始, 政府对基诺山先后投入650万元,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开发经济作物和林果,种砂仁1.5万亩, 橡胶2万多亩,茶叶7000亩,水果3600亩,做到人均3亩经济林果,还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办起了乡镇企业。1995年与1981年相比,人均纯收入由51元提高到708元,人均粮食由200多公斤提高到558公斤, 乡级财政收入达到29.5万元,乡镇企业收入85万元。45个自然村基本通路、通电,86%的农户用上自来水,66%的家户住进了瓦房,电视机、收音机等也得到普及。农民由原始生活状态一跃进入现代文明。其三,要建立一些龙头企业和示范农户。没有龙头企业收购加工,农民尽管生产量很小也容易出现过剩,不建立一些有一定规模、用新技术新方式生产的示范农户,农民的自然经济观念就难以打破,商品经济意识就难以建立。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勐海县针对布朗山乡一带农民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准备在该乡扶持一些养殖示范户,但还应加大几个茶叶加工厂的技术改造,提高其龙头作用。其四,要围绕龙头企业和种养基地(农户)来建设水、电、路、广播、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供应网点,农业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五,对一些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居住过于分散,政府又难以帮助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的农户,应当创造条件进行移民。
执笔:丁国光
* 本文系中央党校中直国家机关分校财政部第25期司处级干部进修班第3组赴云南调查报告。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云南发展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三农论文; 扶贫工作论文; 农村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