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把功夫花在优化课堂教学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花在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功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是上海市在“九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目前,这一主题已成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一主题之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不仅是因为它顺应了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更是因为它顺应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振兴中华、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昭示着我们去积极探索如何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是课堂教学应是主渠道。在这一点上,它和“应试教育”是一致的。如果脱离了这一主渠道,素质教育就会落空,要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十分重视优化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上好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一节课,把功夫花在优化课堂教学上。
所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认为,看一堂课是否得到了真正的优化,应坚持五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有利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其实,“优化课堂教学”的提法并不新鲜,传统的“应试教育”也讲“优化课堂教学”,但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一,优化的目标不同。素质教育强调优化课堂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得到发展;而“应试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考试,所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就是“应试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最好的注脚。
其二,优化的内容不同。由于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教学内容要求严格按照大纲、教材的要求,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态度、科学的观念和精神、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欣赏美、感受美的情趣等。而“应试教育”优化的是猜题押题,要考则教,不考就不教,“题海战术”“堤内损失堤外补”等现象非常突出,学生不堪重负。
其三,优化的方法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改革教法,指导学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即“教人似渔,于终身受用无穷”,而“应试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即“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
其四,优化的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应试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是优化少数尖子,造成学生的片面或畸形发展,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终将会影响一代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
综上所述,我们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不仅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功夫花在优化课堂教学上。
近来,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四全”要求,优化教学管理,把好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一关,通过优化备课、优化上课、优化说课、优化评课的措施,使优化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1.优化备课,坚持“五有”“五备”
优化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只有熟悉大纲,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上课时才能“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松愉快。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备课到位,做到“五有”“五备”:脑中有“纲”(既要熟悉所教年级所教科目的具体要求,又要了解相邻两个年级大纲的要求),胸中有“本”(对教材烂熟于心),目中有“人”(课堂教学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能驾驭课堂,随机应变),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要有底),手中有“法”(要因课制宜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并要求教师能依纲据本,构筑好教学结构,做到备目标(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备教具(能根据教材的需要精心准备电教等教具),备提问(精心设计问题,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备版书(纲目清楚,言简意赅,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备练习(练习精当,做到有一定梯度,密度科学合理),备学生(了解学生对旧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抓备课,我们除了抓个人的备课“达标”外,重点抓了集体备课。抓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提高备课质量。我们做到每次教研活动预先布置内容,大家都作准备,一人中心发言,大家相互切磋,共同探讨。每次中心发言,既粗略概述一个单元教材内容的训练重点,又详细分析一篇(一节)课文(内容),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分析,从重点、难点的确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教师们说,这样做虽然烦了,累了,但效果好了,收获大了,长此以往,大有益处。
2.优化上课,坚持“五为五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双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除了强化德育渗透意识,在各学科中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科学、爱美教育外,我们还对教师提出了“五为”“五突”的要求。“五为”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五突”即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巧练,不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突出思维训练,不搞满堂灌、满堂问;突出教学效率,不大面积补课;突出因材施教,重视照顾后进生,不搞千人一面。
对按“五为五突”的要求上好每一节课,有些教师开始不适应,上课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还是满堂问,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效益不高;还是照本宣科,不顾学生实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一方面加强了领导听课,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一方面通过示范课、研究课、家常课探讨实施“五为五突”的有效办法。示范课就是请各科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注重于改革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示范和导向。研究课,主要是探讨课堂教学的系列组内实践课教学,突出40分钟的教学效益。家常课,就是领导随堂抽查听课,从教学常规要求直至教学工作各环节的全面要求,三类课都突出了“五为五突”的研究和改进。由于我们花大力气加强了三类课的研究,为“五为五突”的实施,为优化课堂教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3.优化说课,坚持“五说五明”
说课,就是将自己的教学方案和盘托出,让别人了解你的教学设想,以便共同研究,从而优化教学方案,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说课不仅促使教师认真备课,而且促进教师钻研教学理论。优化说课,就要做到精心准备,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质。学校要求每次说课要做到“五说五明”,即:说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教学总体构思;说教学目标,明确制定目标的依据;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主攻方向;说教学程序,明确教学的结构;说教法、学法,明确教路、学路。说课要求高,为了使教师尽快适应这一要求,我们一抓骨干,二抓青年,即先骨干、后教师,先青年,后中老年,充分发挥青年、骨干都是带头羊的作用。实践证明,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有利于教师将每堂课置于教育改革的环境之中,优化课堂教学。
4.优化评课,坚持自评他评
评课,实际上是对教学得失的总结,它有利于教学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自评就是自我评课,它要求教师实事求是评价得失,它迫使教师用心,认真反省,因而对优化课堂教学大有裨益。他评,就是凡是听课的教师都要参加评课,为了使评课得到优化,学校提出了评课的五条要求:一是“五为五突”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二是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三是教学方案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电教手段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四是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是否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是否融进了美育。上学期来,我们根据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拓展其内涵,提出了“五育和谐,美融其中”的教育思想,使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民族乐器进入音乐课堂,而使艺术教育有了一个更宽广的环境和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以艺术教育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为此,学校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把功夫花在优化课堂教学上”的口号。领导从抓优化课堂教学入手,每周坚持听课(据统计,上学期学校领导随堂听课达270节,人均45节)。听课后接着议课,领导在基本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再向执教者反馈。反馈前,先由执教者自评。这样通过自评和他评,不仅使执教者教学业务水平大有提高,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把功夫花在优化课堂教学上的实践和尝试。因为我们的工作还刚刚起步,还谈不上什么经验,我们将认真总结,继续探索和实践。如果说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将“咬定青山不放松”,使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