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新趋势:单极优势与多极发展_军事论文

世界格局的新趋势:单极优势与多极发展_军事论文

世界格局新动向:单极独霸与多极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新动向论文,多极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由两极格局演变为“一超”与“多强”的格局。美国,作为实力超强的唯一超级大国,一直坚持推行单极独霸的全球战略。而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等“多强”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努力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单极独霸与多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美国变换策略推行单极独霸战略

布什2001年初上台伊始,美国就凭借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强大综合国力,奉行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政策,防止任何国家对它构成威胁的战略崛起,力图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为此,美国加紧研制、开发导弹防御系统。美国认为,有了导弹防御系统,既有了进攻他国的“矛”,又有了防御别国反击的“盾”,不仅可以对付所谓“无赖国家”的导弹威胁,而且使包括多强在内的任何国家的导弹核武器失效。这种做法遭到了包括其盟国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的批评和指责。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美国的生命财产遭到了重大损失,并使美国经济加速走向衰退。但这次袭击事件并没有使美国伤筋动骨,从综合国力所包括的科技、经济、军事等主要方面来看,美国仍处于绝对优势。国际战略力量实力对比严重失衡的状况没有改变。但是,残酷的事实使美国不得不承认:当前恐怖主义是美国面临的“现实的威胁”,而所谓“无赖国家”以及大国的崛起只是“潜在的威胁”。因此,美国在“9·11”事件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

由于反对恐怖主义获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这就为美国推行单极独霸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美国抓住这一机遇及时变换策略,调整单边主义政策,按照“要么站在美国一边,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的原则划分敌友,建立由它主导的反恐怖联盟。特别是美国还把有可能在未来对其构成挑战的俄、中、欧、日等国际战略力量都纳入了这个联盟,加以利用、约束和监督,不让它们任何一个成为能同美国抗衡的力量,企图阻止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美国的这种单极独霸梦能够实现吗?尽管美国实力超强,现在又企图利用反恐怖主义来达到此目的,但是各国以不同的形式支持反对恐怖主义,有着各自的利益和打算,绝不是美国“想做什么就能做到什么”的。

俄罗斯不会放弃重振大国地位

普京执政后实行重振大国地位的战略,并把核战略力量视为重振大国地位最重要的支柱和象征。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其经济实力已大幅衰落。当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60%,而今天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1/40。但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留下的3000多枚战略导弹和6000枚左右战略核弹头,使它仍是当今世界唯一可以同美国进行战略核对抗的大国。

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就把俄重振大国地位视为对美国单极主导地位的重大挑战,决心要废除或退出《反导条约》,坚持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消除俄核战略力量的威慑能力,使俄“在世界舞台上永远扮演二流角色”。在“9·11”事件后,美国并没有放弃上述遏制俄罗斯的战略意图。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2001年10月4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俄商会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说,尽管俄罗斯在“9·11”事件后与美国在反恐怖主义方面进行了密切合作,但美俄双方的一些严重分歧依旧存在,掩盖这些分歧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面对美国的遏制和压力,俄罗斯为了重振大国地位和维护其战略利益,最初对美国要废除《反导条约》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表示坚决反对的态度。随后俄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提出核裁军与反导问题挂钩等一系列建议,同美国在外交谈判中进行周旋。“9·11”事件后,俄罗斯同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进行合作的同时,继续加强战略核力量的进攻能力。俄罗斯除了加快“白杨-M”战略导弹、海基战略导弹的分导式多弹头的装备和部署外,还采取压制和降低美国导弹防御效能的电子对抗措施。此外,俄还组建新的航天兵部门,专门用于对付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普京政府还把振兴经济看作恢复俄大国地位的关键。鉴于俄罗斯过去仿效西方激进经济改革的做法,导致经济大幅度衰退的教训,普京政府采取“渐进、逐步和审慎”的方法,走一条“把市场经济和民主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的改革道路。这促使俄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好转,再加上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等,俄已具备在新世纪振兴经济、再现强国雄风的良好条件。“9·11”事件后,俄罗斯积极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为美国提供运送“人道物资”的“空中走廊”,提供情报及搜索和求援合作,同时支持中亚一些国家为美国提供机场和军事基地。其战略意图除了谋求解决车臣问题等安全利益外,最重要的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俄这样做希望换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减免自己所欠西方的巨额债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俄发展经济、重振大国地位。

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无法阻挡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走自己发展的道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美国认为,按照目前发展的速度,20年后中国将变成一个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都名列前茅的世界性强国。这将对美国在亚洲乃至世界单极独霸的主导地位构成比俄罗斯更大的挑战。为此,美国决心要遏制中国崛起的势头。布什上台以来对中国的遏制主要打两张牌:一是导弹防御系统牌,坚持要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除了消除俄罗斯核战略力量的威慑能力之外,还要消除中国有限核战略力量的威慑能力;二是台湾牌,向台湾不断出售大量先进武器,还计划把台湾纳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企图“以台制华”,阻挠中国统一。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001年10月3日对记者说:“我们不会改变我们一直在遵循的任何有原则的政策”。他还强调,美国不会为争取中国参与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联盟,而与北京达成任何牺牲台湾的交易。

美国打导弹防御系统和台湾这两张牌的一个共同意图是,要把中国拖入全面军备竞赛的泥潭,长期消耗大量资源去过度发展军事力量,导致中国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全面崩溃,使中国重蹈前苏联的覆辙。但是,中国不会走苏联被拖垮的老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无论国内外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都要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为了对付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和美国准备把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中国不会像前苏联那样谋求与美国的全面军事均势,而只谋求与美国的非对称性军事优势;中国也不会像前苏联那样与美国进行大规模军备竞赛,而是重点加强和发展战略武器的进攻能力与突防能力。据军事专家测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进攻和防御的费用比率是1∶100。这就是说,美国花费1000亿美元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我们也许花费10亿或几十亿美元就可以攻破它。因此,被拖垮的将不是中国。

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利益,其中经济利益尤其巨大。这种利益驱使美国不得不同中国进行接触与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日益密切,进口额以年平均递增20.26%的速度上升。2000年两国贸易额达744.7亿美元(美方统计为116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在华投资近10年来也以年均递增25.5%的速度上升,到2000年累计达281.1亿美元。“9·11”事件以后,中美在反恐怖主义方面加强接触与合作,为改善两国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所有这些接触与合作在客观上都有利于中国的崛起与强大。

欧盟独立自主的趋势日益增强

欧盟作为美国最大的盟友,其经济实力同美国大约旗鼓相当,军队有216.7万人,是美国149.9万人的1.45倍。欧盟已经建立经济联盟,实行单一货币欧元,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展,并为欧盟政治、军事一体化奠定了基础。美国通过不断强化以北约为标志的美欧军事同盟,在利用欧盟为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效劳的同时,又控制欧盟走向独立自主的政治、军事一体化的道路。布什政府上台以来,欧美矛盾从经济领域日益扩展到军事和政治领域。尽管“9·11”事件后欧美在反恐怖主义方面加强合作,但掩盖不了欧盟独立自主的趋势。

在欧洲安全防务的问题上,欧盟历来对美国言听计从,而现在是言听计不从。美国一再警告说,欧盟建立欧洲防务力量必须依托由美国主控的北约,而不能走“脱离北约”的道路。但是,欧盟从科索沃战争中获得的最深刻的教训是:如果不建立独立于北约的欧洲防务力量,欧盟“就永远是只纸老虎”。因此,欧盟虽然口头上向美国保证“不脱离北约”,但实际上正在“按欧盟各国政府的要求行事”,加紧组建欧洲独立自主的防务力量。

美国坚持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遭到了欧盟的冷落和不同程度的抵制。为了争取欧盟对导弹防御计划的支持,布什政府上台后不久就派出游说团向欧盟游说,但无功而返。布什亲自出访欧洲,加大对欧盟的压力,仍未能获得多数欧洲盟国的支持。欧盟认为,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不仅是遏制俄罗斯和中国,而且也是保持对欧盟的控制。这是欧盟抵制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根本原因。

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协议的问题上,欧盟一直反对布什政府实行单边主义,随意撕毁已经达成的国际条约和协议。特别是美国拒不批准有180多个国家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激起了欧盟国家对美国前所未有的愤怒和谴责。在2001年7月下旬举行的波恩气候会议上,由于欧盟发挥了重要作用,把态度暖昧的日本和加拿大争取到议定书一边,从而为落实《京都议定书》的细则最后达成了妥协。欧洲舆论认为,这是欧盟的“多边主义”战胜了美国的“单边主义”。

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上,欧盟虽然多次发表了完全支持美国的声明,但实际上同美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欧盟在声明中从措辞上要求美国“找准打击目标”,强调在联合国框架内组成反恐国际联盟,暗示对美国不同盟国磋商便采取军事行动不满。欧盟轮值主席国比利时外交大臣米歇尔公开表示,欧盟“不会盲目跟着布什走”。当美国放风要把打击恐怖主义目标扩大到阿拉伯国家时,欧盟立即表示反对。

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难以控制

日本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其经济实力从单个国家来说仅次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美国通过强化美日军事同盟,一方面利用日本充当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马前卒,另一方面又要控制日本走向独立自主的政治军事大国道路。但是,美国对日本实行利用和控制的政策陷于自相矛盾:美国为了利用日本替自己单极独霸的全球战略效劳,不得不支持日本修改宪法,摆脱战败国的法律约束,这实际上助长了日本谋求独立自主的政治军事大国的欲望。

美国支持日本修改宪法,主要修改其中第九条有关不允许有交战权和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内容。美国认为,只有允许日本拥有交战权和行使集体自卫权,才能使日本可以出兵与美国共同作战,为美国的亚太战略和全球战略发挥更大作用,而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资金和军事基地。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快了修改宪法的进程,力图为日本走向军事大国扫除障碍。“9·11”事件后,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之机,日本政府置宪法于不顾,匆忙修改和制定有关法律,迅速向印度洋派遣多艘军舰和1000多名自卫队员,支援美国反恐怖军事行动。这是日本战后在远离本土的地区发生战争的情况下首次向海外派兵。

这次日本向海外派兵出现的新变化主要是:一、日本向海外派兵的范围无限扩大。过去有关法律设想“远东有事”,规定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日本周边公海;而现在的新法律将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国际公海、上空和有关国家同意的外国领土。二、对向海外派遣的自卫队放宽了使用武器的标准。过去有关法律只允许自卫队官员在保护自己和同僚队员安全时使用武器,而现在的新法律则将“自己管理下”的难民、美军伤员都纳入保护范围,并放宽使用武器的种类范围。三、政府向海外派兵可以先派,然后取得国会认可。过去有关法律规定,日本政府向海外派兵,必须先得到国会认可。而现在的新法律规定,日本政府可以先向海外派兵,20天内取得国会“事后承认”。这些变化表明,日本政府借反恐怖战争之机将自卫队推向世界,以加速其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

美国出于自己的战略需要,还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符合日本争当政治大国的迫切愿望和要求。随着日本加速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美日控制与反控制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长期以来,由于驻日美军犯罪事件频发,基地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日本人特别是冲绳居民反美情绪强烈,要求削减或迁移基地。2001年3月的日美首脑会议中,日方要求美国“削减冲绳负担”(即削减基地和驻军)和确定替代基地的使用年限。美方对此拒绝作出让步。美国政府官员说:“日本只是要求削减基地而不讲保持同盟,如果美国政治家和军方失去耐心,两国同盟就会瓦解”。日本舆论认为,日本要实现大国梦,必须摆脱作为“战败国”所受美国的控制,发挥“正常国家”独立自主的作用。

总起来看,美国当前要对付的战略力量,由冷战时期的一个变成现在的多个,包括非敌非友的俄罗斯和中国,以及作为盟友的欧盟和日本。无论美国对俄、中采取遏制和接触政策,还是对欧、日采取利用和控制政策,都无法阻止它们将分别成为未来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是美国难以主导的必然趋势。

标签:;  ;  ;  ;  ;  ;  ;  ;  ;  ;  ;  ;  

世界格局的新趋势:单极优势与多极发展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