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烟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探究
◎张亚锋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起了一套涵盖销售、研发、采购、生产、物流、人力、管理等环节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在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促进分析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BAEP检查,其突出优点是各波有相对固定的起源,潜伏期恒定,不被受检者的意识状态及镇静剂所影响,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强[12]。对孤独症患儿进行BAEP检测,可以了解患儿的外周听神经和脑干功能活动的变化,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一、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基本情况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多年来积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董事会为决策机构,预算委员会为支持机构,内部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经十余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以预算制度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集编制、审批、下达、控制、调整、分析、评价为一体的闭环式预算管理系统。
公司预算定额标准体系作为预算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从2015 年到现在,公司全力推动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和动态完善工作,共颁布三版体系标准。2015 年底印发三年规划,搭建总体框架,首次制定1206 项定额标准,随后不断完善,截至2018 年底,定额标准体系包含指标1300 项(销售环节60 项、研发环节56 项、采购环节762 项、生产环节217 项、物流环节23 项、人力成本环节25 项、专项支出环节157 项),指标设置名称、分类、单位、层级、统一定额标准(分单位定额标准)等,覆盖了公司营销、研发、采购、生产、物流、人力、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为提高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作用
(一)预算编制更准确。长期以来,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随意性大,博弈较多,编制质量低的问题比较普遍,预算编制“虚胖”,源头上“松弛”,后续控制乏力。推行定额标准后,立了规矩,定了尺度,编制有了依据,分析评价有遵循,指标融入对标理念,更能指导实际,提升管理。定额实施第一年,可控费用预算比上年下降11.36%,编制更趋于真实,更为准确。
(二)预算控制更有效。预算管理,控制是关键,要“控得住,控得好”,“控得住”目前信息手段能够实现,“控得好”就要是通过定额“抓手”来完成,即在各业务环节设置定额指标,从编制就严格执行定额标准,预算已从编制受控。成本控制涉及配方成本、产品消耗、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水电气价、折旧分摊等多个因素,通过一系列定额约束同时发力,源头控制成效明显,定额管理第一年,单箱成本下降1.55%,三项费用下降3.98%。
(二)归口落实是保证。定额标准体系建设主要靠归口管理负责,按照“谁归口、谁制订、谁维护”的原则,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促使业务流程更优化、资源配置更高效。公司除个别部门外,都有归口任务,特别是销售、研发、采购、物流、生产、人事等部门承担更多任务。
(四)管理考核更实际。公司考核部门,把影响效益的定额执行纳入年度考核,生产部门把生产消耗定额纳入考核,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定额不仅体现了业务标准,也融入了管理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我们用东北地震的数据集说明,这个方法对于单个地震事件也是有效的。相应的质点分布快照图和估计参数的时间序列见图8和图9。由于这次地震为近海地震,因此在参数的初步估计中,有相当大的定位误差。但是在初至P波到达后40s,平均误差开始下降。随着地震破裂扩展,震级估计值由6.0增大到了8.4,这与地震破裂的机制相吻合。而估计的5个参数值均与日本气象厅地震目录中的值接近。
三、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建设
(三)指标质量是难点。整个定额体系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莫过于指标的质量了,体系建设伊始,公司就把定额标准质量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常抓不懈。只有指标既能反映业务实际,又体现行业对标,指标应用才能体现差距,找到薄弱,弥补短板,提升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行业对标,突出标准质量。为确保标准质量,体系建设伊始,就引入行业对标,从一开始就在质量上高标准严要求。后续两年,在动态修订中不断完善提升,2017 年修订后,在能搜集到的行业平均数指标中,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占32%。
(1)码头拆除分区清挖顺序:4区不受地基处理影响,开工后先施工4区,5区在地基满足强度要求后立即进行开挖。施工顺序为4区→其他→5区,由下游往上游施工。
(二)落实归口,确保指标落地。归口管理的是解决任务分配落实的关键,公司2013 年预算信息化实施中已落实了归口职责,建立了分级归口管理模式,本部和工厂有各自的归口部门,公司级归口部门,统揽公司整体业务,预算定额标准制定工作由公司级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预算定额体系建设领导重视非常关键。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业务归属不同的主管领导管理,必须总经理出面,统一思想,协调分工,才可以推进。否则,内部思想不一致,分块管理,阻力较大,难以顺利推进。
四、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的体会
(四)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修订。预算定额体系实行动态管理,每年修订一次,既有对指标的补充完善, 也有对原来指标的调整,目的在于切合实际,指导业务,提升管理。2017 年突出源头管控、过程管控和行业对标,着力在研发设计、采购价格、库存限额、周转频次、生产消耗、可控费用等环节加大力度,共增加定额标准72 项。2018年,共增加标准140 项,突出源头烟叶设计成本定额优化,下压烟叶成本3.33%,定额质量明显提升,指导性更强。
(三)分析评价更方便。预算定额执行是月度经营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比差异,查找问题,通报预警,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偏,保证预算受控。预算评价中,定额标准评价是重要一环,通过对年度定额执行情况评价,为后续动态修订提供依据。
(一)总体设计,制定实施方案。公司制定定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起贯穿各个业务环节,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全面覆盖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搭建总体框架,确定定额名称、定额口径、归口部门、预算项目、计量单位、标准层级、依据方法、标准用途、定额制定完成年度等要求。确定总纲原则,系统规划,分步实施。
《秀才胡同》典故共11种,《东风破》用典8处。且前者多引入典故完整的氛围,而后者倾向于仅适用典故片段的情绪,这也是两曲听来,《东风破》令人耳目一新,《秀才胡同》却使人产生时代交错感觉的缘由。
五、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的优化
(一)优化定额标准的质量。建立符合实际,导向明确,不断提升的定额标准体系非常重要,要突破难点,突出行业对标,成本与行业各价位段的成本平均水平比较找差距,费用与行业平均费用平均值对照找差异,竭尽全力提升质量。同时,要细化总额指标,结合业务下沉指标,真正体现业务预算的实质。
(二)探索定额标准信息化。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涉及多个业务管理环节,在按照定额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分析时,要及时了解上千个定额标准的实际执行情况,借助信息化手段是必然选择,但由于定额标准既有能直接取数的财务信息,也有大量不能直接取数的非财务数据,如何高效准确快捷使用定额,实现定额管理的信息化是探索的方向。
以10批护肝剂制剂指纹图谱中39个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为变量,运用SPSS 19.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选用组间联接聚类方法,采用欧式距离度量标准,计算样品的相似性程度,聚类结果见图3。结果显示,10批护肝剂制剂分为4类,其中样品编号2聚为一类,样品编号6、10聚为一类,样品编号4、5、8聚为一类,样品编号3、9、7、1聚为一类。结果表明护肝剂质量较为均一、稳定,不同批次间的一致性较强,为护肝剂制剂疗效的稳定提供了保证。
(三)发挥第三方评价优势。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是否发挥了管理“抓手”作用,起到了哪些管控效果,哪些方面体现了管理优势,哪些方面需要继续改进和加强提高完善,需通过第三方进行评价,如聘请外部专业机构或内部组织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不断优化体系。
(作者单位: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简介: 张亚锋(1969.07-),男,汉族,陕西凤翔人,高级会计师,从事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现供职于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管理部。
标签:成本费用控制论文;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法人治理结构论文; 预算定额标准体系论文; 中国烟草总公司论文; 决策机构论文; 董事会论文; 分级管理论文;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