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研究个性化干预对儿科ICU患儿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我院儿科ICU2016年10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理应激反应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前心理状态和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在儿科ICU患儿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其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个性化干预;儿科ICU;心理应激;生理应激;影响效果
ICU患儿的病情一般较重,并且患儿的年龄一般较小,其在治疗过程中因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并引发各种生理应激反应,影响其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1]。本研究对个性化干预对儿科ICU患儿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0月到2018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ICU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3岁,平均(7.15±2.36)岁。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13岁,平均(7.14±2.28)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儿进入ICU后为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给予其有效的呼吸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指导患儿遵医嘱用药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干预,具体如下。
1.2.1个性化关怀
患儿的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其在ICU陌生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恐惧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询问患儿的需求,并鼓励患儿多于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交流。在与患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语言温和、态度和蔼,尽量拉近与患儿的距离,从而帮助其缓解恐惧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另外要不断鼓励患儿积极面对疾病并配合治疗,从而促使其治疗依从性的提升。
1.2.2趣味化引导
患儿在治疗期间容易因疾病的影响而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的顺利实施。护理人员可向家属了解患儿的生活作息习惯及爱好,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播放喜欢的动画和相关视频,并为其准备喜欢的玩具等,以此转移其注意力。对于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可用各种其想要得到的卡通玩具作为奖励,因此诱导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在实施趣味化引导时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以确保顺利完成对患儿的引导。
1.2.3镇静护理
一些患儿治疗期间需要使用呼吸机通气治疗,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每个15min对患儿进行1次镇静评分,患儿病情稳定后将频率调整为1次/h。患儿进行液体输注时应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尽量采用最小剂量持续泵入输注的方法完成,并且要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其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评估其并发症发生风险,并做好相关的预防护理。
1.2.4患儿家属引导
在患儿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给予其家属有效的引导。其中主要是对患儿家属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为其分析患儿的疾病治疗情况及效果,并告知患儿家属在保持积极心态的情况下对患儿治疗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为其讲解各种有效的缓解情绪的方式,必要时可利用外出检查的机会允许家属陪同抚慰分离的焦虑恐惧心理,从而促使其能更好地完成对自身情绪的调节。
1.3评价指标
评估患儿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完成,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测定患儿干预前后的生理应激指标,以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为主。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应激指标
根据表1数据,干预前两组心理应激指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心理应激指标(x±s)
3.讨论
ICU患儿的病情较为严重,其在治疗期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根据儿科ICU患儿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主要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其出现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从而对其身体正常状态造成影响,并导致其依从性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其治疗效果[2]。个性化干预是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为目的实施护理操作[3]。对于儿科ICU患儿,在对其进行个性化干预时,首先应给予其人性化的关怀,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其依从性提升;其次要采用趣味化的引导方式,避免强制性的干预对患儿心理造成影响;再者要给予其有效的镇静护理,避免其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而影响治疗的顺利实施;最后还要对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从而促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对患儿的治疗[4]。
本研究对个性化干预对儿科ICU患儿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干预后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个性化干预在儿科ICU患儿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其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改善,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邵建英,杨璐,李雅丹等.个性化干预对儿科ICU患儿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5):922-924+933.
[2]徐娅娟.个性化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0):1557-1559.
[3]汪素芳.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7):77-78.
[4]姜汝萍,姜文宇,王善霞等.个性化音乐护理干预在患儿输液室的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08):76-77.
论文作者:唐晓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患儿论文; 心理论文; 儿科论文; 生理论文; 指标论文; 两组论文; 家属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