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中医院针灸科;贵州遵义563100)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预防癌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6.0%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提示出癌变率为2.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6.0%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阻止或逆转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恶变具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预防癌变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表明,胃恶变初期发出的信号包括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胃溃疡等。但是由于目前临床对于胃癌发病的原因尚且没有明确的研究定论,因此西医对于如何针对病情进行有效预防仍是一大难点。然而传统中医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1]。本次研究中,笔者就采取传统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对其疗效及预防癌变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研究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为33—64岁,平均年龄为(44.5+3.2)岁。患者的病程为3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3.6+1.1)年。对照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34—66岁,平均年龄为(45.4+3.2)岁。患者的病程为4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7+1.3)年。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临床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半夏泻心汤组方:生半夏9g、炒党参12g、黄连3g、炒枳壳6g、干姜3g、代赭石30g、旋复花9g。对于虚寒之象明显的患者加附子;对于湿热结聚明显的患者加大黄;对于呕吐症状严重的患者加重半夏的剂量,同时加生姜;对于气滞症状较重的患者以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四逆汤合方,减少半夏、黄连剂,去柴胡。每日取1剂药,水煎服。量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治疗,奥美拉唑20mg/次,每日2次;阿莫西林1.0mg/次,每日2次;甲硝唑0.4mg/次,每日2次。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在分析过程中,对计数资料使用(x-±s)的方式进行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的方式进行表示,用X2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6.0%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
3讨论
传统中医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归属为“胃痛”的范畴,中医认为导致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寒热虚实夹杂,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导致的。经典中药典籍《伤寒论》中对半夏泻心汤的记载,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热虚实错杂、气机痞寒之痞证[2]。半夏泻心汤中的黄连具有泻热功效,干姜、半夏具有辛温散寒的功效;而党参具有甘平益气、补脾胃之虚的功效。与方中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出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阴阳并调的功效,从而达到恢复中焦升降、消除痞满的治疗目的[3]。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具有促进胃排空、提高血浆为动力素水平、抗氧化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还表明,半夏泻心汤能够增强SOD的活力,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少自由基对胃黏膜的损伤[4]。有临床研究还指出,半夏泻心汤能够增强胃黏膜生理功能、改善胃黏膜微循环、增加血流灌注、促使已经萎缩IM的细胞逆转,从而制止胃癌前病变向胃癌发展,具有良好的防癌变效果[5]。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阻止或逆转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恶变具有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欢欢,李海霞,周福生,等.以半夏泻心汤为例从归经理论探讨仲景方的现代应用[J].天津中医药,2013,30(3):153-154.
[2]吴琼,周宁,李琦.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49-152.
[3]王方石,王晓男,闫秋,等.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9):82-85.
[4]朱翠菱,石桥,周丽娟,等.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347-349.
[5]金岩,邓建男,李沛清.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58-59.
论文作者:熊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泻心汤论文; 半夏论文; 患者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统计学论文; 甲硝唑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