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初中语文国学经典诵读论文_李媛

漫谈初中语文国学经典诵读论文_李媛

四川省德阳市第九中学校 李媛

摘要: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学生既可以从阅读当中体会到我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树立健全的人格,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还有助于我国教育目标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国学经典诵读;具体途径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经典诵读,能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意义,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且不断地传承下去,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三字经》过程当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放在首句的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堂课,让学生体会到人性的善良,并且通过具体地讲解,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给学生找到一些正确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去做一个善良的人。诸如此类,通过学习一些经典国学,既能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让学生懂得一些为人处世、孝敬父母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字词量,提升学习效率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在学习科目和学习特点方面都与以前的学习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学习科目上,一下子增加了好几门学科,很多学生在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适应,跟不上教师的讲解速度。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作为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让学生养成“多查、多记”的好习惯。在国学诵读的过程中,由于文言文字词量比较大,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这些认识方面还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教师就应当鼓励学生摘抄和查阅不认识的字词。也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在具体摘抄的过程中,学生既对字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在查阅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字词的来源以及含义。这些对于学生的语文素材的积累,以及以后的阅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有利于增强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学习方面,由于初中阶段是由原来简单的学习阶段过渡到了一个中等偏难的阶段。同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语言表达能力就是需要通过学生进行写作来体现。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出学生表达能力的不同,有助于教师更快更有效率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国学教育来讲,通过在中学生的具体课堂当中开设,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写作来讲,学生要想写出一篇较为优秀的文章,必须通过阅读大量的写作素材,并能够将所积累的素材应用于自己的作文当中,才能提升自己作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国学经典诵读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积累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既对其中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又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摘抄习惯,将能够运用于作文中的内容进行摘抄整理,并且在课余时间进行背诵。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将素材合理地应用于作文当中。

二、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途径

(一)开设国学经典课堂,培养学习意识

国学经典诵读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教育者必须给学生设立具体的教学课堂,只有拥有了一个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才能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在课堂当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国学经典诵读,教育者应当首先给学生安排国学经典诵读课堂,并且给学生配置优秀的教师,在教师的正确指引和带领之下,让学生开始正确的学习。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就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让学生展开讨论。比如春节的起源,中秋节的传说等,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具体的习俗方式,通过让学生逐步了解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养他们热爱文化、传承文化的决心,帮助学生培养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不断将中华文化进行发扬,不断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生,逐步实现教育要求。

(二)组织校园诵读,提高学习热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压力较大的阶段。在语文学习及国学诵读的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感觉到快乐的话,语文教学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地从学习当中体会到国学经典诵读所带来的意义。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意识,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时刻将我国的一些经典文学牢记于心,学校可以给学生举办各式各样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例如,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传扬中华文化”活动,相关的组织者可以先通过前期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对此次诵读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自己比较拿手的朗读篇章拿出来,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赛;在比赛结束后,学校可以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这种奖励方式,不仅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使得学生在比赛的过程当中认真对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经典诵读积极性,加深学习效果。

(三)进行课外实践,增强国学意境

体会国学经典诵读,不仅仅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课堂当中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们走出教室,进行课外的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的过程当中,引领学生体会到国学经典所带来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国学经典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崇高地位和精神内涵。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具体的生活中。比如,帮助残疾人士过马路、公交车让座、爱心捐助等,在实践体验中,既让学生传承了优秀文化,又让学生体会到实践活动带来的心灵体验,真正地践行未来国家建设者应具有的情怀和责任,实现国学经典诵读的目的。同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领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柳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11).

[2]金丽红.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文学教育(下),2017(5).

论文作者:李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漫谈初中语文国学经典诵读论文_李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