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中心小学 262732
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情感表达出来,是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情感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入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由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情感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情感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情感内涵的体验。
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特点,已受到普遍重视,它不仅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将学生带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且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教具,直接表现,诱发音乐兴趣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新异事物的好奇,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使学生轻松舒畅地投入学习。课前学生踏着轻快的旋律走进教室,既调整了情绪,又活跃了气氛。用摄影器材录放学生自己编排的节目,用录音设施欣赏学生自己演唱的歌曲,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形象,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怡悦心情。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强烈愿望。
二、节时省力,增大课堂容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节课教师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很多内容,繁琐杂乱,费力耗时。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只需课前把在黑板上抄写的内容制成课件,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影像呈现在电子白板上,即清晰又规范,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从而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三、动静结合,优化教学结构
音乐是情感艺术,是人对客观形态高层的心理表达。其中的内涵,只有通过反复聆听、细微揣摩,才会获得较深刻的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上多媒体视听手段声色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给开阔想象视野、发展求新思维提供了环境。教材中的插图静止单调,音乐中的形象迷离模糊,若创造性地把这诸多因素绘制成Flash,由静态变动态,将死图变活图,动静结合、声像合一,不仅有助于促进使学生强化记忆,深化对作品的理解,还将触景生情,勃发表现音乐的欲望。
四、融声汇色,拓展审美视野
音乐欣赏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对于触发灵感、启迪智慧有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聆听与观察密切联系,融声汇色,再辅之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会诱使学生在发现、思考中领悟哲理,在探索、总结中逐步拓宽审美思路。学生沉浸在惟妙惟肖的画面中,展开审美想象,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五、设境悟情,进行思想教育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意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基础之上的。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下述几个方面是要特别注意的。
1.要注意外表,更要注重内涵。
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形式上。他们竭力挖掘教材中可用多媒体的知识点,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形式,录音、录像、投影,制作的课件也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这样的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实际效果一般,甚至学生的注意力被无用的信息牵制,忽略了真正需要欣赏的音乐的内涵,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2.不盲目追求形象性,视情况制作情节Flash。
如果教师把音乐作品形象限制在某一固定的内容中,这有违艺术欣赏教学的规律,会限制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再则,若教学每首乐曲都制作这样的课件,费时费力,不切实际。因此,要从课堂实效出发,真正做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内涵,想象音乐意境,参与音乐创作。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增加课堂的容量,但其前提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否则,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举的例子、要说的话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教学时,教师只要动动鼠标,不用写也不用多说,完全让课件代替了教师。在这种缺乏师生交流的教学中,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会大打折扣。因此,不宜制作那种从头放到尾的课件,而应在教学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师生交流,特别是让学生能现场聆听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因为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
论文作者:刘艳 刘鸿儒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多媒体论文; 课件论文; 内涵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