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28:瞬间繁花_活力28论文

活力28:瞬间繁花_活力28论文

活力28:瞬间芳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芳华论文,活力论文,瞬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活力28的成败史浓缩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个类似企业的相同经历:一次特定时代的飞速跳跃,一段疯狂扩张的提升,一种再也无法回避的衰败。终究是逃不过这场宿命,在历史长河里绽放了瞬间的芳华,然后永远地沉寂下去。

城头变换大王旗,这是中国企业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大浪淘沙始见金,一个个品牌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悲欢离合。中国日化行业,这个最早与外资进行抗争的领域,也同样经历了如此的坎坷与辛酸。

南有熊猫,北有海鸥。说的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洗衣粉双雄。

“活力28,沙市日化”。讲的是浓缩粉三分天下占其二的中国名牌。

今天,当你提起“活力28”,很多人一片茫然:是什么?做什么的?然而就在1998年,某公司在中国几个大城市进行抽样调查,活力28以百分之百的认知率高居榜首,不仅让正在中国刮起外资狂潮的汰渍、奥妙退避三舍,也把老牌国有企业白猫、海鸥抛在后面。而这还是在活力28的广告销声匿迹近两年多的事情,足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活力28创下的辉煌,使同期所有同行无法项背。第一个提出超浓缩无泡洗衣粉的概念,掀起日化行业的第一次浪潮;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洗衣粉企业,引爆至今的日化广告大战;第一个用数字为产品命名的公司,至今独特的名称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第一个歌曲形式的广告片,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第一个把广告牌竖在香港的日化企业,开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先河。

然而,当先驱者沉寂在后来者的竞争中,活力28也只有面对昔日的辉煌缅怀过往。市场无情,对于活力28,那瞬间即逝的芳华,就如同在夜空中绽放的烟火,顷刻间燃尽了所有的光彩,然后无声无息的消散了。

一、偶遇的成功

活力28进入洗衣粉领域,严格说是一次误打误撞。这个前身是沙市油脂厂的企业,诞生于1951年,是由李先念亲自批准成立的。由于油脂的尾料可以用来加工肥皂,这样沙市油脂厂就有了第一次向日化的延伸。这时候的销售还只是小打小闹,油脂才是主业。80年代中期,油脂厂面临了第一次的生存压力。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油脂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

一年一度的广交会给沙市油脂厂带来了转机。当时有个荷兰的厂家提供了超浓缩无泡洗衣粉的配方,希望转让给国内可以研制的厂家。很多日化厂家对这个专利没什么兴趣,而沙市油脂厂却当作了重生的救命稻草,硬是憋足了劲把这个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研制出来,顺理成章的拥有了这个技术。

关于产品的命名也有很多趣闻。有人说,是因为这个产品用了28天就生产出来了,也有人说是28个人研制出来的,更玄的是说这个洗衣粉有28种神秘配方。其实不然,这个产品由广州一家广告公司命名,因为广东人很喜欢"8"这个数字,谐音为发,所以就用了28这个吉祥的数字,意味着厂家和商家共同发达。

虽然产品出来了,但销售情况却并不乐观。首先,本来人们用的都是有泡的洗衣粉,超浓缩的无泡让人怀疑它的洁净力;其次,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说,活力28的高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因此,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让消费者认识并接受这种新产品。活力28没有那些老牌日化企业在计划调节下形成的天然渠道优势,也没有这方面的销售经验,起步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婴儿一样艰难。借助着生产过肥皂的经历,活力28开始了探路。业务员穿着解放鞋,背着一个装满洗衣粉的帆布袋,挨家挨户给别人试用,验证超浓缩洗衣粉神奇的功效。日后,这个情形被作为经典灌输给每一个加入活力28的新职工。在本地的宾馆,业务员就和洗衣房的工作人员一同上班,凌晨三、四点就来到洗衣房,免费给他们洗衣,让他们亲眼见证超浓缩的威力。

经过反复的试验、论证,超浓缩无泡洗衣粉的先进效果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也让活力28人对产品更加充满信心。但仅仅是湖北沙市这个小范围的人知道活力28,走出沙市呢?走出湖北呢?走进全国呢,怎样打破僵局?一个划时代的举动诞生了。

改革开放不久,人们能够看的电视节目只有中央电视台,打广告的企业很少。由于观念的影响,人们甚至把这种行为看作是疯子的举动,好好的钱不去组织生产、安排销售,在电视上闪一下就不见了,这不是把国家的钱不当钱吗?但活力28毅然选择了广告。他们发现在电视上打广告的企业产品却卖的很不错,可见广告是个很不错的推销方式,而要在短时间让中国的消费者知道活力28的名字,了解超浓缩的功效,广告应该是个最好的催化剂。

于是,日化行业第一个广告就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开创了日用消费品广告的先河,再加上缔造这一切的,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半路出家的小厂,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从这一天起,来活力28要货的人越来越多了。沙市,这个湖北不太知名的城市,也因为“活力28,沙市日化”的出现开始被国人所熟知,一个产品带动一个城市的神话由此诞生。

借势发力,活力28又推出一比四的广告。这则广告巧妙的用歌曲形式把超浓缩洗衣粉的性价比告诉了消费者,消除了他们在购买时的价格心理障碍,使活力28不仅知名度大大上升,也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个毗邻长江边,卧靠荆江大堤的厂挤满了前来提货的卡车,由于异常的旺销,加班加点也满足不了要求,所以当时还要找关系,批条子,才能拿到货。至今,沙市人对当时壮观的一幕记忆犹新,长长的运货车几乎让整个荆江大堤堵塞,而这一堵,都是几天。

活力28的广告就像一枚重型炸弹,在一片平静的日化界掀起波澜。一比四的广告歌家喻户晓。消费者买洗衣粉指名道姓要活力28,各地的百货公司也纷纷前来签订合同。国内媒体载文报道“开创历史新纪元”,香港也盛赞为“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的确,在那个年代,小小的日用品能够引来这么多的关注,实属罕见。活力28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洗衣粉行业新的代言人。

当然,用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活力28的成功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原来的统筹供应取消,商品流通逐渐开放,消费者可以自由的选择商品,而活力28的出现则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另外,销售渠道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一般是由当地百货站统一配货给商场,这样就使活力28的销售有了保障。应该肯定的是,作为一种新产品,无论是广告的敢为天下先,还是产品名称的巧妙,都为活力28的迅速成名奠定了基础。

二、扩张的失误

有人说,成功的时候也就是危机开始的时候。活力28也没能摆脱这种宿命。当活力28洗衣粉占领城市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时,大规模的扩张开始了。

应该说,从洗衣粉走出去,开始日化相关产品的开发,对活力28来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比如继续肥皂的生产,开始洗洁精的销售,同时开发洗衣膏之类的产品,但在洗衣粉光环的笼罩下,这些产品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只是借助活力28的品牌优势加以延伸罢了。因为活力28洗衣粉的利润太大了,一吨浓缩粉的利润几乎是普通粉的八倍!事实上,如果这些产品能够像洗衣粉的推广那样,就足以为活力28的大日化蓝图画上美妙的图景,但这些潜力巨大的产品最终由于没得到重视,只能作为区域市场的产品在湖北地区有一定的份额。

这并不是活力28滑铁卢的直接原因。真正的坏棋是洗发水、香皂、卫生巾、杀虫剂的开发。凭心而论,这些产品的开发是很有远见的,那个时候,外资还未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如果活力28能够在当时将这些产品做好,与外资对抗的实力将大大提高。事与愿违,活力28的香皂质量很不错,尤其是婴儿皂,可出厂价就高达四、五块,在今天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在推广上只是蜻蜓点水,注定了香皂无法成功,最后只能当作劳保发给职工。而洗发水等产品则因为质量不好“出师未捷身先死”,只留下悲怆的足音。当日后的飘柔、海飞丝引领洗发水潮流时,我们在佩服活力28的先见之明之余,不得不遗憾先行者的断翅。

最为业内人士和消费者诟病的则是纯净水的开发。为了这个新产品,活力28耗巨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所以活力纯水的质量在严格控制下十分不错,口感也很好。在纯净水还未成气候时,活力28又先行了一步,但“做洗衣粉的做水”让消费者心存疑虑,这个多元发展也被当成失败的案例散见在各大报刊上。活力纯水虽然没有用活力28这个品牌,但广告之后不忘加上“活力28,沙市日化”这句经典的洗衣粉广告词,这才是这些产品广告的败笔。以为有了活力28这个靠山,这些产品才有飞跃的土壤,殊不知,当消费者在广告最后将产品与洗衣粉联系起来的时候,已经对这个产品产生了怀疑,活力28的名字反而对这些产品造成了伤害。

扩张并不是一件坏事。从长远来看,单一的产品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难以规避风险,多业并举可以加大抗风险的砝码,更何况活力28选择的都是日后发展前景十分好的行业。关键在于活力28的重点是在洗衣粉上,市场仍旧一片繁荣,所以对这些延伸产品的重视度不够,认为借活力28的品牌优势可以做很好的延伸,却恰恰走进了多元扩张的陷阱。其实,活力28的销量并不大,只是因为利润高,再加上广告效应,所以倍受瞩目。

活力28洗衣粉的繁荣下也开始蕴藏着一些危机:首先,活力28的发展是跳跃性的,当时活力28主要在大商场销售,每个地市级的百货站是其主要的销售途径。三分天下占二分的活力28也只是做好了城市市场。市场容量巨大的农村市场并没有多少基础。当农村市场开始成为众多洗衣粉厂家拓展的领域时,活力28丧失了先机。第二,活力28主要的产品是浓缩粉,其它产品都乏善可陈,当日后经济紧缩,消费者转向价格便宜的普通粉时,活力28却拿不出现成的产品。第三,市场观念的僵固。当活力28用广告砸出市场后,却没有真正对自己的渠道进行管理,没有根基的市场份额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当日后一大批私营批发取代百货站,活力28才恍觉销售渠道的崩溃!另外,创业时的激情消退也是活力28的致命伤。小天鹅集团副总徐源曾说过这样一件事:1992年,小天鹅羽翼未丰时,希望和活力28合作,共同推荐双方产品,结果被活力28傲然拒绝,据说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以活力28当时的名气,似乎没必要为别人做嫁衣。仅仅过了几年,小天鹅与碧浪的洗衣房成为各大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活力28早已消失。

而政府意志下的一些兼并重组,也让活力28背上了重负,加上多个领域的伸展,活力28虽然是集洗涤、房产、饮料、包装、酒店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但却不再是一列飞驰的高速列车,更像一个喘着气的货车蹒跚前行。

三、无奈的合资

1998年,在电视上久违了的活力28开始了新一轮的广告轰炸,“活力依旧,常伴左右”的脉脉温情似乎在昭告世人活力28的重出江湖。但细心的人们发现,新一代的活力28已经开始采用德国配方,而广告之后,那句被人熟知的广告语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美洁时公司出品”。

很显然,此活力28已非彼活力28。

1994年,活力28的销量达到历史的最高峰:9万吨。但繁荣之下,是大量呆死帐的堆积。当时活力28的政策相当好,销售人员只管卖货,无论账到与否,都可以照拿提成。到年底,公司专门成立一个清欠小组去全国各地收钱。由于不能及时对应收账款进行处理,再加上直接人员又无相关处罚责任,所以一大堆烂账死账堆积。而除了洗衣粉可以贡献利润外,其它的产品都在亏损。就这样,当应收账款达到近一个亿的时候,活力28再也撑不下去了。祸不单行的是,销售渠道也转向了私营批发,由于没有这种基础,活力28的网络开始萎缩,销量急剧下滑。

严峻的企业形势让活力28忧心忡忡,为了寻求突破,重焕生机,首先想到的是上市募集资金。但上市之路遥遥不可及,时间已不允许活力28再有拖延,无奈之下,活力28选择了合资。其实在这之前,著名的宝洁、联合利华等都找过活力28谈过合资,但条件却是要连品牌一并合资。对于当时威风凛凛的一面民族大旗来说,当然不可能这么做。而这时要看别人的脸色,还得守住自己的品牌,该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几经周折,活力28与德国邦特色公司谈定了合资事宜。现在看来,按照合约,对活力28还是很有利,虽然品牌给了德国,但规定每年的广告投入不得低于亿元,如果每年的产销量达不到规定的额度,中方有权收回品牌。因此,与一些国有品牌合资以后被打入冷宫而销声匿迹相比,活力28的合资不丢牌的确值得借鉴。遗憾的是活力28的品牌加上一套先进的洗衣粉生产设备才作价7000万元。

就是这点小小的遗憾,却成了再也无法弥补的悲哀!

合资以后,活力28顺利上市。但活力28这个上市公司不再生产活力28品牌的洗衣粉,这的确让人啼笑皆非。丧失了品牌的活力28集团必须再创造一个新的品牌。“波尔”就这样应运而生。波尔源自“活力”的英文"Power"的谐音,这个更像外资品牌的洗衣粉在很长一段时间让经销商、消费者感到迷惑。

有了一大笔资金的活力28一扫阴霾,但却对要不要继续以洗涤剂作为主业产生了动摇。由于这时市场上流行的都是普通粉,利润要比浓缩粉少得多,再加上农村市场也没什么基础,要发展,显然投入不菲。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活力28摒弃了洗衣粉,开始第二轮的疯狂扩张。

耗资千万引进一次性饭盒设备,但成品质量严重不过关,还没面世就胎死腹中;活力28洗衣机虽然诉求“大波轮,力气大”,也难唤起消费者的热情;药厂如此,纸品厂也不能幸免。总之,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伴随着大笔投资往外流,活力28又一次面临危机。

反过来,波尔洗衣粉还在支撑整个公司的运转,但前景不妙。首先是质量。由于原有的先进设备给了德方公司,活力28留下的是一套50年代的老设备,怎能适应九十年代的竞争呢,波尔上市仅一年,退货之声弥漫整个公司,业务员和经销商疲于应付。其次是渠道。城市市场曾是活力28的主要根据地,但由于外资的进入,城市市场争夺的门槛无形中提高了,而浓缩粉市场的严重萎缩使得波尔重整雄风的代价变得更大,在对洗衣粉重视不够的情况下,销售资金的严重短缺让波尔在城市市场步履艰难。而进军二级市场,没有现成的渠道,加之民营洗衣粉企业价格战正如火如荼,波尔想分一杯羹也非易事。这样,波尔自诞生起,就一直尴尬的摇摆。第三是政策。为避免以前的烂账重演,活力28对销售政策制定的极为苛刻,这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比如价格制定上,还沿用老一套的模式,由日化厂生产定价给经销公司,完全没有和市场接轨,以至于波尔在很长一段时间价格严重和市场脱轨,在竞争中屡屡处于被动局面。再比如付款方式,要求现款现货,在没有什么其它优惠政策的情况下,要想找到高素质合作的客户,简直是天方夜潭。没有客户的支持,波尔又怎能有发展?第四是广告。波尔上市后,一改活力28广告开路的做法,在宣传上没有什么大的投入,只是在产品包装袋上打出活力28集团出品的字样,希望借德方的广告搭个顺风车,但两个产品的包装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广告效应根本无法显现。如此一来,波尔的发展简直是水深火热,岌岌可危。

同时,倍受好评的合资也并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样。广告投入上,虽然美洁时公司在初期对活力28还是有所突出的,但主要目的却是为了带出自己的品牌“巧手”,到了后期,倾斜就更明显了,根本没有达到当初要求。而且,每年下来,德方都是拿出一张亏损的报表,中方除了在合资时得到一些钱,以后都再没有什么盈利可得。更可笑的是,活力28品牌和波尔还常常自相残杀,水火不容,本属一个集团的两个品牌,没有合力抗敌,反而兄弟相煎,如同闹剧一场。结果中德双方都对彼此不满,合资的美妙前景也成了空中楼阁。

四、宿命的伤感

1999年,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例行检查。上市三年来,一直靠做假账保持绩优形象的活力28,终于没能逃脱这次致命的打击,赤裸裸的暴露在公众面前。这时的活力28,除了“洗涤”苟延残喘外,其它产品均奄奄一息。股市的造血功能难以维继,活力28集团只得选择重组。

2000年4月,活力28与本地的天发股份重组,同年改名为天颐科技,主业也由日化转为农产品。至此,曾是日化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双料明星的活力28正式结束了它迅速异军突起又迅速陨落的短暂历程。

回顾活力28的历史,常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活力28的成功更多的得力于市场大环境的偶然因素和领导人的魄力,活力28的失败又不可避免的有着其难以逃脱的定数。

活力28的成功,开创了洗衣粉历史的新篇章,无论是广告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堪称一个奇迹。但同时,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活力28却没有顺应潮流,及时做出调整,以至于被动挨打。合资不丢牌的创举却因为种种原因,将品牌彻底的丧失。多元化发展的美妙规划最终将主业一网打尽。

究竟是什么让活力28在高速飞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呢?初尝成果的喜悦让活力28自信心剧烈膨胀,以为做什么都可以,但每一个产品没有很好的规划,靠着大树乘凉的愿望成了美梦一场。加上政府意志的兼并重组,企业负担过重,几经折腾,元气大伤。市场意识的淡漠,墨守成规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一再碰壁,最终丧失了竞争力。

标签:;  ;  

活力28:瞬间繁花_活力28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