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摘要:酱油是我国家家户户做菜时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是市场上存在的酱油品质千差万别。为了检测不同酱油品种L-谷氨酸钠的含量,建立了一种以SBA-40 酶电极型生物传感分析仪为基础仪器,在该仪器的基础上配置了谷氨酸氧化酶酶膜。通过实验发现该仪器的配置对于L-谷氨酸钠的含量测定速度快、精确度高。使用这种方法并不需要将酱油进行脱色处理和衍生化处理,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对L-谷氨酸钠的浓度进行检测,并且可以进行多次重复,是一种能够很好的对酱油的品质进行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酱油;L-谷氨酸钠;酶电极;生物传感器
酱油是将大豆、小麦和食盐等原材料放在一起通过制油、发酵等多道工序制造成的[1-3]。其有多种营养物质,例如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磷脂、异黄酮等。酱油能够提高人们的食欲同时具有降血压、抗肿瘤以及抗氧化的功效,已经成为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调味品[4-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调味品的要求不再单纯的停留在色、香、味三个方面了,而是追求更加健康的原色、原汁、原味的调味方式[9-10]。因此市场上酱油的品质好坏就显得十分重要。酱油中所含有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浓度是检测酱油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些酱油制造厂家为了追求更好的品质,会在生产时在酱油中加入谷氨酸钠,能够对调味品起到增加鲜度的效果。当前检测酱油中谷氨酸含量主要是通过旋光法、高氯酸盐法和酸度技法进行的[11]。但是这些传统的实验方法不仅要对酱油进行脱色处理而且还要进行衍生化实验,不但会对实验仪器造成伤害而且如果操作不当实验误差也会非常大。因此研究出一种新的对酱油中谷氨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测定、花费较少而且准确性较高的酶电极型生物传感分析仪的仪器,能够对很多样品中的酒精和葡萄糖等进行测定[12-15]。目前测定谷氨酸含量采用的电极一般都是O2,使用谷氨酸氧化酶复合 H2O2 电极的实验报道还不是很多。本文是对酱油进行稀释,用水稀释到百分之一,随后将25μL的样品加到反应池中,随后通过使用以谷氨酸氧化酶复合 H2O2 为电极的酶生物传感分析仪测定L-谷氨酸的含量,这种方法不仅操作上面较为简便而且准确性高[16]。
1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谷氨酸氧化酶、牛血清白蛋白、戊二醛、SBA专用缓冲液、稀释水、“O”型圈、核微孔膜(孔径0. 2 mm)、铂、银、酱油
1.2仪器
SBA-40D型谷氨酸测定生物传感分析仪
1.3谷氨酸氧化酶酶膜制备
通过“O”型圈与核微孔膜可以制成一个空膜圈,接着用戊二醛和L-谷氨酸氧化酶交联到一起,用SBA专用的缓冲液进行稀释,就能得到固定化谷氨酸氧化酶了。然后在空膜圈上涂上固定化谷氨酸氧化酶,然后烘干之后就可以在膜圈上涂上一层醋酸纤维,一段时间的老化之后制备成谷氨酸氧化酶酶膜了[17]。
2测定原理
含有固定化谷氨酸氧化酶膜的银-铂过氧化氢电极为中心配件SBA-40生物传感分析仪。首先酱油中的谷氨酸与O2 和H2O在由戊二醛交联剂的作用下固定的谷氨酸氧化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了α-酮戊二酸、NH4 + 和H2O2三种物质[18-19],随后H2O2在银-铂过氧化氢电极之处分解成H2O和H +然后就可以形成电流。一般电流信号越强则表明谷氨酸钠的浓度越高,因此实验中可以将电流作为一种信号在通过电子放大之后就变成了底物浓度的形式。反应原理如下所示。
4结语
实验通过使用SBA-40 型生物传感分析仪,以谷氨酸氧化酶复合物H2O2 为酶电极对酱油中所含有的谷氨酸钠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次试验所使用的方法操作简单、专一性高能够在短短20s的时间中得到数值。并且本次实验不需要对酱油进行复杂的处理,只要简单的稀释之后就可以进行。同时在实验中使用的酶膜使用率高,使用次数可以达到1000次之多,实现了绿色环保的做法。因此这种测定方法会成为一种新型的酱油品质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兰庄. 酱油生产问答[M].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1997.
[2] 曹小红, 张斌, 鲁梅芳. 离子注入诱变米曲霉及酱油优良生产菌株的快速筛选[J]. 中国调味品, 2007(5): 26-29.
[3] Chen KI, Erh MH, Su NW, et al. Soyfoods and soybean products: from traditional use to modern applications[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2, 96(1): 9-22.
[4]侯丽华, 宋茜, 曹小红. 酱油风味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09(7): 1-3.
[5] Zhao GZ, Yao YP, Wang XH, et al.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soy sauce and metabolism genes of strains for fermentation[J]. Int J Food Sci & Technol, 2013, 48(5): 903-909.
[6] 黄毅, 锁然, 李娜. 酱油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分析[J]. 中国调味品, 2012(3): 101-107.
[7] Kobayashi M. Immunological functions of soy sauce:hypoallergenici- ty and antiallergic activity of soy sauce[J]. J Biosci Bioeng, 2005(100): 144-151.
[8]宋家乐. 陈年酿造酱油的抗突变性及其抗癌活性[J]. 中国调味品, 2011(4): 14-17.
[9]高行恩, 赵敏, 季倩楠. 健康饮食理念下调味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 中国调味品: 2015(1): 128—130.
[10]沈苗. 超越清洁标签——完美的红色色素和风味天然解决方案[J].食品安全导刊, 2017(4): 54—5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12]张先恩. 生物传感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3] 赵晓华, 孟庆军, 毕春元, 等.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 山东科学, 2009, 22(2): 34-38.
[14] Clark Jr. LC, Lyons C. Electrode systems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in cardiovascular surgey[J]. Ann N Y Acad Sci, 1962(102): 29-45.
[15] 冯东, 王丙莲, 李雪梅, 等. 酶电极法测定鸡精中谷氨酸钠含量[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33(12): 141-144.
[16]张金玲, 毕春元, 李敬龙. 一种检测酱油中L-谷氨酸钠含量的新技术[J]. 中国调味品, 2014(39): 120-122.
[17]冯东, 王炳莲, 梁晓辉, 等. 生物传感器法快速测定酒中的乙醇含量[J]. 酿酒科技, 2012(2): 83-86.
[18]冯德荣, 尚雪芹, 周万里, 等. 适用于发酵生产过程的 SBA-40 L-谷氨酸-葡萄糖双功能分析仪的研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3(4): 33-37.
[19] 毕春元, 李玲,李敬龙. L-谷氨酸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 2012(24): 169-173.
[20] 葛冬梅, 宗雯雯, 韩宝平. AccQ. Tag法测定酱油中游离氨基酸组成[J]. 中国调味品, 2009(34): 103-105.
论文作者:黄寿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酱油论文; 谷氨酸论文; 氧化酶论文; 电极论文; 调味品论文; 中国论文; 含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