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13723198312090415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形成阻碍。目前,大多数建筑单位由于缺乏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健全的危机处理措施,从而导致危机管理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危机管理意识和建筑施工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危机管理意识,才能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并且科学合理的危机管理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单位的资源浪费。本文通过分析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应用措施
建筑施工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方式。将危机管理意识融入其中,是现代新型的管理方式。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内部、外部都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小的要素慢慢量变,最终发展为质变,进而演变为危机。而危机管理则属于全方位、立体的控制活动。它先辨别、量化、深入分析危机要素,进而开展相应的控制和监督工作,最大化地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排除安全隐患,降低工程风险。在开展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全面分析现代社会的形势,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遵循经济性的原则,科学运用危机管理技术,有效控制成本支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1、融入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
建筑施工是一项动态的建设活动,其中包含很多环节,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危机和风险。如果出现了建筑施工危机,就要运用各种管理方式处理和控制,避免其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活动的效果。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融入建设危机管理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和保障工程有序进行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建筑施工管理的性质和特点,危机管理面对的是施工中的各种危机情况,即在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比如质量风险问题、成本风险问题、对其施行的预测管理和控制的行为意识等。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融人建设危机管理意识就是最终将这些问
题转化为各项管理、处理、控制行为的动态过程。危机管理意识对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危机问题有很好的防治和控制作用。它可以将偶然性的风险危机转变为必然性的风险,包括工程中各类隐形风险和安全隐患,并有效控制,消除其对工程的影响。
2、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具体措施分析
2.1加强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立在危机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首先要转变建筑施工管理观念,才能促进建筑施工单位加强对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视。并且由于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无处不存在着危机,一旦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就会对整个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威胁。且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一旦出现质量危机就等于给了对手机会,因此必须要提高警惕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化解危机。所以建筑单位首先要加强危机教育培训,并积极发挥各部门负责人的带头作用。此外还要进行适当地实践演戏,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危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危机处理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2创设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氛围
简单的说,重视危机管理意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管理意识的范围。因此建筑施工管理单位必须要创建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氛围,才能提高施工人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建筑单位必须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完善的危机展示平台,让施工人员对常见的危机一目了然,从而提高危机的防范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危机宣传力度,主要提高开展不同渠道的宣传模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危机的风险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宣传口号以及悬挂宣传条幅等传统方式。同时还要保障施工人员的精神面貌,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警惕意识。
2.3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危机预防是降低危机损失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危机预防体系,才能有效地控制危机的蔓延。并且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机是随机的,所以很难准确地捕捉,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的危机预防制度和危机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安装智能的危机报警系统,同时还要加强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能力,所以必须要组建经验丰富的专业危机分析人员进行危机判断,并根据危机的种类和级别进行相应的分类,从而制定系列危机预案。并且只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危机预防体系才能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危机预防水平和预防效率。
2.4建立危机管理机构
建立危机管理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危机管理意识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并且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管理措施都不可替代的。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危机管理组织的建设,只有当危机管理形成相应的组织,才能提高危机管理意识的影响力。并且危机管理组织可以协调建筑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现场成为一个整体。同时还要建立责任制度,且只有建立责任制度才能使得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时能够有人承担责任,才能有效地端正施工人员的施工态度,从而降低经济损失。此外还要将危机管理组织和危机预防管理相结合,并在危机出现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免应对不及时等问题影响危机处理效率。
2.5 优化人员综合素质
各类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危机管理的实施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需要强化各类人员的综合素养,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施工企业应积极组织各项学习活动,比如培训学习、人员交流会、危机管理知识讲座等,学习内容包括危机管理的基本知识、引起危机的因素、危机的预防措施、应对处理措施、注意事项和辨别技巧等,让相关人员进一步认识危机,深刻了解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风险和意外情况,相关人员也能够快速处理,妥善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工程计划,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另外,
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工程人员与社会人员之间也需要及时交流和沟通。内部人员的有效沟通能够让相关人员掌握工程的整体质量、进度和不同的影响因素等,进而制订出全面的危机应对策略,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而工程人员与社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则是为了让他们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等,进而收集广大群众提出的宝贵意见,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严谨施工,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机管理意识是针对于危机现象,进行提前预测管理与控制的一种行为意识。因此危机管理意识是一种惯性反应,如果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危机处理意识,就可以有效地在危机发生之前进行规避和处理。可见危机管理意识可以降低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莫飞英.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2(08).
[2]赵海江.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3]王安,卢海玲.危机管理意识在做好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华章,2013(19).
论文作者:李子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危机论文; 意识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