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法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法论文,原则论文,策略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语文课要不要教语法,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中明确提出“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的要求,并在附录中列出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共列出四类30个语法术语。但是,中学语法教学具体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好。目前中学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法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不涉及、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现状导致语法教学的地位还在不断地被削弱,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须知不重视语法教学的语文课势必离语文教学的本体越来越远,离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远。鉴于教什么、怎么教已成为当前语法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中学语法教学的原则和策略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有助于中学语法教学尽快扭转局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中学语法教学的原则就是张志公先生生前多次强调的六字方针: “精要、好懂、管用。”如果基本做到这六个字,语法教学就有生命力,就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面貌。我们体会在这六个字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用”。如果学习语法能够使学生语言错误大幅度减少,语言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也就是说使学生真正尝到学的甜头、教师真正尝到教的甜头,那么就是付出一些辛劳的代价也是划算的、值得的。语法知识对人们阅读写作具有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自从科学的语法学诞生之后,仅凭感性领悟语法规律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在近现代,杰出的语言大师,例如鲁迅、毛泽东、老舍、钱钟书等都曾经学习、涉猎过语法学,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至于具体到在中学教学语法是否“管用”,当然还有采用什么体系、突出哪些重点、运用何种方法的问题。
我们理解所谓“精要”,是指讲授的语法知识要少而精,抽象的语法术语要尽可能地少,而“精要”的尺度实际也在于“管用”,我们要讲授那些真正能够满足中学生语法分析和表达需要的知识,对那些不大管用的知识则不必涉及,已有的也要舍弃。“精要”也并不是说在教材中讲述语法的内容越少越好、篇幅越小越好。我们知道,教学中的精讲往往是和多练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语法术语本身的难度是有定的,不通过通俗化的讲解和反复练习,又怎么能做到“好懂”?目前教材中的语法知识讲解太少,一个概念往往只有一句说明、一个例句,也没有配套的练习,只有干巴巴的条条,这就难怪学生不重视而且没有学习兴趣了。
语法具有抽象性的特点,相对于文学的形象性来说,确实是难懂的。但是抽象的语法规律概括性强,作为思维模式和分析工具,学生一旦掌握将终生受益。怎样把抽象的规则化为“好懂”的知识,在“好懂” “管用”之间找到互通的桥梁,这正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解决的问题。为使我们的语法教学真正贯彻“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我们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语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提高语法教学质量入手走出“淡化”的怪圈。
首先,我们认为,采取“灵活性”策略,选择更加实用的教学内容和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我们多年从事语法教学的经验来看,汉语教学语法中最管用的知识莫过于句子成分分析法,通过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句子成分(外加独立语)的分析,句子的构造便一目了然,进而可以检查成分是否多余或残缺、结构是否混乱、成分之间是否搭配,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作文造句是有直接帮助的。上个世纪50年代的“暂拟中学教学语法系统”之所以得到广泛普及而影响深远,与句子成分分析法的采用是有直接关系的。句子成分分析在“精要”“好懂”方面也占有优势,主、谓、宾是骨干成分,定、状、补是修饰成分。抓住骨干,找出枝叶,句子的脉络就清楚了,而且在书本上就可以画线分析,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在分析方法上游移不定,或成分,或层次,两种分析方法并存。在成分分析中,无形中增加“中心语”的概念,加大了分析理解难度。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层次分析进入中学语法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分析手续烦琐、耗费篇幅,层层切分割裂了句子整体的结构和语义,对学生造句改错的实际帮助不大。其后果直接导致了80年代后出现的“淡化”呼声。
从“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出发,可以考虑在中学阶段暂不运用层次分析来分析单句。将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教给学生后,使他们能够识别句子成分的构成就可以了,在中学阶段应重点学习并主要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列出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单句的成分和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五种短语的结构,这正为传统句子成分分析的回归提供了契机。教学语法应该主要采用传统语法而不是形式主义语法,这在各国的母语教学,甚至在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中都是如此。
在我国,一些语法学者常以“不科学”为由诘难句子成分分析法,其实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有局限性, “科学”往往只是相对的,也要受实践的检验,“管用”就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现代语法学的发展也证明,传统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句本位”“找中心词”都不是缺点。在面临“淡化”危机的时刻,回归传统,恢复句子成分分析不失为良策,也是“精要、好懂、管用”原则的合理诉求。
我们注意到,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八年级下,75页),把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分开,又在主语的下面画双横线,定语标志圆括号在双横线之上,中心语下没有标志;谓语下面画单横线,宾语下面画波浪线,宾语的定语在单横线和波浪线之上。如此叠床架屋的分析,仅仅是为了追求层次性,实在是与“精要、好懂”的原则相背。可能编者也觉得繁琐,在“长单句的分析”(八年级下册,147页)中,又丢掉了主语和谓语的下画线标志。这种标记法实际远不如传统分析法将中心词划为主语谓语简单明了。
这套教材在介绍语法知识时(八年级下,21页)说: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这种从词组本位语法观出发的定义对一个初中孩子来说是费解的,如同没有解释。在复句分类(九年级上,29页、36页)中,抛弃了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的传统,改为“因果类复句”和“非因果类复句”两大类,这种分类从逻辑学角度看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整个语法学界持这种分类的人并不多见。如果连教师都对其中的道理感到生疏,那又怎么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呢?总之,从“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出发审视中学语法教学,有一些内容确实是需要加以改进的,在这里需要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完全不必受专家语法的框框束缚,我们并不是说中学语法教学不要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但是吸收哪些需要选择、需要过程,要先回归到稳固的基础上站稳脚跟,然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其次,中学语法教学应采取“融入性”策略,将语法知识真正“融入”语文教学。目前语文教材中的语法知识显得与课文内容脱节,似乎与课文教学是两回事,是课文之外的附属品。实际上,语文课本中的现代作品都是精心遴选出来的,本身就应该是现代语法的典范,应该起到语法规范读本和教学语料库的作用。诚然,某些作品中也有少数旧时的、方言的语法现象,这只需甄别便无关大局。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课文内容是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的。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汉语词类表(实词)在词类举例中,分别摘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最后一课》中的例句,从中标出各类词语,这样的做法效果就很好。学生不仅会感到亲切,也很容易理解。其实要是将词类表分散在相关课文的后面,作为练习题处理,画线后让学生说出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再引出词类名称,效果会更好。
国外英语语法教学讲究“隐性”教学法,就是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把语法知识巧妙地融到阅读和作文教学内容中去,尽量少涉及语法术语,让学生通过具体鲜活的语言材料理解抽象的语法概念,这正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法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采用这种隐性教学方法。当然,让课文内容和语法知识巧妙地融合起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系统工程,涉及教材的设计编写,需要教学科研人员通力合作,长期努力。不过在目前情况下,从现有教材课文中筛选出典型的例句,作为语法教学之用,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可以编一本语法教学参考书,例句尽由课文中择取,实在不够,也可以考虑小学教材中学生熟悉的用例。例如可以通过朱自清《春》中“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样的句子让学生认识简单主谓句的结构,了解其中的“东风”“脚步”“脸”都是表示“什么”的成分,而“来”“近”“红”都是表示“怎么样”的成分。这样即便不说术语,学生头脑中也会产生规律性的认识。等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主语”“谓语”等术语便可以出来,然后再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去判定课文中的句子,自己搜集例子。这样学生便能以活的语言现象为依据,由浅入深地了解语法概念,学会语法分析。
在“融入性”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适量,注意循序渐进。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文篇目虽然有限,但是其中涉及的语言现象也是相当复杂的,有的现象连语法学家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给出满意的解释,要想让中学生百分之百地分析正确是不现实的。当然,我们的语法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该对课文中的语法现象展开深入研究,以“一桶水”的知识量去指导“一碗水”。但是在教学中应切记“精要、好懂、管用”的教学原则,把握知识难度,在义务教育阶段,重在打好基础,建立基本概念,应用性、研究性的学习探究可以留待高中阶段进行。培养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是十分关键的,这就需要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分析练习以获得成功感,充分调动他们探索语言现象奥秘的积极性。“融入性”教学向我们的科研人员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我们所教的知识“少”但必须“精”。毋庸讳言,现行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就精确性而言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汉语词类表(实词)动词举例中有“上前”和“退后”,严格地讲,其中的动词应为“上”和“退”, “前”和“后”应为方位词宾语。该教材九年级上册在“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知识栏中认为“身体健康了,精神就好起来了”是“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203页),实际上加进关联词语句子反而会不自然。
为实现“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走出语法教学的困境,我们认为还应该打破原有语法知识的局限,实行“结合性”策略,其中包括与同语法关系密切的修辞、逻辑知识的结合。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讲如何提高表达效果的。逻辑是思维的规律,是讲概念、判断、推理的。语法要“管用”,有必要跟修辞、逻辑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在中学阶段没有必要特别强调各种知识的系统性和独立性,将有用的知识熔为一炉,相互结合,反倒能起到优势互补、充分解释语言现象的作用。例如讲授汉语的词类知识完全可以和修辞中词语的选用结合起来,在实际运用中讲清各类词的用法,在基本用法之外还有活用,在正确运用的基础上,还有好不好的问题。这样以修辞带动语法,语法知识就不会显得那么枯燥,在具体鲜活的语言事实中学会分析和运用,这种知识也一定是最管用的。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的开头,用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名词“樱花”和“富士山”,就一下子把读者带到东瀛当时的情景中去。作者写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其中的动词“耸”非常突出,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又和“富士山”对应。下文写清国留学生的头发“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然后用了一个形容词“标致”——“实在标致极了”。这是嘲讽式的反语。教师在讲这段课文时,如果能结合修辞讲这几个词的词性,那么学生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有具体的认识,同时也会大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朱自清《春》一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就能说明修辞和语法结合的必要性。其中有对“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词语及句式的提问: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这两个问题确实能够启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思考,设计得很好,其中实际是包括语法知识的。因为从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看,语法在前,修辞在后,修辞是对语法常规的突破。从语法角度说,这里既有句式语序问题,也有词语搭配问题,而它们正是修辞得以理解的基础。如果按照语法常规表达,这句话应说成“嫩绿的小草不知不觉地从土里长出来”。而课文中的句子定语后置,或者说定语独立为另外分句的谓语,这样就使得长句化短,更加口语化,同时也突出了后置成分“嫩嫩的,绿绿的”。还有就是按照语法常规,与植物名词“草”搭配的动词应该是非自主动词“长”,这里用了自主动词“钻”,表示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做状语的副词“偷偷地”一般是述人的,所以这里说“小草” “偷偷地” “钻出来”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构成了修辞上的比拟,从而将春天的小草人物化,描画得生机勃勃,抒发了作者的兴奋心情。语法和修辞的关系本来就是非常密切的,在教学中将它们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之更加“管用”。
逻辑知识和语法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课的“研讨与练习”针对课文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提问: “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就涉及逻辑和语法。说“大约孔乙己死了”是盖然判断,表示有可能,尚未确定和证明;而“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必然判断,表示客观规律,必然如此。从逻辑上说,这句话确实是矛盾的。但是从语言表达上说,这两个副词的共现是完全可以的。“大约”是句首状语, “的确”是句中状语。看似矛盾的两个副词,一个是主观性表达,一个是客观性表达。也就是说,作者从主观上估计孔乙己可能已死,但是无从证实;从客观上看,孔乙己作为穷困落魄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的死又是必然的。从语法和逻辑两方面去分析这个句子,才能理解其深刻的语义内容。采取结合性策略既教了语法知识,也教了逻辑知识,而且使语法知识能够直接为课文教学服务。
结合性策略也包括语法知识内部的结合。中学语法教学既以管用为首要原则,完全可以把用词和词组识别、句子成分分析、复句分析、常见语病等知识打通,随教学需要而介绍、运用。例如我们谈到朱自清《春》的语言分析、词类和析句知识就是同时出现的。在课文分析或作文教学中要多谈现象,少纠缠术语。等到初中阶段后期,再系统地加以归纳总结,尽量用分析过的事实做例子,从而上升为理论认识。我们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合理而可行的。
总之,改进中学语法教学的现状,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本文提出的灵活性、融入性、结合性策略只是初步的建议,还要有更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支撑。这些都应该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