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科学技术 实现科教兴国——学习邓小平科技发展理论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教兴国论文,科技发展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理论论文,学习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十分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对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科技思想。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新时期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定,既开辟了立国之源,又把握了立国之本,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的新发展。
一、科技与经济结合,才能实现经济腾飞
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十分丰富,其核心内容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就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强调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1988年9月,又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不仅科学地评价了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宗旨,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只有面向经济建设,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切实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才能推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只有坚定地依靠科技进步,才能蓬勃而持久地发展,这样也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建设新中国的崭新事业中,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经济建设中,曾创造出了许多科技奇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体制存在许多问题,最大问题就是科技与经济脱节。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约有60%-70%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30%-40%的科技成果虽然在生产领域得到了推广运用,但其转化周期比较长。这既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科技本身的进步。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形与我们恰恰相反,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中依靠科技进步的因素则高达60%-80%。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过去那种“生产——技术——科学”的循环过程,已被“科学——技术——生产”的循环过程所替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现代科技本身面向经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了。因此,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基础差、底子薄、劳动力素质不高的国度中实现经济腾飞,继续沿袭过去以扩展劳动力外延的粗放经营方式是难以做到的,唯有依靠技术革新、科学管理、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等才是可行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经济搞上去,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为这个中心服务。科学技术既然是第一生产力,理所当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从实践上看,科技与经济结合,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上海为例,开发开放浦东,要实现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目标。党中央这一跨世纪的战略决策,把上海推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和依托。目前,不少企业的产品陈旧,更新换代缓慢,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力量不足,缺乏新产品开发能力。即使如此,现在却同时存在着一些研究机构面临有技术力量而缺少需求的现象。因此,要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就必须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研究机构和企业都要共同努力,拆除横在双方之间的“围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使应用技术类科研机构进入企业集团。
那么,如何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其结合点又在哪里呢?毫无疑问,在市场、在企业。因为大量的、主要的科研项目要从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去寻找,从市场中去寻找。就上海而言,上海提出的六大支柱产业如石化、生物工程、汽车、电子等,都是一些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因此,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应当积极投身于这些行业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搞好这些与国民经济密切联系的科技开发,才能有效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要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还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对此,邓小平同志提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这样才能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只有发展高科技,才能跃居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当代的新科技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一次科技革命,它突出地表现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并具有以往科技革命无法比拟的新特点。邓小平同志洞察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预言“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并从我国的实际状况及其发展需要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同志极有远见的战略思考,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现今国际社会中,谁拥有高科技,谁的综合国力就会得到提高、增强,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此,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制定高科技发展战略。例如:1983年1月,印度制定“新技术政策声明”,重点研究开发微电子和计算机、生物、核能、空间、海洋等研究领域;美国在1983年3月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重点开发空间监测跟踪及通讯系统、定向及能动武器、系统分析及作战管理、生存能力及杀伤能力与保障:1984年11月,日本制定了“科技振兴基本政策”,重点开发和研究信息和电子、物质科学及材料、生命科学及生物、空间、海洋、地球科学;欧共体则在1985年4月制定了“尤里卡计划”,重点开发信息、机器人、通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毫无疑问,高科技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制高点。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新突破,都不同程度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因此,可以预言下一个世纪必将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
实践证明,在当今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发展高科技是提高现代生产力的最有效途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增长因素中,30%靠人力,40%靠资金,大约只有30%科技进步,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更低。如不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必将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由此,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开步走,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就越赶不上。”也就是说,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加快发展高科技,并充分发挥高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作用。
邓小平同志不但为我国高科技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而且亲自关心我国科技规划的制订和落实。他虽然日理万机,还亲自领导和促进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并亲自为实验室培土题字。在他的亲切关心下,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1988年我国又组织实施了“火炬计划”,这两项计划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大批接近或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上海也制订了《上海工业科技开发“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把发展科技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提出了要高起点、大力度、快速度、有重点地推进上海的科技发展,将上海建成一流的工业科技开发基地,使上海成为全国技术进步的中心。近几年来,上海瞄准学科发展前沿进行超前性研究和实用性研究,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立重点实验室,涉及生物医学、新材料、农业、激光、检测等科研领域。在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上海成为全国高科技研究的中心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发展高新技术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科学、合理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智力。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和资源。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孤立起来,搞闭关自守,必须学习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封闭状态。历史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仅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这样,而且对于科技发展来说更是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发展高新技术的过程中,按照邓小平同志指示的那样,“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到1991年底,经国家和省市两级经贸部门批准的技术引进合同逾千余项,合同达二百多亿美元。实践证明,实行科技开放,这不仅是我国几十年来科技工作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而且也是完全符合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的。
但是,从长久来说,我们必须在高起点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培育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有支柱企业的技术水平,壮大其经济规模,以形成自己的技术支撑、技术储备和技术人才优势。此外,还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研究开发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创造条件。
三、只有人才优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并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所急需的科技人才和教育问题。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他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是教育。因此,坚持教育为本,提高全民族素质,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科技队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是一项十分紧迫和严峻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科学技术人才。据统计,目前全国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农业、卫生、科学、教学等技术职务系列)2000多万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他们人数虽少,却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人员的数量和科技水平还有很大距离。据统计,到1988年底,我国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共有966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9.7%;集体所有制单位拥有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更低,仅为1.3%;而发达国家的科技人员,一般占职工总数的30%。我国科技力量的严重薄弱,直接影响了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关资料显示,科技人员在一个国家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与其经济实力成正比。例如“万人科技率”(每万名职工中的科技人员数),日本为67,美国为66,中国只有4,相差15倍以上。因此,要在当前激烈的世界科技、经济竞争中立足,要使我国的绝大多数人口具有中等发达国家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要使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就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指示的那样:“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业专家。”“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搞好。”
对此,教育界是责无旁贷的,尤其对高等院校来说,不仅要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础研究、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国家重要的科研实验基地的建设发挥作用外,更要在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作用,而且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摇篮。这种跨世纪的人才,在思想素质上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在业务素质上,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复合的知识结构,而且具有面向市场、面向世界的能力和素质。否则,就不可能迅速赶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达到和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
发展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充分调动现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他们是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应当说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是深化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目前,我们人才的流失还相当严重,到国外去的不少人都是我们的优秀人才。当然这并不是反对我们的人员到国外去学习、交流、培养。问题是如何稳定人才,吸引人才。为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努力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切实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尤其要为青年科技人员营造一种良好的成才环境,大胆培养和启用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同时,要建立竞争机制,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奖励制度等方面体现竞争的原则。使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里施展自己的才能。
此外,吸引外国科技人才也是一条重要途径。美国是世界科技强国和经济大国,科技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它重视吸引外国科技人员是分不开的。有统计显示,美国在1952年至1972年的二十年间,引进的外国科技人才就达22万人,仅此一项就为美国节省了上百亿美元的教育经费。1988年外国移居美国的科技人员达到10980人。因此,我们一定要打破人才问题的历史偏见,倡导和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使知识分子的劳动得到全社会普遍的承认和尊重。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就要到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把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四个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