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福建宏翔高级中学 福建 宁德 355100
摘 要: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定教 高中英语
一、教学时应着重做好三项准备工作
1.课前,预设学习提纲。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应指导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学法的指导。学习提纲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教师不应牵着学生走,切忌把学习提纲编成教案或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2.课中,思考学生如何学。这是“以学定教、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通过自我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虽然是一种自主行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这一过程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3.学后,考虑教师如何导。我认为,中学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方面应起着桥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探索新英语教学方面,目前研究主流主张与写作、听力、阅读等三方面结合起来考虑。我认为“说”主要与“听”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另外,在组织口语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指定的语境中充当角色,也是相当重要的。在英语教学手段方面,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扮演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作为口语教学者,要具备像电视台说话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充分调动观众(学生)的积极性,必要的时候,煽情做鬼脸、模仿某个动作等方式都是可取的。我认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可能会更有利于口语课堂的开展。
二、“以学定教、同伴互助”实现两种转变
“以学定教、同伴互助”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尝试合作、探究,在合作互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实现以下两种转变:
1.以学定教——变“学会”为“会学”。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根据学情指导学生会学”。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意识。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教师应通过示范引路使学生自悟学法,学生是在思维活动中学会思维的。教材内容蕴含着思想方法和思维活动,而且思维活动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见缝插针、随时渗透,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
2.同伴互助——变“独斗”为“互助”。“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依据学情来定教。同伴互助,即在课堂上教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自学与尝试;暴露问题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帮助、探究解决问题;对同伴之间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才由教师给予点拨释疑。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参与课堂与同伴进行有目标的交流,其求知内驱力会得到增强。有时甚至无需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疑问”也能得到解决,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就能使学生“独斗式”的学习变为“互助式”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宣传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郭思乐 喻纬 《哲学思维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4]逄凌晖 《教师如何写导学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
论文作者:王 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同伴论文; 过程论文; 提纲论文; 学法论文; 《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