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新时代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新时代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

高 占,李义良

(江苏海洋大学 大学生村官研究所,江苏连云港 222005)

摘 要: 阐述了构建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养老关爱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 从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力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完善养老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新时代农村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关爱;服务体系

一、构建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 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实现这20字的总要求,必须让每一位村民受益,在农村生活的每个群体都不能缺少。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相适应的是,当前生活在农村的主要力量成了老年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要正确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只有解决好部分中的具体事件,才能有效推动整体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然要解决好当前包括农村养老问题在内的“三农”问题,而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构建、健全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关键之举。要让农村留守老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得到照顾,还能在精神生活上得到关心,以农村老年群体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二) 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趋势

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必须满足不同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当前,我国解决了广大农村老人的温饱问题,但健康长寿、有尊严、能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成了他们的美好生活需求。农村老年群体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要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在构建新时代养老关爱服务体系中,既要从满足农村老年人这一部分群体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具体路径中找到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和满足社会大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方案借鉴,也要从解决好农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矛盾的生动实践中获得解决人民群众普遍需求矛盾的方法。因此,在满足“美好生活”需求、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构建、健全农村老人养老关爱服务体系是绕不开、躲不掉、不得不迈的一道坎。

(三) 深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可见主题教育的重要体现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这就要求每一位共产党人都要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必须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上,特别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帮助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解决困难上。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力度更能体现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程度,也反映出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贯彻程度。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切入点,针对“三农”问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等社会痛点深入调研,拿出针对底层弱势群体的务实举措,以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关爱服务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来展现广大党员干部对初心的坚守、使命的担当。

二、我国农村养老关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成为世界之首。据统计,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 949万人(推算到2055年将达到4.87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7.9%,人口总抚养比42.4%,老年抚养比达到17%。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老年人口和老年抚养比将持续增长,这也表明了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物质保障不足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严重影响着其老年生活的质量。而农村老人多数无退休金(满60岁可获得微薄的养老金),且存在劳动能力弱或丧失的情况,其物质生活保障也多依靠年轻时劳动所得的积蓄、土地的产值和子女的赡养,不仅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城市老年群体,享受关爱服务保障也无从谈起。

健全而完善的预算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体系对医院的稳定、有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医院必须要对预算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引起重视,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与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据此建立良好而健全的体系与机制,从而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

通过河长制管理,全市河道水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各级领导重视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公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得到大幅度增强,河道水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全市纳管河道环境卫生达到优秀的河道长度由1 338.5km增加到1 616.2km,同比上升20.75%;感官水质黑臭的河道长度由332.68km减少到275.92km,同比下降17.06%。全市河道劣V类水质的比例由85%下降到62%,全市河道水质总体实现好转。

在农村,老人的养老关爱任务主要是由子女来完成,而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养老关爱责任主体的缺失使得老人基本处于自我照顾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机能不断退化,有的尚能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也有的连洗衣、做饭、洗澡等方面均不能自理,特别是当老人生病时,身边难有子女照料,这常常困扰着农村留守老人。有人建议农村借鉴城市雇佣保姆的方式解决这一情况,但事实上可操作性极低。因为农村地区缺少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加之劳务费负担,让绝大部分农村老人都不会选择这种照料方式。

(二) 心理关爱缺乏

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国家应对社会“老龄化”的一项战略性选择。当前,养老关爱服务体系处在建设中,系统性、协同性、可持续性的意见和措施也在逐步完善,在这过程中,政府部门则处于主导位置。其主导作用可从三个方面来发力。

我国现存较为系统的临终关怀模式有“PDS模式”和“施氏模式”,二者均坚持家庭临终照护与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1]但我国现今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不完善,这两种模式仅为理想化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实施难度。目前为止,家庭式、社区式临终关怀在中小城市仍处于空白阶段。

(三) 日常照料缺少

根据调研,农村留守老人物质保障不足的原因主要有:(1) 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少,他们的收入仍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和劳动能力等方面每况愈下,不能够支撑起劳动强度过高的农业生产活动,加上缺乏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技术,导致从土地上获得的效益微薄;(2) 缺少再就业的渠道,规模化、集约化成了当今农业发展的方向,农村的大量土地被流转,很多农村老年人处在失地状态,而农村的创业项目较少,乡村企业不多,农村老人几无再就业的渠道,仅靠土地租金收入微薄;(3) 医药费用花销大,在广大农村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年龄、生活习惯等等因素,一些留守老人身患疾病,需要长期靠药物来维持,医药费的花销使得家里经济压力过大,不少家庭还欠下了债务。

(四) 养老机构条件欠佳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乡村发展迎来了机遇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条路径。其中,产业振兴既是重点,也是支点;既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也是构建新时代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的发力点。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引入更多资本向乡村流动,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以乡村的产业兴旺推动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的发展。调研发现,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对农村产业发展推动的力度普遍不大。我们认为,还是要锁定产业振兴这个着力点,牢牢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契机,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深入挖掘本地区的农产品特色,积极引导创建、扩大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村青年、能人等回乡创业,全方面推动本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

三、我国农村养老关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城乡发展不平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而不均衡发展则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占据着绝对的资源优势,释放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商机,使得农村众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在流向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中,因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缺乏,他们往往从事着较底层的工作,收入并不高,很难有能力将父母带到城市生活,这也造成了传统农村养老模式中养老主体的缺失。

Evaluation on the fracture rock mass quality and obtain Strength Parameters LI Gang WANG Xun FU Kun et al.(97)

(二) 农村社保不完善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党和政府对农村社保问题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就。而我国农村人口多,农村问题较为复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也制约了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2002年,我国提出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明确了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不断提升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虽然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但医疗报销的范围有限,报销的比例也较城镇医保低。而当农村老人面对大病需要就医时,前期垫付的高额医药费使得他们望而却步。当前,我国农村的参保率较高,但缴纳的参保费用少,参保层次较低,到符合领取年龄时,领取的金额并不高,很难维持一般水平的生活需求。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将是构建新时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要攻破的难题。

(三) 相关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保障农村留守老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农村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知识水平低、社会见识少、法律意识弱,其自身权益极易被不法分子侵害。在新闻报道中,常见有不法分子打着发放福利的幌子,以高价向农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受到蒙骗的老年人不惜拿出自己的积蓄来购买产品,但当他们发现被骗时,往往被骗的金额无法被追回。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大多数农村老人不懂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只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就乡村养老服务机构而言,也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并规范其行业行为,当老人在养老服务机构中权益被侵犯时,往往“不知道去哪说理”。

针对南昌某别墅,通过加装中间换热器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和经济性的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四、构建新时代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 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些乡村也出现了养老服务机构,有些在外务工的子女,会考虑将生活难以自理或独自生活的父母送进养老服务机构。就调研来看,农村老人大多不愿在养老服务机构里生活。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老人们认为“五保户”才会进养老服务机构,自己子女健全,当然应在家里生活;另一方面是经济因素,在养老服务机构生活,每月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农村留守老人不愿意为子女增加经济负担,宁愿在自家里生活艰苦些。现在,一个乡镇至少会在乡镇上建设1个养老服务机构,多为政府出资建设,基本处在自我探索发展阶段,存在床位少、规模小、设施不健全、护理人员不专业,总体条件欠佳,难以保障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关爱服务需求。

2 注重村庄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村庄各项事业发展的经济保障,有了财力支撑,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才能进一步完善,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例如,浙江梧桐口村的“宅基地换养老”模式,村民将闲置宅基地置换后,获得部分补偿用于社保缴纳,收回的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建造老年公寓,提供免费养老场所,很受村民欢迎。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会释放出更多的岗位需求,为青壮年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农民不需要外出务工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这也为传统农村养老关爱服务责任主体的回归提供了路径。

城乡不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农村养老责任主体的“虹吸效应”上,还体现在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上。虽然每个乡镇配备了医院,每个村庄也拥有卫生所,但乡村医院普遍设施简陋、医生专业素养不高,难以为老人提供较为系统的医疗保障。此外,乡村养老服务机构条件差也是城乡不均衡发展的产物。加之农村的条件不足以支撑一个综合水平较高的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低水平的医疗服务机构无法满足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双11”开启当晚,天猫2分零5秒成交额超过100亿元;一小时达到672.6亿元(接近100亿美金);15小时49分39秒,破2017年11月11日全天交易额;22小时28分37秒,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2135亿元,是2018年天猫“双11”的最终成交额,相比去年增涨了26.93%。

随着乡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越来越缩小,新的发展形势催生新的服务模式和保障条件,此时,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水平更高,高标准的养老服务机构也会进军农村市场,农村的养老关爱服务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二) 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在农村,老人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而其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目前,农村的文化生活普遍单一,不少老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子孙的监管当中,个人的文化娱乐生活被忽视。在一些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问题极易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 孩子与老人有着年龄代沟,大多祖孙之间的交流少,使得老年人平日里寡言少语,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抑郁症;(2) 子女在外务工,辛苦的工作、较快的生活节奏、较大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无暇顾及留守在家的老人,即使他们会抽出空偶尔往家里打个电话,但谈及的话题大多是孩子的教育、生活等方面内容,对老人本身的关怀很短,这极易让老人产生失落感和被忽视感;(3) 随着年龄的增长,医药费、生活费等支出使农村留守老人的压力过大。

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保体系 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战略不仅要体现在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上,更应该体现在政策支持和财政倾斜上。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保障措施向城市标准靠拢,着力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关心的问题。要全面普及农村社保,以“个人认缴、政府兜底”的举措确保农村100%的参保率,对农村医保,应扩大报销范围、简化报销流程、提升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地统筹规划。

2 加大农村养老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要完善与农村留守老人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立法、普法、执法紧密结合起来,既让农村老人在保障自己的权益方面有法可依,又让执法部门处理侵害农村老人权益事件能执法必严。要常态化在农村举办法律讲座,结合在农村易发生的案例来深入普法,强化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在执法过程中,从严从重处理侵害农村老人权益的不法分子,让法律为农村留守老人保驾护航。

3 加大农村文化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大农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将丰富的文化活动融入到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引导老人积极参与村庄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融入集体,减少老年人的心灵孤独感。

(三)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医疗保障欠完善是养老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的最大障碍,因此,破解农村老人医疗保障问题是推进新时代老龄事业的关键所在。在城乡医保体系差距较大的当下,短时期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较为困难,可积极探索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关爱服务模式。

结合老人的医疗需求,把医疗资源引进养老服务机构,使养老服务机构中患病老人能得到较为专业的治疗,无病老人能得到科学的疾病预防方法,还可为附近的留守老人服务。市县两级医院要常态化下乡指导乡镇、村的医疗业务,提升乡村医疗水平,定期到乡村医院开设健康讲座并义务就诊,降低农村老人前去市县就医的难度和成本。此外,应充分重视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可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通过入户走访走进农村留守老人家中,在交流中摸排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给予重点关注,在其子女、心理专家协同下,对留守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精准科学治疗。

(四) 完善养老服务机制

当前,乡村的养老服务机构多为政府财政补贴、民政部门创办的非盈利性质,在乡村养老服务市场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垄断地位意识往往缺少市场竞争压力,不太注重服务的质量,其雇佣的从业人员也缺乏较为专业的系统培训,专业素养并不高,与养老关爱服务需求并不适应。鉴于此,可以探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激活乡村养老服务机构的活力,以市场的优胜劣汰原则来促进乡村养老关爱服务质量的大提升。

“产业扶贫,政府的作用不单纯是‘扶持’,更重要体现在‘引导’。如果将扶贫资金直接发送到贫困户的手中,是能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如果将扶贫资金换一种形式发放给百姓,将扶贫资金变为股金,投入到当地产业发展之中,这样就能避免扶贫资金的低效利用,让扶贫资金‘钱生钱’,真正提高贫困户的‘造血功能’”。石柱县财政局副局长谭文会介绍说,“我们的股权收益扶贫是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对贫困户实行按股分红的扶贫模式。”

1 引入社会资本的养老服务机构 可以探索采用公建民营或民建公扶的方式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养老服务机构。在公建民营的模式中,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养老服务机构,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符合考核体系的机构全额发放财政补贴,对于表现优秀的并予以奖励,对于未达标的机构减发财政补贴的金额,表现极差的机构可以取消续约。在民建公扶模式中,政府除了加大财政补贴的同时,可以考虑减免税费、免费提供场地、减免水电费等方式来吸引社会资本。

2 民政部门更新补贴方式 由以往给付到乡村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补贴按照人数划分到每位老人的头上,使财政补贴跟着老人走,老人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养老服务机构生活,按照老人所在的养老场所与对应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财政补贴结算。这种市场竞争机制倒逼乡村养老服务机构重视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农村养老关爱服务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文美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111-112.

[3] 银平均,黄文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势[J].江西社会科学,2011(31):195-196.

[4] 田奇恒,孟传慧.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福利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3-3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re Service System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ra

GAO Zhan, LI Yiliang

(Institute of College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Lianyungang 222005,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a care service system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of the care service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onstructing a care service system for the aged in the new era from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xploring the mode of combining medical care with nursing care, and perfecting the care service mechanism for the aged.

Key words : new era; rural areas; the elderly left behind; care for the aged; service system

DOI: 10.3969/ j.issn.2095- 333X.2019.09.027

*收稿日期: 2019- 06- 18;修订日期: 2019- 07- 22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5SHB005)

作者简介: 高占(1990-),男,江苏徐州人,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助理编辑,主要从事农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 李义良 (1972-),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所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乡村治理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333X( 2019) 09- 0109- 04

(责任编辑:徐习军 实习编辑:伏明洁)

标签:;  ;  ;  ;  ;  ;  

新时代农村养老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