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与建筑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李唯琳[2](2021)在《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建筑一体化是为了加强建筑与城市的功能和形态联系,形成城市空间网络下的一个统一系统,将建筑与城市因对立而产生的问题转化为整体空间的统一协调组织。通过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功能的集约、便捷的联系和和迅捷的转换,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习惯。本文从城市建筑一体化角度下对公共空间进行整合考虑,对新环境下公共空间的新特性进行系统性分析,试图从建筑和城市角度揭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融合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对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做了梳理,明确了公共空间的定义,阐述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并分析其驱动机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图谱化辨析,明确了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定义——对城市与建筑公共空间统一的、综合的把握与设计,而非建筑视角下的复合公共空间设计。并总结其设计特征和原则,提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个趋势——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与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多向组织。接着通过大量案例的收集整理,对前文提出的两个趋势进行了分别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具体手法。最后对前文得出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综合体建筑的优化设计,对前文所得结论进行检验与思考。本文提出的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建筑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以城市和社会的角度探讨空间设计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为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娄筱云[3](2021)在《大浪公共服务中心开放空间设计及表皮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不可能向外无限制的扩张,集约化的土地使用模式尤为重要,城市向高密度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二维平面的空间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空间必将向三维方向上延伸,朝向立体化发展。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会对城市空间活力带来一定影响,而在城市中往往是公共开放空间给城市带来更多活力,促进城市的交流,在此背景下,建筑作为城市的主要元素,以建筑的开放空间来联系、补充城市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大浪公共服务中心是面向街道甚至整个龙华区人们进行公共活动,包含图书馆、艺术馆、培训教室等功能复合型建筑,更需要有不同属性的开放空间来呼应不同属性的功能,跟一般的公共建筑有所差别,对公共性需求更大。同时这是在一个高密度环境下,去考虑设置更多的开放空间和共享空间,和低密度环境下是有本质区别的,更需要把开放空间在不同高度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来组织到一起。因为根据实际项目,开放空间主要服务周围居民,希望来此进行相关活动的人,在空间辨识度上能够清晰的看出建筑内开放公共空间,此外在开放空间内的人也希望有更好的视线通透性,这都会对表皮光热性能的优化产生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从开放空间的辨识度和通透性方面来对表皮的光热性能进行优化。高密度是城市发展的结果,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开放空间设计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希望以此为基础,研究分析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分析总结开放空间立体化设计和开放空间表皮优化设计的相关操作,并以实际项目进行多方案设计应用比较,为高密度区复合型建筑的开放性设计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周俊[5](2020)在《面向环境感知评价的高层建筑外部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高层建筑已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建筑类型。然而高层建筑常局限于造型审美与功能排布,忽视了其所形成的外部环境及其对市民心理行为的影响,又因其尺度规模特殊这种影响效应也尤为显着。高层建筑的外部环境是市民日常生活广泛接触的场所,环境心理学表明环境感知是人探索并理解世界的第一步。从环境感知的角度研究高层建筑所形成的外部环境特征,发掘物质环境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关系,对指导高层建筑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物质环境特征及市民的环境感知为切入点,运用主观评价的方法对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特征与环境感知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依据环境心理学理论和市民心理需求探索性访谈,归纳“视觉识别感知”、“空间格局感知”、“场所体验感知”三个感知层次,构建起环境感知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城市设计解读和外部空间理论启示,从肌理和界面两个维度构建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的物质环境特征指标集,其中肌理维度涵盖了场地尺度、场地积极空间、场地消极空间、场地配套设施、临街关系五项构成因素,界面维度涵盖了街道界面尺度、街道界面形式、街道界面质感、街道界面景观四项构成因素。其次,以岭南地区选取的十处高层建筑外部环境场景研究样本为例,通过语义差别法进行环境感知评价调研,获取市民的环境感知数据,并通过现场勘察、设计图纸、谷歌地图等方式获取样本的物质环境特征数据,为研究分析提供数据基础。然后,借助SPSS软件及统计学上的数理分析方法,通过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得出各感知因素的相互影响规律及影响市民喜爱度的关键感知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市民对不同类型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的感知关注倾向。最后,通过环境特征物理量与环境感知心理量的关联性分析,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及曲线估算的方法,得出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各类环境感知因素的影响力排序及适配感知心理量变化的指标临界值,构建起环境感知与物质环境特征的数理关系,为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陈纵[6](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胡玲[7](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倡导公园城市、集约型现代城市建设,城市空间立体化、建筑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和体验式消费时代的背景下,屋顶作为商业综合体的第五立面和维护结构,不仅是建筑内部空间秩序的外延,也是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复合性空间或中介空间,因此其利用价值的挖掘对于城市和商业综合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大多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往往忽略这一空间的存在,或设计品质欠佳,成为一种与城市或建筑相互割裂的剩余空间资源。基于对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和综合体建筑关系的思考,以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引入共生思想及相关理论,将屋顶公共空间与城市、与商业综合体看作共生主体,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宏观把控与主体建筑、城市空间的多维共生关系;微观层面深入屋顶公共空间本身的设计,在其空间形态布局、功能设置、流线组织和景观环境营造上与主体建筑、其他城市公共空间整体化设计,以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与协作发展,使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不再是建筑或城市中的附属体,而是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归纳总结国内外屋顶空间的相关研究和利用现状,明确发展趋势,并发现当前商业综合体屋顶空间缺乏与城市和主体建筑的整体性、有机关联性的主要问题,进而以问题为导向,引入共生思想及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解析,从中得到启示,即从共生的角度将屋顶公共空间与城市、与商业综合体看作不同的共生主体,并探究和建立相互之间存在的有机关联,以使原本相互割裂或对立的状态转化为积极互动、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并对共生的意义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在共生视角下,一方面从城市层面和建筑层面对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屋顶公共空间自身构成要素和属性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共生主体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共生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然后以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研究屋顶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的多维共生关系,使设计策略的提出有据可循。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结合屋顶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的多维共生关系,通过以成都本地的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为主的实际案例的调研分析论证,最后立足屋顶公共空间本体,探讨其构成要素在共生视角下的具有普适性的设计策略,包括空间形态、功能业态、交通组织、空间环境的有机组织,以提升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体验性、中介性、复合性、生态性、文化性,从而使屋顶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和城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与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汪国精[8](2020)在《共生理念下的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研究 ——以大连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享概念是公共建筑本身存在的一种内在属性。而在共享经济和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共享”逐渐成为新的城市语汇,更鲜明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因此,作为城市生活重要媒介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其空间也开始基于“共享”有了发展和提升。然而商业综合体作为高复合性建筑,在高效的同时,也容易形成自我体系,导致空间内视的观念。缺乏设计编排和城市连续性的共享空间,使之成为巨构化的城市孤岛,甚至带来城市空间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当前城市发展视野下,需要对“城市共享空间”进一步界定和研究,通过共生理念的引入,希望对空间布局和特色体验都有较高成熟度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寻求设计补充角度,对商业综合体的新建和更新提供借鉴。第一章在明确研究背景、缘起、对象范畴、目的意义后,对现有研究内容和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进而提出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首先对商业综合体和共享空间的当代发展分别论述,进而对商业综合体的城市共享空间进行诠释和界定,为后续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章基于共生理念,从城市空间共生、城市功能共生、城市文化共生三个角度对商业综合体的城市共享空间特征进行描述,提出从城市容器到城市内容的设计思维;第四章依照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的划分和界定,对具体承载空间形态细化分类,并分析总结相关空间的设计表达方法,为下文针对大连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的调研分析起到参考和铺垫作用;第五章对大连地区重点商业综合体项目城市共享空间内容展开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当前发展问题、了解空间设计需求,结合大连城市语境,提出围绕城市共享空间发展的驱动增长策略方向;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及展望。商业综合体建筑,虽然已经存在很多优秀的城市共享空间表达案例,但以大连地区为例可窥探,当前仍存在大量商业综合体虽表面运营良好,实则在城市共享空间的要求对照下仍显不足。因此城市共享空间在我国商业综合体设计中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可以成为未来发展补充的趋势之一。通过以商业综合体建筑为空间原型进行分析,城市共享空间既可以作为空间的类型定义,也可以作为理论指导方法,是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观点,希望能对城市建筑的提升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基于共生理念,对城市空间的优化有所帮助。
乔振伟[9](2020)在《“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们正在进入5G万物互联互通互动的智慧时代,智慧城市理念不断深化,“万物皆数”正在重构城市空间形态,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联通着信息数据,让当代城市越来越呈现出即时性、多维度、多样化和大样本的数据属性,智慧化技术和大数据正在运用于城市与建筑空间研究与设计中。市民中心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在设计中重视功能与空间的营造,也关注城市与建筑空间运营对设计的影响;更好的营造空间和运营空间,让市民更好的参与空间节事活动与智慧化体验,让城市与建筑空间更舒适宜居。本文研究基于智慧时代背景和智慧城市理念,对时代特征、市民中心发展、需求及其设计理论成果梳理总结;采用智慧化技术,OSM地图数据、腾讯宜出行热地图大数据、空间句法、功能POI大数据、大众点评数据和实地调研等多源数据对案例量化分析对比。对研究内容展开分析研究:OSM地图数据研究市民中心空间结构与功能要素构成有着集中又开放的相似性;ArcGIS分时段热地图与活跃区域面积占比,反映市民中心活跃程度与市民活动规律;空间句法模型反映空间可达性程度;ArcGIS核密度分析POI反映功能分布与集聚状态,功能设施分布密度越大的空间,活力也较高;大众点评数据反映市民对空间体验需求。多源数据各个层面侧重解析,形成市民中心对应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突出空间营造设计和空间运营上的特点的研究。对西安市民中心现状进一步研究,针对对应问题与市民中心需求,融合案例研究成果,总结可借鉴的地方和应该规避的地方,形成市民中心的规划设计原则要点,进而提出城市市民中心设计策略并进行项目实践实证,同时,希望能对城市市民中心规划设计与建设起到现实的指导与借鉴作用。本文在第一章明确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的相关时代背景、城市与建筑相关设计理论与技术工具,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具体研究方法和论文整体框架;在第二章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解析,技术工具引入,深入研究智慧时代影响要下市民中心特征、职能和需求变化,智慧建筑和市民中心设计理论研究;第三章通过多源数据有针对案例各个层面侧重分析,研究市民中心空间结构与功能要素、空间活力程度和市民活动规律、空间的可达性及功能设施分布,还有市民中心空间互动与智慧化要点进行各个侧重分析对比;第四章对西安市民中心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形成对标案例的设计目标、原则和策略;第五章项目概况分析,引入合计原则和策略,旨在实现西安市民中心的功能复合、空间开放共享、空间品质提升、交互体验的智慧化、绿色节能等设计目标,实现美好、富有特色、舒适宜居和充满内涵的城市市民中心。最后,以笔者对全文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智慧时代城市市民中心规划设计与建设前景进行展望。
许梦圆[10](2020)在《站城一体化模式下的城市汽车客运站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汽车客运站在交通多元飞速发展的当下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限制,形成了发展滞后、运营结构单一等不利局面。本文结合汽车客运的优势和特点,整合近年来与城市汽车客运功能相关的一体化实践案例,构建以站城一体化为依托的城市汽车客运设计体系,改变传统汽车客运站内以单纯等候乘车为主的空间状态,提高车站空间活力,构建车站城市一体化发展格局。本次研究从建筑设计全过程出发,从一体化设计的角度将传统汽车客运站设计模式进行调整,从适应车站发展的新功能选取到复杂功能排布下的布局模式到最后的空间形态选型进行逐一阐述研究,探究新形势下运用到站城一体化理论的汽车客运站设计新方法和思考模式的转变。最后一部分通过将站城一体化理念融入到赤峰市汽车站设计中,从车站位于高铁交通枢纽区域的选址分析,将车站定位于服务于交通枢纽区域具有旅游集散与游客换乘功能的城市汽车客运站模式,从功能布局上明确区分出入站流线、将旅游问询与商业服务功能融入到车站之中,使乘车流线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将传统等候式乘车模式转变为选择通过式乘车,缩小大面积等候功能的候车厅区域,营造大量活动空间同时服务于车站使用者与区域空间人群。本文利用大量案例举证进行对比类比论证,结合数据分析和调研结果分析,提出不同定位不同功能下的汽车客运站站城一体化组织方法,对站城一体化理论进行研究范围的扩展和应用对象的补充,同时对城市汽车客运站的建设规划与设计思路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方向,推动新时代交通建筑模式形成。本文利用实践应用的方法将站城一体化应用到具体设计实践中,也为与设计案例相同或相似的车站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二、城市与建筑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与建筑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中国城镇化发展加速进行 |
1.1.2 城市高密度发展带来的建筑和城市问题 |
1.1.3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本章小结 |
2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历史发展与当代融合 |
2.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 |
2.1.1 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 |
2.1.2 追求形式美和秩序感的古典时期 |
2.1.3 追求自由空间的现代建筑时期 |
2.2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
2.2.1 空间复合化理论 |
2.2.2 复合型城市理论 |
2.2.3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 |
2.2.4 城市共生思想 |
2.3 一体化理念在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 |
2.3.1 城市宏观层面控制 |
2.3.2 城市街区层面组织 |
2.3.3 建筑群体层面贯彻 |
2.4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驱动机制 |
2.4.1 快节奏社会下的行为需求 |
2.4.2 功能集约化下的建筑需求 |
2.4.3 紧凑化与立体化下的城市需求 |
2.5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当代发展 |
本章小结 |
3 集约与多样——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解析 |
3.1 公共空间的基本构成 |
3.1.1 空间界面 |
3.1.2 行为路径 |
3.1.3 组织模式 |
3.2 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类型化分析 |
3.2.1 普适性公共空间 |
3.2.2 双重性公共空间 |
3.2.3 复合性公共空间 |
3.3 一体化公共空间与普适性公共空间图谱化辨析 |
3.4 一体化下建筑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特征 |
3.4.1 功能设置集约化、复合化 |
3.4.2 空间组织自由化、平等化 |
3.4.3 环境融合多样化、立体化 |
3.5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原则 |
3.5.1 整体性原则 |
3.5.2 开放性原则 |
3.5.3 多义性原则 |
3.5.4 人性化原则 |
3.5.5 连续性原则 |
3.6 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种趋势 |
本章小结 |
4 融合与接续——建筑对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 |
4.1 建筑外部界面的空间融合 |
4.1.1 建筑空间透明化 |
4.1.2 建筑界面模糊化 |
4.1.3 建筑形态开放化 |
4.2 建筑尺度形式的动态统一 |
4.2.1 城市的室内化发展 |
4.2.2 建筑的城市化拓展 |
4.3 城市交通体系的立体衔接 |
4.3.1 车行系统引入 |
4.3.2 步行体系连通 |
4.4 城市空间环境的接续活化 |
4.4.1 城市活动的场所激活 |
4.4.2 环境融入与肌理呼应 |
4.4.3 城市空间的织补接续 |
4.5 未来城市建筑统一体的方案设想 |
本章小结 |
5 复合与重塑——城市复杂需求下建筑空间的多向组织 |
5.1 基于城市场地环境的水平向空间组织 |
5.1.1 向心围合 |
5.1.2 匀质离散 |
5.1.3 连接渗透 |
5.1.4 节点串联 |
5.2 基于功能集约构成的垂直向空间组织 |
5.2.1 多向叠加 |
5.2.2 层间错动 |
5.2.3 竖向贯通 |
5.2.4 空间嵌入 |
5.2.5 竖向堆叠 |
5.3 基于空间自由化的秩序生成逻辑 |
5.3.1 网格交错 |
5.3.2 楼层消解 |
5.3.3 异质元素 |
5.3.4 网格化组织 |
5.3.5 秩序重构 |
5.4 基于使用者心理感受的空间界面围合 |
5.4.1 “舞台与观众席”的展示围合 |
5.4.2 下沉与抬升的过渡围合 |
5.4.3 扭转与拉伸的变形围合 |
本章小结 |
6 一体化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综合应用研究 |
6.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策略整合 |
6.2 某综合体公共空间复合性优化设计 |
6.2.1 优化对象情况概述 |
6.2.2 综合体城市定位及优化方向 |
6.2.3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城市手段介入 |
6.2.4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建筑手段介入 |
6.2.5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念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应用的成果总结 |
6.2.6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现实思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网络与书籍图片来源索引 |
附录B 某综合体方案自绘图纸 |
附录C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气泡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大浪公共服务中心开放空间设计及表皮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基于实际投标项目大浪公共服务中心的思考 |
1.1.2 开放空间立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
1.1.3 建筑开放空间表皮优化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相关理论研究 |
2.1 高密度城市概念及研究 |
2.1.1 高密度城市的发展 |
2.1.2 高密度的界定 |
2.1.3 高密度城市的挑战 |
2.2 建筑空间类型 |
2.2.1 建筑空间与功能 |
2.2.2 建筑开放空间的概念 |
2.2.3 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空间分类 |
2.3 建筑开放空间立体化理论研究 |
2.4 建筑开放空间表皮优化理论研究 |
2.4.1 建筑表皮的优化设计 |
2.4.2 建筑开放空间表皮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大浪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基础性研究 |
3.1 项目城市背景 |
3.1.1 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相关内容 |
3.1.2 街道级服务中心的需求 |
3.1.3 项目城市环境密度 |
3.2 项目设计概况 |
3.2.1 任务书解读 |
3.2.2 建筑开放空间的相关设计研究 |
3.3 项目方案设计图纸 |
3.4 街道级文化中心案例分析 |
3.4.1 粤海街道文体中心 |
3.4.2 深圳蛇口街道文体中心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筑开放空间立体化设计研究 |
4.1 开放空间的可操作范围及设计原则 |
4.1.1 建筑开放空间的操作策略 |
4.1.2 建筑开放空间的立体化设计原则 |
4.1.3 大浪公共服务中心多方案设计应用 |
4.2 开放空间立体化设计的叠加模式 |
4.2.1 城市与建筑开放空间的立体叠加 |
4.2.2 建筑开放空间的立体叠加模式 |
4.2.3 大浪公共服务中心多方案设计应用 |
4.3 开放空间立体化设计的流线组织 |
4.3.1 城市与建筑开放空间流线的立体化组织 |
4.3.2 建筑开放空间流线的立体化组织 |
4.3.3 大浪公共服务中心多方案设计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筑开放空间表皮优化设计研究 |
5.1 表皮与开放空间的关系 |
5.1.1 引导性 |
5.1.2 通透性 |
5.1.3 光热需求性 |
5.2 引导、通透性对开放空间表皮的影响 |
5.2.1 开放空间表皮设计的操作 |
5.2.2 大浪公共服务中心表皮操作设计 |
5.3 光热需求性对开放空间表皮的影响 |
5.3.1 开放空间光热目标差异性的选取 |
5.3.2 项目竖向构件式表皮优化模拟分析 |
5.3.3 项目穿孔铝板表皮优化模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不足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 大浪公共服务中心方案一平面 |
附录二 大浪公共服务中心方案二平面 |
附录三 大浪公共服务中心方案三平面 |
致谢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5)面向环境感知评价的高层建筑外部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层建筑以人为本的发展共识 |
1.1.2 高层建筑对市民的环境感知具有突出影响力 |
1.1.3 高层建筑环境感知面临的困境 |
1.2 研究关键词 |
1.2.1 高层建筑 |
1.2.2 外部性 |
1.2.3 环境感知 |
1.2.4 环境评价 |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1 高层建筑外部性研究现状 |
1.3.2 环境感知研究现状 |
1.3.3 现存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层建筑外部性基础研究与评价前期准备 |
2.1 高层建筑外部性相关基础研究 |
2.1.1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其外部性演变 |
2.1.2 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及其外部性思考 |
2.1.3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的类型划分 |
2.2 高层建筑环境感知指标构建 |
2.2.1 环境心理学启示 |
2.2.2 探索性访谈 |
2.2.3 环境感知指标集 |
2.3 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指标构建 |
2.3.1 城市设计理论启示 |
2.3.2 外部空间理论启示 |
2.3.3 物质环境特征指标集 |
2.4 研究样本的选取 |
2.4.1 选取原则及依据 |
2.4.2 样本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D法的高层建筑环境感知评价研究 |
3.1 评价概述 |
3.1.1 评价目的 |
3.1.2 评价方法 |
3.2 高层建筑的外部环境感知评价 |
3.2.1 问卷设计 |
3.2.2 数据采集 |
3.2.3 数据初步统计结果 |
3.2.4 信度分析 |
3.2.5 均值分析 |
3.2.6 相关分析 |
3.2.7 回归分析 |
3.2.8 聚类分析 |
3.2.9 因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层建筑物质环境对感知心理量的影响研究 |
4.1 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指标数据采集 |
4.2 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感知的影响力 |
4.2.1 分析方法 |
4.2.2 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视觉特征感知的影响力排序 |
4.2.3 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空间格局感知的影响力排序 |
4.2.4 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场所体验感知的影响力排序 |
4.3 适配感知的物质特征指标临界值预测 |
4.3.1 分析方法 |
4.3.2 适配视觉特征感知的物质环境特征指标临界值 |
4.3.3 适配空间格局感知的物质环境特征指标临界值 |
4.3.4 适配场所体验感知的物质环境特征指标临界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环境感知的高层建筑外部性设计策略 |
5.1 视觉识别感知的建立 |
5.1.1 肌理对视觉识别感知的塑造 |
5.1.2 界面对视觉识别感知的塑造 |
5.2 空间格局感知的营造 |
5.2.1 肌理对空间格局感知的塑造 |
5.2.2 界面对空间格局感知的塑造 |
5.3 场所体验感知的赋予 |
5.3.1 肌理对场所体验感知的塑造 |
5.3.2 界面对场所体验感知的塑造 |
5.4 广州国际金融城广发银行总部大楼设计实践 |
5.4.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5.4.2 视觉识别的分析及设计 |
5.4.3 空间格局的分析及设计 |
5.5.4 场所体验的分析及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环境感知评价指标集和物质环境特征指标集 |
6.2 环境感知相互影响规律 |
6.3 市民环境感知关注倾向 |
6.4 适配环境感知的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 |
6.5 高层建筑外部性塑造策略 |
6.6 研究创新点 |
6.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感知评价研究问卷 |
附录2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样本现状 |
附录3 环境感知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
附录4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物质特征指标数据 |
附录5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物质特征指标与感知心理量的相关性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6)“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7)共生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约型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 |
1.1.2 城市、建筑、景观的一体化 |
1.1.3 体验时代与存量时代商业综合体的发展需求 |
1.1.4 屋顶空间利用的相关政策推动 |
1.2 研究对象 |
1.2.1 商业综合体 |
1.2.2 屋顶公共空间 |
1.2.3 共生的定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共生理念的引入 |
2.1 屋顶空间利用概况 |
2.1.1 国外屋顶空间利用概况 |
2.1.2 国内屋顶空间利用概况 |
2.1.3 小结 |
2.2 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设计缺乏整体意识 |
2.2.2 功能挖掘仍不充分 |
2.2.3 空间设计品质欠佳 |
2.2.4 公共性与可达性差 |
2.2.5 缺乏地域文化的表达 |
2.3 共生理念及相关理论的引入 |
2.3.1 中国传统共生观 |
2.3.2 各领域的共生理念 |
2.3.3 相关理论 |
2.3.4 共生思想的启示与与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生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研究 |
3.1 共生视角下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城市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2 商业综合体建筑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 共生视角下的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
3.2.1 空间功能 |
3.2.2 空间形态 |
3.2.3 交通流线 |
3.2.4 空间环境 |
3.3 共生视角下的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属性特征 |
3.3.1 可达性 |
3.3.2 体验性 |
3.3.3 中介性 |
3.3.4 复合性 |
3.3.5 生态性 |
3.3.6 文化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多维共生关系研究 |
4.1 有机融合——与城市环境的多维共生 |
4.1.1 与城市空间要素设计协同 |
4.1.2 与城市公共空间功能互补 |
4.1.3 与城市景观相互渗透 |
4.1.4 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 |
4.1.5 与城市地域文化交融 |
4.1.6 与城市气候环境适应 |
4.2 协调适应——与主体建筑的多维共生 |
4.2.1 “柔性界面”—与建筑整体造型协调 |
4.2.2 “弹性空间”—与内部空间功能互补 |
4.2.3 “延伸空间”—与内部空间相互渗透 |
4.2.4 “中介空间”—与主体建筑动线融合 |
4.2.5 “消隐重塑”—与建筑附属设施结合 |
4.2.6 “协调控制”—与建筑荷载能力适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生视角下的成都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典型案例研究 |
5.1 案例选取、分析内容及研究方法 |
5.1.1 案例选取 |
5.1.2 分析内容 |
5.1.3 研究方法 |
5.2 典型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案例解析 |
5.2.1 成都IFS |
5.2.2 成都来福士广场 |
5.2.3 成都大悦城 |
5.3 案例汇总分析 |
5.3.1 案例设计汇总分析 |
5.3.2 公众使用情况调研汇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生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6.1 多元复合的空间功能设置 |
6.2 开放包容的空间形态设计 |
6.3 系统完善的动线系统组织 |
6.4 生态人文的空间环境塑造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共生理念下的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研究 ——以大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缘起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介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概况 |
1.5.2 国外研究概况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商业综合体与其城市共享空间的相关概念诠释与界定 |
2.1 商业综合体的定义及当代发展 |
2.1.1 历史溯源 |
2.1.2 现代商业综合体的定义阐述 |
2.1.3 商业综合体分类及特征 |
2.1.4 当代发展 |
2.2 共享空间的缘起及当代发展 |
2.2.1 传统意义上的共享空间及其发展 |
2.2.2 界限日渐模糊的建筑与城市 |
2.2.3 共享空间的当代发展 |
2.3 商业综合体的城市共享空间阐述及界定 |
2.3.1 空间属性 |
2.3.2 空间构成 |
2.3.3 空间要素 |
2.4 本章总结 |
3 共生理念下的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特征 |
3.1 共生理念的适用性 |
3.1.1 从生物学到建筑观 |
3.1.2 商业综合体的城市共享空间与城市共生性 |
3.2 城市空间共生 |
3.2.1 城市空间连续性 |
3.2.2 城市空间填补性 |
3.2.3 城市空间整合性 |
3.3 城市功能共生 |
3.3.1 城市消费职能共生 |
3.3.2 城市休闲职能共生 |
3.3.3 城市交通职能共生 |
3.3.4 城市服务职能共生 |
3.4 城市文化共生 |
3.4.1 当代文化共生 |
3.4.2 历史文化共生 |
3.5 本章总结——设计启示:从容器到城市内容 |
4 共生理念下的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营造 |
4.1 城市共生下的外部公共空间营造 |
4.1.1 外部公共空间的承载空间细化 |
4.1.2 城市景观延伸 |
4.1.3 城市空间连续 |
4.1.4 本节总结 |
4.2 城市共生下的内部开放空间营造 |
4.2.1 内部开放空间的承载空间细化 |
4.2.2 城市设计观的体现 |
4.2.3 城市性视野的融入 |
4.2.4 本节总结 |
4.3 基于共生理念的内外空间协同关联 |
4.3.1 城市区域空间的宏观共生设计影响 |
4.3.2 内外空间的中观过渡协同 |
4.3.3 细节设施的微观共生互补提升 |
4.4 本章总结 |
5 以大连地区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为例 |
5.1 大连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5.1.1 商业发展历史沿革 |
5.1.2 重要商业综合体项目及主要商圈 |
5.2 大连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内容调研 |
5.2.1 外部公共空间 |
5.2.2 内部开放空间 |
5.3 城市区域特征发展的协同关联 |
5.3.1 交通驱动下的必然形式 |
5.3.2 景观补充下的城市优化 |
5.3.3 历史驱动下的特色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大连地区商业综合体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网络问卷) |
附录 B 本文表述相关部分实地调研项目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历史背景:智慧社会及智慧城市理念发展 |
1.1.2 学科发展背景:智慧城市与建筑学的研究与发展 |
1.1.3 项目现实背景:城市更新与西安市民中心的建设 |
1.1.4 研究的目的 |
1.1.5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及相关设计理论与设计理念 |
1.2.1 智慧时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城市市民中心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3 城市与建筑设计相关理论理念比较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2 “智慧”时代的影响下市民中心研究内容建构 |
2.1 “智慧”时代影响下市民中心空间发展研究 |
2.1.1 “智慧”时代对市民中心的影响要素 |
2.1.2 “智慧”时代影响下市民中心特征解析 |
2.1.3 “智慧”时代影响下市民中心需求趋势 |
2.1.4 “智慧”时代建筑设计的思维与技术工具 |
2.2 当前智慧城市与建筑及其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 |
2.2.1 智慧城市与智慧建筑的基本概述 |
2.2.2 智慧建筑的设计理论演变与发展 |
2.3 当前城市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理论演变研究 |
2.3.1 城市市民中心基本定义与特征解析 |
2.3.2 城市市民中心空间规模及职能的发展 |
2.3.3 城市市民中心功能要素及设计理论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当代城市市民中心及智慧建筑案例分析研究 |
3.1 当代市民中心规划设计项目案例分析研究 |
3.1.1 深圳福田深圳市民中心(2003) |
3.1.2 成都天府广场规划设计(2007) |
3.1.3 钱江新城杭州市民中心(2010) |
3.1.4 滨海新区市民文化中心(2017) |
3.2 智慧建筑与城市空间设计案例分析研究 |
3.2.1 德勤阿姆斯特丹大楼智慧化设计 |
3.2.2 智慧桑坦德城市空间设计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民中心现状研究及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西安市民中心基本现状研究 |
4.1.1 西安市民中心基本现状研究 |
4.1.2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的定位与设计目标 |
4.2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智慧化设计原则 |
4.2.1 回归人本,尊重需求 |
4.2.2 空间开放,实现共享 |
4.2.3 功能复合,多样融合 |
4.2.4 多元交互,智慧体验 |
4.2.5 虚实协调,适应变化 |
4.3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策略 |
4.3.1 城市市民中心功能与空间营造设计策略 |
4.3.2 城市市民中心宏观层面智慧化规划策略 |
4.3.3 城市市民中心微观层面智慧化构建策略 |
4.4 章节小结 |
5 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实践 |
5.1 西安市民中心项目定位及概况 |
5.1.1 西安市民中心项目概况 |
5.1.2 引入智慧时代市民中心设计原则与策略 |
5.2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功能与空间营造 |
5.2.1 市民中心功能与空间构建 |
5.2.2 市民中心秩序与活力营造 |
5.3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宏观运营 |
5.3.1 市民中心整体层面运营规划 |
5.3.2 市民中心开放空间智慧家具 |
5.3.3 市民中心媒介界面智慧化 |
5.3.4 市民中心智慧停车场空间 |
5.4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微观运营构建 |
5.4.1 市民中心多元微中心交互 |
5.4.2 市民中心个性化服务体验 |
5.4.3 市民中心大数据运用与安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篇: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本研究的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6.4 结语—智慧时代与未来建筑学 |
放大图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站城一体化模式下的城市汽车客运站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汽车客运站更新滞后 |
1.1.2 城市汽车站随城市更新地位转变 |
1.1.3 旅游事业推动汽车客运发展 |
1.1.4 未来发展趋势向公共交通转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城市汽车客运站设计研究现状 |
(2)站城一体化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站城一体化对汽车客运站设计的借鉴价值研究 |
2.1 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形成与演变 |
2.1.1 从TOD到站城一体化 |
2.1.2 站城一体化模式演变 |
2.1.3 站城一体化应用汽车客运站合理性分析 |
2.2 日本站城一体化开发手法研究 |
2.2.1 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政府、公司与居民共同策划 |
2.2.2 上班族为商业提供机会 |
2.2.3 对于集中人流的疏导与空间的阻隔 |
2.2.4 特色商业配置 |
2.3 国外其他国家演变后的站城一体化 |
2.3.1 车站建筑界面与城市过渡融合 |
2.3.2 集合社区调研与群体决策成果 |
2.3.3 满足不同使用者通行体验 |
2.4 我国城市汽车客运站一体化发展与实践 |
2.4.1 我国汽车客运站形式演变 |
2.4.2 从我国站城一体化的经验看未来汽车客运站发展 |
2.5 站城一体化模式建筑的使用后评估——以横滨站为例 |
2.5.1 车站复合城市功能带动区域发展 |
2.5.2 车站复合城市功能带动区域发展 |
2.5.3 车站区域人口构成更新 |
2.6 本章小结 |
3.城市汽车客运站功能重组 |
3.1 城市汽车客运站功能选取影响因素 |
3.1.1 客运站与城市一体化发展趋势 |
3.1.2 车站所在区域定位 |
3.1.3 不同客群对客运站功能的影响 |
3.2 交通功能组成 |
3.2.1 汽车客运基本功能调整 |
3.2.2 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换乘功能 |
3.2.3 城市内交通衔接 |
3.3 商业与商务功能 |
3.3.1 基础商业功能 |
3.3.2 办公差旅功能 |
3.4 城市服务型功能 |
3.4.1 旅游服务功能 |
3.4.2 绿色生态功能 |
3.5 站城一体化模式下的附加功能 |
3.5.1 市民活动功能 |
3.5.2 生活圈配套 |
3.5.3 城市慢行系统完善 |
3.6 本章小结 |
4.城市汽车客运站站城一体化常见布局构成 |
4.1 车站一体化基本功能与功能关系概述 |
4.1.1 汽车客运站基本功能 |
4.1.2 站城一体化功能关系概述 |
4.2 交通枢纽型汽车客运站布局研究 |
4.2.1 分体换乘布局 |
4.2.2 一站换乘布局 |
4.3 综合商业型汽车客运站布局研究 |
4.3.1 汽车客运站商业活动分类 |
4.3.2 商业综合体型复合布局 |
4.3.3 商业街型独立商业布局 |
4.4 旅游服务型汽车客运站布局研究 |
4.4.1 旅游集散游客服务布局 |
4.4.2 旅游接待城市展示布局 |
4.5 环境友好型汽车客运站布局研究 |
4.5.1 自然生态型汽车客运站组织构成 |
4.5.2 共享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汽车客运站一体化布局 |
4.6 本章小结 |
5.城市汽车客运站空间多样性塑造 |
5.1 车站空间塑造原则 |
5.1.1 功能层面——以满足功能为前提 |
5.1.2 行为层面——基于使用者活动 |
5.1.3 心理层面——车站空间的宜居性 |
5.2 车站空间功能表达 |
5.2.1 实现功能的多元维度 |
5.2.2 再定义候车空间 |
5.2.3 多功能中心空间 |
5.3 车站空间流动性与有机关联 |
5.3.1 多重流线与使用者身份转换 |
5.3.2 “多首层”延申出入站空间 |
5.3.3 高差定义空间边界 |
5.3.4 空间形态引导感观体验 |
5.4 车站空间文化氛围植入 |
5.5 本章小结 |
6.赤峰汽车站站城一体化设计实践研究 |
6.1 赤峰汽车站站城一体化设计原则 |
6.1.1 主张公众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
6.1.2 尊重城市历史与民族文化 |
6.1.3 有机更新城市新功能 |
6.1.4 顺应城市旅游与交通发展趋势 |
6.2 赤峰汽车站定位 |
6.2.1 车站性质与规模设定 |
6.2.2 车站客源流量分析 |
6.3 赤峰汽车站功能与模式选取 |
6.3.1 车站周边环境演变 |
6.3.2 新建高铁站格局 |
6.3.3 汽车站功能布局选型 |
6.4 赤峰汽车站空间设计 |
6.4.1 交通枢纽区域一体化发展 |
6.4.2 一体化乘车流线组织 |
6.4.3 商旅一体功能空间布局 |
6.4.4 站城衔接设计——商街设计 |
6.4.5 站前广场与城市活动中心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站城一体化开发手法对未来汽车客运站发展新可能 |
7.2 设计过程与手法为同类汽车客运站设计提供参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城市与建筑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D]. 李唯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大浪公共服务中心开放空间设计及表皮性能优化研究[D]. 娄筱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面向环境感知评价的高层建筑外部性设计研究[D]. 周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共生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为例[D]. 胡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共生理念下的商业综合体城市共享空间研究 ——以大连地区为例[D]. 汪国精.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研究[D]. 乔振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站城一体化模式下的城市汽车客运站设计研究[D]. 许梦圆.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