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燃烧热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许贝贝[2](2020)在《水力发电机组系统可靠性与多能互补综合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进行电力结构化、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风水等随机可再生能源将会更多地被电力系统所消纳。水电作为调峰调频重要角色,将会面临更为频繁的过渡工况调节和非最优工况运行两个重要发展趋势。准确认识在非最优工况运行下水轮发电机组动态变化特征,对提高水轮发电机组系统的灵活性运行和维护区域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价值。机组在非最优工况区轴系振动剧烈,以传统水轮机调节系统为核心的PID调速器控制效果无法保证发电机角速度的稳定性,这严重威胁了水轮发电机组在非最优工况区的发电可靠性。论文以水轮机调节系统发电机角速度控制与轴系振动相互作用关系为关键科学问题并对传统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进行改进以研究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可靠性和综合性能评估问题,并取得以下三方面研究成果:1.基于最优工况设计的传统水轮机调节系统因轴系振动微小而忽略其对调速器控制的影响,这已不适应能源结构改革背景下电力系统对水轮发电机组全工况运行的新要求,故提出基于传统水轮机调节系统评估非最优工况下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可靠性建模新思路——传统调节系统与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统模型的耦合统一围绕水轮机调节系统控制与水力发电机组轴系振动相互作用关系问题,系统论述和分析调节系统与机组轴系耦合关系和参数传递方式。通过对三种耦合方法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水轮机调节系统在部分负荷或过负荷工况下的模拟精度。主要包括:(1)以水轮机调节系统中发电机角速度与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形心偏移一阶导数为耦合界面参数,实现了调速器控制与轴系振动相互作用的模型统一;选择经典调节系统模型和基于纳子峡水电站现场测量轴系偏移峰峰值数据作对比探究统一模型模拟精度。结果表明:机组轴系形心偏移不受流量变化的影响,即工况变化形心偏移值保持不变,且轴系固有频率基本保持不变。可见,通过发电机角速度耦合的水轮发电机组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相互作用关系极不明显,且在轴心偏移上模拟精度较差。(2)以水力不平衡力和水轮机动力矩为耦合界面参数,并选择经典调节系统模型与耦合统一模型仿真结果对比探究模型模拟精度。结果表明: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响应模拟误差在稳定值无差别,在过渡过程下模拟误差超过10%。可见,基于水力不平衡力和水轮机动力矩耦合的系统模型能够较好反映机组在过渡过程下调节系统与轴系振动相互作用关系,但在过渡过程中模拟误差较大。(3)以水力激励力、水力不平衡力和水轮机动力矩为耦合界面参数,并对轴系不对中故障振动实验测量的轴心轨迹和振动频率与所建耦合统一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机组固有频率模拟误差小于3%。可见,通过水力激励力、水力不平衡力和水轮机动力矩耦合的系统模型在模拟不对中故障时表现出较好的模拟精度。2.围绕非最优工况下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关系复杂且参数取值存在不确定性导致的发电可靠性评价困难问题,提出利用敏感性和可靠性分析工具量化不同工况下机组发电可靠性的新构想——水轮发电机组系统发电可靠性指标及其初步应用(1)稳定工况和过渡工况下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从水电站参数设计角度对机组模型参数进行随机不确定性定义,并选择发电机角速度和发电机形心偏移作为调节系统和轴系系统模型输出值,从而得到机组在稳定运行工况和过渡工况下模型单参数敏感性排序和参数间相互作用的敏感性排序,进而确立水力发电系统发电可靠性的场景设计原则。(2)不同场景下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可靠性指标选取与评估通过设计不同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同风速干扰等场景,选择最小调节值、最大调节值、超调、欠调和峰值五个动态指标作为发电可靠性评估指标,研究风水互补发电系统的故障响应、调节性能等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发电系统调节能力对随机风低标准差和梯度风高平均值低标准差极为敏感。相反,对阵风属性指标(即风速频率、幅值和偏移量)的调节敏感性较弱。此外,快速响应(以调节时间和峰值时间表示)与稳定响应(以最小调节值、最大调节值、超调、欠调和峰值表示)之间的主导因素评价比较复杂。但当快速响应与稳定响应相一致时,就很容易对水轮发电机组动态调节性能做出评价。3.为克服传统风水互补系统以天为最小时间尺度而忽略水轮发电机组动态性能状态的经济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秒级尺度动力学模型的经济性评估方案——资源利用度、平抑性等级和综合效益分析通过研究风电资源的时间与空间尺度效应,给出简单时空尺度等效方案,进而提出基于秒级尺度的风水互补发电系统模型风速变异系数、波动系数和平抑系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通过设计不同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同风速干扰等场景,获取风水互补系统的动态响应,并计算年运行内的售电效益、调峰效益、节省能源效益、机组启停成本、导叶疲劳损失成本、维护成本(无导叶损失)等,全方位衡量水电站在调节风电功率变化场景下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情况。初步试算结果表明,基于秒级尺度的风水互补系统的经济性评估方案是可行的。
王庆国[3](2020)在《栓皮栎软木粒子特性及膨化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软木是一种可再生环保材料,具有密度低、压缩回弹性好、吸音、隔音、防潮、绝缘以及耐磨等一系列优良特性,我国软木行业主要是将软木原料加工成粒子,用于生产各类聚结软木,因此,研究软木粒子的特性对于提高我国软木制品的质量,开发高档软木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秦岭巴山地区栓皮栎软木粒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激光粒度仪、动态水分吸附仪、锥形量热仪等技术手段对其主要表面及物理特性、燃烧特性、提取物防霉特性以及膨化试验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试验条件下,随着软木粒子目数的增大,软木粒子形状趋于规则,扫描电镜下观察软木粒子形态各异,表面不平整,大量细胞被切开,留下破碎的细胞腔以及撕裂的细胞壁;栓皮栎软木粒子表面明度(L*)、红绿指数(a*)和黄蓝指数(b*)平均值分别为43.38、13.55和26.7。(2)试验中,4~6目,8~10目,12~16目以及20~40目软木粒子平均最长径尺寸分别为5.82 mm、3.45 mm、2.56 mm、0.86 mm,60~100目软木粒子的尺寸在0~800μm范围内,中值粒径尺寸为262.98μm,粒径在283.70μm~320.54μm范围内占比较多,为9.89%。(3)试验条件下,软木粒子振实堆积密度明显大于松散堆积密度,在8~100目范围内,软木粒子的堆积密度和增重比随着目数的增大而增大。(4)软木粒子存在明显的吸湿滞后现象,在试验条件下,软木粒子吸湿平衡含水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大,解吸平衡含水率随着湿度的降低而减小,GAB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一定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下软木粒子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5)在试验条件下,随着辐射功率的增加,软木粒子以及天然软木板在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峰值到达时间和燃烧总时间都在变短,而热释放速率峰值(pk HRR)随着辐射功率的增加在变大,软木粒子以及天然软木板的总释放热、燃烧热也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大。(6)软木提取物成分分析表明,二氯甲烷、无水乙醇、蒸馏水三种抽提物对黑曲霉均无抑制作用;甲醇-甲醇钠提取物成分主要是软木脂的单体物质,对黑曲霉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7)软木膨化试验设备由机架、爆破筒、电磁加热组、计量水箱、气动开门机构、安全自锁机构、压力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以及软木回收系统等组成;软木粒子的膨化工艺流程包括:仪表检查、参数设置、进料密封、加热加水升压、保压、闪爆膨化以及收集等过程。(8)膨化后的软木粒子体积明显增大,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崩碎的粒子;与未膨化软木粒子相比,膨化后软木粒子松散堆积密度以及振实堆积密度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膨化后软木粒子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变成深棕褐色,软木粒子表面明度(L*)、红绿指数(a*)和黄蓝指数(b*)分别下降了35.58%、49.00%、26.52%,膨化前后的色差ΔE值为18.13。
李晓义[4](2020)在《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基于Calvet原理,成功研制出一种测定微小药量含能材料燃烧热的新装置。该装置一改传统水当量法间接测量燃烧热的原理,成功克服了传统水当量法样品用量大、测试精度低、实验操作复杂、环境要求高等缺陷。该装置采用热电堆直接测量样品燃烧产生的热量,具有样品用量少、测试精度高、实验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仪器配备完整的数据记录与处理系统,可连续在线记录数据,方便进行较长周期的实验。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的研制。在前期理论研究该方法可行的基础上,对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的各部件进行设计与加工,并完成组装。装置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分别为温控系统、热电堆量热系统、电能标定系统、测量控制系统、微型氧弹装置。其中,为了符合Tian方程,减小由于热电堆外界面温度的升高带来的实验误差,仪器采用热容足够大的110 L水浴作为外恒温槽。为保证较高的控温精度,内筒设计为带2 mm空气夹层,有效体积为10 L的铝桶。通过内外搅拌装置使温度恒定在25℃。热电堆量热系统由960对热电偶组成,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和灵敏度。为保证样品的完全燃烧和热量缓慢释放,获得平缓的热流曲线,本课题对不同结构的微型氧弹装置进行合理设计,最终选择了带有1.5 mm空气层的不锈钢氧弹。(2)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的可靠性研究。为保证仪器的可靠性,对装置的恒温系统、测量控制系统进行计量校准。内筒控温精度可达5 h内温度变化不大于0.001℃。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被测值与标准值有很好的一致性,试验标准偏差可达0.0001,从而保证电能标定和热电堆量热系统的准确性。此外,利用电能标定和化学标定对装置的量热系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电能标定和化学标定有着类似的现象,量热系数S值随着热源热量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当热量较大时,均热块吸收热量的速率相对较慢,均热块的温度升高,热电堆所测的E1小于实际的E值,导致S值增大。电能标定所得的量热系数S值为53.00,化学标定所得的量热系数S值为46.45,其原因在于两者的传热方式不一致。(3)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的应用。利用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实现了对苯甲酸和丁二酸燃烧热测定,并通过计算得到了它们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结果表明,苯甲酸的热值为–(26462.904±31.212)J g–1,标准摩尔燃烧热为–(3231.687±3.812)k J mol–1,标准摩尔燃烧焓为–(1992.277±3.812)k J mol–1,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619.783±3.812)k J mol–1。丁二酸的热值为–(12654.450±22.535)J g–1,标准摩尔燃烧热为–(1495.159±3.244)k J mol–1,标准摩尔燃烧焓为–(2749.327±3.244)k J mol–1,标准摩尔生成焓为–(936.371±3.244)k J mol–1,实验结果与标准热值和文献参考值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周艺婷[5](2020)在《皮带巷灾变风流自动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矿井火灾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井下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高热烟气会改变矿井通风情况,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有害烟气会对相邻巷道甚至整个矿井的人员产生生命威胁,尤其是井下运输巷道中可燃物多、距离长,有害烟气将会持续扩散,也会影响周围巷道甚至整个矿井的通风情况,因此研究胶带运输巷道火灾烟气发展规律对应对矿井运输巷火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唐山矿T3290皮带运输巷道及其回风巷设计灾变风流引流方式,主要采用风流短路法将灾变风流引入专用回风巷的方法。为确定其CO、烟雾传感器在皮带巷中安置位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胶带巷实际尺寸模型,并针对煤和PVC胶带进行锥形量热实验确定其热释放速率曲线,最终根据T3290巷道实际情况用FDS模拟火灾烟气流动过程。结果表明:在12m3/s风速下,火灾烟气会发生逆退,且逆退距离超过28m,CO在向下风侧扩散时多在高度3.1~3.3m处首先检测到CO;CO在横截面上的分布在燃烧初期受火源影响,较近距离处胶带运输机对侧巷道顶部聚集速度明显更快,随着距离增加烟气整个巷道顶部会全部聚集CO;在火灾发展一定时间后,CO在横截面上均匀沿巷道顶部聚集。因此将引流系统中的CO传感器放置在横截面相对于胶带运输机另一侧巷道顶部,距巷道顶部15cm左右位置。为保证实现引流装置的安全高效性,设计采用了回风巷中安装PLC控制铝合金制卷帘风窗进行风流自动调控,编制了风窗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井上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图40幅;表5个;参56篇。
田海芳[6](2019)在《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锅炉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微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运行原理,并将该系统应用于手工操作的燃烧热测定实验中,获得较好的运行效益。实践表明,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点火成功率高等特征,能实现对锅炉燃烧热数值的较精确测定,有利于提升锅炉设备的运行效率。
王博[7](2019)在《供暖燃煤锅炉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锅炉是为工业行业领域中的公司企业提供动力与能源的重要设备,也是我国北方集中供暖和楼体供热的主要设施。锅炉的工作过程,是根据锅炉的性能和负荷需要,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所需要的蒸汽或者热水。燃煤锅炉是锅炉的主要种类。燃煤锅炉分布式控制系统,是对锅炉热工参数进行检测和显示,也是对锅炉的运行进行控制并实施保护与联锁,以此来保证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论文主要概述了供暖燃煤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供暖燃煤锅炉的过程工艺,给出了供暖燃煤锅炉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过程监控级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现场控制级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析了供暖燃煤锅炉出水温度控制、燃烧控制及炉膛负压控制等的特性,研究设计了供暖燃煤锅炉过程控制方法,完成了供暖燃煤锅炉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实时自动调节与联锁控制。基于WINCC组态软件,开发了供暖燃煤锅炉过程监控系统,包括过程工艺实时动态显示、数据管理、参数设置、报警与联锁等,实现了锅炉过程的系统参数实时显示、数据历史记录、故障的安全保护、报警以及报表打印等诸多功能。
沈康[8](2019)在《锻造生产过程的能量建模及节能调度研究》文中指出在“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我国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强工业节能放在了首要位置。钢铁类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是重点关注的节能领域之一,本文就针对锻造行业能源问题进行节能减排研究。本文针对锻造生产过程的基本流程首先开展了对能量流形式的研究,基于能量流平衡模型,选择加热炉系统进行能量收支平衡分析,从中挖掘出四项主要能耗损失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然后针对工艺优化方向开展节能研究,通过升温工艺选择、装炉调度优化帮助实现节能。锻造生产能量流的研究采用物质流与能量流相结合的手段,能量流以物质流为载体流动,根据物质流和能量流离散与连续并存的特点,采用了定点模型方法进行能量流建模,最终在对物质流对能量流影响关系进行讨论,明晰生产中物质对能量影响的方式。基于能量流平衡的基础,选择以关键的加热炉环节为对象,界定加热炉系统并进行热收支平衡分析,根据加热炉热收支实测结果分析发现有效热利用低、烟气热损、炉体积蓄热和燃料不完全燃烧是主要热损因素,针对四项主要热损问题,提出了工艺改进方向和设备改进方向。加热炉升温工艺分析研究中,首先给出了两种升温工艺形式:阶段式升温和平滑升温,并对两种升温形式进行监测对比。实验监测中采用相同加热过程、不同升温曲线,最终结果分析给出了不同升温曲线对能耗的影响关系,并帮助选择低能耗升温工艺形式。装炉工艺优化以热处理系统装炉调度为对象,根据热处理装炉模型建立了最大装炉体积和质量、最短等待时间和最低均值能耗的调度优化模型,然后结合NSGA-II、SPEA2、DOPGA算法优点进行多目标混合算法设计,并对实际装炉进行调度求解,最终结果分析发现随着进化代数的增加,装炉方案利用率不断提高,最终均值能耗与等待时间与理论最优结果极为相近。
林素妃,徐可可,洪琴,李祖贵,陈定奔,闫华,陈浩,吴俊勇,金燕仙,赵杰,陈红,陈丹,钟爱国[9](2018)在《近化学专业燃烧热实验测定的绿色化改进》文中认为在燃烧热测定实验中,萘一直是作为被测的燃烧物。然而萘在室温下易挥发升华,污染大气且有致癌性。以蔗糖作为被测物质而代替萘,对其燃烧热测定实验进行改进,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实验方法中存在的污染环境问题,从而实现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绿色无污染化,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实验素质,改进了实验效果。通过实验测定,算出用氧弹式量热计来测定蔗糖固体的等压燃烧热(-5 743.9 k J?mol-1)与文献值(-5 643 k J?mol-1)的误差为-1.39%(小于3%),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孙妩娟[10](2015)在《智能化微型转动弹热量计的研制》文中认为利用弹式热量计获取物质热力学数据是燃烧量热法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其中,氧弹式热量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即将纯物质在纯氧中燃烧获得燃烧热,继而计算得到标准燃烧焓和标准生成焓,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易达到热力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基于转动弹热量计测定获得数据更为准确可靠。究其文献,小样量与热力学数据准确获取的矛盾愈发凸显。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智能化微型转动弹热量计的研制”(项目编号:21127004)为支撑,从热化学原理出发,通过协调样品量与准确测量之间的平衡,谋求建立一种利于解决上述矛盾的微型转动弹热量计装置,研究结果将促进微量热学的发展。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综述氧弹式热量计的研究进展。基于氧弹式热量计发展历史的回顾,从量热学原理出发,突破传统弹式热量计减少热漏的设计思想,重新界定氧弹测试的体系与环境,寻求获取小样量与热力学数据准确测定平衡的条件,建立新型氧弹热量计的设计原理。2.智能化微型转动弹热量计装置的研制。依据新的设计原理,成功设计并研制了样品量为10~30 mg智能化控制的微型转动弹热量计装置,该装置由燃烧系统、绝热系统、测控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燃烧系统对弹体的设计保证了样品在过量高压氧气中能够充分燃烧;绝热系统采用空气绝热的方式控制腔体温度达到(25±0.001)℃的恒温要求;测控系统实现了对热量计弹体和腔体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测、温度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控制信号的输出和放大;开发的软件系统可自动分析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实现曲线校正、计算、存储和打印等功能。3.通过标准物质标定,对研制装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评价。分别采用电标定和基准苯甲酸标定的方法确定了仪器的能当量,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仪器运行稳定、可靠,各部分能够协调工作,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对水杨酸、尿素、1,2,4-三氮唑、噻蒽和4-氯苯甲酸的测试实验结果证实研制的热量计装置可完全满足对含有C、H、O、N、S和Cl元素等化合物燃烧热的测定,测量准确度达到0.6%,精确度0.09%。4.用含氮配体和Zn离子合成了含能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它的热化学稳定性和碰撞、摩擦感度,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爆炸热、爆炸压力和爆炸速率,发现合成的配合物是一种热稳定性好、感度低和爆炸热高的含能材料。首次用研制的热量计装置测量了含能配合物的燃烧热,计算了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研究结果为将该装置应用于含能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燃烧热测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燃烧热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水力发电机组系统可靠性与多能互补综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能源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能源结构大转型下的水电角色 |
1.2.2 能源结构调整水电调节重任 |
1.3 水力发电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综述 |
1.3.1 水轮机调节系统之发电可靠性 |
1.3.2 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统之轴系振动 |
1.3.3 风光水多能互补分析 |
1.4 发电可靠性研究综述 |
1.4.1 敏感性分析 |
1.4.2 可靠性分析 |
1.4.3 经济性分析 |
1.5 课题来源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轮机调节系统基本模型及随机扰动分析 |
2.1 引言 |
2.2 水轮机调节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随机扰动概述 |
2.2.1 引水系统动态模型随机扰动 |
2.2.2 水轮机线性化(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及随机扰动 |
2.2.3 同步发电机动态模型随机扰动 |
2.2.4 负荷动态模型随机扰动 |
2.2.5 调速器动态模型 |
2.2.6 励磁系统动态模型 |
2.2.7 水轮机调节系统任务与调节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轮发电机组轴系与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建模 |
3.1 引言 |
3.2 水轮发电机组轴系与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建模 |
3.2.1 以发电机角速度为传递参数的耦合统一建模 |
3.2.2 以水力不平衡力和水轮机动力矩为传递参数的耦合统一建模 |
3.2.3 以水力激励力为传递参数的耦合统一建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轮发电机组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值仿真抽样方法 |
4.2.1 蒙特卡洛(Monte-Carlo)抽样方法原理 |
4.2.2 蒙特卡洛(Monte-Carlo)抽样方法步骤 |
4.3 敏感性分析方法 |
4.3.1 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 |
4.3.2 Sobol敏感性分析 |
4.4 基于发电机角速度耦合统一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水轮发电机组轴系耦合系统模型 |
4.4.2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3 不对中参数对系统模型状态变量动态演化过程影响 |
4.4.4 发电机转子形心晃动幅度和不对中量关系 |
4.4.5 小结 |
4.5 基于水力不平衡力和动力矩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与模型验证 |
4.5.1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水轮发电机组轴系耦合系统模型 |
4.5.2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4.5.3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水轮发电机组轴系耦合系统模型验证 |
4.5.4 小结 |
4.6 基于水力不平衡和动力矩的耦合系统振动模态分析 |
4.6.1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水轮发电机组轴系耦合系统模型 |
4.6.2 非线性模态级数法 |
4.6.3 非线性振动模态分析方法验证 |
4.6.4 一阶振动模态分析 |
4.6.5 讨论 |
4.6.6 小结 |
4.7 相继甩负荷工况下水力发电系统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4.7.1 全局敏感性分析 |
4.7.2 模型验证 |
4.7.3 相继甩负荷对管道压力的影响 |
4.7.4 相继甩负荷对调压室涌浪的影响 |
4.7.5 相继甩负荷对转速波动的影响 |
4.7.6 小结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发电可靠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可靠性分析方法 |
5.2.1 一阶可靠度法 |
5.2.2 二阶可靠度法 |
5.3 混合光伏/风电/水电微电网系统建模与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5.3.1 基于水力激励力的耦合系统模型 |
5.3.2 混合光伏/风电微电网 |
5.3.3 参数不确定性对水力发电系统发电可靠性的影响 |
5.3.4 水力发电系统参数间相互作用对并网可靠性影响 |
5.3.5 水力发电系统轴系模型验证 |
5.3.6 混合光伏/风电/水电微电网系统建模 |
5.3.7 混合光伏/风电/水电微电网系统三相短路故障分析 |
5.3.8 小结 |
5.3.9 微电网系统参数 |
5.4 风水互补发电系统发电可靠性分析 |
5.4.1 风水互补发电系统模型说明 |
5.4.2 风力发电系统风速模型场景 |
5.4.3 风水互补系统互补特性分析 |
5.4.4 风水互补系统发电可靠性评估指标 |
5.4.5 风水互补系统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可靠性评估 |
5.4.6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力发电系统的综合调节优势 |
6.1 引言 |
6.2 基于时空尺度风水互补发电资源利用度与平抑性等级评估 |
6.2.1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间序列多尺度分解 |
6.2.2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分析的时间序列多尺度分解 |
6.2.3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等级评估 |
6.2.4 系统资源利用度与平抑性等级评估模型 |
6.2.5 风水互补发电系统联合模型 |
6.2.6 各类风速条件下风力发电资源评估 |
6.2.7 小结 |
6.3 水力发电系统在调节风力波动方面的经济性评估 |
6.3.1 综合评价方法 |
6.3.2 风水互补特性分析 |
6.3.3 十四节点网络风水互补发电系统综合优势分析 |
6.3.4 风水互补系统综合调节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栓皮栎软木粒子特性及膨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软木概述 |
1.1.1 软木及软木资源 |
1.1.2 软木细胞结构及化学组成 |
1.1.3 软木物理特性 |
1.2 软木的应用 |
1.2.1 天然软木制品应用 |
1.2.2 聚结软木制品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软木粒子基础特性的研究 |
1.3.2 软木粒子应用研究 |
1.3.3 软木膨化特性研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栓皮栎软木粒子表面及物理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样制备 |
2.3.2 形貌特征表征 |
2.3.3 表面色度学参数测试 |
2.3.4 粒子尺寸测量 |
2.3.5 堆积密度测试 |
2.3.6 吸湿解吸特性测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软木粒子宏观和微观形貌特征 |
2.4.2 软木粒子色度学参数分析 |
2.4.3 软木粒子尺寸分析 |
2.4.4 软木粒子堆积密度分析 |
2.4.5 软木粒子吸湿解吸特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栓皮栎软木粒子燃烧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点燃时间 |
3.4.2 热释放速率 |
3.4.3 总释放热 |
3.4.4 燃烧热 |
3.4.5 燃烧残余物 |
3.5 小结 |
第四章 栓皮栎软木粒子提取物防霉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2.3 试验试剂 |
4.3 试验方法 |
4.3.1 软木成分索式提取物制备 |
4.3.2 软木成分醇解提取物制备 |
4.3.3 配制防霉液 |
4.3.4 接种 |
4.4 抑菌效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栓皮栎软木粒子膨化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膨化试验设备的组成 |
5.3 运作方式及工艺流程 |
5.3.1 运作方式 |
5.3.2 工艺流程 |
5.4 膨化试验 |
5.4.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5.4.2 试验方法 |
5.5 软木粒子膨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1 膨化前后软木粒子形貌变化 |
5.5.2 膨化前后软木粒子堆积密度变化 |
5.5.3 膨化前后软木粒子色度学参数变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燃烧与量热 |
1.2 水当量法 |
1.3 热流量热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的研制 |
2.1 设计原理 |
2.1.1 热电偶 |
2.1.2 热电堆 |
2.1.3 热流计与示差热流计 |
2.1.4 Tian方程 |
2.2 温控系统的研制 |
2.2.1 温控系统设计原理 |
2.2.2 温控系统的加工 |
2.3 热电堆量热系统的研制 |
2.4 电能标定系统的研制 |
2.5 测量控制系统的研制 |
2.5.1 硬件系统 |
2.5.2 软件系统 |
2.6 微型氧弹装置的研制 |
2.6.1 苯甲酸完全燃烧条件研究 |
2.6.2 氧弹弹体结构的选择 |
2.7 新型燃烧热测定仪整体结构组装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的可靠性研究 |
3.1 恒温测量模块的稳定性 |
3.2 热电势(P_1-P_2)测量模块的准确性 |
3.2.1 基线稳定性 |
3.2.2 热电势(P_1-P_2)的计量与校准 |
3.2.3 热功率的计量 |
3.3 电能标定的量热系数测定 |
3.3.1 不同标定功率量热系数S值的测定 |
3.3.2 不同标定时间量热系数S值的测定 |
3.4 化学标定的量热系数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的应用 |
4.1 苯甲酸燃烧热测定研究 |
4.1.1 测试材料及方法 |
4.1.2 分析与讨论 |
4.2 丁二酸燃烧热测定研究 |
4.2.1 测试材料及方法 |
4.2.2 分析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皮带巷灾变风流自动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胶带火灾研究现状 |
1.2.2 数值模拟与通风优化 |
1.2.3 火灾时期风流控制技术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矿井风流与火灾燃烧规律 |
2.1 矿井风流 |
2.1.1 矿井风流状态 |
2.1.2 矿井火灾风流紊乱 |
2.2 胶带巷火灾起因分析与发展规律 |
2.3 胶带与煤燃烧特性 |
2.3.1 胶带火灾热释放速率测定 |
2.3.2 煤样燃点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皮带巷火灾数值模拟 |
3.1 FDS控制方程 |
3.2 Pyrosim软件 |
3.3 模型建立 |
3.3.1 模型框架建立 |
3.3.2 可燃材料燃烧特性设置 |
3.3.3 网格尺寸划分 |
3.4 长直皮带巷烟气情况 |
3.4.1 烟气与温度分布 |
3.4.2 CO分布 |
第4章 皮带巷烟流引流系统设计 |
4.1 引流系统的设计 |
4.2 风窗设计 |
4.2.1 风窗窗体结构 |
4.2.2 风窗材料 |
4.3 系统设备选型 |
4.3.1 电气设备选型 |
4.3.2 PLC及其扩展模块的选型 |
4.4 主要电路与控制电路 |
4.5 PLC程序设计 |
第5章 组态王远程监控系统 |
5.1 组态王介绍 |
5.2 组态王设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锅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系统构成 |
2. 系统的工作原理 |
3. 实验 |
4. 运行效果分析 |
结束语 |
(7)供暖燃煤锅炉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供暖燃煤锅炉控制系统的研究历程 |
1.1.1 完全依靠人工手动操作阶段 |
1.1.2 自动化单元组合仪表控制阶段 |
1.1.3 系统的分布式控制阶段 |
1.2 供暖燃煤锅炉存在的问题 |
1.3 供暖燃煤锅炉的调节任务 |
1.3.1 调节供暖燃煤锅炉燃烧经济性 |
1.3.2 调节供暖燃煤锅炉出水温度 |
1.3.3 控制供暖燃煤锅炉炉膛压力数值 |
1.3.4 控制供暖燃煤锅炉回水压力数值 |
1.4 论文选题背景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2 供暖燃煤锅炉结构、工艺、任务概述 |
2.1 供暖燃煤锅炉的内部结构及工艺流程 |
2.2 供暖燃煤锅炉的控制任务 |
2.3 供暖燃煤锅炉的自动调节任务 |
2.4 供暖燃煤锅炉的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2.4.1 锅炉出水温度控制 |
2.4.2 炉膛负压控制 |
2.4.3 炉温寻优控制 |
2.4.4 锅炉回水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3.1 供暖燃煤锅炉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
3.1.1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 |
3.1.2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特点 |
3.2 供暖燃煤锅炉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依据 |
3.2.1 设计标准 |
3.2.2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
3.3 分布式系统控制方法的对比 |
3.3.1 仪表控制 |
3.3.2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3.3.3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 |
3.3.4 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3.4 供暖燃煤锅炉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供暖燃煤锅炉控制分布式系统的硬件及程序设计 |
4.1 PLC的发展阶段 |
4.2 PLC的基本结构 |
4.3 PLC的系统设计 |
4.4 PLC的配置及锅炉模拟量点 |
4.5 PLC程序设计 |
4.5.1 供暖燃煤锅炉燃烧控制程序结构设计 |
4.5.2 供暖燃煤锅炉控制方法设计 |
4.5.3 供暖燃煤锅炉的采样模块与工程转换设计 |
4.5.4 供暖燃煤锅炉的启动及故障报警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供暖燃煤锅炉的监控系统设计 |
5.1 组态软件 |
5.2 上位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5.3 上位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4 工程师站设计 |
5.5 人机界面的设计 |
5.5.1 登录界面 |
5.5.2 系统主菜单 |
5.6 系统调试 |
5.6.1 供暖燃煤锅炉的手动启停调试 |
5.6.2 顺序控制调试 |
5.6.3 发生故障时备用泵自动切换调试 |
5.6.4 模拟量采集调试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锻造生产过程的能量建模及节能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能量流相关研究 |
1.3.2 加热炉节能设计研究 |
1.3.3 加热炉升温工艺研究 |
1.3.4 加热炉装炉调度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锻造生产物质流及能量流研究 |
2.1 锻造生产工艺流程及能耗分析 |
2.2 物质流和能量流研究方法 |
2.2.1 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
2.2.2 物质流定点模型和跟踪模型 |
2.3 锻造生产过程物质流 |
2.3.1 单一工序物质流模型 |
2.3.2 锻造过程物质流分析 |
2.4 锻造生产过程能量流 |
2.4.1 单一工序能量流模型 |
2.4.2 锻造过程能量流分析 |
2.5 物质流与能量流相互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加热炉能耗收支分析 |
3.1 加热炉系统及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3.2 加热炉热收支平衡研究 |
3.2.1 热收入项 |
3.2.2 热支出项 |
3.3 加热炉收支平衡测定 |
3.4 加热炉主要热损耗分析 |
3.5 加热炉节能改进优化方向 |
3.6 本章小结 |
4 加热炉升温工艺对能耗影响研究 |
4.1 加热炉升温形式 |
4.2 升温工艺监测参数设计 |
4.3 加热炉升温监测结果及对比分析 |
4.3.1 加热生产监测条件 |
4.3.2 快速阶段式升温 |
4.3.3 快速平滑式升温 |
4.3.4 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热处理装炉调度优化 |
5.1 热处理装炉系统建模分析 |
5.1.1 热处理系统装炉模型 |
5.1.2 装炉约束条件 |
5.1.3 装炉优化目标 |
5.1.4 装炉调度数学模型 |
5.2 多目标算法对比分析 |
5.2.1 NSGA-II算法 |
5.2.2 SPEA2 算法 |
5.2.3 DOPGA算法 |
5.2.4 算法机制对比 |
5.3 基于NSGA-II的多目标混合算法设计 |
5.3.1 种群进化 |
5.3.2 个体进化 |
5.4 热处理装炉调度实例分析 |
5.4.1 生产信息 |
5.4.2 参数设置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近化学专业燃烧热实验测定的绿色化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原理与方法 |
1.1 实验与原理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步骤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苯甲酸燃烧升温曲线 |
2.2 蔗糖燃烧升温曲线 |
3 结论 |
(10)智能化微型转动弹热量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氧弹式热量计的研究进展 |
1.1 氧弹式热量计的基本原理 |
1.2 氧弹式热量计的分类及其特点 |
1.3 氧弹式热量计的研制概况 |
1.4 氧弹式热量计的发展趋势 |
1.5 氧弹量热技术的应用 |
1.6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智能化微型转动弹热量计的建构 |
2.1 仪器的总体结构 |
2.2 燃烧系统 |
2.3 绝热系统 |
2.4 测控系统 |
2.4.1 温度控制模块 |
2.4.2 温度采集模块 |
2.4.3 电标定控制和测量模块 |
2.4.4 点火能控制和测量模块 |
2.4.5 转动控制模块 |
2.5 软件系统 |
2.5.1 控温模块 |
2.5.2 标定模块 |
2.5.3 量热模块 |
2.5.4 曲线修正方法 |
2.6 搭建的热量计装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量计的标定 |
3.1 热量计的标定 |
3.1.1 电标定实验 |
3.1.2 物质标定实验 |
3.2 对照标准物质实验 |
3.2.1 初态弹液的设计 |
3.2.2 终态产物分析方法 |
3.2.3 试剂和材料 |
3.2.4 水杨酸的热值测试及终态产物分析 |
3.2.5 尿素的热值测试及终态产物分析 |
3.2.6 1,2,4-三氮唑的热值测试及终态产物分析 |
3.2.7 噻蒽的热值测试及终态产物分析 |
3.2.8 4-氯苯甲酸的热值测定及终态产物分析 |
3.2.9 结果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能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4.1 试剂和仪器 |
4.2 含能锌配合物的合成 |
4.3 配合物的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 |
4.3.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4.3.2 配合物的热分析 |
4.3.3 高含氮有机化合物与ZN配合物的量热实验 |
4.3.4 配合物爆炸热(△H_(DET))、爆炸速率(D)和爆炸压力(P)的计算 |
4.3.5 配合物感度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结论及创新点 |
今后仍需开展的工作 |
博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燃烧热测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水力发电机组系统可靠性与多能互补综合性能研究[D]. 许贝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栓皮栎软木粒子特性及膨化试验研究[D]. 王庆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基于Calvet原理的新型燃烧热测定装置研究[D]. 李晓义.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5]皮带巷灾变风流自动调控技术研究[D]. 周艺婷.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锅炉中的应用[J]. 田海芳. 当代化工研究, 2019(07)
- [7]供暖燃煤锅炉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D]. 王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锻造生产过程的能量建模及节能调度研究[D]. 沈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9]近化学专业燃烧热实验测定的绿色化改进[J]. 林素妃,徐可可,洪琴,李祖贵,陈定奔,闫华,陈浩,吴俊勇,金燕仙,赵杰,陈红,陈丹,钟爱国. 当代化工, 2018(02)
- [10]智能化微型转动弹热量计的研制[D]. 孙妩娟. 西北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