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杰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方法:根据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的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对其毒副反应以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0例疾病进展病例,13例病情稳定病例,6例部分缓解病例,1例完全缓解病例,有7例治疗有效,占23.33%。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之后有皮疹、皮肤瘙痒、腹泻、恶心等毒副反应,均不严重,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后,均得到了缓解。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可能会出现较轻的毒副作用,但是针对性处理后可以缓解,均不严重,临床中还是能够进行推广使用的。
关键词:厄洛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dvanced non receive er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Methods:according to 30 cases of late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o study and analysis,the use of erlotinib treatment,patients received drug treatment,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oxicity and effect. Results:in all patients,there were 10 cases of disease progression,13 cases of stable disease,6 cases of partial remission,1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7 cases were effective,accounting for 23.33%. After the drug treatment,patients with skin rash,skin itching,diarrhea,nausea and other toxic side effects,are not serious,targeted to take treatment measures have been alleviated. Conclusion:advanced non clinical effect to receive er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more prominent,there may be mild side effects,but the treatment can alleviate,not serious,clinical or to promote the use of.
[keyword] erlotinib;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linical research
肺癌在肿瘤疾病中属于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肺癌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在临床中以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作为首选化疗方案的治疗方式,其效果处于平台期,对患者的预后改善并没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主要特点就是病情变化快速,病情较为隐匿,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所以在临床中引起较多的关注。现在临床上已经开始采用厄洛替尼作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 / 三线治疗药物[1]。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中选择厄洛替尼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我院选取了30例该类患者,对其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现就研究开展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31至86岁,平均66.1岁。以病理分型为根据,可以将患者划分为13例腺癌,15例鳞癌以及2例腺鳞癌。以肿瘤分期为根据可以将患者划分为23例Ⅳ期以及7例Ⅲ b 期。全部患者共有7例没有接受过任何化疗治疗,因为这些患者属于无法接受化疗的病例,其余23例病例有过化疗经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采用厄洛替尼对患者进行治疗,每次口服150mg,在餐前1h或者餐后2h服药,每天服用1次,一旦患者发生无法耐受的毒副反应或者病变进展,就马上将治疗停止,在治疗的过程中,要让患者戒烟,同时还要定期的复查患者的肝功能[2]。
2.结果
全部患者中有10例疾病进展病例,13例病情稳定病例,6例部分缓解病例,1例完全缓解病例,有7例治疗有效,占23.33%。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之后有皮疹、皮肤瘙痒、腹泻、恶心等毒副反应,均不严重,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后,均得到了缓解。
3..讨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特征就是患者的病情快速恶化,发病较为隐匿,不容易察觉,等到察觉时疾病都是中晚期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往往被错过。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含铂双药联用为主,该种治疗方式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可是也会有疾病复发和进展等情况存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通过对肿瘤细胞内高表达分子以及特异性表达分子的靶点进行作用,让其转移和发展得到抑制,可以避免对正常细胞造成大量的杀伤作用。
厄洛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分子靶向药物,其包括两方面的作用机制:一是在表皮因子受体胞内部分与嘌呤核苷三磷酸形成竞争性结合,二是抑制络氨酸激酶的活性化和磷酸化。该药能够诱导细胞周期对蛋白P27的表达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在G1期促使肿瘤细胞停滞的目的,诱导其凋亡[3]。
根据研究显示,全部患者中有10例疾病进展病例,13例病情稳定病例,6例部分缓解病例,1例完全缓解病例,有7例治疗有效,占23.33%。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之后有皮疹、皮肤瘙痒、腹泻、恶心等毒副反应,均不严重,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后,均得到了缓解。说明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好,III期患者的生存率达到了6.7个月,IV期换的生存率平均为4.7个月,一年生存率显著提升。肺泡患者、亚洲群体、无吸烟史、女性患者等接受厄洛替尼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
此次研究中,我们了解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了厄洛替尼治疗后,其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疲劳等症状均有了较大的缓解。厄洛替尼可以对患者的疾病产生治疗作用,但是同时也会引起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症状,常见的就是腹痛、腹泻、瘙痒等,这些症状均较轻微,通过针对性治疗后,能够得到控制,因此整体的治疗效果还是十分优秀的。
总而言之,厄洛替尼能够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非常大的改善,让患者的生命周期得到延续。虽然在使用的时候会有一些不良反应症状出现,可是均不严重,临床中还是能够进行推广使用的。
参考文献:
[1]湛永滋,黄昌杰,黄剑峰.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4):461-462.
[2]唐勇,王治华. 厄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6 例临床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2(2):175-176.
[3]王同杉,孙婧,高雯,等.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2012,12(12):1287-1290.
[4]傅小龙,牛飞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晚期肺癌[J].循证医学,2013,13(1):41-42.
[5]张怡梅,陈连刚.厄洛替尼治疗晚期肺癌并发间质性肺疾病病例报道[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545-1546.
[6]刘国慧,鄂明艳.调强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2):139-142.
[7]王小磊,刘德泽,王民,等.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42(11):809-812.
[8] 马进元,于鹏,祝毓琳,等.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1):164-166.
论文作者:段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晚期论文; 细胞论文; 病例论文; 疾病论文; 病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