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机制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的各种活动和现象,纷纭复杂,但却能够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有机体,世代延续,生生不息,必有其一定的内在的运行机制。要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包括今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必须深入研究这种决定社会发展方向、轨迹和各种表现形式的内在运行机制。
一、动力与平衡是决定社会发展状态最根本的两种机制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不同的领域、范围,其运行机制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运行机制的不同或差异,人类社会才表现出千姿百态。但无论怎么千变万化,无论不同层面、方面的机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人类社会,必有某种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运行机制,成为所有不同层面和方面运行机制的基础。这种机制,归结起来无非两种,一种是动力机制,一种是平衡机制。
所谓动力机制,是指一个社会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所谓平衡机制,则是指一个社会的各个组成要素和部分之间如何协调相互关系,保持平衡,以有序、稳定状态运行的机理和方式。
两种机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体制、规范表现出来的。两种机制,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和要素组合起来,使之成为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整体,规范并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任何社会的制度、规范、行为、现象,事实上都是建立在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之上的,都是在这两种机制作用下持续不断地运行的过程和表现。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是人类社会赖以运行的两种最根本、最基础、最普遍的机制。一个社会能否正常和健康地运行,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它有没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和体制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
社会需要动力。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社会的每个成员或群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从事以生产劳动为主的社会活动,创造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整个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也需要平衡,每个成员或群体都按照一定的规范各处其位,各得其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稳定的状态。一个社会的成熟程度,关键就是要看这两种机制能否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协调稳定地发挥总体功能。
动力机制的最重要社会表现是活力。其衡量尺度之一是效率。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而作为社会整体,则集中表现在发展上。平衡机制的最高社会表现是和谐。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是资源配置的结构比例和财富分配上的公平公正。在人的社会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平等。作为社会整体,则集中表现为有序和稳定。
效率与公平,是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对重要矛盾,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中心课题。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关系,往往突出地表现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
机制,作为潜藏于各种社会表象之后的运行机理和内在逻辑,本身是抽象的。但它的具体表现却是实在的。无论动力机制还是平衡机制,都是通过一定的制度、体制、规范、政策等等表现出来的。或者说,无论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发现还是没有发现,一切成为整体的制度、体制、规范、政策背后,都存在着动力和平衡两种机制,都有这两种机制在发挥着作用。揭示一切制度、体制、规范、政策的本质,根本上在于揭示其客观存在着的这两种机制。设计和建立某种制度、体制、规范、政策,根本上也在于首先从这两种机制的角度,审视和理清其赖以运行的内在逻辑和机理规则,从一定的价值目标出发,选择适当形式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使动力与平衡两种机制达到最佳的状态。
任何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根本上都是要以一定的方式来保持社会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又保持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不同,各自所赖以依循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就有不同。或者,反过来说,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不同,各自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也会不同,它们的社会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对社会动力的激励机理和方式是很不相同的,激励的对象和范围也有很大差别。农耕时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激发的是土地所有者保有土地和扩大土地收益的积极性,依靠的手段是土地的占有和扩张。这种时代和制度下的人们,为了获得利益,追求财富,就会以土地为目标展开自己的行动,表现出从事农业生产和土地经营的积极性,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以追求土地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动力和活力,并依靠这种动力产生更大的收益和财富,推动农耕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时代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激发的是资本所有者从事生产经营和资本积累的积极性,而依靠的则是联结和运营生产要素的中介——资本。资本,被当作利益和财富的标志。为了获得利益,追求财富,人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追求和积累资本,从而使资本成为激发社会动力的强大源泉。两种不同的动力机制,共同的原动力,都是利益、财富;不同的,是利益和财富的表现形式——一个是土地,一个是资本。
需要注意的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同样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一般都会同时在动力和平衡两个方面发生作用,既会影响动力,也会影响平衡。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在动力和平衡方面的作用力也不一样。尤其重要的是,动力与平衡不是一种必然的正向连带关系,很多时候难以做到共同潮涨潮落。两者在运行过程中,会有相当的差异。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此消彼长,呈现一种反比例关系。因此,如何建构适当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将动力和平衡两种机制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之产生最大的同向效应,就是任何社会都不能不实际考虑的最大问题。
一个理想的社会,当然应该是动力强劲、活力勃发,而又同时平衡有序、稳定和谐的社会。因此,检验一个社会理想化程度的标准,根本上,是考察它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以及两者结合的程度。一方面,要考察动力机制是否强劲,考察基于这种动力机制而形成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能否最大程度地激发、调动社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使社会各个领域和方面充满创造和发展的活力,能否使社会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又要考察平衡机制是否健全,考察基于这种平衡机制而形成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能否最大程度地保持社会的有序和稳定,能否使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成员大体上各得其所、和睦相处,能否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处于比较协调的状态,能否使社会秩序比较规范、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社会矛盾比较平缓、社会生活比较安定、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社会没有大的动荡或战乱等等。
当然,根本上还是要考察两种机制结合的程度,光有动力而没有平衡,或光有平衡而没有动力,都不是真正理想的社会。所以,动力与平衡的状态尤其是它们有机结合的程度,应该是我们考察和检验一切社会的根本标准。
二、从动力与平衡角度解析不同社会发展状态及其长短优劣的深层原因
任何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运行状态,都是由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决定的。所以,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的社会和国家,都可以从动力和平衡机制上找到它们的长短优劣及其深层次原因。
先从资本主义的社会运行机制来说。
在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时,人们往往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能够创造出远远超过封建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为什么资本主义几百年来发生过多次危机,但至今却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原因是什么?往深层次就要从它独特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动力机制上来考察。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一条注释: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①这幅图画描绘的是资本的贪婪性,实际上也揭示了:追求自身物质利益,进而谋取剩余价值及其转化形式——利润,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特别是资本家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力。
处于私有制条件下的资本家,受自身物质利益的驱使和资本主义内在规律的支配,总是力图获取最大的利润。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无不以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多少为转移。在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资本家总是要竭力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也就是互相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原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甚至是“弱肉强食”。谁的条件好,谁的劳动生产率高,谁就能取胜;谁的条件差,谁的劳动生产率低,谁就可能被淘汰。这种近乎残酷的竞争规律,像是悬于每一个人之上的达摩克利斯利剑,迫使每一个企业自动地、持续不断地提高生产和经营的效率。而资本家又通过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迫使企业的每一个成员提高其工作的效率。这样,整个社会的效率或效益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实际上发挥着蓄水池的功能,自动地调节着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分配,保持着企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稳定,同时,也对每一个生产者、管理者产生强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十分勤勉地工作,尽可能创造良好的业绩。简而言之,资本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依赖的是物质利益原则。它通过普遍存在的竞争规律,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产生强大的压力。这些成员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生存的危机,同时,又有着尽量发挥个体创造性的自由,于是,不得不自动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其结果,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的发展。
很显然,这种动力机制,以物质利益为中心,虽然近乎残酷,但对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却十分有效。资产阶级之所以如马克思所说:“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几百年来,历经风险,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其根本的奥秘,就在于这样的动力机制。
但这并不是说资本主义没有弊病。尽管资本主义的动力机制十分强劲,但在与其对应的平衡机制上,至少就其原始形态来说,却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首先,社会财富特别是生产资料的占有是不平衡的。少数人拥有生产资料,多数人却是无产或少产。少数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多数人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虽然企业和社会的效率、效益不断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大部分成果却被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获得,直接的生产者只能得到其中较小的一部分。两极分化十分显著,社会财富日益在少数人手中积聚,大多数人却受到贫困的威胁。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占有从总体上看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第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运用是不平衡的。由于私有制和竞争规律的存在,整个社会的生产(曾经)在相当程度上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状态。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而这种市场机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缺乏预见性、计划性和均衡性,采用的基本是试错法,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其结果,社会劳动和生产资料不断遭到严重的浪费和破坏。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不平衡性的集中表现。
第三,社会成员的条件、机会和地位是不平衡的。一般来说,在这种机制下,比较有才能、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人,比较容易找到发展的机会。但多数普通人,就不一定能有那么幸运。特别是每个社会总有一批成员,由于各种因素,如老弱、病残、移民、孤儿……等等,在生存能力上处于弱势。在冷酷的金钱原则面前,往往被抛到社会的底层,有时甚至连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家族背景、地域优劣、教育程度、遗产继承等等非个人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道路和成功机遇。
第四,单体效率与社会效率的关系是不平衡的。企业或个人的单体活动效率总是较强。但整个社会经常性地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因而相互间不断地发生矛盾、争斗,甚至尔虞我诈。无序冲突的结果,单个生产和经营单位效率的提高,就很难全部表现于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上。
当然,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不是当年的资本主义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比起原始的资本主义来说,确有许多变化、发展,不能与一两个世纪前的资本主义相提并论。如果从社会运行机制的角度看,千变万化,首先和最大的,还在于平衡机制上的调整和完善。所有变化,说到底,都是在减少平衡机制上的种种弊病。而在动力机制上,主要是减少了早期那种过于野蛮和无序的色彩。由于这样的调整,过去资本主义社会平衡机制的四大弊病逐步地有所抑制和改进,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它的不良反应。
这些调整、变化、进步,是不是证明资本主义变得更加优越了呢?当然不是。这里的问题在于,这种变化是何以发生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应该归功于谁?
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当然能够自我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自身的弊端和矛盾。但我们更要指出的是,资本主义的许多变化,其实都是社会主义的要求和社会主义运动推动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许多弊病,因此,提出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力求从根本上改造这种社会,消除资本主义种种不平衡的现象。工人阶级以及其他一些进步阶级,特别是它们的政治代表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工会组织等,不断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病,为实现这些要求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日积月累,到今天,就使西方发达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民主的具体表现形式——平等的普选权,就是工人阶级和其他人民群众通过上百年的斗争才争取到的。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也是通过社会各种力量的斗争、磨合,才逐步成为现实的。
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变化和进步,特别是平衡机制上各种弊病得到抑制,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依靠了社会主义力量的推动,是汲取了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的结果。因此连罗马的前教皇都不得不承认:“当今资本主义与利奥十三世时代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它改变了,而这在许多方面是靠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③西方社会运行机制的改进,根本上应该归功于社会主义。
当然,即使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动力与平衡两种机制也不能说完全结合了起来。比如,西方国家总是左翼政党与右翼政党轮流上台。何以如此?其实就是社会在动力与平衡之间不断摆动的表现。左翼上台,比较多地代表中下阶层的利益,强调平衡机制,一般奉行凯恩斯主义等等,主张国家干预,维持和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把重点放在满足中下阶层人们的要求上。一段时间,平衡改进了,但动力往往会衰减,效率会下降,动力机制上有了问题。于是,社会情绪偏转,右翼上台。右翼较多地代表上层阶级的利益,更为关注发展问题,在政策上一般选择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等等,把重点放在提高效率上。几年一过,经济会有发展,但社会平衡又会出现问题。如此等等,效率与公平,动力和平衡,顾此往往失彼,顾彼又往往失此。两党轮换,几年河东,几年河西,总是处于两难之中。这,就是今日发达国家两种机制的矛盾仍然没有解决的最重要表现和证据之一。
那么,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又如何呢?
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新型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制度。近代以来的思想家们,在资本主义运行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极不合理的现象。正是针对这些弊端,他们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主张和构想。数百年来,工人群众和其他劳动者,不断开展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完全消除了资本主义弊端的美好社会。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出现后,立即将这样的理想和方案付诸实施。经过大规模的革命性的变革,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高于资本主义的许多优越性。
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到底是什么?如果从社会运行机制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所要解决和初步解决了的,正是平衡机制上的问题;社会主义最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相对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崭新的平衡机制。这包括:社会主义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和财富占有上的平衡。社会主义以不同方式将所有单个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组成了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社会主义奉行公正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政治政策,强调消灭社会压迫、剥削,实现社会成员的普遍平等。社会主义改善了人的生活质量,更为全面地满足了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都普遍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变革,将整个国家的资源集中起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办成了很多大事,大幅度地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千百万人民群众翻身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革命精神极大焕发,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关系曾经处于相当稳定协调的状态。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发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体制上。
在经济体制上,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机制。经济管理方法以行政手段为主,忽视其他手段尤其是经济手段。经济生活时常受到政治斗争的干扰,许多经济政策违背经济规律。分配上吃大锅饭,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企业和个人都缺乏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经济发展战略片面,国民经济比例安排不当。在政治体制上,领导体制高度集中,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备,人民民主权利得不到应有保障,发生过很多冤假错案。国家行政机构庞大臃肿,管理体系不合理,官僚主义盛行,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传统体制的这些弊病概括为“高度集中”、“统得过死”、“平均主义”、“缺少活力”、“停滞”、“僵化”等等。其实,所有这些,都属于动力机制的范畴。由于社会主义所直接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在平衡机制上的弊病,所以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实现社会的平衡,但对社会动力机制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宏观上,主要靠国家的指令和计划。微观上,主要靠生产者的精神、觉悟。至于内在的、长久的、自觉的动力是什么,则缺乏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对物质利益所起的动力作用,不仅没有重视,而且长期持批判态度。全社会都吃国家的大锅饭,企业和个人的行为,都要等国家来安排,缺乏自身的责任,也缺乏自身内在的动力。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赶不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根本原因就在于动力机制的欠缺。在社会政治关系上,也是如此。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保持整个社会的统一、有序、稳定,亦即平衡。但过于集中,在相当程度上压缩了人们进行思考、探索、创造的空间,限制了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的责任感和创造力受到压抑,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作为社会整体虽然能够运转和发挥功能,但是组成社会整体的万千个体,却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活力,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发展便逐渐迟缓下来。
总之,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各种弊病和矛盾,归根结底,是偏重于平衡机制,却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动力机制,以平衡压抑了动力,将活的平衡机制变成了僵硬的平衡机制,结果在平衡机制与动力机制之间失去了平衡,以致发展的动力逐渐趋于衰退。
正因为如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虽然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内在矛盾逐渐暴露,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越来越弱。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之后,都逐步放慢了速度,甚至出现了停滞和动荡的局面,与外部世界一比较,问题就出来了。于是,不得不提出改革的要求。不改革旧的僵化的体制,不冲破传统模式的束缚,社会主义就难以向前发展,甚至有失败的危险。改革,成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呼唤,历史的必然,成了坚持、完善、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在逻辑和各种问题的深层原因
以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过迄今28年的改革,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8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经历了很多探索,作出了很多尝试,采取了很多措施,实行了很多新的政策。集中起来,是在改什么?回过头来思考和总结一下,实际上,不管我们已经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迄今为止所有的改革,其实都集中在动力机制上。所有的改革举措,所着力解决的,都是以往动力机制上的缺陷。因此,改革开放,实际上是社会运行机制的大调整。从动力配置来说,是从国家统筹包办转向焕发自主动力,从政府行政调配转向主要由市场调节,从单一的机械的平衡机制转向建立新型的动力机制并实现动力与平衡的协调发展。这样的改革和探索,既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充分的生存条件和福利保障,又要使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都能有发展生产、改善经营、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既要保持整个社会体系的平衡、稳定,又要保持竞争的压力和引力,促使人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并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28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这种转轨变型,是经济领域社会运行机制的大调整,也为其他领域运行机制的调整奠定了基础,为社会所有人们的创造活力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行为与其利益之间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利益、收入、财富等等,不再是丑恶和禁忌的东西,而是可以努力谋取的对象。根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人们可以合理合法地用自己的劳动、经营和创造,得到应得的报酬和收入。劳动、技术、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都可以按贡献参与分配。致富本身不是坏事,任何人只要付出了劳动、实现了价值,就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和财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创造的价值必须是有效的可以实现的价值。所有产品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而不能像在计划经济下只管生产而不必考虑销路。只有卖出去,创造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为此,人们就不能不精心考虑效益问题。实行这种机制,社会资源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生产的效益可以大大提高,人们从事创造、革新、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也可以大大增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社会乃至全球更加自由地流动。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劳动力可以流动,农民可以进城打工,城里人可以下乡投资,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岗位,科技工作者可以寻找最有价值的项目,也可以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环境,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等可以投向最有效益的地区和项目,甚至走向国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压力也大大增强。职工不能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不能吃国家的大锅饭。每个人的利益都要与自己的表现挂钩。企业考核职工,学校考核教师,政府考核公务员,领导干部也要被上下左右考核。企业经营不善,就可能破产。职工工作不力,就可能下岗。科技创新失败,就可能遭受损失。投资决策失误,就可能遇到巨大风险。而且,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生产要素还可以在国际国内更大的范围流动,用行政手段保护落后已经很难。凡此种种,都成为一种巨大的压力,迫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精细地筹划。
所有这些,都使整个中国社会的动力机制大大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搞活了。这个“活”,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体制活了,机制活了,管理活了,政策活了,思想活了,社会资源的流动活了,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活了,尤其是人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活了。当代中国的许许多多变化,都与这个“活”字有关。这个“活”是什么?就是社会运行机制的大调整、大变革,就是社会动力机制的大改善、大增强。
在动力机制增强的同时,平衡机制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靠集中统一的管理,靠限制人们自由和创造的空间,来保持社会的有序和稳定。但现在已经更多地转向依靠法治。依法治国成为党和政府的治国方略。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律规范逐步健全。法律意识的觉醒,法律权威的增强,使社会平衡的调节和保障机制有了新的更加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带来社会巨大变化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28年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对此,人民群众很不满意。近年来的社会舆论,大多集中在这些问题上。
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仍然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问题。
第一,当社会动力机制发生巨大变革之后,与之相应的平衡机制还没有能及时健全起来,因而社会出现了很多不平衡的现象。
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不是完全分离的。在一定社会和一定历史条件下,两者共处一体,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关系,并大致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当社会的制度、体制、规范、政策发生较大规模的变动时,社会的运行机制也必然发生变化。动力机制变动,要求平衡机制相应调整;平衡机制变动,也要求动力机制相应调整。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就会产生某种失序和失范现象。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目前平衡机制的建立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近年来社会热点的一系列问题,多数属于平衡机制方面的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都是平衡机制上的问题。它说明,当我们致力于加强动力机制建设、使社会活力得到增强的时候,平衡机制上的问题又开始凸现了,社会随之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不平衡现象。
第二,由物质利益激发的动力,具有“善”“恶”两种效应,如果约束不够,就会造成混乱现象。一方面,它可以朝“善”的方向发展,造成积极、健康的结果,即促使人们沿着真善美的方向,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之下,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自己也从中获得正当的利益。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朝“恶”的方向发展,造成不良的、消极的结果,即促使人们沿着假恶丑的方向,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不择手段地谋取个人的私利,造成社会生活一定程度的失序、失范、失信,严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就是物质利益构成的人的动力的双重效应。
市场经济发展之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中正面和反面的两种变化,都是由这种动力的双重性所决定的。所存走私贩毒、欺诈行骗、卖淫嫖娼、行贿受贿、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社会丑恶现象,都是在社会机制转变过程中,被物质利益激发起来的动力,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不断向着假恶丑的错误方向发展的结果。在思想领域,那些过度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狭隘功利主义等等,也是由这种动力机制的双重性决定的。这些错误思想,与那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权钱交易、尔虞我诈的不良行为,互为表里,使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出现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人民群众极为不满的那些社会不良风气,根本上都是由此而来的。
概言之,在社会运行机制变动过程中,某种程度的平衡机制欠缺、动力机制失范,就是当今中国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深层病因。
四、全面把握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与平衡机制
邓小平一再说,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力量可以理解为组织的力量,合理的结构、体制和机制的力量。
社会主义应该发挥整体组织的功能,实现整体的协调平衡,但同时,也应该建立一种动力机制,使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都能自觉地、不断地、甚至拼命地去提高效率、去改革创新、去发展科技、去创造新的生产力、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课题、深层的任务,是既构建强劲的动力机制,又构建完善的平衡机制,尤其是将这两种机制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形成融为一体的总的社会运行机制。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触及到如何将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结合起来的问题。如,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既实行破产兼并、下岗失业等制度,又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帮助解决再就业问题,等等。在政治领域,在发展民主自由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在社会领域,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要使两种机制能够互相协调和保持平衡。在实践中,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都处理好了。社会生活中种种急迫的课题,都表明了在两种机制的结合及其相应的体制设计上还有大力改进的必要。现实的任务,则是要在这两种机制中间,努力寻找尽可能最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是一种能够持续不断地产生强劲动力和活力的综合性的动力机制。
第一,它应该以人的物质利益为中心,以适当的分配形式,把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与其经济行为及其社会价值联系起来,通过物质利益的驱动,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又要看到物质驱动并不是唯一的动力。除了物质之外,人的精神也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是动力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的能动作用,不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做到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的统一。
第二,它应该既充分发挥人的自身内在的自觉动力,又辅之以外部的教育、管理、纪律、法规的约束和竞争的压力。任何制度的设计,都要首先着眼于焕发每个人的内在动力,通过制度的引导和约束,使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和组织充满活力。但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外部环境的建设,加强外部的规范和引导,如同建设一条条水渠,把自由的流水限定在正确的道路上,从而做到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的统一。
第三,它应该既充分发挥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个体动力,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国家、集体、社会的整体动力。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活力,整个社会当然就难以有活力。但单个的细胞事实上不可能存活。只有将无数的细胞组合成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才能使它们焕发出蓬勃的活力。国家、集体、社会和个人,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的动力和活力。因此,必须注意激发每一个层次的活力,使它们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个体动力与整体动力的统一。
第四,它应该既注意利用由当前利益体现的短期动力,又充分挖掘和强调具有根本性、持续性的长远动力。社会的利益问题是个大系统。既有长远利益,又有当前利益;既有根本利益,又有具体利益;既有全局利益,又有局部利益。激发社会的动力和活力,不能仅仅单讲一个方面的利益,而必须将各个方面的利益统筹兼顾起来,使每一个方面的利益都发挥效用,从而做到短期动力与长远动力的统一。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既不能像传统体制那样只强调精神和国家的力量而忽视个人物质利益的作用,也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把个人的物质利益乃至金钱作为唯一的动力,而要把各种机制的长处结合起来,努力动员和利用社会全部领域、全部主体、全部层面上的力量资源,构建一个新的综合性、系统化、立体的、统一的动力系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衡机制也要在原有机制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改造。最大的任务,是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轨道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构建起新的经济乃至社会的平衡状态。
第一,这种平衡机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与新型的动力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保持强劲动力的前提下实现平衡,在讲求效率、活力的基础上实现平等、和谐,在调动千百万人积极性的同时保障每个人的利益和全社会的稳定。
第二,它既不像资本主义那样自由放任、盲目无序、在试错基础上趋向平衡,也不像传统的高度集中体制,以行政手段勉强实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平衡,而是要在客观条件基础上发挥主观指导作用,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平衡。
第三,在手段上,它既发挥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调节作用,又利用个体成员的自我调适及相互间的协调制约作用,既发挥法律、法规和行政干预的硬性强制作用,又利用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的软性约束作用。
第四,它要实现的是全面和综合的平衡,而不是片面和局部的平衡,它要使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协调发展、全面进步,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在政治权利上平等、社会关系上融洽、经济生活上共同富裕,而决不是只顾某个领域的发展而造成整个社会的畸形,也不是只顾少数人的富裕而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治国理政,根本上,必须始终全面认识和把握动力与平衡两方面的关系,以此为标准和基点,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纲领、国策战略、方针政策,推动社会朝着既有动力活力、又较平衡和谐的方向发展。提高执政能力,根本上应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检验治国理政的效果,也要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既不能只讲动力活力而不讲平衡和谐,也不能只讲平衡和谐而不讲动力活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国际国内大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社会运行机制的角度来说,这些战略思想,体现了动力与平衡的有机结合。把这些思想付诸实施,也应该从动力与平衡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认识、理解和把握。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把动力推动的发展与发展过程中的平衡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归结起来两句话。一句是:坚持发展;另一句是: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两句话,往深层次说,就是要处理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第一句话要求我们,继续激发动力,焕发活力,从而保持发展的势头;第二句话则要求我们,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协调,不要顾此失彼,失衡失范。
从第一句来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才有更好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才有更大的财力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给予扶持,才能逐步缓解就业人口不断增加的巨大压力,才能处理好涉及利益关系的各种社会矛盾。所以,根本上,还是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从第二句来说,我们要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是只为少数人的发展,不是畸轻畸重不协调的发展,不是竭泽而渔难以持续的发展,不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发展,而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尤其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我们真正坚持和需要的发展。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也是要处理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是讲平衡。和谐就是平衡,平衡才能和谐。但平衡有不同类型的平衡。在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平衡;而停滞僵化、死气沉沉,也是一种平衡。我们所需要的,是前一种平衡,而不是后一种平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就和谐讲和谐,就和谐建和谐。和谐、平衡,只是社会一个方面的状态。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来说,还有动力、活力这更为重要的一面。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的社会表面上是很和谐、稳定的。但最大的缺陷,是把人管死了、管懒了,社会缺少了动力和活力,因而,社会发展难以持久。这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稳定和平衡。对这样的教训,我们决不能轻易忘记。
从激发活力来说。党的十六大提出“和谐”概念时,就兼顾了活力的要求,指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④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要全面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各方面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胡锦涛总书记还把“充满活力”直接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范畴。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⑤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从保持和谐来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都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则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强调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不同方面的人们,包括理论界,对改革评价、收入分配、区域差距、效率公平等等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甚至发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这些分歧和争论的基本原因是,一方只注意到动力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而忽视了平衡和稳定机制的要求;另一方则只注意到平衡以及现实中的很多不平衡现象,而忽视了动力和活力机制的要求。所以,解决这些争论的关键,是双方都向对面看一看。看重动力和发展的同志,应该想一想车子开快的时候怎么防止翻车;看重平衡的同志应该想一想怎么使社会保持动力和活力。只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动力与平衡的关系,思想就比较容易统一了。
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不良乃至腐败现象,有人羡慕50-60年代的社会状况,认为整个社会今不如昔,不如回到当年那种社会去。其实,当年的社会之所以没有现在这么多问题,某种意义上是由当时的“超稳定”机制和状态决定的。虽然社会消极面不多,但社会的活力也严重缺乏。今天,我们反对消极腐败现象,不可能用回到当年“超稳定”状态的办法。经过28年改革开放,我们社会的动力机制已经有很大改善,社会的活力也已经大大激发。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和成果,不能轻易否定,更不能倒退。
今天我们面临的任务,并不是简单地否定社会已经形成的动力和活力,而是辩证地认识和对待这种动力和活力。充分认识在市场机制下激发起来的动力,有着天然的两重性。从这一基本的认识出发,一方面,继续鼓励和发展那种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动力、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另一方面,又加大对动力机制的规范,对利益驱动的约束,对违法犯规行为的打击,对守法行为的鼓励,对先进道德的弘扬,逐步将人们追求利益的动力和行为限定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这就犹如加强公共交通以及交通规则的建设,既积极发展先进的交通工具,鼓励人们享受先进文明的便捷和乐趣,同时又把所有的交通行为都限制在社会容许的范围内,坚持红灯禁,绿灯行,谁违反规则,谁就要受到处罚。怎样规范?一种是法律,这是硬规范;一种是道德,这是软规范;再加上管理,三位一体,构成社会规范的体系。坚持不懈地进行这样的规范和教育,人们的文明素质就会逐步提高,对法律和道德的权威就会更加敬重,社会的动力和活力也就会越来越多地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整个社会就会既充满活力,又平衡和谐了。
集中起来,结论是:作为一个政党、一个政府,治国理政,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注意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动力与平衡之间的关系,按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紧密结合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好治国理政的纲领、战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制,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向。
注释:
①参见《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③《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说:马克思主义有“合理的内核”》(俄罗斯《在国外》周报1993年第46-47期转载意大利《新闻报》文章)。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0页。
⑤《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
标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平衡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利润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土地政策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