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学科的困境与出路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学科的困境与出路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学科的困境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出路论文,困境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旨在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础学科所面临的困境及摆脱这种困境的对策。指出基础学科的出路在于多渠道筹集资金,并保证其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同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公众对基础学科的支持。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基础学科 出路

基础学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国家、社会集团等应当如何对待基础学科?这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调配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意味着经济的运行以市场为基础,将市场机制置于分配一切社会资源的枢纽之中。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主要靠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部门将不再通过行政命令直接干预企事业单位,而是通过法律、法令、非指令性计划,以及税收、利率、产业政策等经济杠杆来规范和调节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品生产者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化十分敏感。虽然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但由于受供求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价格常常表现得与价值不一致。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往往关心的只是商品的价格,而对商品的真正价值却很少问津。然而,正如马克思在批判韦斯特时所指出的那样,“供给和需求只调节着市场价格一时的变动。供给和需求可以说明为什么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涨到它的价值以上或降到它的价值以下,但决不能说明这个价值本身。”〔1 〕商品的价值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二)、市场经济的特点 一般说来,市场经济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竞争和分化。

1.竞争。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竞争表现在许多方面,有买者之间的竞争,卖者之间的竞争,也有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有部门内部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也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等等。竞争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下,竞争使每个商品生产者必须花费许多精力研究市场形势,了解市场需要而想办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2.分化。市场竞争是无情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有“铁饭碗”、“大锅饭”和“保护伞”,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由于每个商品生产都的生产条件不同,因而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尽相同。然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因此,那些生产条件较好,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必然处于有利地位,能够通过竞争得到发展;相反,那些生产条件较差,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要想在竞争和分化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分析市场需求,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所有这些都迫使他们不得不借助于当代的科学技术。然而他们借助的往往是应用性、技术性的知识和人才,而不是基础性知识和人才。因为后者不能为生产者带来直接的技术和生产力,也就不能带来直接的财富,这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础性知识和人才必然受到冷落。这正是导致下面所要论述的基础学科走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二、基础学科及其特点

(一)基础学科的涵义 基础学科是对物质运动最基本的规律性的反映,是人类思维的高度抽象的结晶。它的一般表现形式是概念、定理、定律等组成的理论体系。它与生产实际的关系一般相对间接,需要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 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财源调查时指出,基础学科研究的目的, “是获取被研究主体全面的知识和理解,而不是去研究该主体的实际应用。产业部门的基础研究是只限于发展新知识而无特定商业目的的那些研究,虽然这些研究领域对有关公司可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利益。”

(二)基础学科的特点 一是稳定性。基础学科是十分稳定的,它在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中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它在某一方面有重大突破,将会极大地改变世界,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但由于其稳定性较大,革新的机会较少,因而常表现为对生产、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二是滞后性。基础学科的研究经常表现为脱节于社会的当前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不到它的应用价值,它的价值要经过多次的转换才能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更为突出。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并不知道相对论的质能关系会导致原子能的发现;在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时候也决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微小的中子在原子核中碰来碰去,导致了原子核的裂变,实现了原子能的释放和应用。同时,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力学原理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其巨大作用都是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才发生的。三是复杂性。基础学科的研究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特别是要有所突破和进展就更加困难,它涉及到的往往是一门学科的根本问题和前沿问题,也就是某一门学科的生长点。如果认识不清,把握不住,就难以使学科得到发展。它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其方法和观念的变化上,需要长期的艰苦的科研工作方能胜任。四是高耗性。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当代学科的交叉、渗透的加强,要想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上有所突破,需要多种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即使如此,也有失败危险的极大可能性。因此,它是探索性的、开拓性的研究。

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础学科的作用和地位

(一)、基础学科的作用

1.基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作用。我们知道,技术学科主要研究各个专业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比基础学科的研究对象要具体。技术学科研究具体对象的特殊运动规律,它与生产的联系比基础学科要密切一些。它是连接科学和直接生产力的桥梁,也是联系基础学科和专业技术的纽带。而应用学科是对生产技术科学的总结,也是技术学科在生产领域的具体应用。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如何物化为生产力的问题,以及生产技术如何应用的一系列问题。

从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应用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基础学科处于基础地位,它是后两者的生长点和发展的根基,而后两者则是基础学科的支干和果实。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其最根本的条件是由于基础学科的存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轻视基础学科是极端错误的。

2.基础学科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市场经济要得到繁荣和持续发展,其主要标志体现在商品的数量、品种极大地丰富,并且要及时地更新换代、不断推出新产品,这就要求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后盾。不抓住基础学科的研究,技术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不可能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也必然使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最终必然导致市场经济萎缩,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础学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不但没有下降,而且有所增强。

(二)、基础学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学科本身的作用应该说在不断增强,但为什么其地位同时又在逐步下降呢?从表面上看,基础学科的这种作用与地位的非统一性是十分矛盾的、不可理解的,但是,如果对此进行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此中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

首先是基础学科的四大特点与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两大特点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对立面。基础学科具有稳定性、滞后性、复杂性和高耗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遵循的却是效益性原则,即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而最快地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生产者必然要把眼光盯在投资少、见效快、能直接为其带来效益的应用学科上。而不愿投资于短期内难以获得效益的基础学科研究方面。久而久之,基础学科的地位也就逐步下降,以致于在大多数人看来,进行基础学科的研究是对人、财、物的浪费。进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往往对基础学科及其研究持轻蔑、冷漠的态度,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积极性也偏低。这些现象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些现象又是十分危险和极端错误的。因为,我们应当看到,目前的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如果我们仅仅依靠学习技术性学科或应用性学科的知识,那么,其适应能力和范围将受很大的局限。

其次是人们对基础学科的作用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个误区。我们知道,基础学科作为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其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其作用的大小往往并不能从其本身的理论成果中直接反映出来。或者说,人们并不能直接从其本身的理论发展和变化中看出其作用的大小。特别是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其作用更难以直接被人们所承认。基础学科的作用往往要经过技术学科转化成应用学科而变成直接的生产力,人们才能看得到。而一旦基础学科的某一理论和学说的发现和建立引起生产力的巨大变化时,人们看到的往往又不是基础学科的作用,而是应用学科的作用;正如人们吃到美味的桃子时,只承认桃子好吃,在赞美桃子时却忘记了桃树根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所起的作用一样,而忘记了基础学科的作用。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人们走进了自己的认识误区,不了解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看不到基础学科在市场经济中的真正作用。

四、市场经济下,基础学科的出路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基础学科研究的投入

要重视基础学科,加强对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育,就必然要舍得投资。从科学发展史来看,学科的分化与发展,首先是从研究基础性学科开始的。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基础学科的研究,增加对基础学科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技术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的研究。

1986年,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占全部研究与开发资金的百分比的状况是:美国为12%;法国约为20%;西德(1985)为18%;日本为13%。平均为15%左右。而我国在基础学科研究上的投资比例如何呢?根据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司公布的统计资料,1984年全国各类院校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总投入的17.4%,到1992年降为11.8%;全国工科院校1984年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总投入的10.8%,到1992年降为7.1%。 这种现状的继续发展,必将削弱我国基础学科的研究水平,最终也会抑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的水平和速度。因此,要想使我国在世界的科技行列中处于不败的优势,就必须在有关政策上进行大力宣传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的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基础学科研究的资金投入。仿照上述几个国家1986年的分配比例。我国的基础学科研究占全部研究与开发的比例至少应为15%左右,且这种比例应当比较稳定,不能浮动太大。

(二)、限制参与基础学科研究机构的范围,确保基础研究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基础学科的研究应当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全面开花。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国家,更应当把有限的资金用活,用到点子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保证基础学科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我国,高等学校不仅学科门类齐全,图书资料丰富,科研设备优良,而且集中了大多数知识结构合理的科研人员,科研力量十分雄厚,完全有能力参与基础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必须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有强劲的适应能力。因此,让高校承担基础学科的研究,也有利于将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在美国,基础学科研究主要也是由高等院校完成的。1989年美国半数的基础研究由高等院校执行,其余部分,企业完成18%,联邦内实验室和联邦研究与开发投资中心各执行12%。关于这一点,从美国用于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支出的资金数及其比例中可以看得更清楚。(详见表1)

(表1)美国用于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支出1980—1989〔2〕

高校R&D

总支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开发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开发

——百万美元(1982年定值美元)————百分数——

19807152 4749

2000404

66.428.0

5.6

19817344 4923

2004416

67.027.3

5.7

19827324 4883

2018423

66.727.6

5.8

19837563 5108

2030425

67.526.8

5.6

19847970 5297

2222451

66.527.9

5.7

19858692 5878

2288525

67.626.3

6.0

19869356 6556

2356624

68.824.7

6.5

1987102187020

2549649

68.724.9

6.3

1988(估值)106797311

2694674

68.525.2

6.3

1989(估值)109997517

2793688

68.325.4

6.3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校的资金投入主要是基础研究,而非开发性研究。另外,美国大部分研究与开发的经费相对地集中于少数学校里。从表2中可以看到,1987年,全美3400所高等学校中,其前列的20所用去了高校研究与开发总经费的35%,前100所高校则花去总经费的83%, 而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基础研究(从表1可见)。这充分说明, 美国在基础研究资金使用时,充分利用了集中投资的原则,而不是我国所采用的遍地开花,不分重点。

(表2) 美国研究与开发资金在高校中的分配〔3〕

排序 百万美元 占总额百分比

前10所

256021

前20所

423335

前50所

729360

前100所 998183

各高校合计

12082

100

(三)、提高公众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和兴趣度

一个国家的政策是否得到顺利执行,关键是看公众是否能关心并支持这项政策。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曾经对公众对科学研究(包括基础学科的研究)的态度作过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公众相信科学与技术是最有益的长远的投资。美国在1985年和1988年,大约有80%的人认为:即使没有近期的利益,国家也应当支持科学研究(这里正是我们所说的基础性学科的研究)。

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公众对于基础学科研究的理解和支持率可能还不怎么高。但是,只要我们进行大力宣传,加强对我国公民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认识水平,我们相信,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基础学科的研究,并对基础学科的研究采取相应的支持和理解的态度。

(四)、政府应当采取保护政策,保证基础学科研究的经费来源

尽管我们提倡多渠道筹措基础学科的研究经费,但是,由于基础学科自身的特点及其与市场经济特点的相互矛盾,指望企业界及商品生产者来过多地投资和支持基础学科的研究是不现实的。所以,要加强基础学科的研究,主要应由政府来资助、拨款,对基础学科的研究实行保护政策。在美国,对高校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主要是政府(包括联邦政府和地方州级政府),而其它部门,特别是产业界的投资是较少的(见表3)。产业部门的投资主要不集中于高校,而是集中于各种进行开发、应用研究的研究室(所)、实验室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研究机构(它们主要进行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带有明显的、浓厚的商业目的),这种研究对于企业和研究机构来说,都是十分自愿的,企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回自己的投入并获得高额的利润,研究人员也可以获得相当高的报酬,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知名度。产业部门对高校的少量投资也主要用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表3)美国对于高校研究与开发的资助,按部门分:1975—1989〔4〕

财政年度 总额 联邦政府州及地方政论 产业界

高校其它

有资金 来源

———百万美元(时价)———

19806062 4096 491 238 835 401

19816845 4561 546 293 1009 436

19827324 4759 613 339 1122 491

19837884 4980 622 388 1315 579

19848623 5425 684 474 1424 617

19859695 6064 745 559 1632 694

198610926 6713 911 692 1877 732

198712082 7326 1019 777 2126 834

1988(估值)13000 7800 1124 850 2346 880

1989(估值)13900 8250 1231 920 2569 930

———百分数———

198010067.6 8.1 3.9 13.8 6.6

198110066.6 8.0 4.3 14.7 6.4

198210065.0 8.4 4.6 15.3 6.7

198310063.2 7.9 4.9 16.7 7.3

198410062.9 7.9 5.5 16.5 7.2

198510062.5 7.7 5.8 16.8 7.2

198610061.4 8.3 6.3 17.2 6.7

198710060.6 8.4 6.4 17.6 6.9

1988(估值)10060.0 8.6 6.5 18.0 6.8

1989(估值)10059.4 8.9 6.6 18.5 6.7

美国基础学科的发展给我们极大的启示:要发展基础学科,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从我国的国情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现状来看,对于基础学科的研究,在提倡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同时,其经费主要应当由政府来承担。国家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基础研究的经费,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当然,我们说加强基础学科的研究也并非要排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反,如果一味重视基础研究而忽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则会对国家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最终也必然会妨碍对基础学科的研究。

市场经济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作为与生产力发展没有直接关系而又最终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学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生存和发展下去,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希望政府采取保护政策,因为,基础学科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的大事,它是全民族的事业。同时,我们也要极力宣传,争取社会的支持。进行基础学科的研究,高校有其独特的优势,把基础学科的研究集中在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政策。唯有如此,基础学科的发展才有出路。

注释:

〔1〕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167页。

〔2〕〔3〕〔4〕[美]全国科学理事会著,张桂珍、 宋化民等译《美国科学及工程指标——1989》,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年4 月版,第85页。

〔5〕《施韦特人才工程》,《人民日报》,1995年4月1日。

标签:;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学科的困境与出路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