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唐人敬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和观察组(n=5,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参照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其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效果确切,值得临床选择和普及应用。

【关键词】不同手术方式;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作用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150-02

胃十二指肠溃疡在消化内科是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急性穿孔是本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发病危急、病情进展速度快、凶险异常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选择的治疗方法不恰当,会引起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腹膜炎等,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外科急诊手术是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手段,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各有差异,目前临床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依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和分歧[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评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和观察组(n=5)。参照组男、女患者各为3例、2例,患者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37.5±1.4)岁;消化性溃疡病程1~8年,平均(2.9±0.6)年。观察组男、女患者各为4例、1例,患者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39.6±1.5)岁;消化性溃疡病程1~10年,平均(3.1±0.5)年。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作对比处理,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具体操作:予以硬膜外麻醉,在上腹直肌作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后仔细探查穿孔处,彻底清除溃疡灶周围的渗液和食物残渣,充分排空胃内残留液,采用干纱布作压迫止血,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直到彻底干净方可停止。以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或胃空肠吻合术。观察组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具体操作:予以硬膜外麻醉,开腹并进入腹腔后充分吸出腹腔积液,确定穿孔位置,对大网膜包裹部位进行观察。采用圆针7号线缝合穿孔部位,以穿孔病灶具体大小为依据分别在其上中下处缝合1针,确保穿孔部位被部分大网膜完全覆盖,打结固定处理剩余线,穿孔较大者以缝合针距对具体缝合针数进行决定。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后关腹即可。

1.3 观察指标

术中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其中的疼痛评分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定,分值在0~10分内,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统计分析全部涉及到的数据,所有观察指标使用(x-±s)描述并给予t检验,P<0.05代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表 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差异(x-±s)

3.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ic duodenal ulcer)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两种:胃、十二指肠溃疡,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25%,两者合并有5%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在疾病过程中,有自身恒定的特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其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其中的十二指肠溃疡在青壮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而胃溃疡则属于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针对早期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多主张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实施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彻底,复发率较高,部分病例会逐渐发展成为溃疡穿孔[2]。虽然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本病的治愈率,但出现溃疡穿孔的情况时,应首选单纯手术缝合修补的方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尽管技术比较成熟,并且可准确修复溃疡面,但存在手术切口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且对其他重要脏器易产生不利硬性,不适用老年体弱患者[3]。

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单纯穿孔修补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治疗中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相比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其可显著降低术后溃疡复发概率,预防并发症,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术后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理机制,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而且这种术式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并不高,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4]。但临床医学界中的相关学者对单纯穿孔修补术持不同的意见,认为术后患者在穿孔、溃疡复发和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会影响长期修复效果[5]。而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由此说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效果确切,值得临床选择和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倪鹏.不同手术方式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17):273-274.

[2]陈仕团.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不同手术的临床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52(10):144-145.

[3]廖作威.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5):15-16.

[4]黄国祥,杨峰.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中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2):138-140.

[5]马建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68例诊治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5,16(4):124-124.

论文作者:唐人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唐人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