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认识论的新视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识论论文,新视野论文,当代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瓦解了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但因历史主义强 调科学理论的建构性和主观性,而逐步形成了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为主导的科学哲学,从 而导致了科学在文化中的权威性地位的丧失。所以,自60年代开始,以W.塞拉斯和普特南为 代表的科学实在论应运而生,他们对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 科学理论的术语是有指称的,其指称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成熟的科学理论比之以往的科学 理论具有更多的真理性等实在论观点。70年代末以来,美国科学哲学界出现了劳丹、范·弗 拉森等人为代表的反实在论,对科学实在论的观点予以批判,以致使科学实在论频频修正自 己的理论。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主要限于科学哲学的认识论领域,他们所关注的是 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的本质、科学理理的发展等问题。然而,在四五十年的争论中, 由于所研究的方法限于科学逻辑和科学社会学方面,以致使研究不断形上化。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传统观点试图通过逻辑和数学的方法来发现和保证科学理论的真理 性,例如亨普尔、耐格尔、波普尔等均属持此传统的科学哲学家。库恩则从实际的科学哲学 规范的建立和变化出发,说明了发现真理与科学实践并无多大的联系,发现真理主要是一个 社会学问题,而非哲学的问题。与此不同的是,科学实在论通过科学理论预见的成功来说明 理论的真理性,避开了逻辑与数学的形式化探讨。因此,直至今天,认为认知的和心理的因 素在科学哲学中不起多大作用的观点仍然占居主导地位。
阿里森·哥尼克(Alison Gopnik)试图以新的研究方式来替代以往的研究,他于1996年提出 了一种类比的科学哲学观,即以认知心理学对人类个体认知发展的研究来替代以往的科学哲 学的研究。
一、从科学活动的社会学、逻辑学观到自然主义观
哥尼克认为,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以认知为基础的,科学家必须应用某种认知能力来 产生新理论、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科学家的头脑与其他人的头脑一样,具有相同的结 构。他认为,科学就是关于表象和规则的抽象体系,科学活动中的仪器是根据人们的表象设 计出来的。“在一特定时间内,人们具有某种表象以及根据这些表象来操作的规则”,“通 常在认知科学中,我们认为那些仪器是根据对世界的表象以及操作的规则来设计的”(注: A.Gopnik:Words,Thoughts and Theories,MIT1997,P.15.)。对于科学理论的体系,社会学家对逻辑学家说的是,这些抽象的真理的结构究竟是如何和科 学家们实际上所研究的事实相关的?而逻辑学家则问到,科学家所做的那些事情是如何导致 真理的?两者之间似乎很难沟通。然而,科学的认知观却在逻辑的科学观和社会学的科学观 之间建构了一座桥梁。抽象的逻辑的科学观描绘了科学认知的成就,关心理论与实际的图象 关系、同构关系,而不关注抽象的逻辑结构,不关心人类的活动或科学家的活动是如何进行 的,科学家们是如何转达他们的思想的。对于成年人来说,其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认知活 动是逻辑的活动,这是一个有趣的经验问题,或许根本就没有。因为人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从 事温饱和再生产活动。然而,恰恰是这样的再生产和解决温饱的活动,才能保证少数科学家 有大部分时间继续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
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则强调人的认知能力的进化过程,它高度重视人类认知能力的自然进化 ,是随着自然进化而不断提高的。科学活动也是进化的,是不断进步的。例如,如果我们把 今天的汽车工业与16世纪人解决行走困难问题相比,我们就可以得到其发展的轨迹,这些发 展的轨迹是连续的。园艺学对植物的人工栽培,与植物自然生长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是 相类似的。时空分割律是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关于空间的科学 即几何学与物理学等,因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其它知识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 来的。自然主义认识论认为,认知的进化是与个体相关的,是与认知的素朴解释相关的。人 的认知能力是一个进化的过程,随着进化的持续,人类完全有能力把握世界。
哥尼克推崇自然主义认识论对科学活动的理解。人类的知识既有真理,也有错误,因为知 识是基于社会生活之上的。因此,科学家的科学观与儿童的认知之间有着相似性,有着共同 的进化机制。
二、科学家的认识活动与儿童认知的相似关系
哥尼克认为,科学家与儿童具有一致的认知结构,使用类似的规则。之所以用儿童的认知 心 理学与科学哲学对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加以类比,是因为:“指明认知发展和科学 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认知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身。我这里的意 思并非指儿童是小科学家,而是科学家是大孩子。”(注:Philosophy of Science(1996)No.4,P.486.)因为孩子构造的理论常为科学家和 哲学家们所认同。特别是模型的建构,更符合于儿童想像的特点。
那么,哥尼克究竟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呢?
首先,他认为,科学家总是努力地去探寻实际的世界,他们能够描述他们所在研究的领域 和表达他们所探讨的世界。但是,他们却不能阐述他们如何形成认识的过程,探讨究竟是什 么使得他们形成如此的信念,究竟这些信念是正确的抑或不正确的。因此,科学认识论有必 要为科学家弄清楚这个过程。无论是现象学,还是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观点,在解释科学究竟 为何正确的问题上,总是有困难的。然而,科学家的认识活动与儿童的认知活动是相类似的 ,只是存在着社会的差别,具有一定的社会等级和不同的社会分工,而解决儿童的问题,所 需要的证据却很容易获得。因此,用儿童的认知活动来说明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可以得到正 确 的比较分析。以往的心理主义倾向于关心科学的创造力、洞察力等,而不关心理论的结构、 功能特征、动力特征等。
其次,他认为,儿童的认知与科学家的认识能力是趋同的。但是,这样说,并不否认等于 说儿童与科学家在认知上是没有区别的,儿童与科学家之间有着一定差异:科学家需要现象 ,而儿童则凭借想像;科学家有专业上的智慧,他可以凭借专业知识研究出学理性的理论; 而儿童则是暗含的、隐喻的,用一物来比喻另一物,想像另一物;科学家往往根据证据,修 改理论并使之适应于证据,而儿童对问题的解决则会显示以后解决此问题的大概方向。如果 儿 童与科学家同样都处于原始的起跑线上,在同一时期内采集证据,提出相似的模型,那么他 们就该得出趋同的结论。这就是说,科学家的认识是以儿童的认知为基础的,是从儿童的认 知开始的。
尽管科学家的理论有一定的根据,我们甚至判断为真,但是,科学家的假说也常常是假说 ,并不一定为真,在科学上“相关证据(不一定普遍存在)很少出现,且常常是凭借信任从他 人那里借用的。”
(注:A.Gopnik:Words,Thoughts and Theories,MIT1997,P.26.
)就此而言,科学家与儿童的想像又具有类似性。科学家更加关注理论 抽象。实际上,个体意识的现象学在发现世界中起着本质性的作用,人类可以收集极度复杂 的信息在没有现象存在的情况下来认识世界。这表明了想像在科学认识中仍然是起作用的。
再次,他认为,从理论的结构与动力学意义上说,科学家与儿童在认知上是相似的。哥尼 克认为,儿童对事实的理解,往往可以看作是在构建一种理论,理解的改变往往可以被看作 理 论的改变、理论的发展。这一观点是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的。儿童对不同事物的理解,往往 凭借自己的少量经历去设想和预言,并且这些儿童也常常用因果解释来确证这些预言,这些 解释把行动的证据和潜在的信念、愿望联系起来,并且将不同的精神实体与外在实体联 系起来,例如,他想要巧克力,并认为它在橱内,是因为他看到他的妈妈把它放在橱内了, 所以他就会以经验和自然的语言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判断。
哥尼克还以3岁或2岁半的孩子作参照,分析了儿童的认知与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在理论的构 建和理论的发展方面的相似性,并通过这种类比来理解科学理论的结构和科学理论的发展变 化。我们从儿童身上更容易理解科学家活动中的“发现的逻辑”。
哥尼克对科学理论的结构与科学理论的本质等问题的理解,均是以儿童认知活动为依据的 。这反映了哥尼克的观点的独辟蹊径的特点。
三、简评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一种新 趋势。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就是使研究越来越社会学化,特别是从库恩开始,虽然 库恩在研究科学理论的结构时引入了心理学观点,但是嗣后的发展便出现了费耶阿本德的多 元主义,使科学哲学一度滑向非理性主义。劳丹的反实在论尽管也带有一定的多元论的色彩 ,但 他强调研究传统的重要性却是理性主义的。因强调了科学哲学的自然主义的倾向,把一切归 之于科学家的实践本身,科学家没有必要请教科学哲学家,科学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要问科 学家本人即可。范·弗拉森则开始从理论的语义和语用两方面来考虑其结构,以经验的适 当性来替代真理概念,从而使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取决于哲学与科学的多重方面,显露出了求 助于社会学研究的趋势。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则进一步表明,科学哲学的研究将趋于表面 化,趋于描述性,而把本质、规律等等悬置起来。
哥尼克的见解显然开辟了科学哲学研究的一条新路。1996年,哥尼克在《科学哲学》杂志 上提出了这一理论观点,并引起了许多科学哲学家的讨论,1997年他又以《词句、思想与理 论》为题写了一本专著,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说明了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的本质 等问题。可以说,哥尼克的认知心理学的科学哲学观,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新动向。这 种动向已经非实在论可以冠名,而是处在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斗争之外。当然,这也不 属于后现代科学哲学,因为诸如后现代科学哲学家法因等人也均不同意这种观点。
但是,哥尼克的观点也未必是正确的,因为从其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类比特征看来,他仍然 属于后现代的规范,因为,他把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类比于儿童的想像的形成与变化,显 然有点夸大想像的作用,夸大假说的成份。这与后现代主义否认理论的真理性和发挥想像的 作用的作法如出一辙。但不管如何,这种研究方法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