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 张莉莉 殷淑君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 277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护理配药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并了解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研制由底板、支杆和弯臂三部分组成的护理配药器,其特征是在弯臂上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上设有吸囊,底板上设有配伍表。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使用护理配药器,在医院静配中心同一个操作者随机选择常规配药方式配制200组液体和应用配药器配制200组液体所需时间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注射器的使用效果。结果 护理配药器经我院200例的临床配药应用,与传统的配药方法比较,缩短了配药时间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配药器临床配药操作简便、安全、省时省力。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配药器 临床研制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072-02
Cli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ursing dispensing apparatu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nursing dispensing device, and to understand its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developed by the bottom plate, a rod and a bent arm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of nursing dispen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uncture needle bent arm, the puncture needle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bag,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mpatibility table.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in nursing, the use of dispensing device, static distribution center in hospital with an operator randomly selected conventional dosage for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200 groups of liquid dispensing device with 200 groups of liquid required time comparison, the "2 check, us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nursing dispenser dispensing application in our hospital 200 cas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dispensing, dispensing time shortened p value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harmacy is simple, safe, time-saving. Reduce the working strength of the nursing personnel, facilitat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care dispensing device clinical research application
我院开展了优质服务示范病区工作,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了能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工作中我们不断思考,制作了护理配药器,明显缩短了护理人员配置药物的时间,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污染率,减少了药液在注射器内的残留,从而保证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该设计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20578447.9。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制作方法
1.1 设计思路:传统配药操作步骤是:手持注射器向大输液瓶中注入适量空气使之形成正压,顺势抽出多余的溶液,并使输液瓶中预留出加药的空间;重复上述操作,再抽出适量溶液作为溶媒,注入粉剂药物小瓶之中, 拨出注射器,轻轻摇动(或置震荡器上) 助溶,再用同一注射器向小瓶中注入适量空气,并顺势抽出药液,注入大输液瓶中,轻轻摇匀。操作中,传统配药操作注射器的反复推、吸,使注射器本身受污染的机会较多,微粒脱落进入输液瓶的机会也较多,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配药时大多是观察配伍表,再用注射器抽吸药物,推注到输液瓶内,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护理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1.2 技术方案:护理配药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支杆和弯臂,其特征是在弯臂上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上设有吸囊,底板上设有配伍表。我们利用10mm厚不锈钢板做底板座(220mmX1500mm),底板座面上并设置配伍表及注意事项,底板座上安装直径12mm不锈钢管做支杆,支杆上设有弯臂及操作夹子并放置一次性穿刺针,穿刺针体上安装无菌吸囊。工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伍表提供方便,穿刺针刺入输液瓶,再挤压吸囊,减少吸药推注次数,给医务人员提供方便。
1.3 护理配药器结构:包括底板1、支杆2 和弯臂3,其特征是在弯臂3上设有穿刺针4,穿刺针4上设有吸囊5,底板1上设有配伍表6。在给病人进行配药时,观看配伍表6,吸囊5抽吸药液,穿刺针4刺入输液瓶,再挤压吸囊5即可。如图所示:
1.4 护理配药器获实用新型专利:于2012年08月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20578447.9
2 临床应用
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静配中心使用新研制的护理配药器,显示出了良好的优越性,它能明显缩短护理人员配置药物的时间,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污染率,减少药液在注射器内的残留, 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3 统计学方法:同一个操作者随机选择常规配药方式配制200组液体和应用配药器配制200组液体所需时间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注射器的使用效果。
4 结果:护理配药器应用临床观察,在工作时效上对比见下表
临床应用配药时间对比表
组别例数总时间(小时)平均时间(分钟) P值X2
对照组20051.5<0.050.41
观察组2003.31.0
5 讨论
护理配药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可以改善护理条件,促进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和科学发展[1],也是保证中国医疗器械工业积极稳妥发展的重要途径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支杆和弯臂,其特征是在弯臂上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上设有吸囊,底板上设有配伍表。适用于大剂量药液配制,改善了普通注射器配药时的频繁抽吸、推注过程,既降低了污染率、护士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药液在注射器内的残留,保证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减少了注射器的应用数量。我们研制的护理配药器,于2012年08月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20578447.9。制作工艺简单,经济实用,结构合理,污染率低,解决了给病人进行配药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问题。
静脉输液配药是临床治疗中静脉滴注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传统配药操作注射器的反复推、吸,使注射器本身受污染的机会较多,微粒脱落进入输液瓶的机会也较多[4]。资料显示,在配药过程中,注射器污染的细菌种类与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及操作者的手带菌基本一致。同时, 药液微粒污染与穿刺橡胶塞次数成正比[2.3]。该配药器为封闭式无菌通路,配药全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减少了注射器在配药过程中反复穿刺次数。避免不溶性微粒经静脉输入人体后, 由于其不能在体内代谢, 因而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微小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 产生静脉炎、水肿和肉芽肿, 甚至引起肿瘤, 超出患者个体耐受的超量微粒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和热源样反应[5],本产品的面世标志着配药设备技术性的变革, 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创新是关键。体积小,用料少, 造价低廉,极易为护理人员和病人所接受。评估技术领域等配药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问题。同时该配药器大大减少了药物与空气的接触, 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药物的污染; 降低了抗癌药、肠外营养液等药物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危害[6]。
结论
护理配药器的成功研制及应用, 将大大提高病人的用药安全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出意义广泛的实用技术,实现配药器代替注射器配药, 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达到最理想的应用效果, 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元,刘平,安全配药器的研制与应用,护理学杂志,2012,27,(17):96.
[2]杨淑芬,杨金风,快速配药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实用护理学杂志,2002,18(12):49.
[3]郭忠英,唐枝媛,新型配药器的设计与研究,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交流会,2011,08(1):195-198.
[4]常精华,孙利华.发达国家疾病管理的实施状况及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07 (11):24-26.
[5]李觉,张丽娟.疾病管理———疾病防治的综合模式[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8,23(5):16-17.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临床管理规定》[S].2004.
论文作者:王会,张莉莉,殷淑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6
标签:注射器论文; 底板论文; 药液论文; 微粒论文; 穿刺针论文; 操作论文; 专利号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