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王葆华[1]2003年在《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词汇语义学理论对汉语部分动词的语义和论元配置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试图揭示出汉语部分动词在论元配置变化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本文认为,动词句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论元配置变化与动词意义的变化密切相关。一个动词的某一语义因素不会在该动词所有的论元配置变化中都表现出来。动词会随着论元配置变化而逐渐增加它的意义,从而产生动词多义现象。动词的意义是一个原型范畴,不同动词成员之间在意义方面存在着家族相似性。动词意义家族相似性的突出表现就是,语言中动词的意义存在着复杂的交叉跨类现象。基本语义类不同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基本语义类相同的动词成员之间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本文认为,动词的意义和构式语义在生成语言的基本句子结构和决定句法配置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句子意义是动词的意义和构式语义整合的结果。动词的意义和构式语义相互影响,动词的意义对动词的句法行为有相当程度的决定性,与此同时,构式语义对动词的意义有决定作用,动词的意义会随着它经常出现的特定构式而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词项或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句子生成模式。句法和语义存在着复杂的多重映射关系。此外,本文还运用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理论对句子多义现象,汉语存在句“着”、“了”互换现象等给出了新的解释。

潘安[2]2007年在《现代汉语消化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取句法语义接口成分[方向]为样本,考察这一个语义成分,能否能够制约现代汉语消化动词的句法表现,又是如何制约的,再根据接口规律制约的条件对消化动词进行再分类。首先从界定“向”及其一系列的“向”。“向”以客观语义为基础,经过人类识解,表现句法标记。作为句法语义接口成分的[方向],要求从句法上标记出运动物与参照物的位移关系。然后依次探索无向、内向、外向、双向的句法表现。无向动词证据来源于默认值、对转句和状态句。内向动词证据来源于介词、方位短语和第二参照物。内向动词分为终点内向动词、中点内向动词、源点内向动词、外点内向动词。外向动词证据来自运动物、参照物和第二参照物。双向动词证据来源于运动物、参照物/动作发出者、消化动作、第二参照物。最后,我们认为现代汉语消化动词语义句法接口成分[方向]从无到有、从具体到抽象。

王婧仪[3]2017年在《基于标注语料库的一价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文中提出世界范围内的自然语言处理,经过字处理、词处理之后先后进入句处理阶段。无论是基于规则还是基于统计的处理策略,都面临“句法—语义”接口或界面问题。本文以语义语法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句法—语义”接口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现代汉语一价动词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单位—角色实现—角色排序—句法映射—模型建构”的角度,揭示一价动词“句法—语义”接口机制,构建接口模型,对汉语本体和语言信息处理研究都有重要价值。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参照单义性、典型性、常用性叁原则筛选确定一价动词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从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两个层面进行词汇义征分析和句法语义范畴分析,为一价动词义场的接口研究奠定基础。具体言之,在词汇语义层面,基于《词汇义征标记集》(2689个),分析筛选出的一价动词义场中的15个典型词元的词汇语义,形成一价动词义场的义征分析序列模式和词汇义征集。在句法语义层面,基于《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76个),分析一价动词义场在句法组合层面所可能关涉的语义角色和句法范畴义征。其次,基于一价动词标注语料库,从“词汇单位—范畴义征—角色范畴”的角度,探究一价动词的“词汇—句法语义”接口问题,验证并完善凭借句法范畴义征的词汇单位转化为句法语义范畴的衔接机制,即相同的范畴义征决定相同的句法表现,相异的词汇义征制约具体的组合对象;词汇单位—外层角色衔接时,表现为范畴义征的制约性趋强,词汇义征的制约性减弱(孙道功2011 )。再次,基于一价动词标注语料库,归纳一价动词义场词元的语义角色的排序模型,统计分析原型句模和派生扩展句模,从而对该类动词对应句模的衍生机制进行揭示。统计归纳一价动词义场中的词元,叁个义场内部对各种排序模型小类进行合并,共形成13大类297种句模形式,具体包括一价动词动作类义场涵盖4大类119种句模形式,状态类义场涵盖5大类82种句模形式,心理类义场涵盖4大类96种句模形式。同时,基于标注语料库,探究一价动词义场语义角色映射情况和句型句模对应关系,考察角色句法实现的优先序列。语义角色总是优先选择原型位置,优先映射为原型句法成分,语义句模总是优先选择原型句型结构。一价动词各个子义场中,施事、当事、感事优先映射为主语,极少频率映射为宾语。同时,外层角色多为单一映射,主要投射为状语或补语,个别角色(如感者)可以映射为宾语。从词汇语义角度看,语义角色到句法成分的原型位置的映射受到词汇语义的制约,词汇单位对应事物的属性也会影响投射的位置的选择。最后,基于一价动词标注语料库,从词汇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以及句法结构语义的反制约探讨了“句法—语义”接口中词汇与句法的互动制约关系。结论认为一价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中,词汇语义发挥底层制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词汇到语义角色的衔接以及语义角色到句法成分的投射。一价动词的词汇语义决定了施事或当事或感事成分必须都是具有[+有生性]的“生物”义场中的词汇。其中,进入施事位置的词汇要求附属于“动物”义场或“人类”义场,进入感事位置的词汇要求附属于“人类”义场。同时,即词汇义征的共有特征或隐含特征影响了对外层角色的选择以及其出现的频度的高低。一价动词的句法结构对词汇语义在定向度、生命度等方面产生影响,并且对进入句法结构的一价动词的词汇语义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凸显、增加或转化。本文属于基于标注语料库对典型义场的个案研究。由于时间、能力以及语料库规模等方面的限制,研究比较粗浅。这一领域还有相当多的选题,特别是接口中词汇与句法接口的互动关系、句法语义范畴的语用实现等都亟待深化。

高丽[4]2013年在《汉语放置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文中指出放置动词作为有其独特性的一类动词,在句法语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文选取较典型的放置动词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放置动词的界定、分类及句法语义特点的描写来全面揭示这类动词。首先,我们给放置动词在语义上给予定义,然后设定一个句法框架来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符合放置动词定义而且能进入我们的句法框架的动词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放置动词。经过筛选,最后进入本文研究的放置动词共有44个。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放置动词的界定和分类问题,我们给放置动词的下的定义为:某人控制某物,通过动作致使某物位移到某处,并占据一定的位置。我们设定了一个句法框架NP1施+PL位+V+NP2受来界定放置动词的范围,然后根据放置后,放置客体跟放置处所的空间位置关系,我们把放置动词分为四类:一类是以“擦、抹、敷”为代表的“擦抹”类放置动词,一类是以“放、摆、挂”为代表的“摆放”类放置动词,一类是以“盛、填、塞”为代表的“填充”类放置动词以及以“缠、盖、包”为代表的“覆盖”类放置动词。第二部分主要谈放置动词的语义。我们把放置动词的语义特征归纳为:“控制义”,“致使义”,“位移义”和“占据义”,同时我们也概括出了放置动词各小类的语义特征。通过对放置动词支配能力的分析,我们发现,填充类和覆盖类放置动词都具有双向支配能力,而摆放类放置动词没有。根据放置动词的语义特点,我们可以确定,摆放类放置动词是放置动词的原型。第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本章对放置动词的论元配置和句法表现进行了分析,当叁个论元共现时,放置动词的放置义比较完整,且都有动态义,此时放置动词都能进入的句式有:NP1施+PL位+V+NP2受、NPI+把NP3+V+PL和NP1施+动作+V+PL。当两个论元共现时放置动词的放置义不再那么完整,丧失了动态特征,都只表示静态义。同时还对放置动词与其他论元共现的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本文集中对放置事件与放置动词的关系、放置动词的意义与论元配置变化的关系以及放置动词的原型系统进行了集中探讨,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

刘艳茹[5]2011年在《句法与语义接口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句法—语义接口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在量词研究、疑问句研究、计算机识别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国内的句法研究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涉及到语义层面,但是句法—语义接口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起步。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句法—语义接口问题研究的成果,同时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前景。

李娜[6]2014年在《基于标注语料库的手部动作义场的“词汇—句法语义”接口研究》文中提出语义语法学的基本观点认为语义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系统是建立在认知符号的范畴化和关联化基础上的语义网络(李葆嘉2007)。语义在句子的理解生成中具有决定性和底层性,语义作为语义网络建构的核心,也是句法结构生成和理解的关键。本选题对自然语言处理和句法语义学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语义语法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前人所构建的《词汇义征标记集》和《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孙道功2011),以人类认知度较高的手部动作义场为典型个案,主要从微观词汇语义和宏观句法语义两个维度,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该义场“词汇—句法语义”的接口问题。第一步,在词汇语义层面,基于《词汇义征标记集》(2689个),针对手部动作义场筛选的典型词元(20个)进行义征分析,形成了手部动作义场义征序列模式和词汇义征表(53个),并进一步分析同一义场内不同词元的义征序列模式差异和使用义征差异。在句法语义层面,基于《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61个),分析了手部动作义场在组合层面所关涉的语义角色和句法范畴义征。第二步,在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从叁个方面探讨了“词汇—句法语义”的接口问题。首先,基于标注语料库,初步探讨了该义场词汇单位—语义角色(包括内层和外层)的衔接问题,验证并丰富了词汇单位凭借句法范畴义征转化为句法语义范畴的衔接机制。即词汇单位—内层角色衔接时,表现为相同的范畴义征决定相同的句法表现,相异的词汇义征制约具体的组合对象;词汇单位—外层角色衔接时,表现为范畴义征的制约性趋强,词汇义征的制约性减弱(孙道功2011)。其次,基于标注语料库,初步探讨了该义场词元在组合层面形成的角色序列模式,并统计归纳了各类句模中的原型形式,提出了基于原型句模派生扩展句模的衍生机制。基于统计,去同存异后,手部动作义场共涵盖21大类325种句模形式。其中,“打”子场包括10大类句模63种形式;手指子场包括7大类句模79种形式;手掌子场包括10大类句模59种形式;整手子场包括17大类句模336种形式。最后,基于标注语料库,统计并简单分析了该义场语义角色的映射特点,指出语义角色在映射为句法成分时,总是优先选择原型位置。本文属于基于标注语料库对典型义场的个案研究。研究发现词汇在接口中起着基底限制作用,即无论是词汇到语义角色的衔接还是语义角色到句法成分的投射,词汇都发挥底层制约作用。由于时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本文研究比较粗浅,仅为“词汇一句法语义”的接口研究提供示例,为最终语义网络的建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操作程序。这一领域还有相当多的选题,特别是句法语义范畴的语用实现等亟待研究。

陈佳[7]2010年在《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开端是与运动事件语言表达相关的一系列英汉语法现象,包括: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动词与介副词的搭配问题、英汉动词与构式的匹配组合限制等问题。以语言现象和事实为切入点,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出发,以运动事件的英汉表达为对象,本文希望为探究两个方面的语言问题做一点工作:其一,语言对思维概念的词汇化映射方式问题——人们所认知的日常事物和事件的内容和结构特征是怎样在不同语言中体现为词化语义映射和组织方式映射的?其二,语言系统内部的组织规律问题——某一认知概念事件的表达句中,语言各单位的组合匹配是怎样受到语言系统中语义组织原则制约的?研究主要关注空间运动事件概念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模式,特别是运动事件核心[路径]概念的词化模式以及这些词化单位在句子层面的语义匹配和语法组织现象。从语法现象入手,以英语BNC语料库、汉语CCL语料库、以及自建英汉双语语料库为实际语料观察基础,本文首先明确运动概念事件框架语义配置的语言事实,再通过分析运动事件核心概念[路径]的认知图式,对[路径]概念结构构形特征“运动空间边界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试图说明,在英汉运动事件表达句中,“路径”词化单位和构式所表达的“空间界态”(Spatial Boundedness)概念结构构形语义在句子建构中起重要的句法-语义接口作用。当人们通过一个句子来表达某个认知事件时,对语言单位进行的选择和组合匹配不仅要满足概念事件内容构成的需要,还要满足概念事件在构形结构特征上的表达需要。因此,如果要解决英汉运动事件表达句句法构建中出现的词汇与词汇之间、词汇与构式之间的匹配组合关系问题,就需要考虑概念内容语义和概念结构语义两方面的表达需要。而由于词汇和构式都表达一定语义,因此考察这些语法组织和匹配现象很可能就是考虑概念事件内容构成的需要和各单位之间相关概念结构语义的匹配问题。本文提出:在运动事件表达句中各种概念词汇和语法成分在选择组合匹配时,可能存在一种以构成运动事件的核心概念[路径]为中心的“界态语义一致”语义组织限制原则。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Talmy的概念事件词汇化模式、认知语义学空间语义多样分布理论、以及认知语义学界态理论。本文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1)通过语料库观察明确英语和汉语句子层面表达的运动事件概念语义的配置情况,特别是英汉[路径]概念表达的词汇化模式与句子层面分布情况。(2)分析[路径]概念的“空间边界关系”图式以及构形特征在语言中的表达,特别是英汉词汇、短语和句子构式对[路径]概念结构构形特征“空间界态”语义的表达,并根据[空间界态]的有界和无界对它们进行分类。(3)探究“空间界态”语义对句子建构的句法-语义接口作用,对英汉运动事件表达句句子层面的句法建构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4)初步考察[空间界态]语义特征句法-语义接口作用的普遍性。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溯因推理、内省与语料库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问题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假设,再通过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现代汉语语料库网络版(CCL)、自建平行语料库《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英文对照版中的2289个表达运动事件的实际语料来明确语言事实、检验假设的适用性、对理论假设加以调整,最后尝试应用研究发现和理论假设解决一些与运动事件表达相关的英汉语句法建构问题,同时也验证理论的解释力。研究的理论创新点主要包括:英汉运动事件表达语言事实的明确、运动事件表达中以[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性原则的提出、一些实际语言问题的解决、以及对英语多义[路径]介副词语义的句子内语境动态识解动因和作用次序的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可以总结为如下五个方面。1.通过内省与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明确了英语和汉语运动事件表达的语言事实。研究表明,[路径]概念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词汇化模式比Talmy分析的还要丰富多彩。对语料库语料的具体考察发现,英汉[路径]概念语义都可以由词、短语、句子叁个层面的语言单位来词化表达。在句子层面,多个不同的[路径]词汇或者其他结构单位还可能相互组合共同表达一个[路径]概念。“路径”词化模式不仅仅限于Talmy提出的英汉自主/自发运动动词词根、和动词外围卫星成分,还包括其他的词类和构式,例如:英汉致使运动动词、介词短语、名词短语、副词短语、句式等不同语言结构类别。因此,可以认为,[路径]概念元素的表达是一种在句子层面由词、短语与构式多样化或共同整体表达的模式,可称为“分布性”表达模式(distributive mode),而不是仅仅由局部的词单位(如动词或者介副词)来表达的“局部性”表达模式(localized mode)。尽管两种语言都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路径]概念,但是这些[路径]单位在句子建构中的分布并不相同。主要有叁个方面的不同点:[路径]概念的具体词化模式不同;[路径]单位的有界和无界区别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连续路径]概念的表达模式不同。2.本文第一次对英语介副词和汉语趋向补语所表达概念的有界和无界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英汉词汇和构式单位所表达的[路径]概念虽然五花八门,但是总是能够按照属于概念结构空间构形系统的[界态]特征分成“有界”和“无界”类别。研究发现,很多英语介副词可能表达“有界”和“无界”两种界态特征的[路径]概念语义,在句子当中根据句子内语境词汇和语法成分的不同被动态识解为有界或者无界路径概念。在BNC语料库的支持下,本文尝试在句子层面对英语双界态介副词在句中语义动态识解动因以及各种动因的作用优先次序进行了分析。研究关注自然语言句子层面词义理解问题,是对词汇语义在句子中的动态识解(Cruse&Croft 2004)理论提出的实际验证,也可以为计算机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在句子层面,英语双界态介副词的语义动态识解受到句子内语境词汇和语法成分线性次序作用,可以表述为一个叁段式的推断过程,即,[运动]动词-[背景]名词-其他结构成分。当英语学习者遇到英语运动事件表达句中某个介副词同时具有两种不同[路径]概念语义识解可能时,可以按照先看谓语动词语义和屈折形式,再看[背景]名词语义,最后看[背景名词]之后其他结构成分的次序来判断理解[路径]概念语义。3.本文的核心理论创新点是提出了运动事件表达句句法建构中以“路径”概念为核心的界态语义匹配原则,或称“界态语义一致性”原则。即:在英汉运动事件表达句的句法建构中,各种词汇和语法成分自身所表达的“界态”语义要与核心概念[路径]“空间界态”语义的表达保持一致。本文认为这种“界态语义一致性”匹配的语义原则可以具体表述为具体叁个次则,分别涉及[路径]单位与[运动时间]单位、[路径]单位与[背景]单位、[路径]单位与[路径]单位之间的“界态”语义一致匹配关系。以“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性原则是从词汇和构式表达的“概念结构”语义角度入手探讨句法建构问题的一个新尝试,可能为解决句子层面各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相关语法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具体说来,这个以“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性原则是基于运动框架概念事件的认知图式提出的。从运动事件的认知概念框架来说,由于[路径]是构建运动事件的核心概念元素,表示动体运动与空间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人们认知的[路径]核心概念的结构边界界态特征就决定了整个运动框架事件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构形系统“界态”特征。如果一个认知运动事件的[路径]概念有界则蕴涵这一运动事件的[运动时间]概念构形特征为有界,蕴涵[运动动体]概念有界,同时也蕴涵[运动背景]的空间边界与[路径]边界界段重合。一旦这个认知概念事件结构特征的“界态特征一致性”认知原则映射到语言表达式中,就会体现在[路径]词化单位与其他概念词化单位的概念语义匹配组合关系上。本文认为这种一致性原则可以具体表述为具体叁个次则:(1)一个运动事件表达句中,如果语言单位表达有界[路径]概念,那么句中表达[运动时间]的词汇和语法单位所表达的“界态”语义识解为有界。(2)一个运动事件表达句中,如果语言单位表达有界[路径]概念,那么句中表达[背景]概念的语言单位“界态”语义识解为有界。(3)一个运动事件表达句中,如果[路径]概念由构式与词汇共同表达,那么构式与词汇范畴的[路径]单位匹配时,各单位的概念“界态”语义要遵循“同态相容,异态相斥”的一致性原则;同为词类范畴的[路径]单位匹配时,要满足运动事件[路径]概念内容表达的需要。4.本文尝试运用这个以“路径”概念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原则对英汉运动事件概念认知域相关的语言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运用“界态语义”一致匹配原则对一些英汉句子层面的句法建构组织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使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汉语静态存在句动词适用性问题、英语WAY结构中动词适用问题、英语距离路径表达中介词“for”的隐现问题、英汉双宾语句中动词适用性问题等。本文还通过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以及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验证了该原则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对于与运动事件相关表达构式来说,有关构式中的动词适用性问题应该从概念内容和概念结构语义两方面的限制条件来讨论。一个句子当中词汇与词汇、词汇与构式的匹配组合关系要在同一个运动事件认知域中进行概念语义匹配关系的分析。不仅要考察一个概念事件框架的构成要素是否都得到了词化表达,还要考察表达这些概念内容构成要素的词化单位在匹配时是否满足概念事件结构构形特征的要求。例如,英语WAY短语构式表达“无界路径”运动事件。由于受到“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匹配的要求,因此动词词义表达的“路径空间界态”语义要与WAY构式中其他词汇、语法成分以及构式所表达的“界态”语义一致。同时动词语义还要满足运动事件概念内容构成的需要。因此能够进入英语WAY短语构式的动词要满足的语义条件是:能够表达[方式]概念语义;不表达“有界”路径语义,包括:[起点边界路径]、[中间边界路径]和[终点边界路径]概念语义。文章初步证明,除了时间维度的分布特征“体貌”(ASPECT)特征之外,[界态]语义也是一种重要的句法-语义接口特征,在各种词汇和语法成分组合排列建构句子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脚手架的作用。本文认为,概念事件表达式中各语言单位的[界态]语义一致性匹配是语言单位的组合原则之一。5.除了英语和汉语之外,本文对其他几种语言,如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路径]概念表达单位在句子当中的表现进行考察,研究表明,这几种语言也通过句子层面词汇、语序或者组合方式的不同来表达有界和无界路径概念的不同,“空间界态”语义的句法-语义接口作用可能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说明语言结构与对概念结构之间的像似性,对语言类型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周小涛[8]2016年在《英语路径移动构式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的很多认知经验都建立在空间概念的认知基础之上。在空间概念中,空间移动(spatial motion)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经验活动之一,将这样的移动经验编码为语言结构后,如何看待词汇语义与句法结构界面的互动研究,是目前句法语义互动理论领域较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空间移动经验与句法结构之间最理想的互动关系是核心动词的语义角色与移动构式的论元结构完全匹配对应,以此形成了句法语义界面的动词投射观解释路径。另一方面,空间移动经验与句法结构之间也存在很多非理想的对应关系,即动词的常规语义角色与移动构式的论元结构明显误配、失配,以此形成了句法语义界面的构式语法观解释路径。围绕句法语义界面的这两大主流解释路径,本文以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同时综合了事件图式、框架语义学、动词体二维/叁维分析模式、隐转喻等理论,提出了动词与构式间基于动词潜势语义框架与构式事件图式的双向互动研究范式。该范式认为,构式论元结构的实现是动词与构式内外双向互动的结果:首先,构式表征的事件图式承担着对不同规约程度的动词类型进行范畴化的作用;其次,动词的潜势语义框架在构式建立的事件情景中能够得到激活或突显;最后,两者的互动融合根本上取决于动词与构式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在同构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两类特殊的路径移动构式—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之所以选取这两类特殊的路径移动构式,主要出于如下考虑:首先,针对Goldberg(1995)所讨论的几个英语构式,学界对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中动词与构式的融合机制所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不多;其次,Goldberg主张将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分别独立看待,不能统一纳入到动结式的构式范型之中。与该观点不同,本文从―运动‖与运动产生的―路径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认为它们都可以统一纳入共同的上层构式范型—移动结果构式(motion-resultative construction)范型之中,因为这两种构式中的路径成分都是运动促成的必然结果,―运动‖与―路径‖成分之间存在显着的因果关系。所不同的是,way构式的―路径‖成分是动体―自发运动‖造成的结果,而致使移动构式的―路径‖成分是动体在他力驱使下造成的―他动式运动‖的结果,但两者在运动概念结构上具有共同的―行为链‖特征,因此两类路径移动构式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构式范型与概念结构上具有统一性。本文主要采取内省、溯因推理和语料库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溯因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是事后推理,即―由果溯因‖的逆向性逻辑推理方式。人们在对语言事实观察内省的基础上通过假设推理来解释语言结构形成的可能原因。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在观察已有语言事实或语料库收集而来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现象的思考提出解释的可能理论框架,再结合语料库的实际语例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建构动词与构式双向互动理论模式的基础上,就way构式和致使移动构式分别与动词的融合过程进行详细的结构性演示,以验证这一理论模式解释的充分性。具体而言,动词与构式基于动词潜势语义框架与构式表征的事件图式的双向互动融合主要表现为:在上层构式事件图式义的压制下,与动词连通的语义框架主要包括―力动态‖、―行为事件‖、―移动事件‖、―因果致使关系‖、―行为结果/目标‖等潜势框架。当某个(些)潜势语义框架可以被构式表征的事件图式激活时,位于动词潜势事件结构中的背景论元就得到相应凸显,从而进入上层构式的论元结构层,动词与构式由此实现论元结构的融合。另一方面,动词与构式的互动融合还体现在动词的潜势体貌义与构式表征的事件界态义的互动融合上:在构式表征的事件界态义压制下,动词固有的体貌义被暂时抑制,而其潜势义中与构式界态义相一致的阶段则会得到临时凸显,从而实现动词与构式的体义融合。此外,研究还涉及隐转喻在动词与构式互动融合中所发挥的深层认知机制作用。这一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偶发类动词、行为动词与way构式融合时所依赖的认知参照点机制,即用最凸显的事件特征替代整个潜势事件框架的转喻现象;而感知类动词、情感类动词和诱发类动词与致使移动构式的融合也是借助了将这类动词触发的―效果致使力‖投射到―物理致使力‖的隐喻机制。最后,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动词与构式之间压制的多层级性,在将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统一纳入结果性构式之后,分析了不同构式类型之间和相同构式不同成员之间所形成的互为理据、互为统摄的构式渐变链,印证了动词与构式之间的认知连续统关系。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理论模式方面。本研究突破了长期以来在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研究中形成的词汇投射模式与构式语法模式之间的单向对立,形成了动词与构式双向互动的新视角,认识到构式论元结构的实现是构式的事件图式义对动词论元结构优先压制以及动词丰富细致的概念潜势被构式事件义激活后双向互动的结果。动词与构式双向互动的理论优势不仅弥补了构式语法解释力的不足,而且提高了理论解释的有效性与充分性。其次,在语义识解方面。认知语言学基于体验的哲学基础决定了认知语言学对意义来源及意义体系的深度关注。本文借助认知语法对意义识解的系统优势,详细描述了位于动词潜势语义框架中的非显角色,是如何在构式建立的事件图式的激活下被部分选取、压制,并与框架中的其他角色整合共同形成连贯事件图式表征的过程。对动词潜势语义框架的系统识解,弥补了Goldberg构式语法中基于动词论旨角色描述的不足,提高了对动词与构式融合解释的充分性。第叁,在体貌互动方面。不同于传统研究中对动词体貌义的单维描述,本文尝试利用Croft(2012)提出的动词体的二维(t/q)几何模式分析法,分别对各类动词与way构式互动中的体貌变化从时间、事件性状两个维度进行了动态描述;利用Croft(2012)针对致使关系提出的叁维模式分析法,对不同致使类型的动词与致使移动构式的互动融合,从时间、事件性状、因果关系叁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的动态描写和阐述,是动词与构式体貌互动研究的较新尝试。最后,在构式类型的层级关系方面。本文将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统一归入共同的上位构式范型—移动结果性构式。在同一构式类型内的典型与非典型成员之间,依据不同的规约度、图式度建立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范畴连续统,这些连续统成员之间互为理据,互为规范,共同作用于构式渐变链,促成了新表达式的浮现。

冀婷[9]2016年在《现代汉语动词“贴”的语义角色分析》文中指出在语义角色的相关研究中,放置(置放)类动词因其自身的语义特征尤其备受关注,学界已有对动词“挂”、“放”的语义角色个案研究成果。动词“贴”仅在相关论着中作为放置(置放)类或附着类动词零散提及。只有对具体动词按义项出条,选择合适的研究范围,在语言现实中进行个案分析,才能有新的认识。故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运用语义角色及相关理论,以动词“贴”的两个义项“贴1”和“贴2”为着眼点,在小句范围内探讨其语义角色类型及配位情况。研究动词“贴”的语义角色,首先要确定语义角色的类型。参考前人对语义角色分类时的定义及其描述,基于实际语料,借鉴了袁毓林的观点,并对个别语义角色进行了适当的区分。义项不同,动词的语义角色及其呈现的句模就不同。本文的重点是对动词“贴1”语义角色及句模的分析。根据“贴1”在实际语料中关联的情况,总结出“贴1”的12种语义角色,并从定义与分类、与动词的位置关系、形式标记、出现数量和所占比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统计;对其配位情况(句模)归类,归纳出74种句模,根据统计结果得出5种基本句模,发现与袁毓林的6种基本配位方式的差别,得出结论:施事、受事、终点是在动词“贴1”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叁个语义角色。相比之下,工具这一语义角色不那么重要。其次是对“贴2”语义角色及句模的分析。根据动词“贴2”在实际语料中关联的情况,总结出“贴2”的10种语义角色,并从定义与分类、与动词的位置关系、形式标记、出现数量和所占比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统计;对其配位情况(句模)归类,归纳出26种句模,分析出其语义角色同现的规律与限制。最后是“贴1”、“贴2”的辨析。通过对“贴1”、“贴2”所关联的语义角色类型、语义角色同现情况、语义角色分布位置等的对比考察,归纳描写出二者的异同之处,并尝试从语义、句法、语用方面解释其语义角色种类、出现位置等差异的原因。这也与本文确定从小句范围内研究动词“贴”的语义角色相吻合。

朱怀[10]2011年在《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文中认为文章介绍概念整合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提出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的句法-词汇语义接口系统,用该理论解释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的意义构建和句法语义实现过程。全文共12章,约12万字。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的历史、现状、对象、意义和方法等。第二章从概念隐喻理论、框架转换、神经心理叁个方面介绍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础,整合借鉴了隐喻跨概念域的映射方式,将隐喻的两域模式扩展为四空间映射模式;框架转换能将静态的框架语义重新组织到新的框架中构建出新的意义,整合也将动态的框架转换应用到整合时整合框架对输入空间事件框架的选择上;大脑整合功能的发展历史、神经生物学的神经感知处理机制和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均能证实概念整合的存在。第叁章探讨概念整合的基础理论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认为语言并不携带意义,语言引导意义,心理空间也不同于一般认为的可能世界,它在意义建构观上属于认知语义学范畴。该理论建立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基础之上,通过对跨域函数、框架化和视点理论的发展及对认知映现理论的发现而来。本章还介绍了心理空间的辨认原则、空间转换和认知建构等。第四章介绍了概念整合的基本框架、映射类型、整合网络类型、运作机制及整合原则。概念整合由输入空间、共有空间和整合空间构成,空间之间映射和投射形成创新结构;概念之间的映射类型有投射、图式和语用功能映射;整合网络类型有单一、镜像、单侧和双侧网络;整合的基本运作机制为组合、完善和扩展,整合会导致空间内部或空间之间关系的压缩与竞争;整合原则有组成原则和统治原则两类,人类量度原则为整合总原则。第五章介绍用于句法词汇语义接口的事件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事件结构理论起源于动词意义的体结构研究、逻辑语义中的事件研究,生成语义学用谓词解构将事件分解用于句法研究。此后,事件结构被用于句法语义接口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事件从词库映射到句法和事件直接映射到句法两类。第六章提出概念整合、构式语法与事件结构理论结合来表征语法与意义的表征模式。语法整合的句法实现是以想象事件和语法构式为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映射和投射,在整合空间中由句法句式表征出来;语法整合的意义实现是以句法句式和事件结构为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映射和投射,在整合空间中由想象事件表征出来。第七章讨论供用句的意义构建及句法实现过程。句式由“一定数量的NP_1使用一定数量的NP_2”和“一定数量的NP_2供一定数量的NP_1”整合而成,分析其整合特征,得出浮现意义为“一定数量的物质供一定数量的人或物使用”。第八章讨论存现句的意义构建及句法实现过程。句式由“存在对象存在(或处于某种状态)”和“某处存在某物”整合而成,分析整合特征,得出浮现意义为“某处存在处于某种状态的存在对象”。第九章讨论工具宾语句的意义构建和句法实现过程。句式由“A做P”和“A用I”整合而成,分析整合特征,得出浮现意义为“主体实施动作时对工具的选择”。第十章讨论处所宾语句的意义构建和句法实现过程。句式由“A做(P)”和“A位于L”整合而成,分析整合特征,得出浮现意义为“主体实施动作时对处所类型的选择”。第十一章讨论材料宾语句的意义构建和句法实现过程。句式由“A做P”和“A使用M”整合而成,分析整合特征,得出浮现意义为“主体实施动作时使用某种材料”。第十二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 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 王葆华. 复旦大学. 2003

[2]. 现代汉语消化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 潘安. 安徽师范大学. 2007

[3]. 基于标注语料库的一价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 王婧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4]. 汉语放置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D]. 高丽. 吉林大学. 2013

[5]. 句法与语义接口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刘艳茹. 长春大学学报. 2011

[6]. 基于标注语料库的手部动作义场的“词汇—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 李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7]. 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 陈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8]. 英语路径移动构式的认知研究[D]. 周小涛. 苏州大学. 2016

[9]. 现代汉语动词“贴”的语义角色分析[D]. 冀婷. 喀什大学. 2016

[10]. 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 朱怀. 吉林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