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技术经过不断努力,改革,发展创新,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室空间的使用在城市高层建筑中非常重要。然而,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由于各种因素,有必要积极探索和分析建设项目地下室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相关结构设计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改善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很多建筑的电梯设备用房、电力设备用房、停车场均设计在地下室位置,不仅能够充分开发纵向使用空间,还能有效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问题,符合建筑工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地下室层高的问题分析,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结构设计是对建筑方案进行确定后实行的。因此,不能大幅度的调整以及改变建筑设计。通常情况下,层高是能够调节的。地下室层高直接关乎建筑物的建造质量。由于地下室层高直接对降水要求以及基坑支护等产生影响。因此,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会尽量控制地下室层高。利用对地下室建筑布置进行科学调整,对柱网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进而降低地下室层高。还有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比如无梁楼盖,也可以降低地下室层高。这些在地下室造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内容往往被设计人员所忽视。2.变形缝的问题分析,对建筑而言,常见变形缝主要有防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伸缩缝主要是从基础以上将建筑物断开,预防建筑物因温度变化而开裂。沉降缝的设置需要从上部到基础全部的进行断开,将建筑整体分成若干个部分,继而保证各部分沉降都可以均匀,预防因为沉降差异大带来的开裂破坏。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设置防震缝。如果结构平面或竖向布置不规则且不能调整时,则宜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结构单元。防震缝可以结合沉降缝贯通到地基,当无沉降问题时可从基础或地下室以上贯通。当有多层地下室,上部结构为带裙房的单塔或多塔结构时,可将裙房用防震缝自地下室以上分隔,地下室顶板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刚度,能将地震剪力分布到整个地下室结构。对工程项目而言,在上面这些变形缝设置的过程中,应将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结合考虑,避免地震时相邻部分互相碰撞而破坏。对建筑地下室而言,防水是基本要求,但是,变形缝是防水比较薄弱的环节。如果对变形缝不能处理好,将会出现地下水渗漏问题。因此,在地下室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进行后浇带和变形缝相结合设置,力求达到更好更合理的设计效果。
2相应计算分析
上部结构的固定部分对于地下室设计计算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从不切实际的建模分析开始。例如,在大型底盘的地下室,塔楼高十层楼。如果选择地下室的顶部结构作为上部结构,则塔的上部结构与地下室相同,并选择多塔结构。为了完成模型的构建并进行进一步的计算,这种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为了更好地配合实际情况,应根据地下室的实际情况选择上部结构的嵌入部分。在计算中,地下室被视为一个整体。因此,为了使地下室屋顶成为上层建筑的主要嵌入部分,必须从地下室本身的设计阶段开始。因此,首先要注意的是地下室屋顶本身的结构。地下室屋顶结构应采用现浇梁结构。屋顶的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不小于180mm,250mm。为了对地板本身施加足够的应力,地板混凝土应选用C30混凝土地面混凝土,强度足够,钢筋配置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置。作为上部结构的主要嵌入部分,地下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地下室的屋顶是上层建筑的嵌入部分。板坯的横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板坯横向刚度的两倍。因此,根据该基础和相关标准的要求,有必要选择剪切力本身的剪切比,以满足地下室的相关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更科学地完成地下室的设计,可以将炖菜的计算软件适当地引入到地下室刚度的设计中。它使设计人员更容易调整横向刚度比,使其更灵活,以满足代码基础设施和相邻相邻结构楼层的横向刚度比。地下室屋顶是上部安装的主要部分。因此,有必要注意其自身的抗震能力,并且要求在地震施工水平上尽可能多地使用三阶抗震设防。参考上层建筑的具体情况并合理使用。
3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
1.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顶板设计,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顶板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地下室顶板就是建筑中地上结构的水平约束支座,水平约束支座的刚度越大,其约束效果越强。地下室结构顶板需要具有一定厚度,顶板厚度指数要≥160mm。设计人员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顶板设计时,要确定其厚度指数符合建筑结构标准,充分满足地下室人防的需求,设计人员还要严格依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上部结构顶板嵌固,并严格设计顶板强度、板配筋率、侧向刚度。此外,设计人员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采用梁板结构进行上部结构嵌固工作。设计人员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要向下算直到满足嵌固端要求的地下室底板,并且在计算剪力墙底部加强区时要从地面向上计算,将地下层包括在内。2.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外墙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外墙设计时,要调整弯矩,确定底部为固定支座,将荷载分项系数纳入考虑范畴,对地下室进行多跨连续计算。设计人员要保证地下室外墙部分的地板抗弯能力大于等于侧壁部分的抗弯能力,并保证底板厚度与配筋量相符合。举个例子,在建筑地下室车库中,车道部位的侧壁为悬臂构件,其底板部分的抗弯能力要大于等于侧壁底部。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外墙设计中,地下室的地面部分若无楼板支撑,如:楼梯间,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计算模型,确保配筋构造符合实际情况。
4做好相应工作的措施
对于具有大底盘的地下室建筑,塔楼通常没有防浮动问题。然而,裙楼和地下室部分通常具有不同的设计和要求。这是怎么做到的?地下室的底层是淤泥。虽然承载能力低,但不应低于轴承层。因此,地下室的设计应基于地下室的设计。厚度应为600毫米。设置底板时要注意钢筋配置的合理性。如果钢筋沿钢板底部沿相同方向连续,则必须确保钢筋处于相同高度,但不同方向的钢筋不需要放置在同一底座上和同一表面上。钢筋的方向不同。很容易使钢的保护层太大而出现在地板的底部。降低基坑底部的高度,间接降低基坑的水位,起到防浮保护的作用,通常采用平底和地板盖的形式,形式为宽平梁或几个地板盖。平筏基础的重量与低平板基础的重量相同,但低平板基础的高度往往远高于低平板基础。在地下室结构中选择宽扁平梁或无梁地板可以显着降低地下结构的高度,从而间接地减小阻力。浮水位。增加地下室的重量将解决地下室本身的浮动问题。同时,可以提高主体结构的有效填埋深度,提高主体结构基础承载力的特征值。这种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基础。土壤本身的实际承载能力不容忽视。通常,扁筏的基重大于或等于“低板”梁的填充水平,但是扁筏具有其自己的基部高度而不是“低跨度”板。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设计 人员要综合考虑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荷载问题、稳定性问题及安全性 问题,从多个角度入手,优化设计建筑地下室结构,保证地下室结构 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曹仁德.建筑工地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9(3).
[2]张曼丽.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61-62.
[3]李晓波,王杰夫.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52.
论文作者:涂百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地下室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顶板论文; 刚度论文; 层高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