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500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会阴正中切开术与会阴侧切术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切开术,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切口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体重及产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裂开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2d,显著少于对照组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体重不是选择会阴正中切开术及会阴侧切术的关键因素,会阴正中切开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会阴正中切开术;会阴侧切术;阴道助产;效果比较
目前,会阴切开术是产科最常用的一种助产方式,分别为会阴后侧切开术(会阴侧切术)和会阴正中切开术,其目的是为了将初产妇的阴道扩大,以利于阴道的自然分娩。会阴切开术不但可以缩短产妇的第二产程,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产妇的阴道出口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复杂的裂伤,大大降低了产妇日后张力性尿失禁、直肠膨出及囊腔膨出的发生率。笔者通过对该院2013年4-2014年4月收治65例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助产,并与同期采用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3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所有产妇均为头位;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2±2.3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2±0.6周,新生儿估计体质量3000-3400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产妇产前均给予测量宫高和腹围,彩超下评估胎儿的大小,检查产妇会阴,确定会阴无静脉曲张、水肿及过短等情况;产妇第进行到1产程,于宫口开至10cm时行会阴切口术。
1.2.1对照组产妇行会阴侧切术 术者将左手食指和中指同时伸入产妇的阴道内并撑起阴道壁一侧,对胎头进行保护,右手应用会阴切开剪,将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右侧或左侧偏45度切开,切开时要充分利用宫缩时间,切口约4-5cm,采用无菌纱布给予压迫止血,发生血管出血者可给予止血钳结扎止血、可吸收线止血;检查切口是否平整,若出现切口不平整时,则给予修剪,直至切口平整;阴道黏膜层缝合:于产妇阴道黏膜切口的顶端约lcm处,采用可吸收线开始连续缝合,缝至处女膜断端时,应将断端对合完整后再继续缝合,缝至前庭黏膜处时,在前庭黏膜和皮肤交界的部位打结,缝合时注意并确定断端对合完好;间断缝合外阴皮下组织,依然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皮肤层用4号丝线做间断缝合,4-5d后拆线。
1.2.2观察组产妇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助产:利用产妇宫缩时机,沿会阴后联合正中做一垂直切口,2-3cm长,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缝合方法将阴道黏膜层和外阴皮下组织进行缝合,采用可吸收线对皮肤层进行皮下埋藏缝合,术后产妇无需拆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切口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体重及产妇住院时间。
1.4评价价标准 切口愈合情况:(1)I期愈合:切口愈合后光滑、平整,周围无压痛、无硬结、无红肿;(2)Ⅱ期愈合:切口愈合后,光滑、平整,但周围皮肤发红,出现硬结、有压痛。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如下表所示,观察组产妇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裂开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偏大胎儿随着孕妇营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多,导致产妇分娩时行会阴切口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产妇分娩时行会阴切开术不但利于胎儿娩出,为胎儿顺利通过产道提供了空间,而且有效降低了胎儿娩出时对母体及其邻近器官的损伤[2]。本研究中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新生儿体重不是决定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和侧切术的主要因素。会阴正中切开术的切口处于会阴正中部位,由于该部位的组织较薄、可以有效减少切口对肌肉造成的损伤、降低了术中会阴切口的出血量,而且改部位具有较小的合张力,分娩后利于缝合,由此造成的拉痛较轻。会阴侧切术的手术切口组织较厚、产生的肌肉张力也比较大,分娩后需要缝合的针数较多,是产妇会阴切口在术中及术后出现牵拉痛的主要原因,也易导致术后肿胀的发生;由于侧切术需要缝合的针数繁多,缝合需要的时间较长,4-5d后需要进行拆线处理,由此带给患者较大的异物反应,切口的感染率较高,甚至会导致不良愈合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65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助产,并与同期采用会阴侧切术助产的产妇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产妇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较会阴侧切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观察组切口裂开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会阴侧切术;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2d,显著少于对照组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产妇恢复快,不但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而且提高了医院床位的周转率。
综上所述,新生儿体重不是选择会阴正中切开术及会阴侧切术的关键因素,会阴正中切开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维银.会阴侧切术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J].江苏医药,2010,36(24):2986.
[2]洪静,牛宁.会阴正中切开术与会阴侧切术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66-267.
论文作者:胡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0
标签:会阴论文; 产妇论文; 切口论文; 统计学论文; 阴道论文; 切开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