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文 课后作业 新课改 创造性能力
前言:“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早在《学记》里已经阐释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人都需要吸收和倾吐,需要沟通,这是人的本能,而新课程理念还原了人的这种本能,它要求教师的着眼点不再是知识本身,而要放在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到底怎么做呢?
一、目前高中语文作业的现状
形式单一,以教材为主 ,局限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很多学生觉得无成就感 ,因此觉得语文作业做不做都无所谓,总是把它放在最后 ,甚至忽略。以考试为导向,过于注重成绩,训练题重复无新意。很多老师从高一开始就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 ,课后不断刷题,导致学生反感厌恶 。
二、作业布置的心得和收获
我在课堂中会偶然受到学生的启发生成一些作业,这些作业学生很乐意做,当然是在课堂上做,估计课下效果不好。比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讲廷刺秦王的时候有学生问,秦武阳去哪里呢?我顺势接住这个话题,“这个问题提出得很棒,善于发现问题,我们一起来找找文章有没有讲到秦武阳的结局?”学生看后,齐声说没有。“既然没有,大家来给他安排一个结局。”学生七嘴八舌地讲,我当堂布置了课后作业“下去思考一个合理的结局,我们来写一写秦武阳的结局。”拿了两节晚自习给他们写,结果很让我吃惊,有些学生一写就停不下来,交上来也让我很吃惊,写得很不错,我是让大家二选一,还有一个题目是谈谈自己眼中的荆轲,但是基本都是写秦武阳。有学生写秦武阳叛变,投靠了秦国,重走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有学生把前文说的远客写出来,救了秦武阳等等。
所以我在思考是不是语文作业不要拘泥于巩固知识,而是放在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会好一些呢?目前还在尝试,想看看类似的开放性作业有没有效果。
三、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策略思考
(一)坚持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阅读课外书后做好探究报告,内容有关于作者的探究和文本的探究,比如课本摘选的《边城》,让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做的探究报告内容有:谈谈 对作者的了解,这本书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读完后 还有哪些疑惑?请给这本书 写一则推荐语等等。
(二)坚持设计的实用性和生活化。说到底,语文还是服务于生活的,不是高高在上架空的, 所以作业设计的实用性还是很重要,我认为语文对生活的有用性表现在收集和处理有用的信息上和 沟通交流上。所以可以让高二的学生开始确定目标学校,并且查询信息做一份奋斗计划书,包括目标学校基本信息,专业设置信息,目标学校近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自己和目标学校的差距,如何缩小差距的计划。关于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还是要多表达,口头和书面表达,比如找一个同学谈谈去过的最美的地方或者 自己最向往的地方。一周一篇周记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一周定一个话题。
四、关注作业的评价
作业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如果我们的作业评价执着于标准答案,只讲单一性,只做终结性评价,那么不少学生体验到的将是失败、沮丧、心灰意冷。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评价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情景下进行,确实考查学生多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以此作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结语:总之,在高中语文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心中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作业,让作业逐步由“随意布置”走向“精心设计”,由“一成不变”走向“大胆创新”,由“信奉统一”到“尊重差异”,由“闭科自守”走向“学科开放”。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师享受设计之乐,学生享受作业之趣,师生共同享受语文作业的乐趣。“其乐融融而不思归也”,这就是语文作业的高效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张安明 《速读·上旬》2015年第07期
(3)《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及解决措施》乐欣英《散文百家。下旬刊物》2015年12期
论文作者:黄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