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系统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特征论文,机制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08)05-0025-04
一、区域经济系统特征
本文研究的区域经济系统是一种广义上的区域经济系统,它不仅包括经济系统,还包括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从本质上而言,这种广义上的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耗散结构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一)开放的系统
区域经济系统只有开放,才能使系统与环境之间建立输入和输出关系,从外界环境中引进负熵流,抵消系统的熵增。并且只有当引进的负熵流大于熵产生,才能使系统的总熵减少,特定地域的经济系统才能趋于有序发展。人类出现以后,不断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使区域经济系统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演化,这正是系统对外开放、不断由外界吸收负熵流作用的结果。
(二)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的系统
在开放系统中有三种稳定存在的方式:即平衡态、平衡态附近的非平衡的定态和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的定态。系统处在平衡态时能够自动稳定,系统处在近平衡态时,仍是渐进稳定的定态。也就是说,当系统受到外界的扰动和内部的涨落影响而偏离定态后,随时间的推移终将回到原来的稳态。因此,这两种情况不可能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当约束条件改变,使系统从平衡态逐渐偏离时,系统在开始的阶段还处在近平衡区,能自动恢复稳定。但当约束条件超过某个特殊值时,系统就越过临界稳定点进入不稳态,以致微小的扰动就可以驱使系统再由不稳定转化到新的稳定状态,从而形成耗散结构。区域经济系统就是由稳定态→不稳定态→新稳定态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推动区域经济系统的演进。
(三)能通过涨落产生新的有序结构的系统
涨落是每个系统都有的,这里指的是有限系统中存在的、来自于内部子系统和外界环境的偏离统计值的随机扰动,涨落是偶然的、随机的和杂乱无章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热力学系统相对于其子系统来说非常大,这时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此时发生涨落,系统总是要回到平均值附近,涨落不会对宏观的实际观测量产生影响,可以被忽略。但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背景条件下,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随机涨落,会因为系统内的非线性相干作用而产生巨涨落,必然会导致对于原稳定结构上的一定程度的偏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系统整体性。以中国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为例,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解放,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这正是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由于政策要素的调整而引起系统内部产生巨涨落,从而打破了过去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使整个区域经济系统向前发展进化。还有诸如来自于外部环境的随机扰动,如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及东亚的金融动荡就是在国际垄断金融资本的一手炮制下爆发的,加之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本身存在致命的弱点和缺陷,引发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巨涨落,使整个东亚经济出现了一种新的变化。
二、区域经济系统演进机制分析
(一)耗散结构提供了演化的基本条件
区域经济系统是由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要素通过支配与从属、催化与被催化、控制与反馈等关系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系统内部要素的这种相互作用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相干性,各种要素正是通过相干作用而产生单个部分不具有的整体效应。正如普里戈金特别指出的:“形成耗散结构必需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在系统的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的一种非线性的机制。”[1](P156)要推动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条件使系统开放,如实行更加自由的开放政策,拆除市场壁垒,扩大本区域吸收外来技术、人才、资金、文化、资源等的规模和力度,并使这种外部的输入平权化(即体系外部输入不能针对体系的特定部分)并达到一定的阈值,产生涨落,打破系统内部结构原有的稳定性,使系统远离平衡态,[2](P23)从而为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准备条件。
(二)协同和竞争提供了演化的基本动力
耗散结构提供了区域经济系统演化的环境和条件,但德国物理学教授H·哈肯(Hermann haken)认为:“系统的相变与新结构的产生虽然离不开外部影响,但其主要原因是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即子系统间相互作用与协同。”[3](P85)系统内部诸要素和不同系统之间发展不平衡,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强有弱,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也存在差异,因此必定存在和造成竞争。竞争是系统演化最活跃的动力,竞争的结果会导致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更大的差异和不平衡,这一方面创造了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另一方面推动了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化。
按照哈肯的观点,协同就是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是一种集体行为。[2](P49)协同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根据,也内含非线性的因素。协同运动更便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输送与转换,易于促进物质的进化。对于社会系统来说,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协同要多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协同。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协作的要素、种类和规模越大,生产力发展就越快。而在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搞重复建设,“大而同、小而同”现象严重,妨碍了区域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
在协作过程中,系统中的约束关系可以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共同制定的公约、条例、法律、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来体现。但这些约定都是在社会系统内部产生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给系统的,系统内部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协作,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相互之间达成一定的“公约”或“默契”,才能推动维护社会系统的存在和推动社会系统的进步。
在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涨落的影响下,系统内部出现自发的对称性残缺,分离出快变量和慢变量,这打破了系统原来内部的平衡,使系统内部的子系统继续相干和竞争,结果是少数子系统的运动模式控制了大部分其他子系统的运动。系统演化中内部子系统或元素通过役使就不断升级,最终导致统一格局的出现,其特点就是“一主多从”或“少主多从”。利用支配原理可较好把握复杂系统,由于较复杂的系统只有几个序参量就可以描述,[3](P96-101)因此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设置一定的参数,使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进而推动系统向前演化。
总之,协同强调系统的发展是自组织过程,是子系统自身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外部指令和控制性的。这说明在实践中,只有创造条件,激发子系统的活性,才能促进新结构的产生。
(三)突变提供了演化的途径
区域经济系统在协同与竞争的推动下发展演化,必然涉及演化途径的问题。事物有量变与质变两种运动形式,而质变又可分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系统的发展总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渐变与突变的统一。在自组织理论中,质变又称为“相变”。平衡相变与非平衡相变是自组织的两种主要途径。无论自组织经历哪种相变过程,都伴随突变。可以说,突变是自组织过程中必经的“门槛”,但突变类型多种多样,突变造成了稳定与非稳定性的矛盾及其转化,引起了进化的分叉,而逐级分叉与跃迁则构成了自组织进化的全过程。按照突变理论,突变类型数量与外部控制参量的数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区域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可通过外部控制参量,在系统发展演化的临界点或临界区通过诱导使系统突变,或使得系统渐趋平稳变化,引导系统自组织演化。
(四)反馈机制提供了区域经济系统维持和演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有外部的环境条件、动力和途径,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循环演化形式。循环,既是系统联系的方式,又是系统发展的形式。如果以催化循环为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通过功能的循环联系联接起来,聚成更高一级的循环组织,这为超循环。在超循环中,每个子系统既能指导自己的复制,又能对下一个中间产物(子系统)的产生提供催化支持。普利高津证明,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能够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前提之一是反应体系中必须存在自催化反应,即存在催化循环。这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有明显的体现。拉兹洛曾尝试把自然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创造了一个包括整个地球生物圈和社会文化系统的超循环组织模式,即所称的“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自催化和交叉催化循环”[4](P53)。
超循环的产生在于系统内部存在一种反馈机制,自耦合(又称为自缠绕)就成为系统演化的推进器。自耦合通常是指事物自己对自己的作用,由于在系统内部各元素、部件或子系统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的循环,使得从一个元素发出的作用几经传递和变换最终又回到它自己身上。由于系统演化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即不可逆性、有限性和自组织性,当系统内的各要素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相互作用时就必然会使自己发出的作用最终回到自己身上,这在控制论中称为反馈。反馈包括正反馈与负反馈,正反馈对系统的行为起到“自催化”和“自激励”的作用;负反馈则对系统起到“自稳定”或“抑制”的作用。因此,当一个系统具有了自耦合机制时,便使系统具有了自行发展和自我稳定的可能,就有了演化的功能。
笔者认为,在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中,可以充分利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构建循环耦合环节,同时,注意寻找多种结合途径和结合点,使得超循环结合得以发生和展开,以此推动系统的演化。
(五)外部环境对区域经济系统演化的反作用
1.以熵流作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熵是标志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扩散程度的概念,系统的熵越大,有序性程度就越低;反之,熵越小,有序性程度越高。按宋健的说法,环境就是存在于系统周围与系统有关的各种因素的集合,通常包括自然、社会、国际、劳动和技术。[5](P37)区域经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即熵流来实现的。系统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即负熵,不断降低系统自身的熵增,使系统持续有序地发展。若从外界环境中引入正熵,则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而导致崩溃。但同时,如果只注重系统的发展而忽视对外界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势必引起外界环境的熵增,降低环境的支撑能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
2.环境通过互动关系对系统产生促进或限制作用
区域经济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是互动的,这种互动只能最终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外界环境通过这种互动关系会促进或制约系统的演进,一般不能直接改变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属性。当外界环境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发生变化时,系统结构可能并未立即引起本质的变化,但系统的功能会首先变化,这就为系统结构变化提供了前提。系统演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环境变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也变了,系统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外界环境,系统就在适应——不适应——再适应中发展。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的是可以预知的,但有的是不可测的。因此,系统要及时感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不至于失去自己特有的本质属性。
三、区域经济系统研究的原则及内容
区域经济系统研究是指对系统的要素构成、结构、功能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明确系统的发展的各种限制条件、特征、演化机制,获取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各种信息,从而设计出最优化的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研究,是从系统整体出发对各个环节和构成部分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它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优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区域经济系统研究的主要原则
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耗散结构系统,内部要素构成复杂,作用方式多样,并且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因此,在分析区域经济系统时,必须处理好系统内部及系统整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和主导性相结合
区域经济系统内容涉及面广,关系错综复杂。从影响条件的来源看,既有来自系统内部的,也有来自外界环境的;从影响条件的内容看,既有自然的、经济的,还有社会的。因此,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评价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影响因素多样,不可能对所有的因素都要进行分析,应该选出主导的序参量,有重点地对影响条件进行针对性分析。
2.局部和整体相结合
广义的区域经济系统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不要把三个子系统看成独立的系统,而应在相互联系中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我们要求的是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局部效益应该服从整体效益。
3.时间维和空间维相结合
区域经济系统的演进不仅表现在时间维上,还落实到空间维上,特别是后者往往被忽视。实际上,空间性可视为区域经济系统研究所特有的属性,它强调研究地球表层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导致的空间差异现象、原因及其规律。
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区域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在对系统进行分析时,有的可以用数量指标进行界定,但有的要素却不容易用数量指标表示,只能根据主观经验来对系统要素进行分析。实际上,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研究和分析的过程是“定性—定量—定性”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
(二)区域经济系统研究的内容
1.要素研究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对于区域经济系统来说,主要有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等三类要素。通过对要素及其要素流的研究,把握区域经济系统要素相互作用规律,为区域经济系统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具体而言,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要素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要素相互作用机制;(2)主导要素流的流动性;(3)要素流流动与组合特点;(4)要素流动影响机制及遵循规律。
2.结构研究
区域经济系统是由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结构体系。这一结构体系中主要包含了自然生态环境结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系统,它不断耗散能量、维持稳定。与要素相比,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实际上它也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区域经济系统结构的可控性是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保证。对区域经济系统结构进行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分类型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各个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内涵、时空演化机制等;(2)从整体的角度,把组成结构的要素投影到时间维和空间维上,综合研究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
3.功能研究
区域经济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功能研究也是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区域经济系统功能的研究,可以把握区域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劣,为进一步调控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经济系统功能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集聚和扩散两个方面。
收稿日期:200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