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促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拓进取论文,再接再厉论文,再上论文,新台阶论文,管理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市委一直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途径和方法。1994年,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在明确新三年发展思路时提出,要十分重视以社区为载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要求同强化社区管理和完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结合起来;1996年,市委在全市城区工作会议上又比较系统地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基础在基层, 社区是载体, 明确了上海到2000年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奋斗目标,并决定采取措施解决管理体制、执法队伍、人员编制、财力机制、设施建设等五方面的突出问题,为街道、居委会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为社区建设和管理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1997年市委召开城区工作经验交流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修订后的《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进一步增强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工作中的综合协调能力;1998年市委召开城区工作会议,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以物业管理改革为重点、以增强条的服务职能为目标的五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形成条块结合共同做好社区工作的整体合力;1999年市委召开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围绕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形式和活动方式,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进一步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上海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人们的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大家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必须紧紧抓住社区这个载体,认识更加统一;对做好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必须全社会参与, 行动更加自觉。 因此,2000年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过去的工作,总结实践的经验,认清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的目标,理顺关系,形成合力,注重实践,鼓励探索,进一步完善党政齐动手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上海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社区工作在探索和实践中前进了一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994年以来特别是1996年城区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全市各级党政组织按照会议确定的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通过社区这个载体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并通过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来推进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并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思路。随着社区工作的逐步推进,广大干部群众对社区建设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现在,“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的提法已经被广大市民所接受,社区建设和管理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由于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上海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社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进入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我们根据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积极探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跨世纪时代特征、联系上海实际并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的城市管理体制出发,在1992年起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基础上,1995年提出了市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郊区“三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着力理顺市与区、区与街道的管理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一是逐步扩大街道的管理权限,相应配套下放人、财、物,不断调整、充实和加强了第三级管理层面的力量。二是在区县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与街道机构对应设置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区与街道之间、条与块之间职责与事权的划分,努力做到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由街道(镇乡)对辖区内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负全面责任。三是对街道(镇乡)内设管理机构进行重组,推进政企、政事、政社职能三分开,更好地发挥各类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四是探索建立街道综合执法管理队伍,尤其在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社会治安、房产物业、外来人口等方面,依法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联合执法和综合管理的效能,强化了街道(镇乡)一级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修订颁布了《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先后出台了与之配套的12个法规条例或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性质、地位、职能、工作目标和主要职责,较好地解决了街道、居委会机构编制、体制、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使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和加强。
(二)社区工作机制正在形成。在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区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成效。对派出机构的工作和派出干部的任免,实行双重管理,加强区和街道的两级检查考核,从组织上努力保证问题有人解决,措施有人落实,工作有人推进,责任有人承担;对街道的财力,根据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采取了税收返还、小税种下放等政策措施,使全市各街道的财力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为街道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财力保证;对社区管理中专业性较强的作业,适度引进市场竞争,在物业、环卫、园林等方面逐步推行招投标制度,扶持专业性服务公司的发展,努力降低管理成本,适应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对社区治安工作,从以管理本地人口为主转向管理本地人口与管理外来人口并重,警力向社区流动,加强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的工作基础,加大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力度,进一步确保了地区的一方平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方参与的社区工作机制,促进了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三)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都非常重视加强街道、居委会干部队伍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一是社区工作骨干队伍逐步加强。近年来,全市共招聘、选调了3600多名干部充实到街道、居委会,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工作骨干队伍的力量,并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对街道、居委会干部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发挥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居民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社区执法管理队伍逐步健全。根据城市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和社区工作面不断拓展的需要,市和区县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都相应充实了基层工作的力量,组建了社区执法管理队伍,保证社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加强社区管理过程中,从实际出发,逐步调整、重组执法管理队伍,积极探索联合执法、综合管理的路子,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和综合管理的效率。三是社区工作积极分子队伍逐步壮大。广泛动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并把居民组织起来建立治安巡逻队、义务调解队、法律援助队等积极分子队伍,不仅广泛地挖掘了开展社区工作的人力资源,而且为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坚持以社区为载体,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一是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覆盖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社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优化社区育人环境。二是不断推进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全市已建成32个文明社区、558 个市级文明小区、1000多个区县级文明小区。三是广泛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四是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安全感。五是加大联合执法和综合管理力度,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并把拆除违法建筑和建绿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五)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社区广大居民十分关注的物业管理问题,推进公房管理单位特别是房管所转制为物业公司的深化改革,实行管、修分离,由物业公司建立房屋维修、绿化养护、保安保洁等专业队伍提供各种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行业主委员会择优选用物业公司的做法,逐步改变一个小区多家物业公司各自为政管理或一家物业公司垄断经营的现象;理顺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物业公司专业管理与街道社区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清职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小区的整治和管理工作。同时,全市方方面面都想方设法,加大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配置社区各类资源,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大批社区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图书馆、敬老院、卫生综合服务点,开通了社区服务热线,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家庭病床、心理咨询、健康教育、老年康复等200多项服务项目, 使大多数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六)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加强。充分利用社区的综合优势,逐步完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帮困救助体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城镇特困人员实物帮困、城镇低收入家庭帮困粮油供应卡等社会救助落实到了社区,实行救助对象一个口子向上、救助款物一个口子向下的属地化管理,基本形成了分级管理、基金帮困、街道托底、条线救助的格局,健全了帮困救助网络和机制,使帮困救助工作在制度化、网络化、规范化、经常化方面有了扎实的推进。同时,抓住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群众需求迫切的项目,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把社区服务和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拓宽了就业渠道,为下岗待工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全市实施再就业工程作出了贡献。
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的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进程中,既要坚持每年推进一步,年年都有进步,更要善于积累和总结,特别是要总结那些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今后的工作,使上海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社区建设和管理落到实处的政治保证。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和健全基层党组织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把加强街道党工委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发挥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实施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形成社区工作的整体合力;要求加强居民区党支部建设,并以党建带居委会筹建,逐步消除居委会建设的“空白点”;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团组织的党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正是抓住了加强社区党建这个开展社区工作的关键,才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社区工作中得到了体现,从而确保了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能够落到实处。
(二)坚持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推动作用。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内容,涉及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需要党政齐动手,全社会都参与,尤其要注意发挥各级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推动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这是推进社区工作的重要条件。这几年来,按照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级政府都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逐步明确市、区、街道三个管理层次的职责和权限,相应下放有关管理权限,调动了街道加强社区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转变政府职能,逐步理清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调动了社会和企业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法规的实施,分清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的界面和任务,调动了各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有效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社区建设和管理。上海要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必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它的发展必然要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同时,社区建设和管理既是一项基层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必须着眼于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进行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规划和部署。几年来,无论是确定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还是解决社区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都从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着眼,使社区建设和管理同全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相一致,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相一致,努力促进社区建设和管理走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坚持总体目标,立足解决突出问题分阶段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必须着眼于实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总体目标,着力于解决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工作才能有实质性进展,才能收到实际成效。这几年来,我们强调突出工作重点,讲究工作成效,每年采取措施重点解决一两个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保持有条不紊的工作节奏,使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成效。1996年,以解决社区工作中人财物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和物质基础;1997年,以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为重点,进一步增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做好社区工作的综合协调能力;1998年,以物业管理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形成条块结合共同做好社区工作的整体合力;1999年,以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现在看来,只有着眼实现长远总体目标,着手分解为阶段性的工作目标,着力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每年推进一步,每年提高一步,年年都有进步,才能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才能使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更加有实际成效。
总之,这些年来上海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这些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和各地区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市广大社区工作者脚踏实地、探索进取、努力工作的结果。但是,我们的工作与党和群众的要求相比,与上海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比如,对社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的整体合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的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上海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面向新世纪的社区工作要再推进和提高一步,力争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不仅是上海实施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整体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给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上海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新世纪发展,在研究新情况、拓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再推进和提高一步。
上海今后几年社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为创建安定团结、环境整洁、方便生活、服务四化的文明地区而努力”的要求和“社区建设大有可为”的精神,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重点,做到“党的领导有力、行政管理有序、各方广泛参与、人民安居乐业”。
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是一个渐进发展、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善于借鉴国内外特别是吸收兄弟省市的经验,敢于进取特别是拓展新的思路,勇于实践特别是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我们即将跨入新的世纪,无论改革、发展还是稳定工作,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社区工作同样也面临新的形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纵向垂直隶属关系将会变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纵横交叉的网络管理关系将会凸显,也就是说,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会由过去那种“单位性”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性”,社区建设和管理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活动将更加频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领域更加广泛,社区建设和管理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例如要求不断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提高衣食住行的层次,追求安居乐业的目标,人们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强调切实加强对社区的领导,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导向作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增强社区工作的政治性。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注重发挥各种组织的作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优化配置和利用各类社区资源,增强社区工作的社会性。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发挥各类群众团体的作用,探索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形式,增强社区工作的群众性。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领导体制,市委总揽全局、明确方向;区委负总责,发挥承上启下、综合协调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做好指导、服务工作;街道党工委具体负责,统筹各方落实工作任务,从而真正形成“党委领导、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新格局,增强社区工作的综合性。总之,我们必须通过党对社区工作坚强有力的领导,使上海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综合协调,进一步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
社区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群众团体以及在社区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因此,面向新世纪的社区工作,必须在总体上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形成推进社区工作的整体合力。现在,各条线、各地区、各方面都很重视社区工作,积极性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但要注意解决因为统筹协调不够而造成部署安排工作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难以承受,也不利于各方面的力量在社区工作中形成整体合力。因此,我们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中,一定要在完善体制、形成机制上进行重点突破,在整合各方面力量这一关键环节上取得明显进展,以便更好地把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从条上来看,要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转变职能,落实政策,改进作风,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对社区工作的服务、指导上来。要贯彻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有分有合的原则,精减对社区的检查、评比,明确考评主体,由条考评块、以条为主逐步转向条块兼考、由块统筹。要通过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进一步优化配置社区范围内的各种资源,真正形成共建、共享、共用的社区公共资源管理机制。
从块上来看,要切实按照城市管理重心逐步下移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及时调整和协调好党与政、条与块、条与条及行政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进一步形成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格局,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真正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能有效调动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工作的新路子。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联系形式和活动方式,有意识地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引导,形成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总之,我们要从完善体制和机制着手,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地形成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实行分类指导,进一步有序推进工作。
上海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区共有200多个街道、镇,3000 多个居委会,各地区的基础条件、人文环境、社会资源差异很大,在这几年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各地区的进展情况也不平衡。因此,进一步推进社区工作一定要区别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
首先,在工作要求上必须坚持因区制宜、因地制宜,不搞划一的标准和模式。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区、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与相对较弱的地区、资源和基础条件较好的与较差的地区,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具体明确而且经过努力又能够达到的工作目标,使各地区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同的起点上,争取每年有所进步,通过几年的努力上一个台阶。
其次,在工作导向上必须允许和鼓励各地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从今后的发展要求看,社区建设和管理总是要不断延伸工作领域,拓展工作内容,寻找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全面提高水平,但不可能在面上要求所有的工作都毕其功于一役,在短期内解决全部问题。目前落实到社区的方方面面任务,大的就有40多项,如果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地分配工作力量,往往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因此,要允许和鼓励各地区根据各自的条件,利用现有的优势,集中力量,在某些方面进行重点突破,抓出实在的成效,形成各自的特色,从而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这样,社区工作就能搞得更加生动实在,更加富有成效。
再次,在工作方法上要深入基层,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工作时,一定要深入基层、立足基层,在帮助、指导工作的同时,善于总结经验,注意典型引路,不仅要有各个层次的典型,而且要有不同类型的典型,为推进面上工作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把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局部成效扩展成为整体成效。
(四)积极探索实践,进一步开拓创新。
上海抓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尽管起步较早,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也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在面向新世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立足新的起点,进行新的探索,争取新的突破,把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这既是上海实现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更是中央对上海的希望。
首先,我们对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抓紧解决。在前一段的调研中,基层同志反映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例如,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如何结合的问题,社区管理功能完善与财力投入协调的问题,居委会等群众组织与物业管理等企业性组织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反映在基层,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利益。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区县都要从全局出发,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边研究边试点,逐步完善配套政策,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创造更好的条件。
其次,我们对社区建设和管理中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策思路。一是在实行依法治市的过程中,如何加强社区的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把社区建设和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制环境。二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以社区为依托,把群众自治性的组织和自发性的活动引导到有序、健康的轨道上来,使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是在推进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协调和发挥好政府、社会、市场三方面的关系和作用,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从而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区工作机制。四是在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拓展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落实有效的工作载体,使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社区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这些问题都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研究、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有各级党政组织的积极参与,也要有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既要发挥实际工作者的积极性,也要发挥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既要发挥领导机关的作用,也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基层的新经验,通过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探索和实践中争取新的进展,从而开创面向新世纪的上海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新局面。
上海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在面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又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社区建设和管理推上一个新台阶,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这是黄菊同志在2000年4月5日在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标签:社区建设论文; 社区工作论文; 社区工作人员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区管理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