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论文_廖宁

广西岑溪市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 543200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0例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60例),进而采用不同的麻醉措施。结果:观察组经过麻醉后的Comfon评分(13.38±1.42)分和Rs评分(0.96±1.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麻醉后的Comfon评分(23.66±3.56)分和Rs评分(1.83±1.88)分(P<0.05)。结论:对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舒芬太尼,有利于做好患儿在手术期间的手术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做好苏醒期躁动方面的预防工作,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腹腔镜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日臻成熟,并且还将其运用到了小儿患者相关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腹腔镜手术拥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因此逐渐被运用到了患儿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且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2]。但是在对患儿完成腹腔镜手术后患儿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苏醒期躁动方面的问题。因此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舒芬太尼对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苏醒期躁动的预防工作,对于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3]。因此我院将120例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了120例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60例),其中观察组32例男性,其余为女性,患者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4.5±1.5)岁。而对照组则有29例男性,其余为女性,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4.5±3.5)岁。组间一般资料如年龄、平均年龄和性别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式

医护人员将患儿送入手术室后,为了确保对患者进行的手术拥有良好的效果,需要对患儿的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脉搏等方面的身体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进而需要在麻醉科医师的引导下做好患儿麻醉方面的工作。在对患儿进行麻醉前的5分钟,麻醉科医师需要将咪达唑仑0.1mg/kg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到患儿的体内。进而对患儿使用面罩,促使其吸入8%的七氟醚,从而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患儿的意识逐渐消失。完成这方面的工作之后,麻醉科医师需要将患儿所使用的氧气的流量降低为1.5L/min,并且将七氟醚调整为2%-3%。当患儿的下颌松弛后,护理人员需要将适用于患儿的喉罩置入到患儿的口腔内,套囊充气后进行手控呼吸,进而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和听诊法的方式,确保对患儿使用的喉罩处于正确的位置,进而将机械正压通气运用到患儿的呼吸过程中,并且将患儿呼气末CO2维持在35-45mmHg之间。所有患儿在置入喉罩后静注酮咯酸0.5mg/kg行术后疼痛治疗。为了防止患儿在术后出现苏醒期躁动方面的问题,在对照组的患儿进行这方面的护理工作时,麻醉科医师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芬太尼1.5μg/kg,并且让患儿吸入3%-5%七氟醚的方式维持麻醉效果。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有利于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拥有良好的效果。等到患儿的手术治疗工作顺利完成之后,麻醉科医师需要对患儿停用七氟醚,待患儿呼吸平稳后在深麻醉下拔除喉罩,在喉镜明视下用吸引器吸尽患儿口咽部分泌物,面罩吸氧。待患儿生命体征情况平稳后送入PACU,确保患儿的疾病得到彻底的改善。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镇静评分和苏醒期的躁动评分。镇静评分采用Comfon评分,包括8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1-5分,总分40分。将镇静程度分为三级:8-16分为深度镇静;17-26分为轻度镇静;27-40分为镇静不足、躁动不安。躁动评分(Rs)标准:0分,无躁动清醒安静;1分,轻度躁动,给吸痰等刺激时稍有肢体活动;2分,中度躁动,无吸痰刺激也有挣扎,但不剧烈无需按压;3分,重度躁动,挣扎剧烈,需多人按压。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如果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经过麻醉后的Comfon评分(13.38±1.42)分和Rs评分(0.96±1.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麻醉后的Comfon评分(23.66±3.56)分和Rs评分(1.83±1.88)分(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后镇静评分和苏醒期的躁动评分的比较(x+s)

3.讨论

根据相关人员所进行的研究显示[4],患儿之所以会在腹腔镜手术之后出现苏醒期躁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患儿吸入麻醉药撤退过快所导致的,同时由于部分麻醉药物镇痛不全,致使患儿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就会影响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虽然在麻醉期应用阿片类或咪唑安定镇痛药能够帮助患儿有效缓解疼痛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缓解时间较短,缺乏良好的效果。而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舒芬太尼这种麻醉药物对患儿进行麻醉,具有呼吸抑制较少,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对于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5]。因此为了帮助患儿改善苏醒期躁动方面的问题,建议麻醉科医师需要使用舒芬太尼作为麻醉药物对患儿进行麻醉工作。

根据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工作之后,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和躁动问题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以此表明,舒芬太尼对于腹腔镜手术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舒芬太尼,有利于做好患儿苏醒期躁动方面的预防工作,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安频,朱诗利,等.舒芬太尼减轻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15(2):196-198.

[2]聂新法,王光磊,苗秀娟,等.舒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32):158-160.

[3]阮开容,叶安,冯运红,等.舒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6,16(10):1473-1475.

[4]喻惠芬.舒芬太尼改善小儿患者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0):3040-3041.

[5]王玉佩,冷卫东,魏会霞.地佐辛与舒芬太尼预防小儿术后躁动的效果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8,4(3):40.

论文作者:廖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舒芬太尼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论文_廖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