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电站常规岛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论文_吕伟

浅析核电站常规岛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论文_吕伟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市 250102)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贯穿核电站常规岛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诠释核电“四个凡事”,QC人员验证、落实,闭环管理等控制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质量控制;检查检验;签点管理;过程控制

正文

QC即“质量控制”,其含义为用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一、加强QC人员培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工之初,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考核制度,组织QC人员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强化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核电“四个凡事”等核安全文化理念,然后是技能的培训,要求QC人员首先熟悉图纸、程序等的要求,这些是验收工作的依据,不能仅凭自己的施工经验进行。其中,图纸包括生效的生产厂家、设计院图纸,设计变更等书面文件,程序包括相关施工项目工作程序、管理程序等。

二、QC人员的主要工作及管理要求

检查、检验、验证,是QC人员的主要工作,具体表现在签点管理,与QC相关的质量计划、施工记录等。QC验证管理贯穿自原材料、半成品、加工预制品等的检查、预制、现场施工、配合调试及试运行等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管控,以质量计划和工作程序为QC控制的贯穿线,并随检查验收随签字,即施工与资料同步。

1、检查就是通过检验观察或测量等手段,确定材料、零件、部件、系统、构筑物以及工艺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即检查验证工程实体质量与设计图纸等书面文件的符合性,不合格返回班组整改。如有疑问,联系技术人员书面解决。

检查分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系统符合性检查。过程中的检查,指对施工过程中某一专项或阶段进行的检查,按照质量计划或国标检验计划中的标准要求,逐项检查材料、外观、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等文件要求,直到合格。系统符合性检查,指系统移交前进行的综合检查,避免施工遗漏等问题。

2、检验也是检查工作的一部分,包括对材料、部件、供应品或服务事项进行调查,在只靠调查就能判断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它们是否符合要求。对合金钢材料等特殊材料、隐蔽工程隐蔽前材料的检验尤为重要。

3、验证是为确定物项、过程、服务或文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而进行的审核、检查试验、校核、监查或其它核实并形成文件的工作。

4、与QC工作直接相关的还有质量计划、施工记录,即依据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或工作程序所编制的质量跟踪记录文件,用于施工准备、实施及检验等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过程跟踪文件。一般依据图纸等书面文件、现行规程规范、强制性条文等进行编制,报批后执行。

5、签点管理是为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重点控制的施工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专业间中间交接等进行的控制管理,质量控制点包括停工待检点(H 点)、见证点(W 点)。通常情况下,班组自检合格,联系班组级QC1,公司级QC2,业主或监理方代表QC3逐级检查验收,签点放行。

(1)H点,提前至少24小时书面通知QC3。

只有H点签字放行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否则,应进一步联络,直至签字放行。

(2)W点,提前至少24小时书面通知QC3。

如果QC3没有按时到场检查,电话联系征得同意,可以进行下道工序。

(3)W、H点必须及时地被检查签证,严禁有补签或跨越现象。杜绝QC人员离线放行,以现场旁站和实测数据为主,把好工程实体质量关。

6、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过程质量监督和检查,QC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勤盯现场,“一图纸、一把尺、一QC日志”是QC人员工具包必备品,看图、测量检验、验证、记录。并且,QC人员要对班组跟踪管理,及时在现场指导指正,避免质量风险发生,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现场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时,督促及时开启NCR单(质量缺陷单),并跟踪、验证、关闭,减少施工错误引起的返工等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有效管理现场施工,将QC人员划定责任区驻点管理,检查、验收快捷,质量控制无死角。

三、质量过程其它控制管理措施,多管齐下促进管理上台阶

1、质量目标管理:制定本项目工程总体及年度质量目标,并分解到分项,编制保证措施并实施,管理部门每季度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纠偏。

2、严格质量责任制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有标准、有检查、有奖励、有惩罚。

3、材料可追溯性管理:材料开箱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发出NCR跟踪处理;库内存放、标识(不同材料严禁混放)、发放(核对避免错发)、领用(核对避免错领)、下料及标识(及时移植标识,避免错用误用)、预制及安装。特别的,合金钢管道安装前后均进行光谱复查。

4、工作包管理:重要施工项目实行工作包管理,工作包的组成:作业人员及工器具清单、技术交底、质量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适用文件及清单、经验反馈单等。施工时由QC人员和业主方见证签字,规避质量风险。

5、针对一些薄弱环节,开展质量控制专项管理:

(1)成品保护防异物管理:规范设备防护、系统安装质量行为,防止设备损坏、损伤及异物进入系统;

(2)焊接管理:规范焊材管理、焊工工艺纪律管理等;

(3)电缆端接管理:严格对线、验线,确保接线合格率。

6、质量分析与预防:提前制定下月施工项目质量风险,编制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做好预防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对以往出现过类似质量事件的施工项目,更应结合事件经验反馈,在技术交底中体现,在施工中落实预防措施,避免事件重发。

7、质量趋势分析:运用图表等方式统计验收、NCR、检验检测等数据,查找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付诸实施,跟踪落实,持续改进。

8、配合调试作业质量控制:如加装水压堵板、临时电源等,做好标识,恢复前做好检查验证,避免进入正式系统异物等缺陷。

9、竣工资料管理,及时整理和收集: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计划签点、施工记录整理、签字,以及二次设计图纸的绘制与现场核对,QC人员施工过程严格把关,不提供资料就不放行。

10、经验反馈管理,指对在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等活动中产生的经验教训及良好实践进行有效管理、吸取和利用的过程,其中,需要反馈的质量事件主要包括:

(1)材料管理方面,如合金钢材料的错用误用;

(2)异物事件,异物进入系统带来质量隐患;

(3)未严格执行程序和图纸、工作票;

四、加强技术管理和先进软件工具的应用,助力质量控制管理

1、加强技术管理:技术管理超前考虑,给施工和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如工作程序、质量计划编制仔细,全面、合理,提前编制完成,有利于质量控制管理。

2、应用先进软件工具,如应用工程管理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程序、变更申请、NCR等文件审批、签点管理等,例如在系统上进行签点管理,施工方提出验收签点信息,逐级通知验收,接收人收到签点信息,现场处理后在系统上处理,签点合格,放行,不合格注明原因。定期统计签点情况,查找不足加以改进。

3、焊接综合管理系统,将焊接需要的管道压力、规格、材质等参数提前输入系统,实现焊材签发、发放、回收过程系统化管理,焊材型号、批号的自动匹配,生成自动发放、回收记录,供打印后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诸多人因失误。

结语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核电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

参考文献:

[1]核电站《质量计划管理流程》

作者简介:吕伟,男,工程师,从事核电常规岛建安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十余年。

论文作者:吕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浅析核电站常规岛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论文_吕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