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动脉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刘新文

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动脉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刘新文

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动脉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刘新文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675000)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动脉硬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与动脉硬化情况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L-baPWV、R-baPWV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动脉硬化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288-01

老年高血压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而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在不断衰退,血管的弹性与顺应性也在逐渐消退,进而使得大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都会伴有动脉硬化的情况,而动脉硬化则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本次研究了60例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分析了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在63~78岁,平均年龄(66.46±8.27)岁;实验组30例患者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在64~79岁,平均年龄(67.39±8.18)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排出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精神病者以及对药物过敏者;所有患者在各项一般资料中均无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30mg/次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d;同时给予患者100mg/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给予患者20mg/次阿托伐他汀,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侧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L-baPWV)与右侧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R-baPWV)[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其中计数资料使用“”来进行表示;使用t作为检验方式;计量资料则采用%进行表示;使用X2进行检验工作;若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52.14±10.02)mmHg与(91.13±5.24)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51.76±11.34)mmHg与(91.85±4.61)mmHg;由此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30.08±11.14)mmHg与(81.07±5.18)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47.27±8.26)mmHg与(89.47±4.22)mmHg;由此可见,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硬化变化情况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R-baPWV与L-baPWV分别为:(2048.26±150.16)mmHg与(2023.37±150.24)mmHg;对照组患者R-baPWV与L-baPWV分别为:(2052.27±152.33)mmHg与(2036.38±150.15)mmHg;由此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R-baPWV与L-baPWV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R-baPWV与L-baPWV分别为:(1835.26±133.74)mmHg与(1684.37±130.42)mmHg;对照组患者R-baPWV与L-baPWV分别为:(1954.16±150.21)mmHg与(1831.15±150.28)mmHg;由此可见,治疗后,实验组患者R-baPWV与L-baPWV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动脉硬化是高血压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针对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但需要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同时还需要注重改善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在高血压伴动脉硬化的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药物便是硝苯地平缓释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这两种药物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难以改善患者动脉硬化情况;因此,阿托伐他汀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高血压伴动脉硬化的临床治疗中[4]。阿托伐他汀属于一种新型的还原酶抑制剂,其能够对患者机体血脂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进而起到抗炎的效果,同时其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阻止内皮素的形成,促使血脂斑块能够恢复到稳定的状态,进而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促使患者动脉内膜的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此外,由于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较为明确,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后能够减少其他药物的使用剂量,以此不但能够提高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5]。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与动脉硬化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R-baPWV与L-baPWV均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动脉硬化情况,在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勇.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8):118-119.

[2]王琴 徐英. 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动脉硬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38(4):12-13.

[3]热衣汗古丽·尤力达西, 卡米力江·艾尔肯. 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13):53-53.

[4]周进考.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及特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78):82-83.

[5]周志林. 老年高血压并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观察[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3(11):45-46.

论文作者:刘新文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动脉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刘新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