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旭花

(吕梁市人民医院 山西 吕梁 033000)

【摘要】目的:探析异位妊娠应用甲氨蝶呤不同剂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异位妊娠患者24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120例,利用0.4mg/(kg?d)甲氨蝶呤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120例,选择1mg/kg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治愈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β-HCG值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选择1mg/kg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效果更明显,安全性更高,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肌内注射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163-01

近些年临床异位妊娠出现率不断增加,且发病年龄逐渐降低,一些患者年龄较轻,有强烈的生育要求,所以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确保患者生育功能能够得到保留[1]。药物是临床处理异位妊娠的一种重要方法,本研究具体分析甲氨蝶呤不同剂量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1.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于2014年5月—2017年5月之间选取240例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平分后12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为(28.2±3.3)岁,其中12例为初次妊娠,108例为多次妊娠;其中102例存在停经史,80例有阴道流血。1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为(28.5±3.1)岁,其中14例为初次妊娠,106例为多次妊娠;其中104例存在停经史,81例有阴道流血。全部患者血β-HCG定量为100-2000U/L,通过B超进行阴道检查显示宫内不存在孕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不足2cm,附件区能够发现包块,直径不足4cm且不均质。250例入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生命体征平稳;(2)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3)B超检查未发现心管搏动;(4)同意行甲氨蝶呤治疗,并有长期随诊条件。2组基本资料中各项内容相比较,存在良好一致性,能够对比研究(P>0.05)。

1.2 治疗

对照组:选取0.4mg/(kg?d)甲氨蝶呤实施肌内注射,持续治疗5天,另外每天服用2次米非司酮,每次服用25mg,持续治疗3天。

观察组:选取1mg/kg甲氨蝶呤对患者实施单次肌内注射,另外每天服用2次米非司酮,每次服用25mg,持续治疗3天。

全部患者治疗开始后间隔3天进行一次血β-HCG的复查,如果患者治疗一个星期之后血β-HCG降低不足15%,应该继续利用1mg/kg甲氨蝶呤对患者实施单次肌内注射,另外每天服用2次米非司酮,每次服用25mg,持续治疗3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以及治愈时间,治愈标准:血β-HCG 2次测定结果均低于5U/L,附件包块缩小或者完全消失。治愈时间:第一次血β-HCG结果低于5U/L开始计算。

在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一周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血β-HCG值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治疗后胃肠道反应以及血细胞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9.0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x-±s)表示各项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证实结果对照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治愈及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以及治愈时间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血β-HCG值

治疗前两组血β-HCG值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血β-HCG值均低于治疗前,(t=8.4737、5.2782,P=0.000、0.000),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β-HC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类孕酮拮抗剂,能够对孕酮活性形成抑制,使得绒毛以及蜕膜发生变性,降低LH水平,促使黄体依赖发育的胚囊出现坏死[2]。甲氨蝶呤属于化疗药物的一种,对滋养细胞敏感度高,能够结合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断二氢叶酸还原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对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造成阻碍,对滋养细胞增生过程形成有效抑制,对绒毛形成破坏,最终导致胚胎出现坏死、脱落而实现吸收[3]。但是甲氨蝶呤使用后会出现胃肠道类不良反应,甚至可能有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出现。有研究发现,甲氨蝶呤治疗持续时间过长以及血药浓度过高都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出现,并且甲氨蝶呤高浓度维持时间越长,则毒性发生率也会相应提高[4]。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但观察组甲氨蝶呤剂量为0.4mg/(kg?d),对照组剂量为1mg/kg,对照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治愈率和治愈时间分别为96.67%、(15.75±1.6)天,与对照组93.333%、(16.00±2.0)天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β-HCG值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为5.83%、(195.34±144.05)U/L,对照组为19.17%、(320.82±200.84)U/L,P<0.05。

综上所述,1mg/kg剂量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鲍爱利.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13-115.

[2]张艳环.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2-13.

[3]金晶,王燕,黄燕明等.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105例[J].医药导报,2016,35(6):619-621.

[4]唐晓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8):552-554.

论文作者:李旭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旭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