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湖畔、海滨地区成为避暑胜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胜地论文,湖畔论文,海滨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七月,骄阳似火;三伏,暑热难消……人们纷纷到湖畔和海滨地区旅游度夏。诚然,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但清新、温凉的气候却是吸引游客的根本所在。
我们知道,太阳辐射能量给地球,但引起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地面条件不同是影响地面吸收和辐射热量多少的重要因素。那么湖畔、海滨与内陆地区地面条件因物理性质不一样,在夏季是怎样造成上述温度差异呢?
一.水体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
组成陆地的土壤和岩石的热容量比水小得多。一般常见的干泥土比热容为0.92×10[3]J/kg·℃,而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因此,对于同样质量的地面表层的干泥土和水,如果接受相同数量的太阳辐射热量,使1kg水增温1℃,那么则会使1千克干泥土的增温约4℃。可见,陆地增温明显快于水域地区。
二.水体和陆地所获热能的赋存方式不同
陆地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分布在很薄的表面上,而水体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较厚的层次里。这是因为陆地表面的土壤对于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来说都是不透明的,而水体对紫外线和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有相当的一部分太阳能可以透射储存到较深的水层里。水面的温度也就不会像陆面那样迅速升温。
三.水体和陆地导热的能力和形式不同
这是因为陆地所得的太阳能,依靠热传导向地下传播,传递速度慢且层次浅,以致表面急剧增温,加强了陆面和大气之间的热交换,促使大气增温。而水体除热传导之外,还可借助波浪和对流运动,使水中得到的热能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输送到水的深层和较远的地方。这样,就使水面温度不致迅速增高,相对地减弱了水面和大气之间的热交换。
四.水体和陆地的水蒸发量不同
水面有充足的水源供应,水汽蒸发量比陆地大,蒸发耗热较多,使水温不易快速升高。
五.水面和陆面风速和风的出现频率不同
由于水陆热力性质的温压差异,湖畔和海滨地区,几乎每天都会形成风向相反的海陆风。而且水面较陆地起伏的地形来说,相对平坦,摩擦阻力小,而加大了风速,有利于热能的快速疏散。
由于上述水陆热力过程特点的差异,湖畔、海滨地区受热增温慢,气温相对内陆地区低。因而成为夏季避暑纳凉的旅游胜地。